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蝦油保健品治百病不可信 尚未獲批保健食品

2020-11-25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磷蝦油保健品「包治百病」不可信

  最近一段時間來,一種叫「磷蝦油」的保健品非常火爆。在一些宣傳資料中,「南極磷蝦油保健品」被包裝為包治百病:能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促進關節的靈活和健康、降血脂、降血糖……不過,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出消費提示,磷蝦油可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但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截至目前,食藥監總局未批准過含磷蝦油原料的保健食品。

  磷蝦油被稱可包治百病

  據了解,磷蝦油來源於磷蝦,經水洗、破碎、提取、濃縮、過濾等步驟製成。記者發現,磷蝦油保健品在各大網絡平臺均有銷售。在一家大型網絡電商平臺上,記者發現在售的磷蝦油多為海外代購膠囊類保健品,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在一家專營海外代購的保健品網店中,記者發現,店家在網頁最顯眼的位置標示,「磷蝦油」能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降血脂、降血糖、維護血管健康,抑制腫瘤生長。

  在一些專營保健品的小電商平臺上,磷蝦油更是被宣傳成包治百病。如某店家稱「國際抗衰老協會等65家權威機構聯合證實:南極磷蝦油能清除自由基,激活全身細胞,強效祛除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梗、腦梗等60多種慢性疾病,有效抗擊衰老。」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介紹,磷蝦體內確實富含DHA和EPA、歐米伽-3脂肪酸等微量元素,但這些元素只是有益健康,和治療疾病一點也不掛鈎。「這些元素在很多海產品中都富含,日常飲食中多攝入富含DHA和EPA的食物,如三文魚、鱸魚、亞麻籽就可以補充。」

  磷蝦油未獲批為保健食品

  磷蝦油這種誇大的宣傳,將被遏制。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出磷蝦油產品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不可輕信商家宣傳,謹防上當受騙。截至目前,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未批准過含磷蝦油原料的保健食品。

  國家食藥監總局提醒,磷蝦油是國家衛生部門於2013年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可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也就是說,目前官方對磷蝦油的界定就是普通食材,跟蘿蔔、白菜沒區別。

  阮光鋒表示,磷蝦油保健品並非人人皆宜,嬰幼兒、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海鮮過敏者不宜食用。

  此外,即使是獲得藍帽子的保健食品,其宣傳也不得涉及防病治療功能,並要在標籤中聲明「本品不能替代藥物」。

  阮光鋒還提醒,保健品不含有全面的營養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堅持正常飲食。購買保健品時要檢查保健食品包裝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標誌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可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查詢核對產品信息。遇有虛假宣傳產品疾病治療、預防功能的食品和保健食品,可撥打12331電話投訴舉報。

  京華時報記者錢宇陽

(責任編輯:施曉娟)

