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有毒有害降糖類保健食品被輕易貼上「國食健字」編號

2021-01-13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糖尿病是常見慢性病之一,現代醫學還無法治癒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得不終身服藥。但在浙江台州,卻有網店宣稱有一種食品能代替藥物降低血糖,對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展開了調查。

稽查人員以消費者的名義從這家網店購買了店內正在銷售的所有可疑商品,通過外觀可以看到,像這款標稱由中國中醫藥科學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聯合監製的仁和胰寶膠囊,標明了可以清除藥毒、修復胰島;而這款在網店中售價最高的標稱為胰島素二代的產品,更是宣稱擁有美國技術支持、由美國軍方醫學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監製,是一款僅供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除此之外,這些商品的包裝盒上還都印有國食健字保健食品的批准編號,也就是消費者熟知的「藍帽子」,經稽查人員查證,這些批准文號都是虛假的,包裝盒上的廠名廠址也都無法對應。為了進一步分析查證,稽查人員將這批商品送往專業檢測機構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分析。

檢測結果;假保健品多數含西藥成分

沿著這個思路,檢測人員制定了具體的檢測方案,專門針對11種對應糖尿病症的藥品進行了逐一篩查,結果發現這些保健食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西藥成分。

在被檢測的19個樣品裡,有14個樣品被檢出含有西藥成分,其中8個樣品中檢出含有鹽酸苯乙雙胍的化學成分,另外6個樣品中還同時檢出含有格列苯脲和鹽酸二甲雙胍兩種化學成分。

據了解,鹽酸苯乙雙胍和格列本脲都是抑制中度二型糖尿病、有一定分泌胰島素功能的處方藥,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明確規定,保健食品作為食品,不得添加藥品;同時,保健食品的標籤說明中也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表述。這些宣稱具有降血糖功效的保健食品不但被檢出含有西藥成分,而且還使用虛假的「國食健字」保健食品編號,是典型的假冒保健食品,因此其生產經營者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

層層分銷 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

在確定存在違法行為後,稽查人員立即對網店經營者進行了問詢,店主提供了供貨人居住在河南省的線索,稽查人員立即會同當地公安部門成立了專案組,在河南省鞏義市控制了供貨商。

供貨商不到一年進貨四十萬

據供貨商周鵬衛交代,他並不知道給自己供貨的上家的身份,雙方都是通過微信進行聯繫發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累計在這個上家手裡進了五個品種、四十多萬元的貨品。經過持續不斷的監控,浙江台州市監局的電子數據取證鑑定中心監測到這個上家的登陸地是在河南鄭州。

經過調查,楊建東夫妻開設有一家快遞公司,但奇怪的是快遞公司卻幾乎沒有什麼生意,一天也發不了幾個包裹。通過倒查在周鵬衛那裡收繳來的幾十箱貨物的快遞單,辦案人員鎖定了一個叫朱想娜的發貨人,最終確定貨物就是從朱想娜家車庫的地下儲藏間發出的。

全國批發商月銷售假保健品數十萬

辦案人員聯合當地公安部門採取收網行動, 確認朱想娜就是周鵬衛銷售渠道的上家,是個面向全國的批發商。她主要是通過微信群進行銷售,每個月的走貨量平均都在二三十萬元左右。

通過送貨車司機提供的線索,辦案人員在河南省中牟縣將生產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貨主劉偉抓捕歸案。在他的生產加工場所,可以看到這裡存放著大量已包裝完成的膠囊板片、半成品原料粉末,現場收繳了已經生產但尚未銷售的保健食品膠囊大約70萬粒。他發給朱想娜和楊建東等人的貨品共計200多萬粒,累計銷售金額大約二十萬元。

