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是指視盤到視交叉這段視路,它分為球內段、眶內段、骨管內段和顱內段。視網膜神經細胞感受光線,並將光信息傳至視神經,再由視神經將信息傳送到大腦。視神經任何一段受損,或大腦後部視中樞發生病變均可導致視力障礙。視神經萎縮疾病病因,由多種原因均可引起,常見有:
1、顱內高壓致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2、顱內炎症,多見於結核性腦膜炎或視交叉蛛網膜炎。
3、視網膜病變:(1)血管性,視網膜中央動脈或靜脈阻塞,視神經本身的動脈硬化,正常營養血管紊亂、出血(消化道及子宮等)。(2)炎症 。(3)青光眼。(4)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或神經纖維的損害。(5)黑蒙性家族性痴呆。
4、視神經炎和視神經病變:(1)血管性。(2)視神經脫髓鞘疾病。(3)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B族的缺乏如嚴重營養不良、維生素B1缺乏病和惡性貧血等。(4)壓迫性所致,尤以垂體腫瘤對視交叉的壓迫為視神經萎縮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5、腫瘤,骨骼疾病,眶部腫瘤
6、外傷 視神經的直接損傷,如視神經的挫傷或撕脫。
7、代謝性疾病。
8、遺傳性疾病,小腦性共濟失調,周圍神經病變。
9、營養性視神經萎縮
10、雜類
正常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神經營養因子有多種,神經生長因子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促進和維持神經原生存、生長、分化和執行功能的作用,但沒有刺激分裂的作用;
保護神經原免受興奮性毒素的損害;
刺激原始膠質細胞分化,調節多肽的表型並參與免疫反應。
中醫認為視神經萎縮多由肝腎陰虛,或肝鬱損氣,或肝鬱少津,或心脾兩虛,肝經鬱熱引起。通過長期臨床實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肝經鬱熱是導致本病之主因。
結合中醫「止、消、寧、補」的活血理論,辨證施治,採用活血化淤的藥物,促進吸收,抑制細胞凋亡,改善微循環,促進供血,防止病情的發展演變,有效地恢復部分神經纖維功能。
治療,每個階段治療方子都不相同,益視疏肝是視神經萎縮的大夫根據多年治療此類疾病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採用純中醫組方,辨證施治,對症一人一方,配伍經大量臨床經驗證明的有效方劑。該療法能夠真正的治療視神經萎縮,給患者帶來真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