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暗藏陷阱 部分產品可致視神經疲勞或失明

2020-11-23 搜狐網

  晨報記者陳裡予

  今年,在全市範圍內組織的一次以減肥、調節血糖類保健食品為重點的專項整治行動中,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查了幾十批減肥保健品、降糖類保健食品。結果發現,大量產品存在添加藥品的違規現象。

  目前保健食品裡添加藥品主要出現在減肥、調節血糖以及抗疲勞產品中;所添加的藥品大多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的處方藥。如在減肥產品中加入「西布曲明」,該藥能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中風史的病人有很大危險性;再如在抗疲勞產品中加入「枸櫞酸西地那非」,該藥可能導致男性缺血性視神經疲勞甚至永久性失明等。

  為了贏利不計後果

  「之所以不計後果地往保健食品中添加藥品,也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消費者並不真正了解保健食品,多數人都希望食用後能像服用藥品一樣見效。「如果吃一盒兩盒還看不出效果,他們可能就會放棄。」為了拉住消費者,也為了牟利,企業就把藥品加入保健品。

  企業和監管部門「捉迷藏」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稽查大隊副大隊長陳濱告訴記者,為了不被查出,有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將生產批號「化一為多」,即將同一批生產的保健食品打上多個不同「批號」,這樣即使被查出了某一個「批號」的產品中含有藥品,那麼也只能查處這一「批號」的產品,其他產品就可幸運地躲過。

  「有的生產企業在添加物上做手腳,試圖用殘留物掩蓋非法添加藥物的行為。」陳濱說,在一種減肥類保健食品中檢出了一種叫「酚酞」的化學物質。企業稱是生產過程中調PH值的指示劑殘留物,但經檢測發現,酚酞平均含量為20.2mg/片。

  市場上銷售的酚酞片是50mg/片,每次服用1-2片。而該保健食品是20mg/片,每次服用2-4片。用量正好相當。「這是有目的加入,根本不是指示劑的殘留物。」

  陳濱認為,生產企業的這類行為,給保健食品的監管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違規加藥傷害人體

  「違規加藥將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陳濱告訴記者,每種藥都有適應症、副作用、用法、用量等情況。如果被加入保健食品中,病人對於藥物名稱、用量、副作用等也不甚清楚,將直接危及到健康。

  上海市食藥監局負責人就此提醒市民,從今年7月1日,保健品廣告都要進行審批,購買前務必要看清批准文號。同時,不要參加保健品公司舉辦的講座,這類講座往往是有陷阱的。另外,消費者必須有正確認識,不要盲目相信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對「療效」的承諾。(本欄目與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合辦)





