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影響因子統治的時代即將到來?

2020-12-06 國際科學編輯

儘管有許多專家學者譴責或鄙視影響因子這一度量標準,許多著名的期刊也不再使用它作為宣傳工具,但期刊影響因子(JIF)仍然拒絕自動消失,仍然在科學出版中無處不在。

「The impact factor is a statistically indefensible indicator of journal performance; it flatters to deceive, distributing credit that has been earned by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its published papers」 [1]. 「 即使從統計學來說,影響因子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期刊績效指標;它依靠一小部分高質量論文積攢出來的信譽欺瞞大眾。」

「…it is a deeply flawed measure, pursuing which has become an end in itself – and is as damaging to science as the bonus culture is to banking」 [2]. 「……這是一個有嚴重缺陷的措施,追求它本身已經成為一個目的——它對科學的危害,就像獎金文化對銀行的危害一樣。」

「Everybody hates the impact factor… But everyone recognizes that we’re [beholden] to it」 [3]. 「每個人都討厭影響因子……但每個人都認識到,我們(受惠於)它。」

包括《舊金山宣言》(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DORA))在內[4],無數的替代指標[5]的發展,都希望能推翻或至少降低影響因子的統治力。有些期刊發表論文僅看科學性是否合理,而不關注影響力如PLOS One。

但可以說,對JIF最大的打擊是上個月(2020年2月)中國教育部和科技部的一項政策。(回顧不唯,非不要SCI論文)根據這項新政策,在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現金獎勵將不再被允許,中國的研究人員將不再根據論文發表數量或發表期刊[6]進行評估。該政策的目的是針對中國[7]的科研產出引導到「少而精」的政策,這一舉措可能會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最終結束JIF的全球統治地位。

在這一重大政策的背後,在ISE這篇博文中,我們回顧了與JIF相關的偏見和問題,這些偏見和問題在過去的30年裡由不同的作者揭露出來。

傾斜的數據

如果您查看已發表文章的引用分布(參見圖1),您將看到數據高度向右傾斜,即在美國,大多數論文被引用的頻率相對較低。

圖1 2013年和2014年《自然》雜誌和《PLOS ONE》雜誌文章的引文分布。來源:[8]

正如Diamandis(2017)指出的,作為本科生,我們被教導在處理傾斜數據[9]時使用非參數測量。然而,JIF使用的是一種基於數據正態分布假設的均值方法。2015年《自然》雜誌的JIF(基於2013年和2014年的引用數量)為31.8。然而,從圖1可以看出,大部分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不到31.8次。因此,JIF從統計學角度就不是一個合理的度量。

文章類型影響JIF

JIF方程為:2020年的JIF = (2019+2018兩年總計引用量)/( 2019 + 2018兩年總計文章數量)。

問題是這個方程分子中的引用包括所有文章類型的引用數量,而分母(即只包括「硬核」內容,如原創研究文章和綜述[10]。許多大型的期刊發表如社論、給編輯的信、新聞、訃告等,這些都是經常被引用的。最終都會包括在JIF分子中,但不包括在分母中。因此,這些期刊誇大了JIF的分值

JIF偏愛某些研究領域

由於JIF基於一個狹窄的兩年窗口期,它更傾向於快速發展的研究領域(如分子生物學),而不是緩慢發展的領域(如數學),因為這類領域往往有較高比例的引用最近(1 – 2年內)出版物[11]。JIF也沒有考慮到其影響可能需要2年以上才能完全實現[12]的研究。

不鼓勵有風險性的研究

高度實驗性的研究是有風險的,但也有突破性的潛力。正如研究人員的發表記錄所評估的那樣,他們不太可能去追求高風險的科學領域。相反,科學家因為追求更受歡迎的科學領域而獲得獎勵,因為他們可以期望更頻繁地引用[13]。

編輯的誤用和濫用

一些期刊編輯為了增加他們的期刊的影響因子,採取一些錯誤的做法,包括:

1. 不合理的自我引用,即編輯要求作者引用發表在自己刊物或附屬刊物上的文章。如果有真正的科學理由增加參考文獻,這可能是OK的;然而,有時編輯建議的文章與作者的論文完全無關。

在一個極端的例子中,一位編輯期刊在2017年處理了82篇論文(作為編輯或審稿人),他建議增加622篇參考文獻。大多數推薦的文章來自他擔任主編的那本雜誌。這一策略奏效了:他所擔任主編的那本期刊的影響因子在一年內從3.089躍升至8.145。

不恰當的自引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但相當多的作者報告說,他們感到壓力,不得不增加編輯[15]建議的參考文獻。一種被稱為「citation cartel」的現象也應運而生:在這種現象中,編輯們同意一起工作,促進他們各自期刊[16]的論文被彼此充分引用。