相關焦點

  • 磷蝦油保健品治百病?官方闢謠:不能代替藥品
    南極磷蝦油膠囊(圖自網絡)    青島新聞網11月13日訊 近日,有媒體報導部分公司宣傳「南極磷蝦油保健品」功效強大、包治百病。截至目前,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未批准過含磷蝦油原料的保健食品。    據悉,磷蝦油來源於磷蝦,經水洗、破碎、提取、濃縮、過濾等步驟製得;食用量≤3克/天;嬰幼兒、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海鮮過敏者不宜食用。    磷蝦油是衛生計生委於2013年批准的新食品原料(衛生計生委2013年第16號公告),可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
  • 中國將成磷蝦油最大市場
    在日前由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舉辦的首屆中國營養與特殊食品發展論壇上,有專家表示,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來自清潔海域、富含磷脂型 n-3 不飽和脂肪酸的磷蝦油,產業前景可期。  消費市場前景巨大  「我們的地球 70%被海洋覆蓋,然而目前只有 2%的食品消費來自於海洋。」
  • 保健食品:臆想中的補品
    本報記者 趙廣立 張文靜   9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廣告法》正式實施,規定:「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不允許代言」;一個月後,「史上最嚴」的新版《食品安全法》也正式實施。   這些說法與「保健品」一詞本身就模稜兩可、意義廣泛有關。作為一個泛在的概念,保健食品、保健藥品、保健化妝品、保健用品等都可以歸類在「保健品」的名下。只不過是,時下人們最關心、市場最火爆、專家最「頭疼」的,當屬保健食品(下文中「保健品」如無特別標註均指保健食品)。   該不該給老人買保健品?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吃保健品?買保健品如何防止被騙?
  • 海外代購保健食品魚龍混雜
    昨天,市民尹女士非常無奈地告訴記者,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裡已經看不見朋友們隨發的生活日記,滿滿的都是保健食品廣告。    記者在尹女士的朋友圈裡發現,至少有6位朋友在做澳洲保健食品代購,且都保證自己是澳洲直郵,價格也不貴,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我從來都沒有買過,因為我覺得這些保健食品外包裝上全是英文,自己也看不懂,誰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會不會吃出問題?」尹女士說。
  •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專坑老年人
    2017年,他又在這家公司買了兩份號稱「能治百病」的幹品幹細胞保健品,每份標價7980元。正是這個被營銷人員稱為「不朽」的幹品幹細胞產品,讓王先生覺察出了「不對勁」,「當時他們說得很神奇,讓我們把幹品幹細胞買回去後,按照他們提供的操作方法,加上葡萄糖、純淨水在培養基裡連續培養72小時,就能生成一種叫『百歲邦德母液』的營養品,服用後可以治療各種慢性病」。
  • 浙江發布食品保健食品銷售欺詐十大典型案例
    經清點,現場共扣押空心膠囊400餘萬粒、已灌裝好的成品膠囊37萬粒,美姿、SO二代、SOSO燃脂、速速瘦、泰美麗等偽造批准文號的保健食品數千盒,用於生產的輔料荷葉粉265公斤、原料西布曲明8公斤、酚酞2公斤、已攪拌好的填充材料10餘公斤等。經檢測,除1批散裝膠囊應客戶定製未添加外,其餘32批產品均檢出非法添加的西布曲明、酚酞、呋塞米有毒有害成分。
  • 「老人痴迷保健品」父母掉入保健品騙局 兒女束手無策
    老年人保健品的騙局,我們欄目已經報導過很多次了,一些商家總會窮盡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騙取老年人的信任,達到推銷他們高價保健品的目的。今天上午,羅湖區的林先生就打來爆料電話說,自己的父母因為身邊朋友的介紹,一步步陷入保健品的「泥潭」,任憑子女如何勸說,都無法動搖兩位老人買高價保健品的決心!
  • 什麼是保健品?保健品有哪些分類?如何買保健品?
    什麼是保健品: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所以在產品的宣傳上,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的詞語。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當今的社會中,也正在逐步被廣大群眾所接受。
  • 保健品「包治百病」 「灰色騙局」為何專坑老年人
    2017年,他又在這家公司買了兩份號稱「能治百病」的幹品幹細胞保健品,每份標價7980元。  正是這個被營銷人員稱為「不朽」的幹品幹細胞產品,讓王先生覺察出了「不對勁」,「當時他們說得很神奇,讓我們把幹品幹細胞買回去後,按照他們提供的操作方法,加上葡萄糖、純淨水在培養基裡連續培養72小時,就能生成一種叫『百歲邦德母液』的營養品,服用後可以治療各種慢性病」。
  • 全國進口保健食品同比漲226.4% 警惕"海淘"爆增安全隱患
    據統計,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進口保健食品4462批,貨值18004.7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1%、。那麼如何挑選進口保健食品呢?為此,記者聯繫了江蘇蘇州檢驗檢疫局食品監管處熊勇君處長。  謹慎「海淘」保健品  熊處長介紹:「保健食品作為食品的一個種類,除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外還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於特定人群食用,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 從上百到5元 魚油保健品利潤竟達100%~200%
