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將至,這段時間是柑橘幼果生長膨大期、根系生長的高峰期,同時也是多種蟲害羽化、繁殖、為害果樹的高峰期,下面給各位果農整理了近期易發生的蟲害圖鑑及防治方法,供橘農們參考。
蚜蟲類(繡線菊蚜)
蚜蟲危害狀
危害症狀:吸食嫩梢、嫩葉,造成葉片捲曲,影響葉面光合作用,減少養分的積累。
發生規律:繡線菊蚜一年發生多代,4-11月均可造成危害,特別是柑橘新梢抽發時蟲害較重,當前主要為害柑橘夏梢及葉片,6-7月也是為繡線菊蚜的一個繁殖高峰期。
有效藥劑:吡蚜酮、吡蟲啉、噻蟲嗪等
實蠅類(柑橘大實蠅、柑橘小實蠅)
幼蟲為害的柑橘幼果
危害症狀:以幼蟲為害為主,實蠅成蟲產卵於柑橘幼果內,卵孵化為幼蟲後取食幼果,最終形成「蛆蟲果」,嚴重影響品質和效益。
發生規律:柑橘大實蠅、小實蠅在4-5月幼蟲羽化成為成蟲,6-8月成蟲開始產卵,9月卵孵化為幼蟲開始取食幼果。
有效藥劑:敵百蟲、吡蟲啉、噻蟲嗪等
捲葉蛾類(擬小黃捲葉蛾)
擬小黃捲葉蛾幼蟲
危害症狀:捲葉蛾可危害多種作物,幼蟲蛀食幼果,可引起大量落果。幼蟲可轉果為害,多的每頭可為害十幾個幼果。幼蟲喜食較小的幼果,尤以橫徑在15毫米左右時受害最重,橫徑24毫米以上時受害減輕。
發生規律:5-6月幼蟲蛀食幼果,隨著幼果增大。6~8月份,幼蟲甚少蛀果,轉而吐絲將嫩葉結苞為害,9月份果實近成熟時幼蟲可再次蛀果為害,引起第二次落果。
有效藥劑:辛硫磷、敵百蟲、蘇雲金桿菌等
潛葉蛾類(柑橘潛葉蛾)
柑橘潛葉蛾幼蟲及危害狀
危害症狀:潛葉蛾幼蟲為害幼芽嫩葉,個別情況會危害果實。幼蟲鑽入葉片表皮之下取食葉肉組織,造成蜿蜒的蟲道,並在中間留下糞線。因此有鬼畫符、繪圖蟲的。
發生規律: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蟲開始危害,7-9月是蟲害盛期,危害也嚴重。10月份以後蟲害會減少。
有效藥劑:吡蟲啉、溴氰菊酯、阿維菌素等「
最後提醒各位果農,病蟲害防治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同時藥劑防治一定要注意交替用藥,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
【聲明】本文改編於網絡或轉載其它平臺,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老劉微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