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我是法大社會學本科,應屆。本科成績一般,沒有專注於刷績點。但受了本科老師和課程薰陶,對本校考試重點比較了解,也讀了一些經典著作。
二、專業和院校選擇
我的專業選擇是很早就確定了的,出於對社會學的喜愛。選擇法大是因為清華北大招生數太少了,人大考分很高,400分以上常見(後來知道人大給分偏高,北大的分數比較靠譜)。我想留在北京讀研,同層次的話法大和中央民族大學都不錯,民大招生人數比較多,但考慮到本校優勢,便於選擇喜歡的導師,以免不幸遇到奇怪不好相處的導師,所以選擇了繼續考法大。法大考研很公平。
三、考研時間線
我2019年12月參加的考研初試。2018年底決定考研,當時的計劃是考人大社會學。2019年3月開始考研複習,用的是人大社會學的參考書目和人大社會學的複習筆記。人大的教材和筆記比法大涉及到的專業知識面要廣,整理起來也更全面,有利於構建比較系統的專業框架;法大的教材專業面比較窄,老師的關注重點就那麼幾個。
5月,在同學的勸說下,為了穩妥起見,一戰成碩,繼續留在北京上學,我決定考法大,但繼續用人大的資料學習。6月份購入法大考研參考書,開始第一遍通讀,並閱讀一些必讀的專業著作。7月份專業實習。8月份開始背單詞。9月份我聯繫了本專業前輩,掌握關鍵內容的知識地圖,正式開始有針對性的專業備考;報了一個網上政治100天倒計時班,偶爾學一學。11月份總結每門專業課的知識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突擊社會統計學題目,做英語真題。12月份複習專業重點,背政治模版,總結英語真題的答題要點,做針對性練習。
四、日常學習
6月至10月每天學4-5小時,偶爾學一整天,狀態好就通宵學習。我不強求自己每天要學多久多久,完成周任務和月計劃就行。考研的關鍵是掌握專業知識,達到答題所必須的能力,不是比誰學習時間更長。11月至12月的學習時間可能相對長一點,但總的來說,勞逸結合,學累了就出去玩,看演出。我的學習理念是玩得開心才能學得開心,千萬別把腦子燒壞了,把身體搞垮了。不過我是本專業學生,高中也是文科生,政治有基礎,可能有吃老本的嫌疑。
五、不足之處
我這屆的社會統計學,題目偏難,難到答完最後一門,走出考場,大家都覺得自己沒戲了。不過最後還是錄上了。在大家普遍覺得試題偏難的情況下,盡力發揮就好,能答多少答多少,不要空著吧。我在9月才開始看社會統計學的教材,10月才開始做書後習題,後來反思是有點晚了,應該早點學。我一直偏科於理論,一學社會理論就很開心,在方法和統計上其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本科教育上,法大也是強調理論多於方法,我覺得還是掌握關鍵理論比較重要。
另一個值得反思的點是缺乏真題演練。市面上找不到法大的真題,但根據歷屆經驗,和南大、上大的考題差不多,可以去「考研文庫」找找,裡面有很多真題。可以參考南京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北大等等學校的真題做一做,人大的真題就不必了,風格不一樣。
六、參考書目
專業課一:社會學綜合一(社會學理論與分支社會學各佔75分)
《社會學主要思潮》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雷蒙·阿隆;
《西方社會學理論》(上)(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楊善華、謝立中;
《中國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應星;
專業課二:社會學綜合二(統計學 社會學研究方法公150分)
《社會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勞倫斯·紐曼;
《社會研究方法》袁方/風笑天;
《社會統計學》(第三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盧淑華;
《社會統計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遊正林;
考研英語:
《考研英語真題》黃皮書,張劍
考研思想政治理論:
考研政治《肖4》《肖8》《講真題》《知識點精講精練》《1000題》
七、考研初試特點
初試理論題挺簡單的,必須掌握社會學三大家費孝通。其它理論見《西方社會學理論》,穿插一點點人類學知識。法大的出題考點和上文提到的其他幾所學校差不多,答題不需要死記硬背,說清自己的想法就可以。特色考點是《中國社會》。如果想拿高分,老師的論文一定要讀,建議使用老師論文裡的話語來作答。
方法部分中規中矩,統計學很難,關鍵是需要說明白分析思路,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為什麼要這樣計算。有計算題,但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基礎不好的可以考慮跟班學習,像新祥旭考研是專門做一對一輔導的,老師是直系學長學姐,會比較有針對性。
八、複試經歷
今年是網絡複試,所以沒有做線下複試筆試題。往年的複試筆試題和初試差不多。複試面試比較簡單,建議在複試前精讀自己感興趣的著作,並加以思考。如果要聯繫導師,請一定要先了解法大的學科關注點和老師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要一上來就海投,會引起老師的反感。
九、特別提醒
雖然法大是法學強校,但報考社會學專業時不要輕易選擇法律社會學。強勢方向是政治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人類學。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