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系列|社會學專業考研經驗分享-微雲寄宿考研

2020-12-04 微雲寄宿考研範老師

中國人民大學

社會理論:

1.《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 劉少傑著(劉老師是備考的關鍵2333)

2.《國外社會學理論》劉少傑著(後現代的部分也就是丹尼爾·貝爾往後都不用看,以第一本書為準)

3.《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劉少傑著(重點看貝克和林南,其他的大致了解)

以上三本書互為補充,相輔相成。

4.《中國社會學的發端與擴展》劉少傑著(重點看梁漱溟和費孝通,常常考)

5.《人口社會學》佟新著

6.《人口理論》中央黨校(重點看國外理論部分)

7.《老年學概論》鄔滄萍 姜向群著

人口學、老年學佔了考試的大頭,需要好好準備,可以彌補社會學的不足。

8.《人類學概論》莊孔韶著

研究方法:

1.《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重點)

2.《社會研究方法》風笑天著(補充)

選看參考書:

1.《社會學概論新修》鄭杭生著(可能複試會考,基礎入門書)

2.《外國社會學史》賈春增著(比較淺顯易懂,適合理解理論,但不能只看這本)

3.《社會統計學》盧淑華著(學有餘力可以看,統計對文科生來說太難了)

選好了參考書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把參考書看懂並內化為自己的慣習才是重中之重。我的時間安排相對比較緊迫,9月初到10月初我一直都在看書,一直到10月底我才開始背,以至於我這幾個過得非常痛苦,每天都在背了忘背了忘的死循環中度過,不過只要克服了這種的挫敗的心理,背誦的次數多了,在考場上這些內容一定會自己跑出來的。說到背書,一個建議就是畫框架,在背的時候按照框架背,並且自己在背的過程中把具體的內容填充到框架中。背書的時候不要強求一字不落地背下來,讀了幾遍後像講課一樣複述給自己聽,自己能夠理解即可。按照某些記憶方法,不停地重複是記憶的關鍵。所以,一定要寫題目,每次背完一部分內容,就應該找相關的真題或者是課後的練習題來做,做完後再回到課本對答案修改。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天在背新的內容前,一定要再重新看一遍昨天背的內容。這樣循環幾遍,記住這些內容一定不會太困難。不過記憶的前提是理解,所以還是強烈建議大家在看書的階段充分理解課本的內容。

用好真題能夠事半功倍,拿到真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好好分析真題,做好統計,看看每年考的都是什麼東西,並在書上的目錄畫出來,重點去背。

考研說實在的也是考察你的心理素質,我分享兩個成語,一句俗語,這或許就是我這幾個月來真實的寫照。第一個:視死如歸,既然已經選擇了這條路,那就不要再後悔了,只管一條路走到底,要知道,既然你的報名費都交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考場考試呢?第二個:戰戰兢兢,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已經勝券在握了,畢竟比你努力,比你開始複習得早的人大有人在,只能認認真真地完成每天的計劃了。第三個:盡人事聽天命,考試這種東西向來不完全是靠實力的,還有很大的運氣的因素,所以你能做的只是不停地完善自己查漏補缺,只要自己做足了準備工作,剩下的結果就交由上天來決定吧,平時也不需要去害怕擔心能不能考上這個問題,畢竟人各有命,你擔心了也沒用。

在考研的過程中,你最好需要有幾個人和你作伴,起到督促的作用,畢竟你的同伴在努力,你不努力的話,一定會被小圈子排擠的。同時,作為一個過來人還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不要把自己的路堵死,一定要做好各種思想準備,如果有即將讀大三的同學看到這篇帖子,我強烈建議你現在開始好好學英語,把雅思託福GRE考一考,考完研後可以試著申請國外的研究生。畢竟現實和你的理想總有差距,你以為的孤注一擲或許會害了你,年輕人,不要太熱血。畢竟學英語總是沒有壞處的。

北京大學

社會學考研參考書目:

1、《社會學教程》,王思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楊善華,謝立中 ,北京大學出版社;

3、《外國社會學史》,賈春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社會研究方法:

1、《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王漢生,北京大學出版社;

