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研一戰上岸復旦大學20年社會保障考研必看經驗分享

2020-12-04 新祥旭北京考研輔導

在職考研 20 年復旦社會保障上岸,謹以此文獻給在黑暗中前行的奮鬥者們。

考研專業: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保障專業 初試成績:386 分 錄取情況:擬錄取

不知該如何提筆描述這一段在困頓中堅持理想的日子。我現在把它分享出來,希望能和過去說再見,也希望能以親身經歷鼓勵暫時處於黑暗中的夥伴們,無論路多難走,請儘量努力堅持下去,給自己一個答案。

一、自我介紹

先自我介紹一下,本科上海211 社保專業,19年 7月畢業,18年在不知自己所感興趣的職業發展方向選擇跨考備考上外國際商務專業,可以說是在迷茫的情況下跟風報考熱門專業,複習中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要從事與國商有關的工作,人就是這樣,一旦懷疑自己的初衷就不會有足夠的動力毅力堅持走下去,在我看來猶豫不定是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我也在後期放棄了18年12月的考研複習,參加了秋招獲得了國企的 工作錄用通知,但12月參加了考試以看自己的複習水平,所重視的英 語考了英二86,英語考的還可以。本科畢業後選擇參加工作看是否有自己工作發展的機會,夢想好好幹一路升職加薪,無奈社會閱歷太少,本科出來從事職能類工作在國企工資少的可憐,戶口沒法落,檔案回家鄉,居住證也辦不下來、工資近半數送給房東,國企漲工資、升職就不多說什麼了,工作機械重複簡單、沒錢沒發展前景遠離家鄉,我只能選擇在職考研,否則不知道自己留在上海的意義、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要走向何處。在職考研期間許多辛酸,為什麼決定考研但沒放棄工作,我認為成年人失業的風險大於考研失敗的風險,我不想體會一無所有。

至於學弟學妹們到底要不要考研,我的觀點是在沒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對自己未來生活沒有一個定位,就選擇考研吧,為自己多爭取兩年參加工作實習的機會,對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企業有一定了解,再決定自己研究生畢業後要從事的工作、要生活的城市,我不認為讀研是逃避社會,而是給處於迷茫中的自己一個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的機會。努力準備考研一年後,考上皆大歡喜,學歷提高了工資漲了順帶可能多旅遊了很多地方、沒考上是你奮鬥過的人生經歷,真的不虧,真別在年長的時候對自己沒有努力一把而懊悔。

二、考研擇校擇專業

我為什麼選擇復旦社保,原因有五:復旦好;我本科專業是社保;期望自己能夠未來留在高校任教;復旦社保一門專業課考社會統計學,我能少背一些東西;考不上復旦不丟人,分數高一點我還能調劑。阻礙我選擇復旦社保的原因有三:復旦難考,社保是學碩,統考招生人 數19年招收1人、20年招收2人報錄都比超過5:1,招生人數少的可憐,如果敢冒險一旦成功你的回報是驚人的,比如我;大學老師認 為考復旦難,說過不建議,親人朋友同學對聽說要考復旦的「驚訝」 或者「不相信我能考上」,都是對我的負面影響;網上備考經的十分欠缺,複習資料的缺少,初試僅有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無真題無實際備

考經驗,複試只有面試,更沒有參考書目,就是基本沒有複習範圍。

我認為在擇校擇專業方面,需要考慮的問題:

①院校及其所處地區自己是否心儀,結合自己未來生活規劃;②目標專業所要考試科目,官網明確註明的參考書目及大綱範圍,各個來源渠道的備考經驗,是否能搜集到考試真題及其難度;③往年錄取狀況,如初試分數線,報錄比,複試難度(有無筆試、初試及複試筆試面試所佔比重),能否聯繫到直系學姐學長。多列出一些院校,比對考試科目等各種信息,有所側重,不擅長數學便避開數學,不擅長背誦便儘量減少背誦。