相關焦點

  • 11歲女生視神經萎縮或致失明 靠藥物控制視力
    11歲女生視神經萎縮或致失明 靠藥物控制視力 時間: 2015-11-03 13:52  來源: 健客網社區   編輯:   許盛英哭著說,暑假帶著孩子前往長沙眼科醫院檢查,發現是視神經萎縮,現在沒有治癒的方法,只能吃藥控制視力看看。「醫生說,整個視力下降過程沒有疼痛很難察覺,如今患者也只能用藥物控制視力,看看能不能不再下降。」許盛英說,如果藥物不能控制視力繼續下降的話,最壞的結果就是失明了。  延伸閱讀:中醫如何治療視神經萎縮?
  • 科大研視神經再生治失明
    ,可致失明,而神經受損後難以再生,不過,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研究發現,通過光遺傳學或化學遺傳學的方法,調整神經元活動,可令視神經的軸突再生!研究團隊利用老鼠的視覺神經作實驗,發現兩種方法均可刺激Gq蛋白及mTOR(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頻率增加,令其損傷的視神經再生。若在人體上實驗成功,將有助治療失明及癱瘓人士。/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化學遺傳學較簡單直接  人體內的神經軸突,猶如一道橋樑,在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坐骨神經及視神經等,負責傳遞信息到不同的神經元、肌肉及腺體,然後人可以活動與看見事物。
  • 兒子吸毒1年致左眼視神經萎縮幾近失明 母親舉報助其戒毒
    兒子吸毒1年致左眼視神經萎縮幾近失明 母親舉報助其戒毒 時間: 2015-11-03 13:43  來源: 銅陵新聞網   編輯: 自從她兒子染上毒癮後,脾氣越來越壞,身體也越來越差,整個左眼視神經不斷萎縮幾近失明。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的劉大娘受不了這般煎熬,最後下定決心「大義滅親」舉報兒子,幫助兒子戒毒。  5月25日,劉大娘來到銅陵市公安局獅子山派出所,含著熱淚對值班民警說,她兒子長期吸毒,身體越來越差,懇請民警快去將其抓住送去強制戒毒。
  • 揭秘「保健品」推銷十大陷阱
    陷阱一:以免費贈送禮品誘你上鉤。手法是保健品銷售人員以免費送禮品,如雞蛋、大米、面、油以及低價旅遊等,引誘老年人上鉤,讓老年人進入圈套。陷阱二:以假借公益名義推銷產品。手法是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以假冒公益活動的名義,打著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去聽普及健康知識的講座,實質是為推銷產品做鋪墊。
  • 視神經萎縮,並不代表就會失明
    □記者林輝通訊員邢永田    一聽到「視神經萎縮」,患者的心裡可能都會咯噔一下,又緊張又害怕:什麼是「視神經萎縮」?它是怎麼造成的?出現視神經萎縮後就可能看不見了嗎?視力就會越來越壞嗎?
  • 美媒:希拉蕊血栓壓迫視神經 或徹底失明[組圖]
    希拉蕊(資料圖)不久前率先披露希拉蕊可能罹患腦癌的美國雜誌《國民問詢報》1月15日驚爆秘聞,在先後遭遇了胃病、暈倒、腦震蕩、腦血栓一連串嚴重健康問題後,內幕人士披露,現年65歲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頭部的血栓可能會對她的視神經造成「災難性的損害」,從而導致她徹底失明
  • 美媒:希拉蕊血栓壓迫視神經 或將徹底失明(圖)
    胃病  暈倒  腦震蕩  腦血栓  這些都扛過去了  希拉蕊扛不住了  不久前率先披露希拉蕊可能罹患腦癌的美國雜誌《國民問詢報》1月15日驚爆秘聞,在先後遭遇了胃病、暈倒、腦震蕩、腦血栓一連串嚴重健康問題後,內幕人士披露,現年65歲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頭部的血栓可能會對她的視神經造成
  • 腫瘤壓迫視神經會如何?我們該如何治療?
    ,當腫瘤壓迫到視神經時,通常來說患者的視力是會直線下降的,有些情況下甚至會不到0.2,導致眼前全是通紅的一片,緊接著就會出現失明的狀況。最開始視力下降的時候,大多數的患者還會伴有頭暈和頭疼的症狀,大部分人都會以為這僅僅只是視力疲勞而引起的,導致常常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由於垂體上方正好有視神經通過,垂體瘤逐漸長大,會壓迫視神經損害視力,視野障礙是它最主要的症狀之一。腦垂體壓迫視神經如果長期不能解除,會引起視神經萎縮,嚴重的會導致失明。
  • 治療視神經萎縮一定要選對方法
    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眼底疾病,臨床特點是,最後導致失明,眼底視盤顏色變淡或蒼白,視野向心性縮小。早期可無自覺症狀,直至視力及色覺發生障礙時才被注意,因此視神經萎縮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形態學的改變,並非獨立疾病;任何疾病導致視神經(軸索)損害後, 數周內都可出現視神經萎縮。
