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11-03 13:52 來源: 健客網社區 編輯: 娜娜
一雙明亮的眼睛,不但能讓我們分辨白天黑夜,遨遊無邊的書海,甚至還能傳遞難以用言語來傳遞的感情。然而,今年11歲的嶽陽縣中州河頭小學5年級學生周湘菊患上了視神經萎縮。
一雙明亮的眼睛,不但能讓我們分辨白天黑夜,遨遊無邊的書海,甚至還能傳遞難以用言語來傳遞的感情。然而,今年11歲的嶽陽縣中州河頭小學5年級學生周湘菊患上了視神經萎縮,殘酷的疾病正慢慢的關閉這扇「窗戶」。
記者見到周湘菊時,她和母親坐在學校的教室裡,與周圍歡樂玩耍的孩子們完全不同。她靜靜的坐著一動不動,毫無言語,清秀的面龐帶著不符合年紀的憂鬱。
周湘菊的班主任熊清林說,周湘菊一直以來都是班上的佼佼者,成績好人優秀,深受老師和學生的喜愛。可是從去年起成績開始下降,「她現在看書都已經差不多要貼著臉來看了,隔得非常近才能看見。」熊清林難過的表示,周湘菊年紀還這麼小,如果看不見實在是太可憐了。
許盛英哭著說,暑假帶著孩子前往長沙眼科醫院檢查,發現是視神經萎縮,現在沒有治癒的方法,只能吃藥控制視力看看。「醫生說,整個視力下降過程沒有疼痛很難察覺,如今患者也只能用藥物控制視力,看看能不能不再下降。」許盛英說,如果藥物不能控制視力繼續下降的話,最壞的結果就是失明了。
延伸閱讀:中醫如何治療視神經萎縮?
目前,西醫沒有理想的治療方法,由於中醫藥功能較多,副作用極小,治療後不易反彈,所以近年來,運用中醫藥治療視神經萎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視神經萎縮的病因多為感染,營養不良,外傷,藥物中毒,顱內腫瘤,他病繼發,以致臟腑經絡失調,氣血失和而引起,因「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根據「有諸內者,必形諸外」的規律,出現視力,視覺、視野及眼底改變等局部症狀外,多兼見全身症狀。因此,根據全身症狀,結合病人的具體病情,進行歸納分析,明察臟腑之虛實,從而審證求因,審因論治。
視神經萎縮患者,臨床上可見眼部黑睛透明,瞳神無損,或見瞳孔稍大或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審視瑤函》云:「真精者,乃先後二天元氣所化的精氣,起於腎,次施於膽,而後及乎瞳神也」。闡明瞳孔的展縮,取決於精氣的盛衰,精氣聚則瞳神縮,精氣散則瞳神展。又《醫學綱目》云:「陰主斂,陰虛不斂,則瞳神大,」說明如果全身出現陰虛火旺或陰虛血熱之證,可使瞳孔散大,展縮不靈,視力下降,以致失明。
視神經萎縮發病原因很多,醫家雖立法各異,但與肝腎不足,氣血陰虛有直接關係,我們在治療過程中,注重滋補肝腎,益氣昇陽,舒肝解鬱,養血活血。古人云「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肝血虧虛,腎精不足,氣血不能上升,臟腑失調,經絡阻滯,通光之脈道閉塞,五臟六腑之精氣不能濡目,因之發生 「青盲」(視神經萎縮),治療多以肝腎為主,然百病之生,多發於氣血,氣血盛衰是一切眼病的主要病理變化,也是眼病轉歸和康復的關鍵所在。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也非常注重調補脾胃,因脾胃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五臟六腑之精氣皆賴脾運而上注於目,中氣健旺則氣血充盈,升降有序,臟腑和諧,有利於眼病的康復。
視神經萎縮的治療
對早期視神經萎縮的診斷,單純地從視盤外觀來判斷,有時很難做出結論,因為視盤的顏色和邊緣在正常人變異很大,如近視眼視盤顏色較正視眼稍白,嬰兒又較成年人略白,其他貧血和白血病患者的視盤無萎縮,亦較正常人者白,遠視眼的視盤邊緣有的人也不清楚,因此有人認為視盤邊緣上小血管數目的多少,對判斷有無視神經萎縮的診斷有些幫助,這種小血管(是指不易辨出動脈或靜脈者)正常人可有9-10條,如減少到7條以下,可能為視神經萎縮。
另外用無赤光檢眼鏡檢查眼底,正常的視神經纖維呈白細線條狀,萎縮的視神經纖維,常呈雜亂斑點狀。視野改變多為向心性縮小,尤以鼻側周邊視野發生最早,也有開始周邊視野出現楔形缺損,繼而向中心擴展,最後形成向心性縮小者。此外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尚可出現各種不同形狀的視野缺損或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