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中位協一帶一路國際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超擎科技CEO、籮筐技術公司總裁 張東普在 「一帶一路」北鬥產業應用平臺建設建設項目成果展示活動的主題演講整理,大會同時發布了「一帶一路」北鬥產業應用平臺數據引擎系統——「超擎時空數據底座」。
時空認知為什麼能帶動組織效能躍升?
我們生活在客觀世界中,行動基準是時間與空間,通過跨時空認知的實時同步,快速形成組織共識,進而實現高度協同。
通過這樣不斷地螺旋上升發展,最終實現組織效率躍升。
所以,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新基建、北鬥和5G之下,政企具體如何藉助時空認知的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對時間與空間的「認知」,是人類探索和開闢新的活動疆域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基礎能力與驅動力。
從遠古祖先邁出探索世界的第一步,我們就開始了這樣的歷程——
不斷循環往復,積累認知,提高生存機率。
時空認知在不斷累積之後,形成質變性遷躍。近現代,牛頓用力學揭示了世界背後的運行原理,奠定了現代科技基礎;愛因斯坦用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時間與空間的認知,重新描繪了宇宙的基本法則,這是人類在認知宇宙深度與廣度上的進步,形成了現代物理學,達成人類共識,與眾多行業知識一起,造就協同分工的高效社會。
我們可以看到,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花落廣義相對論和天文領域,這些都可置於我們對宇宙中萬物的存在性和普遍性、萬物的形成和演化這些最基本問題的認知框架之中:正是由於掌握了先進的理論與時空認知工具,能夠見人之未見,知人所未知。
我們幾乎可以預言,未來依然將屬於那些掌握先進時空認知工具的組織與個人。
今天,新基建、北鬥、探月...站在認知巨人肩上的科技社會,正在向更為深入的活動疆域延展——數字世界和宇宙空間。
從探索、發現規律、形成認知,再到學科知識,進而達成共識,高效協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人類文明進步就是認知世界的進步。
下一個先進的時空認知工具就是時空本身——
掌握了時空數據,就掌握了認知世界的工具。
為什麼說時空數據是最好的認知媒介?
時空數據構建的數字空間就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客觀世界,但相比人類原始認知,時空數據更精確、高效、可累積,得益於雲計算、5G和北鬥這樣的基礎設施,更多的政企、組織可以共享這種認知價值——實時精準洞悉天地萬物的變化。
今年全面建成的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為我們提供了更精確的時空基準:1米精度民用北鬥導航定位能力,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讓我們實現了很多從前無法實現的智慧場景。
接下來就透過時空數據,認識我們的世界:現在我們可以「看的更清」:釐米級的高精度地圖、高分遙感;「看得更全」:數據來源從物聯網到北鬥、遙感衛星,應有盡有;接下來進入5G時代,信息同步速度也更實時。目前的數據獲取能力與信息技術,已經能夠為世界再造一個線上孿生體,成為認識世界的數字基礎。
但世界無時不刻不在變化之中,靜態世界無論如何高清也不能感知這些變化,這就需要構建一個濃縮的數字時空。根據不同行業的業務需求,它的時間跨度可以很長—長達數十年、也可以很短—在毫秒之間。
無論是短時高並發,還是長時間高承載,濃縮的時空數據都對傳輸處理性能提出挑戰,這是超擎技術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接下來就到了認知形成共識和高效協作的階段 ——
我們可以看到,從工業時代到網際網路時代,再到時空時代,社會價值的創造都有一定特性:工業時代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創造價值;網際網路時代通過信息化與互聯化實現效率提升,價值猛增;現在大家都在探討, 如何創造互聯時代這樣的價值增長速度,未來大概率比拼的是如何高效協同,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高價值,對時空秩序的重構和邊際成本的冪次降低可以實現這一點,無人駕駛、車聯網、智能製造、對農業和自然資源的風險監測在本質上都是在實踐這樣的概念和模式。