  • 一家三代因遺傳性視神經萎縮13人失明
    安義縣有這麼一個家庭,由於遺傳性視神經萎縮,一家三代有13人眼睛失明,但他們仍頑強和命運抗爭。他們的生存狀態打下了不同的時代烙印。  ●三代13人失明  在安義縣石鼻鎮對門村吳門小組,吳家省一家是老少皆知的特殊家庭。一家三代20多口人中,有13人是先天性視神經萎縮患者,都在17歲之後失明。
  • 保健品店鋪暗流湧動 各種違禁催情藥公開出售
    長沙晚報12月27日消息 「歡樂海洋」、「黑寡婦」、「XX催情水」、「XX催性藥」……幾平方米的小店鋪裡,貨架上的「保健品」讓人眼花繚亂。昨日,有市民反映,長沙許多保健品商店竟公開出售各種違禁春藥,遺禍社會。記者隨即暗訪,果見此類商店櫃裡櫃外暗藏不少「玄機」。
  • 青光眼視神經萎縮,溫柔扮殺手
    視神經萎縮病症發病通常很忽然,經常在早晨起床時發覺眼睛視力下降,每一個視神經萎縮病人的眼睛視力下降水平由於堵塞位置及堵塞的比較嚴重水平而各有不同,若大部分毛細血管另外產生阻塞,則眼睛視力驟降,乃至光澤缺失等。 一旦發生視神經萎縮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和視乳頭褪色。
  • 視神經萎縮會失明?武漢中醫眼科徐福源主任給出了答案
    出現視神經萎縮後就可能看不見了嗎?視力就會越來越壞嗎?   「視神經是位於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軸突匯聚成束,從視盤處穿出眼球,先後在眼眶、視神經管、顱內走行,然後在垂體上方兩側視神經交叉形成視交叉。    如果醫生看到視盤顏色變淡、變白了,就會說視神經萎縮了。徐福源主任說,這是由於視神經受到一定的損傷後,就會發生血管減少、膠質細胞增生等反應,就像皮膚結疤一樣會留下痕跡。換一句話說,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損傷後的遺留狀態。
  • 女大學生摸黑玩手機致散光 或誘發青光眼
    女大學生摸黑玩手機致散光 或誘發青光眼 最近,有微博稱「黑暗中玩手機或致永久失明」,指出一些「機不離手」的「玩機族」在上班路上、公交上、飯桌上,甚至熄燈臨睡前還摸黑玩手機,比常人更易得青光眼,嚴重的還會導致失明!  眼科專家表示,長時間在黑暗中看手機,確實會對眼睛的黃斑部造成損害或誘發青光眼,而青光眼發展到一定程度造成視神經損壞,則可能失明。
  • 因感冒突然雙目失明 一年後男童視力恢復到0.8
    原標題:因感冒突然雙目失明 一年後男童視力恢復到0.8本報訊(記者張黎娜 實習生許哲)「太感謝醫生了,孩子眼睛已經恢復到0.8了,今年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一年前,來自陝北米脂的5歲男孩糖糖因感冒導致雙目幾乎失明,後在西安市紅會醫院接受治療。昨日,父母帶著已經上了一年級的糖糖來到醫院複查,雙眼視力已恢復到0.8。
  • VR藍光輻射對人眼傷害大 嚴重可致人失明
    「VR成像裡藍光的危害要比人們用手機或者看電視更大,極端嚴重情況下可能致人失明。」談及VR設備可能對健康產生的「負作用」,3Glasses聯合創始人、CTO黨少軍顯得有些憂慮。當VR玩家沉浸在視頻或者遊戲中時,他們並不會考慮太多這種虛擬實境影像給眼睛帶來的壓力。
  • 視神經萎縮是什麼?你知道嗎?
    視神經萎縮是一種影響視神經的疾病,它把衝動從眼睛傳遞到大腦。(萎縮意味著浪費或惡化。)視神經萎縮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可能更為嚴重的症狀。視神經萎縮是由於多種病理對視神經的損傷所致。這種情況會導致視力問題,包括失明。 視神經萎縮主要表現視力減退和視盤呈灰白色或蒼白。
  • 小心眼睛的頭號殺手,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後為2%。 壓力高了以後總要找個地方釋放,位於眼球後部的視神經就成了這個「壓力鍋」的「受氣包」。壓力會導致視神經的機械損傷和缺血,通俗的說就是被「壓扁了,壓壞了」。
  • 7歲雙胞胎多病纏身 視神經萎縮9歲前或失明
    可幸福僅僅持續3天,雙胞胎中的弟弟就突發中風,被醫院診斷為腦病。8個月後,醫生說耽擱了治療,孩子很可能落下後遺症。  「我昨天帶孩子到魚洞找一個民間醫生看眼病,今天才回來。他勸我放棄,說這病醫不好。但是,他們是我的親生兒子,你說我能放棄嗎?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呀……」剛落座,皮膚黝黑、臉色憔悴的雙胞胎母親張德平,就抱著兒子淚流滿面開始訴說。
  • 小心視神經萎縮
    小心視神經萎縮找上門視神經萎縮不會像青光眼那樣引起眼睛疼痛,所以一般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一般發現時,就說明病情已經很嚴重了。視神經萎縮是眼科的一種疑難病症,一旦發生就無法完全治癒,很多患者最終無奈地走向失明。而目前的醫療技術只能儘量緩解病情的發展、保留患者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