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購保健食品魚龍混雜

2021-01-07 滄州新聞網

提示:隨著微信在社交領域的興起,通過微信朋友圈等代購成為一個火爆的行當。同時,隨著市民生活水準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海外代購保健食品也越來越「熱」。市食藥監局提醒大家,假冒進口保健食品泛濫,在網上代購具有很大的風險。
  五花八門的海外保健食品佔滿朋友圈
   「一打開微信的朋友圈,天天都被澳洲代購的鈣片、維生素、蜂膠等各種保健食品信息刷屏。」昨天,市民尹女士非常無奈地告訴記者,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裡已經看不見朋友們隨發的生活日記,滿滿的都是保健食品廣告。
    記者在尹女士的朋友圈裡發現,至少有6位朋友在做澳洲保健食品代購,且都保證自己是澳洲直郵,價格也不貴,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我從來都沒有買過,因為我覺得這些保健食品外包裝上全是英文,自己也看不懂,誰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會不會吃出問題?」尹女士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微信海外代購的保健食品種類很多,老人的、孩子的,甚至是孕婦吃的,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隨後,記者又隨機採訪了十幾位有微信的市民,都表示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存在這種情況,而且有人經常在微信裡購買這種保健食品。
    「我懷孕4個月了,剛懷孕時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朋友代購一種澳洲孕婦哺乳黃金素,說這種保健食品在孕前後三個月吃,補充葉酸等營養素很好。」王女士說,她剛拿到貨時,看到保健食品包裝上全是英文,沒有中文,有些不放心,但心想朋友不會騙自己,就吃了很長時間。
  網上代購境外保健品不可信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期,在全國曝光的網上代購境外保健食品案件中,已經有不少海外產品被證實是假冒產品,輕則貽誤病情,重則造成更大傷害。
    「在微信朋友圈內代購保健食品的人,大部分都是代理,所以很有可能賣家自己也不確定產品的貨源和質量是否真有保證,難免有黑心商販用假產品換個『新包裝』混進市場,以假亂真、以次充好。」這位負責人說,保健食品畢竟是食品,不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只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很多人連續吃了半年或一年,也無法判斷其質量。
    而且,網上代購境外保健食品一旦產生糾紛,不僅維權流程長,而且舉證、快遞產品都很麻煩,維權的成本會相當高。
  食藥監局支招辨真假
    怎樣才能分辨海外代購保健食品的真假呢?市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進口保健食品必須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或衛生部批准註冊,並取得註冊證號。註冊證號的標準格式為「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或者「衛食健進字(年份)第號」。「最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標示『藍帽子』(由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審批認證的保健食品標誌。獲批產品外包裝標註「國食健字」字樣,為天藍色、呈帽形。)及註冊證號的才是保健食品,沒有標示的均不是保健食品,進口保健食品也不例外。」這位負責人介紹。
    同時,市民還應注意產品標籤說明書有無標準的中文、外文對照,而且中文字體必須大於外文字體;產品是否有商標、產品名稱、生產日期、有效日期等保健食品標準要求等。
    市食藥監局工作人員提醒市民,無論是通過實體店還是網絡購買進口食品和保健品,一定要讓賣家開購物小票和發票,一旦發現商品有問題,可以拿著這些憑證找商家維權。
 

相關焦點

  • 磷蝦油保健品治百病不可信 尚未獲批保健食品
    在一些宣傳資料中,「南極磷蝦油保健品」被包裝為包治百病:能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促進關節的靈活和健康、降血脂、降血糖……不過,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出消費提示,磷蝦油可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但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截至目前,食藥監總局未批准過含磷蝦油原料的保健食品。
  • 海關扣留大量海外代購包裹 稱正常檢查繳稅放行
