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部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想離開地球,去探索太陽系,去看看外面神秘的世界,但是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我們的地球其實有多好:我們有大量的空氣,比我們所知道的更多的液態水,一個保護我們宇宙輻射的強大的行星磁場,一個保持我們肌肉強壯和骨骼厚實的強大引力。
但是,我們仍然在向我們的行星鄰居尋求可以參觀甚至居住的地方。如今,火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幾乎每個人都要嘗試新的世界,去那裡建造一個漂亮的紅色小家園。
那麼金星呢?它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質量也一樣。它實際上比火星更近一些。它肯定比火星要暖和。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試著去尋找我們的姐妹星球而是紅色星球呢?答案或許讓你大吃一驚:金星基本上就是地獄的代名詞!
我想很難有詞語可以形容金星有多糟糕。說真的,在你的腦海中想像一下最糟糕的行星可能是什麼,而金星只會比這更糟。
恐怖的金星
讓我們從大氣開始,如果你認為地球大城市的空氣不好,你應該聞一聞金星。它幾乎完全由二氧化碳構成,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厚得令人窒息。這相當於我們海浪下一英裡的壓力。它太厚了,你幾乎要靠遊才能走動。金星的大氣中只有4%是氮,但這比地球大氣中氮的總量還要多!
金星上面則是由硫酸構成的雲!硫酸雲具有很強的反射性,導致雲層是嚴重反光,因此它賦予了金星特有的燦爛光芒。而大氣層的其他部分是如此的厚,以至於到達金星的太陽光中,只有不到3%能夠到達金星表面。這意味著你只能模糊地分辨到白天和晚上的區別。
但是,儘管缺少陽光,金星上的溫度卻高到足以熔化鉛,平均溫度超過370攝氏度。在一些地方,在最深的山谷裡,溫度高達400攝氏度,這足以讓地面發出暗淡的紅色。
說到白天和黑夜,不得不說到金星的自轉,金星的自轉是太陽系中最奇特的自轉之一。首先,它與地球的自轉方向相反,是自東向西旋轉,太陽從西方升起,從東方落下。其次,它非常慢,一年只持續兩天。此外,金星曾經有板塊構造,很久以前就關閉了,它的地殼也被鎖住了。
金星的過去
因為金星和我們地球的成分差不多,大小和質量也差不多,所以科學家們很確定,在太陽系的早期,金星是相當不錯的。它的表面可能有液態水、海洋和點綴在藍天上的白色蓬鬆雲。它實際上相當美麗。
但是45億年前,我們的太陽是不同的。它更小更暗。隨著太陽年齡的增長,它們會逐漸變亮。所以當時金星正好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可以在不太熱也不太冷的情況下支持行星表面的液態水。
但是隨著太陽的老化,這個宜居帶逐漸向外移動。當金星接近那個區域的內邊緣時,事情開始失控。隨著金星溫度的升高,海洋開始蒸發,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水蒸氣。這水汽非常善於吸收熱量,這進一步增加了表面溫度,造成海洋蒸發的更猛烈,導致更多的水汽聚集在大氣中,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場面完全失去了控制。最終,金星變成了一個失控的溫室,所有的水都被傾倒到大氣中,瘋狂地吸收熱量,金星表面的溫度就這樣持續飆升。
我們知道金星地表的液態水有助於保持構造板塊的良好和靈活,在某種意義上增加了板塊構造過程的潤滑。但是如果沒有海洋,板塊活動就會停止,將金星表面鎖定在合適的位置,板塊構造在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本質上講,碳與泥土和巖石中的元素相結合,而這些泥土和巖石最終會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被深埋在地表之下,因為這些板塊互相摩擦,互相下沉。
如果沒有這個過程,被鎖在泥土中的碳就會在大規模的火山活動中慢慢地釋放出來。因此,一旦海洋蒸發,金星上的碳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氣中的水蒸氣被相當多的陽光照射而分解,氫被送入太空,所有的物質幾乎都會被從表面上升的二氧化碳所取代。隨著金星地大氣層變得越來越厚,其表面的環境變得更加可怕。大氣甚至可能有足夠的阻力來減緩金星自身的自轉速度,使其達到了目前的緩慢速度。
一旦這個過程完成,可能需要1億年左右的時間,金星上任何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就被扼殺了。因此,一個地獄般的行星就這樣誕生了!
地球會步金星的後塵嗎?
金星的糟糕命運已經毋庸置疑,但是我們的地球會步金星的後塵嗎?目前我們的太陽並沒有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變得越來越亮,適宜居住的區域會穩步地、無情地向外移動。在未來幾億年內的某個時候,地球本身將接近宜居帶的內部邊緣。我們的海洋將會蒸發。氣溫會螺旋上升。板塊構造將關閉,二氧化碳將排入大氣。也就是說到那時,我們的太陽系將不僅僅是一個地獄,而是兩個地獄。
所幸這個時間還要很久很久!相比而言,人類的時間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