三、考試科目基本情況

復旦大學社會保障專業考試科目:101 政治;201 英語一;731 社 會統計學;885社會保障復旦研招網有各個科目的考試大綱範圍,需按大綱所列內容進行全面複習,官網無指定參考書目。往年參考書目:731社會統計學:盧淑華《社會統計學》第四版、《統 計學》賈俊平第七版及習題書、李沛良《社會研究的統計應用》;885社會保障學:孫光德、董克用《社會保障概論》第六版,人大出版社、鄭功成《社會保障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出版社

四、初試複試經驗

1.我的初試複習時間安排:

19年5月開始零基礎學習社會統計學、複習考研單詞、保證每兩天一 套英真題,因為5-6月也是畢業論文時間比較忙,盧淑華的《社會 統計學》在5-6學完一遍,並在此期間開始看《社會保障概論》。7月上旬回家陪家人,外出行,7月15日正式入職,這才是我的真正密集備考時期。七、八、九、十月基本每天五點下班後會去學校教學 樓呆上三個小時學習,一般是6點-9點,回家後也會看自己的複習筆記或過單詞,周六日會去學校,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前期主要精力就在統計學上,整本書一遍一遍地過;英語基礎比較好,保持天天背單詞,幾天一套題,保持手感;八月後期開始社保專業課發力並且開始上政治。在單位工作不忙的時候也會看書並整理筆記,四科都會看,白天效率高,下班回家真的會累。十一月十二月,因為個人心理原因放緩了複習進度,

十一月基本上只能在單位看會前期整理的內容,下班回家就睡,撐到了 12月22日和23日。我個人建議,對於學弟學妹如果是大三開始備考,請發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堅持到最後別放棄,如果現在放棄未來加上工作或者脫產備考可能只會更讓人容易崩潰;對於在職備考的朋友們,別像我一樣把考研當成唯一出路,學會給自己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放鬆,在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下再努力再堅持,因為不是說考不上了我的整個人生就無望了,學會讓自己感到快樂幸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各科複習經驗淺談

(1)政治。視頻跟徐濤,基礎及強化班以及時事政治;題目跟徐濤優 題庫、8套卷和肖秀榮1000題、肖四肖八;書跟徐濤《核心考案》、 《衝刺背誦筆記》《考前預測必備20題》。建議8月開始複習政治,倍速看徐濤視頻(也算是複習過程的一個調節),馬原和思政要利用課件的框架理解各個章節的內容,下載並列印出來,再根據框架學習和整理下面的知識點,特別是需要背誦的知識點。搭建思維框架是輔助回答主觀題的重要工具,在前期的學習和搭建知識框架過程中開始背誦必備的知識點為後期複習做準備;史綱需要整理出各個時期的時間表,穿插著重要會議、偉人著作、重大事件等,建議自己整理出樹狀圖,自己整理有助於理解和記憶,也可以藉助已有的總結基礎上進行完善,做到把書讀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徐濤的視頻可能有一些小知識點是不提及的, 需要做選擇題(前期優題庫和1000題)來讓自己留有印象,前期我 個人認為只需刷選擇題,包括真題的選擇題,後期11月開始大題留給自己整理的框架以及後期徐濤的小黃書以及肖四肖八,看近三年政治真題的大題答案。

(2)英語。我19年英二86,20年英一81,英一成績不高但我足夠滿意,我的大作文只寫了一半,翻譯也翻譯的一般,可以說我的客觀題失分是很少的。我從一開始便將背單詞和刷真題放在了第一位,我用 的單詞書的新東方考研單詞亂序版,共50個單元,來回背誦並且重視 例句,一開始看1-2個單元,不會的單詞寫到紙上不加中文,難記的寫上例句,第二天直接看整理出來的單詞及例句複習,再背誦新的單元,單詞書上整理這個單詞的相近詞,就這樣整本書背完一遍背第二遍第三 遍,每天堅持背哪怕只看1個單元,到後面會發現,自己英語感覺出來了,而且背單詞也是備考過程中的輕鬆時刻,也是枯燥的專業課複習過程中的自我調節。客觀題:第一年備考英二的時候有看過唐遲的閱讀理解課程和田靜的長難句分析,學會了斷句劃段落,判斷主句結構剔除不重要句子內容,這對我提升完型、閱讀、新題型正確率和做題速度有較大幫助,如果做閱讀總是錯很多的同學,可以看一下這兩位老師的閱讀理解課,磨刀不誤砍柴工。完全不需要做模擬題,也不需要劃清英一英 二的界限,所有的真題,從94年開始,就做題並且反思,體會出題人想要你選的答案,沒別的,英語就多背單詞多刷真題,我大二六級也僅 僅考了不到500分沒再考過。碎片時間就看劉凱文微信每日一句,每天堅持。作文需要自己依據已有的好文章整理自己的框架並背誦,各個主題詞彙、漂亮的句子要積累一些,我在職備考時間較緊,就沒有準備自己的框架,以至於英語作文沒寫完,所以作文我沒有太多發言權。

