【摘要】備考經驗來自於一位以400分考上北京大學的學長。他本科就讀於河北的一所二本的理科專業,報考的北大石油地質學當年統考生只招一人,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後取得理想的結果。
文章有點長,大家可以根據目錄選擇性閱讀。
1、一些心裡話
2、考研總體時間安排
3、各科該怎麼複習
4、關於跨專業考研的問題
▶1.一些心裡話
考入本科學校確實是絕望了一陣,感覺高中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學都去了很好的大學,自己也迷茫放縱了一段時間,整天泡在網吧,通宵,逃課。發生轉變是在大三結束時的暑期實習,當時去了家山東威海的公司,實習了3個月,深深感受到了奮鬥的重要性。拒了公司還不錯的offer,回校開始準備考研。
人比較心高氣傲,覺得要考就考最好的,定的目標是北大,給導師寫郵件,回覆說整個專業只招一個統考生,其他都是保送。家人得知消息後堅決的讓我報另外一所北京的211高校,可是我當時是豁出去了,最後報名時瞞著家人報了北大。
壓力還是很大的,當時制定的計劃每天基本是早8點半-晚10點,英語、數學、專業課交換的做,累了就換另一門,實在複習不進去就到操場跑幾圈,給自己加油。整個過程學習的累是次要的,主要是心理累。不能告訴家人;也怕被嘲笑,不能告訴周圍的同學。想到只招一個人,自己就沒有底氣了。
那時比較執拗的選擇相信:心誠則靈。如果我能考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高很多分,那麼別人就不會歧視我的本科。這當然是最好的結果,於是累的時候就會想想這個結果,繼續學習。
最後分數出來那天,我顫抖的點開網頁,發現自己是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高近30分……
後來,就來到了北大,開始了研究生生涯。
個人覺得非一本考名校,最大的難度在面試。歧視確實存在吧,這就像遊戲中的hard模式,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分數儘量高,專業素養好,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2.考研總體時間安排
▶前期準備
在六月份去實習前,我開始初步複習數學和英語。當時也沒有確定是否一定要考研以及考哪個學校,還沒有下定決心。複習也只是作為一個備用選項。當時數學的任務是把課本過一遍,課後習題基本解決;英語主要是記單詞,每天背一個單元的生詞。這一階段主要是改掉平時晚睡晚起和一些不良的作息習慣,培養良好的考研生活習慣,使自己進入狀態,為接下來的複習打下基礎。
在考研信息收集上,我去聽過一些考研培訓學校的免費講座,感覺沒有什麼收穫。後來實習回來,確定考北大後,和北大的一個師姐聯繫,她給我講了很多考北大的注意事項和怎樣複習,對我考研成功起了很大作用。這裡提醒大家:對於考研信息的無知,大家不要擔心,實際上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情況。沒有必要聽那些免費的考研講座,你幾乎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最好的辦法是查詢學校的官網和向目標院校的師兄師姐聯繫。
▶系統複習
考研開始時給自己做了比較詳細的安排,從9月一直到12月。為了與考研安排相對應(考研是上午分別考政治/數學,下午考英語/專業課),我把政治和數學都放在上午複習,英語和專業課放在下午,晚上根據當天的任務完成情況複習(現在覺得沒有必要這麼刻意安排)。
早上一般我是快9點到教室,因為那段時間壓力很大,失眠比較嚴重,幾乎每天都是一點以後才能睡著,所以早上允許自己多躺一會。中午11點半去吃飯,然後午睡,2點到教室。午睡也基本睡不著,只是躺著深呼吸。晚上複習到一半的時候回去操場跑步,鍛鍊身體和緩解壓力。
系統複習是整個考研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難熬的階段,對考研成敗幾乎起著決定的作用。一份汗水,一分收穫。我見到過很多人做了很多任務表、計劃書,但能完整堅持下來的比較少。希望大家能在這一階段堅持下來,一絲不苟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衝刺階段
從12月到考研前,我主要複習數學、英語、專業課之前總結的重點,一部分時間放在政治上。這一階段,學習的大部分任務除了政治外基本都完成,主要的是調整心態。前期複習不好的同學,這時都會很焦急,如果再加上心態不好,很多人就覺得考研沒有希望直接放棄了。考研和高考最大的區別就是你看不到自己的實力,也看不到對手的實力,沒有模擬考試來幫你調整自己,整個複習過程就是自己和自己的賽跑。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消除顧慮,全心全意搏擊。這個時期,可以多和朋友、家人溝通下,能夠得到心理安慰,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