2、《社會統計學》,盧淑華,北京大學出版社;

3、《社會調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社會學分支理論:

1、《人口社會學》,佟新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勞動社會學》,劉艾玉,北京大學出版社;

3、《群體過程》,Rupert Brown,方文校,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4、《城市社會學》,鄭也夫,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5、《農村社會學》,很多版本,不知哪本好,隨便看看。

以上參考書僅供參考書,具體範圍、考試點是我們輔導重要的一環。

北大社會學初試經驗:

理論:

北大的理論題目不是太難,但它的特點是概論、理論和分支都考。各佔50分。而且題目越來越靈活,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各門的學習策略如下:

概論:主要是王思斌的那本教程。重中之重,強調多重也不為過。這本書雖然簡單,但是把理論和現實融合到了一起。這本書至少要精讀十遍,最後達到的狀態是看著目錄能夠把書基本背下來,真正的滾瓜爛熟!

理論:嚴格意義上的理論題目只有兩道論述題,但是出什麼大家誰都猜不到。今年考了科塞和布盧默,後現代已經連續兩年沒考,估計明年肯定會涉及。理論部分,古典、當代和後現代部分都要熟悉。學習和記憶還是主要以人物為主。北大的理論題目一般是就某個人的某個理論而言,沒有像社科院的出的那麼宏觀(涉及到理論流派的比較)。參考書目就是賈春增的那本書(主要適合背誦),和謝立中的那本(比較散,自己須總結)。人物+理論+評價和意義。

分支:分支部分主要有城市社會學、農村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勞動社會學、和人口社會學。家庭社會學不用再看了,已經2年沒考,楊善華已經退休。分支的準備主要是八個字:「略讀書目,精看論文。」每門的分支都會有幾點反覆考的,比如城市社會學的城市化和社區建設、農村社會學的農村改革和發展、勞動社會學的勞動制度和勞動關係、人口社會學的老齡化和流動人口問題(農民工問題是熱點)。等等。論文主要看北大老師近幾年的論文和這幾門學科的學術帶頭人的論文和該學科的熱點。比如農村社會學就看看賀雪峰的論文,如果遇到農村社會學的題目,答上他的觀點的話,判卷老師一定耳目一新,知道你對這個圈子有了解,起到很大的加分效應。論文主要是方文(社心)、劉愛玉(勞動)、佟新(人口)、於長江(城市)等等。理論主要看看謝立中和李康的東西,李猛的就翻翻就行(猛哥已經去了哲學系)。另外新進了一個老師叫孫飛宇,此人是揚善華的得意弟子,專門研究現象學。所以現象學的大家也要有所了解。總是理論部分都要熟悉,做到滴水不漏,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以為考過的和非重點的不會考。

方法和統計

北大的方法90分,統計60分。方法有名詞解釋(自己總結總結背背就可以)。方法選擇和判斷改錯(考得比較細)。這部分要參考其他學校的考試題目來練習提高。

簡答和論述(考得比較宏觀,涉及方法論層面,有的題目出的不清不楚有歧義)準備這一部分主要是把可能涉及到樹上內容的都答上,研究設計和操作化之類的。方法論很重要,尤其是那個「科學環」,包含了理論建構和理論檢驗歸納和演繹。一定要多看多理解。許多題目譬如代表性的問題都可以從科學環上找出問題的源頭和答案。另外就是總結老師的論文,郭志剛的有一篇關於什麼滿意度調查的論文就是10年的一道論述大題的原型。方法估計是郭志剛、邱澤奇和劉世定等出題。

統計部分最難的是那30分的選擇,考得很細。譬如置信區間和置信度等等。今年就考了一個關於標準化後方差和均值的變化的題目。所以也一定要理解。盧老師那本書是重點。也可參考其他學校的統計題目練習提高。至於兩道統計大題大家不用擔心,考得不會太難。一般會考參數估計或假設檢驗(今年就考了雙樣本的假設檢驗)、方差分析(主要給出圖表自己會計算)、多元回歸(自己會解釋就可以)、樣本量(10年出了成數樣本量計算)、卡方檢驗(10年就出了變相的卡方檢驗,所以看書不僅要記公式,而且要知道原始公式的推導過程)。