(3)社會統計學

我可以說是零基礎學習統計學,對於要備考社會統計學的同學建議將盧淑華的《社會統計學》從頭至尾好好學習並理解一遍,課後習題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必須認真做,至於答案可從淘寶或鹹魚上找,學習完第一遍後立刻開始第二遍,這時要結合上復旦官網所給出的大綱以及賈俊平的《統計學》、習題輔導書,兩本書各個章節結合來看,以加深自己的理解避免知識點遺漏。基本上沒有可參考的真題,有也只是模糊回憶版,這時兩本參考書的習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好好做來回做,保證自己答案、過程正確。複習時間安排依據各人統計學學習的情況,時間充裕的人還可以從網上買更多的統計學習題來做,書看這三本基本就夠了。至於網絡上給的李沛良《社會研究的統計應用》,則建議快速過一遍,若自己對哪個章節掌握不好,比如多元回歸模型或者抽樣的基本邏輯、各種抽樣方法,就可以好好看一遍,目的是複習全面且到位。

(4)社會保障學

試卷結構為名詞解釋40分、簡答題60分、論述題50分,和本科時的專業課期末考試類似,要從社會保障理論和社會保障實踐兩方面來全面複習,官網有考試大綱。

我的複習方式:

(1)孫光德的《社會保障概論》逐章學習並背誦,但要利用鄭功成教授的《社會保障學》中相應章節的知識點補充到《社會保障概論》一書上,先整理出各個章節的框架與內容,建議理解後直接開 始背誦

(2)依據考試大綱整理每一考點下所包含的內容,比如社會保障的基本理論,包括了經濟學理論、社會學理論等,我一貫堅持自己

整理複習筆記,並且注意留白以隨時補充相關的知識點、概念和現在社 保點問題的學術界看法;

(3)四處搜集真題,網絡、淘寶,嘗試找到復旦出題老師的出題特點。文科,第一遍打好基礎列好框架補充好內容,接著就是一遍一遍的背誦,無捷徑。

(5)複試經驗受疫情影響今年複試改為線上,需要測試電腦、攝像頭、網絡是否足夠 順暢。復旦社保僅有面試,初試成績/5*70%是總成績中初試所佔比重, 複試滿分100,英語口試佔10%,專業基礎佔 90%,複試比重總成 績佔30%,無參考書目無範圍。我個人做法:基礎知識:初試的兩本書過一遍,對各個章節有印象有框架,需要自行梳理,比如提到社保基金就要想到基金章節下所有內容,比如各大險種在基金運營方面的特點以及現存問題;與考生個人有關內容:中英文自我介紹、畢業論文研究主題、未來感興趣研究方向及原因、本科期間對哪門專業課最有興趣及原因、是否做過社會調查等;社會社保熱點:近三年著名社保學者的論文、對熱點問題的政策指引比如此次疫情期間,我國醫保政策的靈活運用為對抗疫情保證群眾生命安全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否也側面反映了我國現行醫保制度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英語問答:個人愛好等日常對話。

我的複試經驗就是這些。

五、寫在最後

說實話,我覺得人生挺難的,大學畢業後對工作不是很滿意,對現實的無力感,有些事進入社會後不得不考慮,可考慮太多就會把自己逼到死角,我再來一次還是會選擇在職考研,因為我找不到更優的解決辦法。在職備考,即使考不上研還有工作接著我,但兩者兼顧勢必很累。我所能給到大家的建議就是,在迷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請先給自己放個大假,然後選擇自己認為對的那條路,不放棄,哪怕走的非常非常慢,也慢慢走下去,未來的路總會有光的,熬過去就是天亮,我就是那個例子,僅僅做到了沒放棄,在考場上儘量把卷子寫滿,幸運的我在半年後等來了人生的光。