    據透露,保健品的科研經費應佔其利潤的3%~5%,但一些保健食品企業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潤的1%。保健食品利潤一般可達100%~200%。一個保健食品從研製、開發、報批到出成品,再到商標註冊一般只需數十萬元。
  • 保健品暗藏陷阱 部分產品可致視神經疲勞或失明
    晨報記者陳裡予  今年,在全市範圍內組織的一次以減肥、調節血糖類保健食品為重點的專項整治行動中,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查了幾十批減肥保健品、降糖類保健食品。結果發現,大量產品存在添加藥品的違規現象。
  • 保健品騙局十大套路被曝光!
    套路:04瞞天過海神吹型利用廣告「神吹」、「秘方」誘導,將普通酒、飲品等包裝成治百病的「神藥」,比如聲稱具有獨特秘方、採用純天然中草藥植物配製而成,可治療痛風、頸椎炎、腰肩盤突出、風溼等而推銷「非藥品」。
  • 今日起,保健品不允許貼牌生產
    今日(7月1日)起,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辦法》同時明確,備案主體必須是生產企業,不允許保健品貼牌生產。保健食品的標籤、說明書主要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並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保健食品名稱不得含有虛假、誇大或者絕對化的詞語,明示或者暗示預防、治療功能等誤導消費者的詞語。同一企業不得使用同一配方註冊或者備案不同名稱的保健食品,不得使用同一名稱註冊或者備案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
  • 無中文標籤沒「藍帽子」 進口保健品可以這樣賣?
    保健品市場一直被人詬病:虛假宣傳誇大功效、銷售人員以免費授課、體驗營銷等手段「忽悠」老人購買保健品、花費上萬元乃至幾十萬元買回的保健品價格嚴重虛高……這些打法律法規擦邊球的行業亂象,該如何破解?對於那些獨居寂寞的老人,子女和社會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進口保健品需不需要審批?
  • 山東省食藥監局:8批次保健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24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發布通告稱,8批次保健食品樣品不合格,黃芪阿膠口服液、恆佳牌鈣D咀嚼片、鈣加維D咀嚼片、回春花牌減肥茶、維爾健牌褪黑素軟膠囊等標稱產品榜上有名。   本次抽檢的保健食品主要包括輔助降血壓、減肥、增強免疫力、改善營養性貧血、抗氧化、緩解視疲勞、增加骨密度、清咽、通便等功能類別和營養補充劑類保健食品。
  • 怕吃藥有副作用,大伯轉吃保健品,每天五六種,結果闖了大禍……
    今年的春節晚會上葛優的小品都說了是騙人的,他還不相信!我不是心疼幾個錢,不肯讓他買,實在是保健品吃太多了,飯也吃不下,關鍵還把藥停了,這下闖禍了。」   賈大伯辯解道:「我以為你是不樂意我花錢。我想藥的副作用那麼大,對身體有損傷的。保健品安全無毒可以放心吃。」賈大伯從包裡拿出兩疊紙,一疊是各種保健品的彩頁宣傳冊,一疊是藥品說明書。
  • 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保健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國抽)計劃》,抽取本省生產企業生產的保健食品進行常規檢測,23批為合格產品(詳見附件),現予通告。本次通告抽檢合格的保健食品主要包括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提高缺氧耐受力、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通便、對胃黏膜有輔助保護功能、改善睡眠、改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等共9類23批保健食品。檢驗依據為經過相關部門備案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補充檢驗方法等。檢驗項目包括感官指標、功效/標誌性成分、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非法添加物等。
  • 保健品管理,加拿大這樣做
    對此,有媒體認為,這或許和相關企業「進京公關」不無關係。一些人認為,中國保健品市場的管理應與先進國家接軌,採用更規範、更科學的手段加強監管;另一些人卻認為,先進國家在保健品市場的監管是「以放為主」,比中國更寬鬆,「充分尊重市場篩選原則」,要接軌,就應學習這種「市場化的寬鬆」。有趣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見解,卻不約而同將「保健品大國」加拿大當做最典型的例證。
  • 虛假保健品是如何「忽悠」人的?
    10日,廈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廈門市2014年十大消費典型案例》,其中涉及製售假冒保健品等。章某等人開設的假冒保健食品地下生產窩點,涉案金額達500餘萬元,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處理。(3月11日《海峽導報》)不法之徒以「免費試用、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名義,誇大保健品功效,甚至以保健品代替藥品進行虛假廣告宣傳,讓老年消費者花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他們的伎倆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以產品體驗為誘餌。通過現場講課、放錄像等方式,讓他們免費體驗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再進行銷售;二是以講座或體檢為幌子。講座一般都是前階段「洗腦」,後階段賣「藥」; 三是以虛假宣傳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