追查到西藥原料 竟來自正規藥廠

據貨主交代,膠囊生產中最主要的原料西藥粉末是安徽亳州一個叫張興林的人託運給他的。辦案人員對張興林進行了基本的信息摸排,發現此人曾有製售假藥案底。

 西藥原料被偽裝成魚食

張興林經常出入的五個地方分別是:實際住所、戶籍所在地、一個在偏僻郊區的農家院、託運站和一家中藥生產廠。他偶爾去中藥生產廠買些裝在黃色蛇皮袋裡的中藥粉末,還會不定期的到託運站去寄,從託運單上看,他寄送的貨物標明的是魚食。辦案人員在貨運站將正在託運藥品粉末的張興林抓獲。在辦案人員帶領張興林指認涉案現場的倉庫裡可以看到,成箱的西藥格列本脲片還沒有拆封,從中藥廠送來裝著中藥粉末的蛇皮袋堆放在屋角,另外還有很多裝有白色粉末的圓桶。在拆包加工點,拆完倒空西藥的瓶子滿地都是,就這樣堆放在房屋的一角,經稽查人員清點,在張興林的加工點收繳的西藥空瓶有多達32萬個。

假保健食品加工場所骯髒無比

進入另一個加工點,眼前的骯髒場面讓人根本無法想像這竟然是加工保健食品原料的場所,一袋袋連張興林自己都分不清成分的各種顆粒細粉堆得滿地都是,收集到一起的西藥顆粒,就在這樣的機器上被打成藥粉,然後再用這樣的工具將藥粉和各種其他的粉末隨意配比後進行粗略的攪拌,就可以裝桶,成為賣給下家的成品藥粉了,而那一袋袋裝在蛇皮袋中的黃色粉末是他在中藥廠批發來的藥渣碎屑,其目的只為讓膠囊中可以散發出一些中藥的味道。

部分涉案原材料來自正規藥廠

張興林交代,他銷售的西藥粉是以每公斤80元的價格賣給劉偉的,一年多的時間,他賣給劉偉的藥粉和原料銷售金額共計二十多萬元。在張興林的倉庫裡辦案人員收繳了25箱還沒有拆封的格列本脲片,經過對這些藥品批號的檢索,並且通過與廠家核實,確定都是正規藥廠生產的正品西藥。根據這一線索,辦案人員在安徽省太和縣抓獲了不具有藥品經營資格的供貨商李盼盼。至此,這一覆蓋全國的製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案徹底告破。

編造「國食健字」編號 牟取暴利

嫌疑人到案後,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他們將含有藥品成分的食品包裝成保健食品,編造一個「國食健字」的編號,就對外銷售了。據朱想娜交代,他們的產品之所以銷量這麼大,就是因為服用者在開始一段時間降血糖的效果非常明顯,因而這些購買者多數都會再回購 。

格列本脲是一種專門抑制中度二型糖尿病的化學藥品,每瓶裡面有一百片這樣的小藥粒,每粒只有2.5毫克,服用說明書中寫明,正常的病人一天只能服用一片,如果是輕微病症者,每天只能服用半片。稽查人員介紹說,通過整個假冒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可以了解到,食用者所面臨最大的風險就在於這些保健食品中所添加藥量的不均勻,有可能導致食用者輕者患上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重者出現肝腎代謝機能障礙,甚至猝死。

稽查人員還介紹說,這樣的保健食品幾乎沒有持續的品牌經營,基本上都是一個品名和包裝一次印刷幾百盒或一兩千盒,用完了再換其他品名和包裝,甚至連生產地址,「國食健字」的編號都是隨意印刷上去的。

記者隨機找了一家藥店,在處方藥區的櫃檯上找到了格列本脲片,一瓶內容量為100片的包裝,零售價為2.5元。張興林是按照批發價成箱的從李盼盼處購得的格列本脲片,可追溯的藥品費用已達30多萬元,張興林以80元一公斤的價格把西藥粉末賣給了生產商劉偉,劉偉將西藥原料經過混合攪拌、灌裝成膠囊,裝在各種品牌的包裝盒裡製成降血糖類保健食品,以12.5元的價格賣給朱想娜、楊建東等人,他們在微信群裡以30-35元的價格批發給包括周鵬衛在內的代理商,周鵬衛這樣的代理商再以45-50元的價格賣給了像章良波這樣的經銷商,等到這些非法添加了西藥成分的有毒有害保健食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時候,每盒的價格已經加碼到125元了。