送給大家一句我最喜歡的話:

六郎逢救夜吹簫,否去泰來咫尺間。不用憂疑,自有佳期。

祝願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得償所願。

來源公眾號:新祥旭北京考研

相關焦點

  • 2021-2022年復旦大學廣告學考研經驗分享
    相信所有正在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考上。考研備考關鍵是複習效率!在備考之初如果有意識地去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後期備考效率肯定會有一個顯著的提升。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參考呢?上岸學姐的一些準備經驗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一、專業課1:822廣告與公關實務1.
  • 2021年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我想留在北京讀研,同層次的話法大和中央民族大學都不錯,民大招生人數比較多,但考慮到本校優勢,便於選擇喜歡的導師,以免不幸遇到奇怪不好相處的導師,所以選擇了繼續考法大。法大考研很公平。 三、考研時間線 我2019年12月參加的考研初試。2018年底決定考研,當時的計劃是考人大社會學。
  • 社會學考研經驗分享|上海大學-微雲寄宿考研
    上海大學社會學·考研經驗分享基本情況:初試:社會學理論125分,社會調查與統計方法129分。本科學的是編輯出版學,一個屬於新聞傳播學大類又略顯邊緣小眾的專業。作為一個文科生,大學根本沒有學過高等數學,剛開始接觸社會統計學時,壓力真的非常大,更換了教材之後更是崩潰,所以這門專業課有不少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首先社會統計學部分在初試中佔比50分左右,如果沒有記錯,是5道計算題。考的知識點包括計算平均數、眾數、方差;計算置信區間、判斷假設是否成立、是否存在顯著性水平等。知識點沒有超綱,都在教材例題和課後習題的範圍內。
  • 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研究所招生簡章複試分數報錄真題答案考研經驗
    【大數據分析】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研究所招生簡章複試分數線報錄比真題答案考研經驗分享【2021考研】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研究所報考人數統計(請準備2021考研的學弟學妹們認真填寫,10月份考研報名的時候,統計結果可以作為報考的參考信息),私聊中科院師姐獲取。
  • 河北醫科大學3個學霸宿舍:考研全上岸!復旦、武大、吉大……真牛
    感謝母校帶給我的寶貴經歷——從專業知識到生活經驗的點點滴滴,希望母校未來越來越好,也希望學弟學妹們一戰成碩!>個人榮譽2017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校三等獎2017年校外語部「公共醫學英語演講」比賽二等獎2016年河北省第十七屆「世紀之星」外語演講大賽校三等獎很榮幸可以分享自己的考研經驗與感受。
  • 2021年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一、考研擇校和定專業 1.學校和學院基本情況 華中師大位於街道口(市中心),距離武昌火車站超級近,地鐵之類的出行方便。距離武漢大學步行只有15分鐘,而且有很多講座可以去聽。華中師大的教育類專業非常強,比如文學、心理學、思政和歷史學等。
  • 2021年鄭州大學教育學原理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本人本科教育學專業,考研考的是教育學原理專業,專業課考試科目為311,上岸某雙一流院校。考研備戰到成功上岸經歷了一年多的漫漫「長徵路」,期間的辛酸和努力可想而知。考研不易,一旦踏上這一條路,就得抱著「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決心,一站到底,「一研為定、定為研一」。
  • 2020考研二戰414分上岸復旦經院金融專碩,上岸名校其實沒有那麼難!
    2、上岸分數:政治71英語78 數學144 專業課121 3、大學基礎: 數學:經管類高等數學95分 線代80分 概率論(本校的概率論極其簡單)98分 英語:四級裸考560分,六級裸考510 政治:零基礎,本科期間政治課程從沒認真聽過
  • 2021考研:2020西南大學環境工程考研成功上岸經驗分享
    考慮到自身本科雙非大學,報考985院校的壓力很大,因此我把選擇鎖定在211院校,西南大學在西南地區有環境工程專業的211學校中排名靠前,且該校的學術氛圍和師資力量都不錯,所以從四月份選擇這個學校後我積極收集該校環境工程專業的考研相關信息和資料,從考研文庫找了些資料,然後進入備考狀態。
  • 2022考研:東北林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考研經驗備考指導
    東北林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在錄取通知書收到手裡的一瞬間,輕薄卻含義沉重。回想起這兩年我在考研上的所有付出,一名二戰考生兩年間的經驗教訓。
  • 西南交大視覺傳達考研狀元考研經驗分享,考研 人必看的複習攻略
    3.考研/工作抗壓能力如何?想清楚這一件事很重要,就目前的就業環境來講,文憑確實是一塊好的敲門磚。就我而言,我是真的想繼續讀書,感覺自己大學忙忙碌碌四年並沒有學到很多東西,就當時的畢業水平出身社會我可能混不下去,想在讀研的這期間豐富自己的思想,提升專業素養並且耐力還行。如何選擇學校?
  • 南開大學百年校慶,激發考研動力!學霸分享衝刺南開大學考研經驗