中山大學

社會學初試指定教材

647社會學理論

《社會學概論》編寫組 ,社會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社會學》,戴維·波普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侯鈞生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楊善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42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計學

《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社會研究的統計應用》,李沛良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社會學研究方法》,風笑天著,中國人民出版社,2001;《社會研究方法》(第10版),艾爾□巴比,華夏出版社,2005

推薦幾個公眾號:鴻儒中大考研網、聚英中大考研網、中公考研、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質性研究、社會學吧、社會學了沒、南都觀察、無為而不為

理論和概論

資料:自己整理的理論(從孔德到當代的吉登斯等二十多位學者的思想背景、代表作、理論觀點等)概論(鄭杭生版濃縮)+05-17年的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研書目+整理收集相關論文

首先,把理論和概論的考研書目過一遍,結果重點知識完全沒有記住。於是,我開始自己整理筆記。理論按照時間線(古典:孔德的實證主義社會學、斯賓塞的社會有機體論、滕尼斯的社會學體系、齊美爾的形式社會學等等;現代六大理論:結構功能、社會衝突、社會交換、符號互動、現象學社會學、常人方法學;當代:科爾曼、新功能主義、哈貝馬斯、布迪厄、吉登斯等),概論我主要把鄭杭生的進行濃縮,之前一直推薦鄭的概論,今年不知道為啥變了,習慣了用鄭杭生的概論。整理好筆記之後開始分析真題,真題從05年開始,按照考點在書本上一個個標記。比如05年概論名詞解釋:「文化整合」,我就在概論書159頁文化那一章標記考點,哪個章節考點出現次數多就重點複習;理論05年名詞解釋「單邊壟斷」,我就在社會交換論埃默森那一頁標記考點。後來發現理論主要考結構功能主義、社會衝突論這些近代思想,但是也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還是應該紮實複習。這樣一年一年的真題分析我就差不多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次要的。由於是涂爾幹逝世100周年,我把涂爾幹的所有理論背的滾瓜爛熟結果考了30分的大題,今年考了一個50分的原題,「分析米爾斯的中產階級這本書並進而談談你對中國中產階級的看法」,之前有很認真分析真題做答案,所以這50分也挺簡單的。方法和統計

資料:05—17的真題及部分答案解析+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筆記+統計PPT+整理筆記(重點濃縮版)+考研書目

由於自己經常做調研,對於方法的實踐較為了解。方法自己沒有動手整理筆記,在網上找到一個很不錯的關於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的濃縮版。因為平時運用比較多,方法的複習我主要是分析真題與每個章節出現的考點。抽樣那一章年年都會考,社會研究方法主要了解研究方式:調查研究、實驗研究、實地研究、文獻研究;具體的方法和技術:問卷法、訪問法、觀察法、量表法。抽樣方法、測量方法 ;統計分析方法、定性資料分析方法、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統計一定要好好複習,李沛良的社會研究統計運用一定要好好看,不能忽略任何可能考的重點。每個都有可能會考。比如17屆就考了「反事實」,今年考了什麼泊松分布(各種想不到的),最後一個大題我都沒看懂題目,感覺自己疏忽了。前面幾章關於測量層次用什麼方法分析,如定類和定類之間、定序和定序之間、定距和定距之間具體用Lamda、Gama等公式和應用規則一定要牢記,還有後面幾章的數據分析(因子分析、聚類分析、淨相關分析等等)、各種假設檢驗、參數檢驗、非參數檢驗也要弄懂。重要的概念會考名詞解釋,今年考了單選多選都是五六分一個,心疼自己錯多了可能就byebye了,還有簡答與論述。

建議:統計重點複習百利而無一害,今年很多人方法統計沒過線,調劑的資格都沒有。統計光死記硬背是沒用的,需要理解並運用。比如最基本的集中趨勢(平均值、眾數、中位數)、離散趨勢(標準差、質異指數、四分位差)公式計算;不同測量層次之間如何分析與計算,Lamada對稱與不對稱,tau-y,Gamma,積矩相關,簡單線性回歸,相關比率等等;區間估計與假設檢驗;多變項分析(詳析分析、多因分析、多項相互關係分析)等等。

鄭州微雲寄宿考研預祝各位順利上岸!