2. 增加期刊的「front matter」,即,文章類型包含在JIF分子中,但不包含在分母中。適當的「front matter」往往具有科學價值,例如,給編輯的信可以用來自我糾錯科學[17]。然而,一些編輯玩的是「影響因子遊戲」[18],包括一些沒有科學價值的front matter,但這將有利於他們的JIF,例如,年度「highlights」,其中包括大量的內部參考[10]。

作者的誤用和濫用

1. 不合理的自引,作者引用自己以前發表的文章,不管其相關性如何。這導致了那些發表論文的期刊的JIF的不合理增長。同樣,在同行評審時,作者可能會要求被審作者加入不合理的來自於自己以前發表的文章引用,從而導致JIF排名的進一步扭曲。

2. 在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壓力可能導致不道德的做法,包括數據造假或捏造;在影響力比較大的期刊[19]中,由於此類不當行為而導致的撤回比例過高。

「最挑剔的期刊需要乾淨的報導和完美的數據,而這些很少與實驗室調查的現實相匹配,因為實驗可能會產生很多混亂的結果。」因此,一些研究人員可能會試圖偷工減料或操縱數據,以從發表在著名期刊上的不成比例的報酬中獲益。「[12]

個人可能被授予「天才」作者身份,因此那些沒有對研究做出任何實質性貢獻的個人被授予作者身份。這樣的作者可能在「The Golden Club」[12],即經常在高影響力的期刊上發表文章。在作者一欄中加入他們,希望會影響編輯和同行的審稿人,但是這樣的偏見只會讓「Matthew effect 「在科學領域持續存在,也就是說「富的更富,窮的更窮」[20]。

被基金資助者/審稿人濫用

對JIF最大的誤用可能是對研究人員的評估,大部分是基於發表期刊而不是基於他們發表論文的實際內容[12]。有些大學甚至不會考慮那些從沒在影響力很大的期刊[21]上發表至少一篇第一作者論文的申請者。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北美40%的研究密集型機構在決定晉升和終身職位[22]時使用JIF。