為了逃避監管,這些製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人會藉助日漸發達的網絡,降低各環節的關聯度,同時利用虛擬身份完成交易和錢款轉帳,這些都給案件辦理增加了極大的難度。為此,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制定了案件偵辦行刑銜接制度,對每一個小線索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這起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降糖類保健食品案,最終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通過這次打擊行動,市場監管部門共搗毀生產、銷售、儲存窩點十處,查獲假冒保健食品十萬多盒,案值16億元。

相關焦點

  • 南通市食藥監局抽檢:2批次保健食品樣品檢出非法添加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3月14日,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官網公告南通市2016年保健食品抽檢結果,2批次樣品檢出非法添加。據公告,2016年,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全市流通領域(含網絡購物平臺)的減肥、輔助降血糖、緩解體力疲勞(宣稱壯陽)、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壓、改善睡眠等6類易非法添加的保健食品(包括已取得國家批准文號和未取得合法文號但宣稱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類產品)開展非法添加抽檢,檢測樣品101批次,檢出非法添加2批次,合格率98.02%。檢出非法添加的產品已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 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保健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本次通告抽檢合格的保健食品主要包括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提高缺氧耐受力、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通便、對胃黏膜有輔助保護功能、改善睡眠、改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等共9類23批保健食品。檢驗依據為經過相關部門備案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補充檢驗方法等。檢驗項目包括感官指標、功效/標誌性成分、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非法添加物等。
  • 海外代購保健食品魚龍混雜
    同時,隨著市民生活水準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海外代購保健食品也越來越「熱」。市食藥監局提醒大家,假冒進口保健食品泛濫,在網上代購具有很大的風險。  五花八門的海外保健食品佔滿朋友圈   「一打開微信的朋友圈,天天都被澳洲代購的鈣片、維生素、蜂膠等各種保健食品信息刷屏。」
  • 國家食藥監局要求查處11種假冒保健食品
    公告稱,日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通過保健食品專項監督抽檢,在「富來森牌糖舒寧膠囊」中檢出鹽酸二甲雙胍、馬來酸羅格列酮、格列本脲等化學藥物成分,經核實為假冒保健食品。G200501410.4g/粒檢出鹽酸二甲雙胍、馬來酸羅格列酮、格列本脲—2今雄牌蒼穹膠囊滄州市運河區桐天藥房瀋陽恆久保健品有限公司國食健字G20090331
  • 央視曝光:保溫杯變「索命杯」,有毒物質或致癌
    原創: 糖糖媽媽 拜託了媽媽現在天氣冷,媽媽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總少不了要帶上一個保溫杯,裡面裝上熱水,寶寶隨時喝水都很方便。但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一個央視的新聞,曝光了很多不合格的保溫杯:很多不合格的保溫杯,使用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
  •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抽檢234批次保健食品 樣品全合格
    /瓶2康紐萊聯合邦利牌褪黑素片國食健字/瓶3康紐萊魚油軟膠囊國食健字粒/瓶4善元堂牌富鉻酵母生地軟膠囊國食健字(1999)第0231號輔助降血壓安陽龍涎甜茶廠安陽縣洪河屯上柏樹村(1999)第0231號輔助降血壓安陽龍涎甜茶廠安陽縣洪河屯上柏樹村
  • 保溫杯變「毒杯」,央視曝光:「金屬超標有毒」,家長別給孩子買
    我婆婆這麼小心,還是因為前幾天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看到的一起央視新聞。裡面曝光了很多不合格的暖水杯,並且還詳細說明了,這些劣質暖水杯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現在隨著天氣逐漸轉冷,為了能讓寶寶隨時喝到暖和的水,幾乎每個寶寶都有一個暖水杯。除此之外,上班族或上了年紀的老人,為了方便,也會買一個暖水杯。
  • 山西省食藥監局抽檢58批次保健食品 3批次不合格