相關焦點

  • 社會學考研經驗分享|上海大學-微雲寄宿考研
    上海大學社會學·考研經驗分享基本情況:初試:社會學理論125分,社會調查與統計方法129分。本科學的是編輯出版學,一個屬於新聞傳播學大類又略顯邊緣小眾的專業。大三下才正式備考,考研前看過幾本社會學著作,數量不多;本科階段除了修過一門出版經濟外,沒有任何數學基礎。在決心考社會學之前,我幾乎沒有關於這個學科的基礎。所以如果你本科就是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基礎更紮實,起點更高;如果你是跨考,像我這樣基礎薄弱的都有希望,也不用太喪氣。
  • 2021年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法大考研很公平。 三、考研時間線 我2019年12月參加的考研初試。2018年底決定考研,當時的計劃是考人大社會學。2019年3月開始考研複習,用的是人大社會學的參考書目和人大社會學的複習筆記。
  • 2021年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一、考研擇校和定專業 1.學校和學院基本情況 華中師大位於街道口(市中心),距離武昌火車站超級近,地鐵之類的出行方便。距離武漢大學步行只有15分鐘,而且有很多講座可以去聽。華中師大的教育類專業非常強,比如文學、心理學、思政和歷史學等。
  • 芝麻寄宿考研:不考研沒出路的十大專業 有你嗎?
    考研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考研人數更是逐年上漲。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有些專業,本科出路的確不好,只能選擇考研。今天,芝麻寄宿考研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1.環境科學專業畢業後主要從事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工作人員,比如:環境科學研究、環境監測、評價、管理和規劃等工作。
  • 清華大學材料專業考研複習經驗分享
    摘要: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位學長的考研備考經驗,希望能夠讓大家收穫經驗不走彎路,掌握技巧舉一反三,用最少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取得最好的分數。
  • 2021年鄭州大學教育學原理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本人本科教育學專業,考研考的是教育學原理專業,專業課考試科目為311,上岸某雙一流院校。考研備戰到成功上岸經歷了一年多的漫漫「長徵路」,期間的辛酸和努力可想而知。考研不易,一旦踏上這一條路,就得抱著「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決心,一站到底,「一研為定、定為研一」。
  • 2021北京工業大學市政工程專業考研經驗指導分享
    北京工業大學市政工程專業考研經驗分享一、學會認知1.對自己的認知站在考研的大趨勢下,或許無奈,或許憧憬,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這條路。比如我,大學四年學習成績不好,績點只有2.65分,作為一個二本院校勉強合格的學生來說,想要考取211名校,尤其是工科名列前茅的211名校來說很難,但我覺得我有很好的抗壓能力,我更覺得帶著很多人否定的目光,站在成功的制高點上,才更有意義,那時的我不畏懼失敗,渴望做成功裡的佼佼者。第一年,初試成績372分,我很滿意,但我沒有成功。
  • 2021寶雞寄宿考研租房:像超級英雄一樣探索理論物理的世界
    2021寶雞南極光寄宿考研租房:像超級英雄一樣探索理論物理的世界理論物理是一門既深邃又高端的學科。理論物理真如咱們幻想的那般深邃?其研究方向不是常人所能涉足的?這一專業不適合考研進修?考生考研後能做些什麼?希望在南極光考研小編這份關於理論物理考研的文章中,得到你們想要的答案。
  • 2020北京大學人口學專業考研:報考分析、參考書目、考研經驗
    學碩的學費是每年八千,但學校提供的獎學金完全可以覆蓋,住宿一般安排在校內,入學後可選雙導師,老師都科研成果眾多並且教學經驗豐富。北大人口所屬於小而美的科研所,整體氛圍會給人以家的溫暖。另外,人口所的就業相當不錯,在人口所接受過系統的定量研究訓練後,能夠掌握很好的數據分析能力,即便拋開北大的牌子,單憑能力在很多行業都會非常吃香。
  • 雲南藝術動畫專業考研經驗總結|考研心得分享