▶3.各課複習
▶政治
花時間最少效果最明顯的科目。建議在11月開始複習,不要做太多模擬題,浪費時間,重點放在考綱解析上。我是先看書,看書累了就去做與考綱配套的練習題,不會的再回去看書,這樣反覆練習。最後幾天會有各種押題試卷,可以買來看看,練習下,了解下大致的出題趨勢。
主要參考書:考綱解析及配套練習,十年真題。
▶英語
英語是最重要的一門,因為複習前就看了很多關於複習英語的心得,所以我果斷地放棄了做模擬題,完全以十年真題為主,反覆做真題,分析真題,甚至把一些喜歡的文章都背了下來。直到考試前我一篇模擬題也沒做過。建議大家不要做模擬題,只分析真題,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都不要放過,真正地把真題當做課文來複習(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考研做英語時就算你很緊張,你長期只做真題形成的那套思維模式與命題人一致,那種說不出的感覺會讓你選對。做模擬題如果質量不是很好,反而會干擾你的思路。
關於作文,考研英語大作文的主題就那幾種:教育、環境、文化等,大家可以每個主題找幾篇優秀範文背下,把經典的句子記下來,再做修改,變成適合任何主題的句式。再把這些句式總結分類,哪些做開頭,哪些做結尾,哪些做過渡。最後根據實際考試內容靈活用自己總結的模版,這樣不會和別人重複,而且很出彩。小作文的話不需要模板也不要發揮,只需要寫出要求的內容,符合對應應用文的格式就好了。簡潔一點,字跡要工整。
主要參考書:十年真題解析
▶數學
因為我考的是北大自主命題的高等數學,主要考高等數學,題目設置和方向與全國統考數學都有很大不同,所以沒有很對口的複習方法。
說說高數吧,學好微積分高數基本就沒有問題了。導數、極限、不定積分、定積分等概念可以從零開始學,就當自己什麼也不會,不要一上來就背公式。試著從概念入手,從最簡單的部分開始,一步步推導公式,熟練之後再做題。最開始做題的過程中也要一步一步把公式推導出來。我做題時都強迫自己把基本的積分公式全部推出來,這樣可能剛開始比較痛苦,到後面會越來越熟練、越來越輕鬆。
建議大家以課本為基礎,多做多想多分析。打好基礎後,再開始做各樣的真題、模擬試卷。數學不練就手生,考試前一天都不能丟掉數學,一定每天都要做題、做題、再做題。
▶專業課
一般的學校都提供參考書,但不要僅僅局限於這些參考書,有時間可以去圖書館翻翻本專業的期刊,了解下專業的前沿動態;至於初試的真題大家可以在網上、各大論壇搜搜,一般的真題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有的高校也會提供往年真題,可以和高校招生辦聯繫。如果實在找不到,嘗試聯繫目標院校的師兄師姐。
▶4.關於跨專業考研
跨專業考研其實和本專業考研差別不大的,英語、政治都一樣,差別在於數學和專業課。
一般理工科都是考數學一或數學二
對數學要求比較高的,像計算機、電子、通信等專業考數學一,內容基本包括了大學所學的全部內容:高數全部、線代、概率。
對數學要求低一點的專業,像地質、測繪等非典型理工科會考數二(少部分是數三),內容包括高數大部分、線代大部分,不考概率。
其它經管類一般是考數學三。內容包括高數、線代、概率的大部分內容,涉及面廣,但難度比較低,認真複習考到140+沒有問題。
具體考哪一門報名的科目後會說明,考試的具體內容可以參考發布的考綱。
▶專業課
除了計算機、西醫等全國統考的專業外,其它專業課考試都是由所報的學校來決定,即使是同一專業報考的學校不同也會有很大差異。具體的話你可以聯繫目標院校的師兄師姐,諮詢下每年專業課、錄取情況等等,一般都會很熱情的幫助你。
▶複試
我個人覺得跨專業的重點在複試階段。這主要取決於你考的專業和本專業之間的聯繫,大類一般是理轉工、理工轉文比較容易,反過來比較麻煩。如果是在大類下的小專業,如計算機轉電子、機械轉自動化、金融轉會計等等,這些都問題不大。另外,是否招跨專業老師們也要自己的看法。建議大家還是先和目標學校導師聯繫下,說明自己的情況。
最後一點,最重要的是信心。我見過很多專業跨度很大最後把本專業PK掉的。考研的路上,沒有絕對。如果做好了決定,就要相信自己一定行。送給大家一句話: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身在何處,而是去向何方。
每個人是不一樣的,適合於一個人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不一定就適合於另一個人。以上所說僅供參考。祝願各位學弟學妹都能考入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