    最近,網上突然出現很多海外代購抱怨海關扣押國際包裹的消息。事實是這樣的嗎?昨天,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海關相關負責人。海關部門表示,這只是正常的檢查,應稅商品要依法繳納進口稅,只要是符合規定的商品,繳稅之後都會放行;不符合規定的則要退運或者按貨物通關處理,海關並不會「扣押」。
  • 570億代餐行業魚龍混雜,打減肥擦邊球成微商賺錢利器
    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目前國家對於代餐產品尚無標準,這也導致代餐行業野蠻生長,魚龍混雜,大量的食品產品搖身一變成為代餐產品,並宣揚或暗示具有減肥功能,而由於代工簡便,甚至成為微商的搖錢樹。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中國保健食品的27個功能聲稱中,已經包含了減肥功能,在目前市場上,也有一批具有減肥功能的「藍帽子」代餐保健食品在銷售,截至2018年6月,國家有關部門總共批准了392個減肥功能產品。
  • 寧波破獲一例海外代購走私案
    近日,浙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寧波邊檢站聯合寧波海警局、寧波市公安局等部門,破獲一例海外代購走私案件。
  • 看BBC如何用英文表達「代購」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國人開始追求生活品質,希望購買優質海外產品,於是代購行業順勢而生。而作為優質乳品和保健品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海外華人的主要聚集地,澳大利亞自然成為中國代購們的重點掃貨對象。如果你在澳洲街頭看到瘋狂購物的華人,十有八九這是一位代購。
  • 代購撤退,澳大利亞奶粉大量滯銷!行業遭遇「超級風暴」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日前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消費者代購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亞諸多品牌都受到了衝擊,當地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代購行業徹底被疫情顛覆,部分代購專賣店倒閉,而嬰兒奶粉更是出現了大量滯銷。澳大利亞30%代購店倒閉 奶粉滯銷公司股價暴跌30%據ABC News(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亞諸多品牌受到衝擊,其30%的代購專賣店倒閉,熱銷的嬰兒奶粉也出現滯銷情況。
  • 澳洲奶粉代購撤退!曾經是中國媽媽們的搶手貨,如今滯銷無人要
    來源:九個頭條網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現在仍有很多人心有餘悸,在毒奶粉事件曝光之後,即使相關部門第一時間採取了措施,依舊令很多人不相信國產奶粉,也不敢買國產奶粉,這時候就需要海外代購外國奶粉,而澳大利亞的奶粉曾一度成為很多媽媽們的選擇,有些人親自去海外購買,而沒辦法去海外購買的媽媽們就通過黃牛代購或者親朋好友代購
  • 「提醒」1月1日起《電商法》實施,對這些「代購」行為影響重大……
    消息一出,個人海外代購圈「炸了」,怕「被稅」、怕觸犯法律禁區,部分代購稱12月就要「金盆洗手」,這也導致部分依賴海外代購的市民開始瘋狂囤貨。個人代購會不會「消失」呢?業內人士坦言,轉型後仍有生存空間。海外代購明年不做了?
  • 網上代購需謹慎 小票印表機可列印全世界的專櫃小票
    「正規美國代購,附帶專櫃小票!」在網上,不少做海外代購生意的網店為了以示正宗,往往會在商品描述中強調商品可提供「專櫃小票」,作為驗明商品「正身」的憑據。然而近期不少消費者的慘痛經歷都揭示,「專櫃小票」原來也不一定靠譜,小小一臺印表機就可以批量「生產」來自全世界的專櫃小票。
  • 薩德風波下 那些韓國代購究竟該何去何從
    胡依婷也曾猶豫是不是還要把代購繼續做下去,「我是看著韓國代購這個行業一點一點火起來的,我也看到了中國遊客給韓國帶來的經濟效益。所以對於薩德這件事,我真的很失望,感覺特別傷中國人的心。」可她又始終下不了決心,對像她一樣的工薪階層來說,代購帶來的收入十分可觀,「如果突然間不做了,單靠一點工資,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今年2月,胡依婷訂了3月20日飛首爾的機票。
  • 美國商家「黑五」大甩賣,代購卻「不敢買了」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線上火熱線下冷清,「黑五」逐漸「雙11」化  「黑五」在海外由來已久。一個普遍的說法是,美國商場通常以紅筆記錄赤字,以黑筆記錄盈利。以往在這一天,蜂擁而來選購聖誕禮物的人們會貢獻出最大的交易額,久而久之演變成為每年年末的促銷購物節。
  • 全國進口保健食品同比漲226.4% 警惕"海淘"爆增安全隱患
    目前,市面上見到越來越多的進口的保健食品,鈣片、維生素片、蜂膠魚油、蛋白粉、營養配方粉等宣稱具有各類功效的保健品,其產地大多來自歐洲、美國、澳洲。據統計,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進口保健食品4462批,貨值18004.7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1%、。那麼如何挑選進口保健食品呢?為此,記者聯繫了江蘇蘇州檢驗檢疫局食品監管處熊勇君處長。
  • 代購水太深,小心成為被割的韭菜!