本博文中的列舉的關於JIF濫用和誤用的列表僅僅是一部分示例。有關更全面的列表,請參見[23]。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子商務的「ESE」時代即將到來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電子商務的「ESE」時代即將到來
  • 科學家預測:全球變暖帶來「相反」效應,是冰河時代即將到來?
    有科學家預測將來可能進入冰河時代,提出「極寒地球」的依據。 當有科學家提出地球的冰河時代可能到來,這讓許多承受過了全球變暖的炎熱的人是不怎麼相信的,因為許多科學數據理論指明的都是全球變暖,這出現的冰河時期會自相矛盾嗎?
  • 旁觀者Beholder大結局:一場即將到來的革命劇情攻略
    導 讀 旁觀者Beholder大結局:一場即將到來的革命劇情怎麼過;旁觀者Beholder大結局:一場即將到來的革命劇情攻略; 《大結局:一場即將到來的革命》 1.這是一個強制讓遊戲結束的倒計時,倒計時一...
  • 教育部發布通知,研究生迎來了2大好消息,高學歷時代即將到來
    教育部最新通知,研究生迎來了2大好消息,高學歷時代即將到來消息一:研究生數量即將擴招,越來越多的人即將擁有高學歷以往考研就像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人數多,招錄少,教育部這一通知的下發,直接讓獨木橋變成了陽光大道,這個通知一出來,無疑讓國內考研生振奮,因為它代表越來越多的人即將擁有高學歷,高學歷時代即將來臨。
  • 王者榮耀:新賽季即將到來!戰令升級快結束,S22段位繼承曝光!
    不知不覺S21賽季已經去到了尾端了,接下來就是S22賽季了,那也就意味著我們的戰令系統即將結束並且上線更新新戰令,讓我們一起看看什麼時候結束吧!戰令活動將在1月份左右結束,也就是說我們大概僅剩下4周左右的升級升級了,如果購買了進階戰令的小夥伴可以進可能的嘗試升級到120級可以獲得應該比較不錯的拖尾,並且隨著本期戰令的結束也伴隨著返場戰令下架,所以說對蘭陵王、周瑜的戰令皮膚感興趣的要儘快抓緊了!
  • 蘇珊·米勒(Susan Miller)水瓶座時代到來 其他各方面的影響
    由自我驅動的領導者統治地位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團隊將負責。進步將是共享知識和專業知識共同產生的集體努力。畢竟,水瓶座不像獅子座或白羊座那樣,它們喜歡統治—水瓶座是群體的平等標誌,並鼓勵所有人民主化。該模型將代替公船領導者的獨裁者,而該模型將更類似於蜜蜂並排工作的蜂箱。未來的領導者必須是民主的決策者。員工所有的公司也是一個非常有水產主義的概念。
  • 烽火通信高級顧問毛謙:PEOTN時代即將到來
    PEOTN時代即將到來。分組化和大容量是OTN未來的發展方向,受需求推動,預計PEOTN不久將實現商用。PEOTN對技術的要求主要有四點:定位大顆粒業務調度,需要10T以上交換容量;全業務的無阻塞接入需要統一交叉;PEOTN應基於100G平臺;應對OTN下沉趨勢,POTN需要系列化。
  • SCI影響因子即將出爐 | 2019年最新最全的影響因子預測
    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8年影響因子大於8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共335本,我們發現:【1】2019年各雜誌IF大體上與2018年持平;【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222;Cell 35.795;Nature 42.382;Science
  • 期刊影響因子的影響因素
    例如,2019年SCI材料科學領域的集合影響因子(Aggregate Impact Factor)為5.274(即將材料科學領域的314種期刊視為同一份期刊來計算影響因子),而數學領域324種期刊的集合影響因子為0.993,兩者相差超過5倍。3.
  • 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才是結束清朝統治的第一功臣?
    按照我們以往的認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袁世凱竊取了革命勝利果實。因此,袁世凱的功勞和貢獻往往被世人所忽略。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很難講。兩位大人物的貢獻都十分重大,都是值得後世紀念的偉人。缺少任何一個人的作用,清朝都不會垮臺。
  • 機器人時代到來 未來戰爭這麼打?(組圖)
    機器人包辦未來巷戰    機器人部隊和無人機對敵方陣地實施打擊,空降式機器人在敵後方秘密著陸,人類士兵只需完成最終意義上的佔領,一場未來的巷戰就結束了。    機器人戰爭時代到來?    事實上,計劃用機器人打城市巷戰已早有先例。2003年美伊戰爭時,美國曾計劃用機器人進攻巴格達。同樣,為了應對伊拉克和阿富汗激烈的城市巷戰,英國國防部2006年為英國駐外士兵配備了7種「奇蹟武器」。
  • 多牛傳媒董事長王樂:「用戶為王」時代即將到來!
    從「社區的時代」到「人工智慧」的三個階段 回顧多牛傳媒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18年前,多牛傳媒經歷的是中國網際網路早創期間,從最早的信息化到網上、轉向用戶UGC大量互動,也稱之為「社區的時代」;後來在2004年、2005年,多牛傳媒伴隨著人人網、第六代SNS不斷地成長,進入「社交媒體階段」;2010年多牛傳媒在美國上市,2013年後多牛踏上新裡程,開始邁向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主題的時代。
  • 零代碼時代即將到來?沒那麼簡單!
    所以,「零代碼」時代真的要到來了嘛?沒那麼簡單!為什麼要「零代碼」?「零代碼」的優勢很明顯。培養一個軟體開發人員的成本很高,人才稀缺,而且一般的軟體開發人員資歷尚淺,再加上運維成本很高,軟體項目的開發也就困難重重。
  • 小冰河時期或即將到來,全球變暖能夠停止嗎?學者:靜觀其變
    時代在不停的發展,世界在不停的變化,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了,在如此時間長河裡面,地球歷經無數種氣候環境,而就像是如今的全球變暖時代,已經都是世人皆知的問題了,但真的就會全球變暖嗎?
  • 小冰河時期或即將到來,全球變暖能夠停止嗎?學者:靜觀其變
    時代在不停的發展,世界在不停的變化,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了,在如此時間長河裡面,地球歷經無數種氣候環境,而就像是如今的全球變暖時代,已經都是世人皆知的問題了,但真的就會全球變暖嗎?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雲上智造」時代即將到來
    無處不在的「雲」概念,讓這場大會成為「雲上智造」時代的全景展示舞臺。本屆大會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以「智能製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於疫情影響,這場國際會議的開閉幕式、主題論壇、分論壇,甚至展覽和嘉年華活動,均採取線上線下同步方式舉辦。
  • 新研究:地軸傾斜度接近最高值時,過去一百萬年冰河時代結束
    該研究為最近11次冰川消退提供了一個新的高解析度記錄,並揭示了傾角和日射在測量地球冰期—間冰期循環中的持續影響。「地球軌道的傾斜是整個第四紀的冰川—間冰期周期的主要驅動因子。」Bajo告訴記者。冷熱交替 循環往復寒冷—溫暖—寒冷……地球的歷史似乎總是在冰期和間冰期之間來回切換。
  • 專家坦言冰河世紀即將到來,瑪雅預言誠不欺我
    專家坦言冰河世紀即將到來,瑪雅預言誠不欺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專家坦言說,他們在發現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南極的冰山融化會加劇,從而引發一系列連鎖效應。這些冰川會讓地球陷入寒冷的時期,也就是下一個冰河世紀,這與全球變暖是不衝突的,是溫室時期與冰期之間的波動。
  • 中國測量儀器的春天即將到來
    中國測量儀器的春天即將到來
  • 這幾天,您被影響因子刷屏了嗎?
    原標題:這幾天,您被影響因子刷屏了嗎? 這幾天,您被影響因子刷屏了嗎? 2018年6月26日,WOS發布了最新的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詳細地將全球8000多本SCI收錄的期刊影響因子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