組織藉助時空數據形成的底層基礎,為自己創造一個時空綜合體,這就是一個通用的時空認知工具。
從這幅圖我們可以看到,時空是一種多元、多層次的結構,測繪地圖與行政區劃,還有遙感、氣象數據,北鬥GPS定位數據和人車軌跡,要對時空進行全面認知,形成這樣一種全息認知結構是必要而關鍵的。
利用自主專利超擎時空索引雲技術,實現全息時空結構化,超擎時空數字底座幫助政企構建的,是一種以時空為信息框架的認知工具。
在長期政企服務過程中,超擎意識到,要實現高效認知,是時空數據與時空技術的集合才能促成的:滿足有些客戶對數據的需求;對提升時空數據發布應用效率的需求;有些則是構建完整時空解決方案或是智慧場景的需求。
所以我們將超擎核心技術打造的時空數字引擎,融合籮筐高精度時空數據服務,形成了一套整體時空數字底座服務,幫助政企實時感知內外部世界變化,存儲與管理海量數據,智能監測運行,結合人工智慧算法實現對業務規律的深度認知,從而實現整體高效協同。
超擎核心數據能力滲透到平臺的每個功能與智慧業務場景中,可以為政府、行業、企業等不同類型的組織賦能,填補空白或薄弱的時空數字部分,帶來實時、精準、海量的認知效率。
超擎時空數字底座由三部分組成——籮筐高精度時空數據服務、高性能時空數字引擎、智慧場景業務服務。
籮筐高精時空數據服務:採用超擎全矢量非切片地圖技術,海量空間數據無需預處理實時發布,實現數據發布效率提升3個數量級以上:TB級地圖數據實時發布,PB級遙感數據高速上雲分發,承載千萬級北鬥終端定位數據毫秒級並發響應;同時也支持這些高精數據資源與客戶自身的業務數據和專題地圖進行快速融合應用。
時空數字引擎:政企需要構建多源數據融合管理、分發的組織共享機制,這是認知協同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對時空數據進行實時分析、深度學習,與政企實際業務結合。超擎在高性能引擎基礎上構建了基礎能力平臺與業務能力平臺,實現對多源、海量數據匯聚、分發、分析、應用的完整流程,幫助政企建立認知與協同基礎。
大家可以看到這兩個層級下方有超擎的核心數據能力,可能大家對這樣的底層時空技術沒有很深的體會——
但是如果大家想一下我們現在的手機晶片、電腦處理器就會有一些概念,隨著通訊和數據的爆發增長,摩爾定律幾近失效,硬體能力有限,手機電腦這些智能硬體「變遲鈍」的速度加快了。在政企服務領域要求更高,這時軟體對於性能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沒有性能,很多數據服務、功能和場景是難以實現的。
智慧場景業務服務:一個智慧場景中蘊含了多職能單位協作流程、對業務的認知積累、專題數據和地圖製作、還有行業平臺的支持,這些流程和認知都需要數位化和集成工具,我們在這一層設置了各種工具型服務,包括籮筐地圖開放平臺。通過這層架構,無論是超擎自身提供方案,還是客戶應用數字底座,都可以提升服務效率和選擇靈活度。
最終,整體時空數字底座服務在交通出行、災害應急、農業、物流運輸等廣泛領域成功應用,實現了產業效能提升,這也是由數字底座的核心能力支撐的——
核心能力
1.籮筐高精度時空數據服務 採用超擎全矢量非切片地圖自主技術為核心的實時DaaS服務,構建了「10釐米高精度地圖服務+2米高分遙感服務構建」的高解析度、可精確運行的數字空間,融合1米精度民用北鬥導航定位能力,實現整體時空精度、性能的提升,不僅能夠賦能北鬥產業,也能夠為更多行業智慧場景打下基礎。
這其中還有很多室內地圖、高精度停車場地圖、三維空間地圖沒能得到體現,這些都能讓用戶能夠更加自由地選擇適合自身業務的時空數據類型。
也是對應之前我們說的認知基礎——首先我們要能清晰、實時地看到這個世界。
2.高效時空數據管理:這個數字世界需要一個神經中樞,在整個行業或者主要部門形成一個中樞型的時空數字中臺, 負責海量時空數據的上雲、分發與交換,這樣一方面能夠降低各級平臺構建成本,行業主管部門也能形成宏觀與整體的把控,積累認知,提出有效改革方案。這也是超擎一向的核心優勢所在。
3.多源融合時空數字樞紐:單一來源的數據並不能幫助我們建立全面的認知,比如定位、攝像頭、遙感、地圖,或是三維空間等等,怎樣將這些多源的時空數據用統一標準串聯在一起?超擎時空數字引擎PaaS服務,能夠將這些天氣、軌跡、視頻、事件交易信息與地理空間數據以時空索引的方式精準地定位與融合在一起,並且有序地組織管理起來,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全息認知,同時支持實時查詢、基於地理位置的精準調取,就像人類自身的大腦調取記憶一樣。
3.自主專利超擎時空索引雲技術:我們現在經常提到萬物互聯,物與物之間並不是單純的聯繫,而是需要將「物」進行實時的通訊交互與空間分析,實現自動化監測。
比如這頁圖上的路網熱力監測;公共運輸、私家交通工具、警務用車等的實時分布態勢;車聯網、無人駕駛的車路協同、V2X車路通訊;物聯網監測路面沉降;異形電子圍欄,可以智能觸發預警,這也是超擎的一個獨特工具...