    考研教會我的第一件事:動心起念很重要。腦海裡回憶翻滾,回到了我買下考研英語的那天,在新華書店的考研專櫃旁,我站了很久很久,身邊的同學絡繹不絕,帶走了一本又一本的考研資料,而我還在迷茫。「我要考研嗎?考哪裡?考什麼專業?」考研資料的扉頁寫著,如何正確分析自己是否應該考研,如何制定考研計劃。
  • 北大400分高分學長分享考研經驗
    【摘要】備考經驗來自於一位以400分考上北京大學的學長。他本科就讀於河北的一所二本的理科專業,報考的北大石油地質學當年統考生只招一人,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後取得理想的結果。  文章有點長,大家可以根據目錄選擇性閱讀。
  • 2020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考研複習經驗分享
    ,所以我動筆寫了這份考研經驗分享,希望能給衝刺階段的你們帶來一些幫助。 一、關於擇校和定專業 關於選擇學校,有些人對自己的實力不夠自信,瞻前顧後,綜合考慮了很多因素,還是選擇了一所一般院校。其實我個人覺得完全可以選一所稍高檔次的院校,因為你選擇院校的標準也就決定了你考研複習的質量和效率。一個較高的目標給你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給了你堅持下去的動力。
  • 南開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2020年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仍難以平靜,和大多數考研人一樣,我本科非985、211,而且在班級排名墊底,但我能保證一點不掛科,其實那時的我並無太大的追求,只想安穩過完大學生活,按時畢業,然後工作、結婚,做一個簡簡單單平凡普通的人。
  • 為何死磕985名校的二戰考生換了考研目標?換了豈不是更沒希望?
    所以那些二戰考研的同學,有很多人在二戰考研的時候都更換了考研院校。他們換學校的初衷也是為了二戰不失敗。但更多的人覺得,考了一次研究生,有了經驗,再考一次機會更大。那麼,考研二戰時能換學校嗎?換了豈不是更沒希望呢?想去985名校讀研,考生別死磕一個目標,二戰時應酌情更換學校!
  • 2022考研:東北林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考研經驗備考指導
    東北林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在錄取通知書收到手裡的一瞬間,輕薄卻含義沉重。回想起這兩年我在考研上的所有付出,一名二戰考生兩年間的經驗教訓。
  • 西南交大視覺傳達考研狀元考研經驗分享,考研 人必看的複習攻略
    當我們已經打算考研了接下來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學校的選擇,在我考研之前也攻讀了許多學姐學長寫下的考研分享,結合自己的經驗我總結為以下幾點:1.你最想呆在哪座城市2.根據專業層次選擇學校,或學校層次(985/211/雙非)3.根據學校的歷年分數、報錄比,結合自身能力預判可能性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很多人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
    這時候就有很多人有疑問了,明明在高考的時候只能考個二本,讀研的時候卻能逆襲到985名校讀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考研去985名校容易,而高考時很難?高考只考了二本,讀研卻能在名校,難道考研去985名校容易? 其實,太多的人喜歡把高考和考研相比較,誰都知道高考的時候考進一所985名校都有多難,甚至一所高中一個都沒有也很正常。
  • 在職考研一戰上岸復旦大學20年社會保障考研必看經驗分享
    在職考研 20 年復旦社會保障上岸,謹以此文獻給在黑暗中前行的奮鬥者們。考研專業: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保障專業 初試成績:386 分 錄取情況:擬錄取不知該如何提筆描述這一段在困頓中堅持理想的日子。
  • 名校考研冷門專業大盤點
    【摘要】許多考研的學生想要通過考名校來改變普通大學的命運,但名校對於很多考生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因此,考生們要從名校的冷門專業下手,找到適合自己上名校的院校專業,滿足自己的名校夢。
  • 21考研:各本科學科在考研跨考翻碩的優勢匯總!
    摘要:英語專業位列十大熱門專業,跨專業考生的貢獻功不可沒,多數名校都十分歡迎跨專業考生。,跨專業考生的貢獻功不可沒,多數名校都十分歡迎跨專業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