    如果想買國外化妝品和奢侈品,勸你別再找「超低價」代購了。 2020年,疫情讓「無良代購」頻翻車,人們終於看到了一個迅猛發展行業背後的亂象。 01、為什麼在貨源緊張的疫情期間,總有代購能搞到貨?
  • 保健食品:臆想中的補品
    作為一個泛在的概念,保健食品、保健藥品、保健化妝品、保健用品等都可以歸類在「保健品」的名下。只不過是,時下人們最關心、市場最火爆、專家最「頭疼」的,當屬保健食品(下文中「保健品」如無特別標註均指保健食品)。   該不該給老人買保健品?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吃保健品?買保健品如何防止被騙?市場上熱炒的瑪咖、黑枸杞、冬蟲夏草……到底有沒有宣傳中的那麼神?
  • 紐西蘭叫停奶粉代購
    這意味著除代理商進口之外其他途徑輸往中國的紐西蘭嬰兒配方奶粉都在此次嚴打活動的範圍內,包括網絡代購。    紐西蘭奶粉進口增長迅速  近年來,隨著網購業的蓬勃興起和現代物流業的日益發達,越來越多的紐西蘭嬰兒配方奶粉通過郵寄等方式運往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消費市場。國家質檢總局官網數據顯示,其總貨值已超過1.5億紐西蘭元(約合7.5億人民幣),並仍在快速增長。
  • 紐西蘭嚴打奶粉代購 吃"水貨"的娃娃要"斷糧"
      記者日前從國家質檢總局官網獲悉,紐西蘭宣布嚴打網絡代購等「非法輸出嬰兒配方奶粉行為」,並對違反單位和個人開出了 30萬紐西蘭元和5萬紐西蘭元的處罰警戒 。此消息一出,火速波及到青島娃娃們的口糧,記者12日調查發現,島城代購商家已對紐西蘭嬰幼兒配方奶粉掛出了「限購牌」,個別商家則直接稱「已斷貨」,這讓眾多依賴代購紐西蘭奶粉的媽媽們陷入慌亂:娃娃們恐怕要「斷糧」了。
  • 代購奶粉三個月連漲三輪一罐美素奶粉港版比內地最多貴三成·都市...
    港版奶粉水貨貴過行貨價  從香港過關,曾是海外奶粉進入內地最便捷的方式。但自去年年底,特別是今年2月香港限制嬰兒配方奶粉離境以來,港版奶粉的價格一路看漲。交易記錄顯示,淘寶網港版奶粉代購的價格,從去年年底至今,至少經歷了三輪漲價。
  • 代購變販毒?!她幫人網購的「安眠藥」,竟是新型毒品!
    如今,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的「微商」越來越多,但是,代購某些物品時可要當心——疏忽或無知都可能讓你受到法律的制裁!最近,江蘇常州警方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的日本「安眠藥」的「微商」,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這竟然是新型毒品。
  • 沒了中國代購,澳洲國民奶粉竟賣不出去!旅遊、移民、教育受重創
    說到代購,在澳華人肯定不陌生,這兩年澳洲代購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許多在澳華人也加入了代購的隊伍中,可是疫情爆發後,邊境關了,公民也限制出境了,由於旅行限制的原因,許多代購沒辦法繼續做生意了。可是,萬萬沒想到,「代購行業」不景氣,竟然連帶著奶粉公司都飽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