    南開大學百年校慶,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呢?沒錯,她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的母校,南開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學府北辰」。南開大學始於1904年,正式成立於1919年,是由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的綜合性大學,歷經滄桑輾轉於1946年回天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
  • 南開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2020年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仍難以平靜,和大多數考研人一樣,我本科非985、211,而且在班級排名墊底,但我能保證一點不掛科,其實那時的我並無太大的追求,只想安穩過完大學生活,按時畢業,然後工作、結婚,做一個簡簡單單平凡普通的人。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現在社會各個行業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僅大學本科學歷已經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因此,很多大學生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選擇讀研。另一方面,在求職過程中應屆畢業生難免會因為二本的學歷受到應徵單位的歧視,這更加刺激了二本學生考研的迫切需要。
  • 21-22考研必看:南開大學物理化學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我本科院校是魔都某雙非院校化學專業,最後以高分錄取於南開大學化學專業今天應邀分享一下我的複習經驗,希望對正在備戰的你有幫助。 首先,我覺得考研要有一個優良的作息時間規劃安排,考研複習時間最好就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戰線維持在一年的時間長度,鬆弛有度,不慌不忙,心態端正,勞逸結合,複習效率高,說這些說在前面主要是想讓大家提前有個複習規劃,不管是從學習方面還是從生活方面,我們都需要做一個精緻的人。
  • 2021年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再者,建議同學們可以找一到兩個研友共同複習考研,考研的難度和壓力可能不如高考,但考研的難點就在於從搜集信息到複習再到考試整個過程都是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不像高三時候大家坐在班級裡一同學習,這就會導致考研無法有高三時候的專注度、動力。
  • 2021年江南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考研經驗
    我叫胡楊楊,2019年三跨報考了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研究生,報考專業為視覺傳達與信息設計,一戰上岸,總分405,手繪課139,理論課121,政治60,英語85初試第4。在考研之前對手繪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我至今佩服自己跨考設計的勇氣和蜜汁自信。下面我即將向大家分享我的上岸攻略,以及踩過的坑。
  • 考研百科:在職研究生
    招生院校編輯以北京地區為例,招生院校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官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職研修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網官網)、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高級進修班)、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同等學力高級課程研修班)等985、211類院校或市級重點院校等。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0年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考研經驗分享
    一、寫在前面本人報考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以下簡稱「三礦」)專業,初試總成績398分,其中綜合地質學138分、高等數學132分,初試排名第二、總分排名第二。本人將從以下幾方面為大家分享地大(北京)的三礦考研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 2021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首先呢,想要做好神經生物研究就要做好讀博的心理準備,同時考慮自身興趣和家庭經濟能力做取捨。要做基礎研究,有一個好的平臺是很重要的,因此我選了神經生物學排名最高的院校—復旦大學。其次,對於本科雙非的我來說,復旦大學對本科學校不歧視,平臺好,資源多,即使複試不過,過了初試的話在調劑中也有競爭力。而我報的腦科學研究院院內只有神經生物學這個專業,不能院內調劑,相對基礎醫學院來說風險比較大,今年複試進了18人,錄取了13人,整體來說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