    12日,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公布2015年第5期保健食品監督抽檢信息。本期公布58批次保健食品的監督抽驗結果,其中不合格產品3批次,不合格產品的主要問題是標誌性成分含量低於標準值。
  • 無食品生產許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山東曝光食品安全十個典型...
    公開曝光聯合行動開展以來,山東省查辦的涉及市場監管、公安、農業農村、畜牧獸醫等方面關注度高、代表性強的食品安全十個典型案例。通過曝光典型案例,讓群眾了解四部門聯合開展案件查辦的相關情況,既能有力震懾食品違法犯罪分子,又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 浙江發布食品保健食品銷售欺詐十大典型案例
    2017年初,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嘉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與公安民警在政和縣實施抓捕,成功破獲葉某團夥涉嫌偽造公章生產銷售非法添加有毒有害減肥保健食品案。  2017年,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聯合海寧市公安局成功破獲了廣西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團夥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減肥類產品案。
  • 國家藥監局曝光84種保健食品的違法廣告
    新華社北京3月9日專電(記者 陳玉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布了今年第一期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公告及違法醫療器械廣告公告,對發布違法廣告的一批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進行了曝光。    據記者了解,本期曝光的違法保健食品廣告是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監測發現的,而違法醫療器械廣告是去年8月至12月期間監測發現的,共涉及中研通牌喜來慶膠囊、寧紅瘦身含片、百邦牌快邦片等84種保健食品,以及納米銀鼻咽噴霧器、華漢針神牌診療健身儀、鼻炎一貼靈等91種醫療器械。
  • 央視多次曝光:這些兒童常用文具有毒!開學季給孩子買文具要留心
    特別是家裡有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會非常注重準備文具這個環節,有一種小寶貝終於"長大了"的儀式感。可是,我想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一下:買文具時可要留心了!別給孩子買到"有毒"文具。這不是聳人聽聞。央視《新聞直播間》等多檔節目就曾多次曝光,一些我們非常常見的兒童文具檢測不合格,含有超標的"有毒"物質。這些節目總結下來就是,越好看的文具,可能越"有毒"!
  • 陝西省食藥監局:12批次保健食品含有違法添加化學藥物成分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陝西省食藥監局官網10月12日消息,2016年陝西省開展了200批次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快檢工作,經實驗室驗證,發現12批次產品含有違法添加化學藥物成分。現公告如下:第一部分  不合格產品名單序號標稱產品名稱標稱生產企業名稱標稱生產企業地址被抽樣單位名稱被抽樣單位地址功能類 別標示批准文號批號
  • 明年起,保健品上必須大寫加粗這幾個字!
    來源:央視財經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保健品為賣高價,一些廠商把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而不少老年人深信保健品功效,甚至當藥品購買。日前,市場監管總局正式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2020年起全國所有保健食品須醒目標明: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 有毒化工廢桶變炒鍋,奪命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許多人卻還在購買
    在很大程度上,這與鐵元素催化氧化的作用有關。因為烹調中的一些風味物質是在炒菜高溫下發生氧化反應而形成的,鐵會促進氧化。我們購買鐵鍋,切記不要貪便宜,因為許多小攤販會使用劣質材料來生產鐵鍋,央視就曾經多次曝光過,許多沒有營業執照的黑心攤販,生產毒鐵鍋,私下流通進入市場。
  • 「奪命鍋」遭央視曝光,有毒化工廢桶變炒鍋,勿貪便宜害了家人
    沒有將科技知識用在正途上面,反而是生產出很多對人體有害的東西,早些年的三鹿毒奶粉就是其中比較嚴重的事件。今天也是要跟大家曝光一個產品——奪命鐵鍋。 但是,在購買鐵鍋的時候,一定不能購買一些劣質的鐵鍋,請記住不要貪便宜,因為市面上流通著大量的用有毒化學廢物桶製造出來的鐵鍋。
  • 保健食品抽檢報告:重金屬超標被檢出13批次,螺旋藻成重災區
    結果顯示,監管部門在近5年共抽檢出不合格保健食品(增強免疫力類)148批次,其中有20批次為涉嫌假冒的產品。不合格項目以菌落總數和總砷所佔比例最高。 標稱由威海南波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20050167的金奧力牌三達紫光螺旋藻片有5批次不合格,原因是類胡蘿蔔素不達標。同為該企業生產的紐倍樂牌螺旋藻片(250mg/片*400片,2015/1/20)則為β-胡蘿蔔素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