這都是基於萬物互聯之後,內在空間關聯的複雜分析,超擎的專利技術——時空索引雲技術在這個方面是有很大優勢的,萬億級時空軌跡數據的複雜運算、毫秒級響應,這在智慧高速、智慧防疫、車聯網和無人駕駛等領域都有領先的成功案例。
超擎全時空數字底座不僅是對單個用戶的單獨賦能,我們也是依靠對不同政企提供優質服務,進而形成合作夥伴關係,帶動整體飛輪效應,形成時空生態體系。
比如我們幫助傳統數據商、測繪部門實現了數據上雲、快速分發,然後用這樣的數據服務幫助像北鬥這樣的產業鏈升級,最終服務政企終端用戶,比如高速部門、應急部門等等,這樣的循環服務會帶動各方實力快速增長。
時空數字底座在不同行業都有成功應用案例。
行業案例:北鬥應用
今年我國北鬥系統全面建成,實現了高精度定位的全球服務能力,這樣的應用能力怎樣為更多的行業賦能?融入整體時空服務,形成聚合勢能。
超擎數字底座將「籮筐高精度時空數據服務+北鬥高精定位能力」融合形成整體服務;然後通過高性能的時空數字引擎的管理、分析、應用能力,比如海量異形電子圍欄的毫秒級預警、對物流、重點運輸車輛的實時定位呈現、對船隻的動態位置監測等;最後形成整體方案去服務物流、交通、停車、應急救援、重點車輛監管這些領域的智慧場景需求。
行業案例:智慧交通
目前,超擎全時空數字底座已經在智慧高速落地。
在「一帶一路」智慧交通產業新基建中,超擎數字底座與北鬥高精定位服務聯合,對交通管理部門和出行駕乘人員進行多端賦能。採用高精度地圖作為感知基礎,交管部門能夠實時查看某個路口的詳細道路設施、路燈實時狀態、攝像頭監控數據,智能監測道路事件,以及這個路口的歷史統計數據;這是一個認知基礎。
接下來,時空認知的協同作用開始顯現:交管部門進入宏觀視野,實時監測城市路網熱力分布、高速和高架上的異常天氣影響,一旦偵查到潛在風險,同步預警進入一定範圍的駕乘人員,避開風險區域或及時變道,這需要千萬級的終端並發和毫秒級的動態空間分析能力才能實現,這也是超擎領先業界的性能優勢:能夠支撐多元化智慧場景的實現。
這也是通過實時認知形成協同,提高交管部門的道路安全保障能力和通行效率的典型例子。
行業案例:智能環衛
時空數字底座也能幫助傳統行業轉型,例如環衛行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如何提高效率?通過高精度數據服務和高性能時空數字引擎,實現滲透到點線面的宏觀調度和自動化管理,以及終端的智能無人清掃車,實現效率提升——一輛環衛車1次可完成10個清掃工1天的工作。
我們的一些成功實踐案例,包括四維地球、北鬥應用和智慧交通高速應用,都證明了時空數字底座是適應政企認知需求、實現組織跨越式效能提升的。
未來政企認知會如何進化?我們有三個關鍵詞:集成、共享、協同。
由每個組織的認知提升,實現對於整體社會資源配置的重構和效益提升,這是通過對數字領域的不同生產者、使用者、開發者的集成融合、共享時空和高效協同實現的。通過對這些參與者的賦能,創造認知遷躍,協同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共享資源,優化資源配置,這也是超擎全時空數字底座的一個願景。
還有一個願景就是,帶動個體與時代一同進步,通過科技幫助他們防範和抵禦風險,更加快速的發展,對於個體經營者,創業團體,特殊群體等,創造平等認知機會,這是超擎的一個遠大願景,同時也是正在努力的方向。
謝謝大家!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