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的看過來!揭秘「保健品」推銷十大陷阱

2020-12-05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通訊員 趙正銀

在全國開展的"保健"市場整治百日行動進入攻堅階段,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為進一步讓廣大群眾認清保健品市場中一些不法分子的忽悠伎倆,特意總結歸納出十種銷售陷阱,以提醒那些"迷戀"保健品的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朋友,不要再被虛假宣傳忽悠上當了。

陷阱一:以免費贈送禮品誘你上鉤。手法是保健品銷售人員以免費送禮品,如雞蛋、大米、面、油以及低價旅遊等,引誘老年人上鉤,讓老年人進入圈套。

陷阱二:以假借公益名義推銷產品。手法是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以假冒公益活動的名義,打著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去聽普及健康知識的講座,實質是為推銷產品做鋪墊。

陷阱三:以誇大承諾宣傳引你上當。手法是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往往宣稱銷售的產品能治高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對胃、腎、肝等內臟有保護作用等,引誘老年人上當。

陷阱四:以登記個人信息為由套你上鉤。手法是保健品推銷人員往往會要求消費者詳細填寫住址、病史、電話等基本信息,趁機問問家裡有沒有老伴、幾個孩子、身體怎麼樣,一方面拉近關係,另一方面套取更重要的信息,為後續銷售保健品打基礎。

陷阱五:以開展"專家"講座請君入甕。手法是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以邀請所謂的專家、醫生到推銷現場。宣稱此專家對某些疾病有非常專業的治療水平,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銷保健品。

陷阱六:以"患者"現身說法讓你輕信。手法是有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安排一些被收買的老年人參與活動並上臺演講,誤導消費者,使其他不知情的老人信以為真,掉入購買圈套。

陷阱七:以免費進行體驗誘你相信。手法是有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安排消費者現場對產品進行免費體驗,在體驗過程中趁機套近乎推銷,從而引誘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購買其產品。

陷阱八:以親情溫情拉攏讓你信任。手法是:針對部分老年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孤單寂寞的現實情況,一些不良的營銷公司為了牟利,僱用人員採用噓寒問暖、上門陪伴、幫做家務等方式,有目的地與老年人建立起信任關係。當老人被這種"溫情"麻痺後,他們隨即以高價推銷保健食品,輕鬆賺取不當利益。

陷阱九:以試吃試用套你讓你買藥。手法是:老年人生活比較節儉,於是一些商家便採用試吃試用的方法向老年人推銷自己的產品。在試吃的過程中,他們會派專人跟蹤詢問試吃情況,從中不停地向老年人灌輸宣傳自家產品的好處。有的甚至上演"苦情戲",向老人訴說自己工作的不容易等。面對"態度誠懇"的推銷員,心軟的老年人往往會有些"愧疚",再加上認為自己試吃過,沒什麼不適感覺,於是掏錢購買產品也就變得水到渠成。

陷阱十:以拉大旗作虎皮,用"補貼"誘惑你。手法是:一些保健品公司以"買保健品國家給補貼,買得越多補貼越多,貨到付款不用擔心!"很多銷售人員打著中國××協會、國家××養老公益援助工程等或國家補貼項目(健康工程、惠民工程)的旗號,讓老年人覺得不買產品就是吃虧了。此外,某些不法商家還會冒充"國家衛計委"工作人員向家境貧寒、久病纏身的老年人打電話,謊稱能幫他們向有關部門申請"政策補貼"和藥費補助,進行欺騙誤導。

執法人員說,以上所列舉的十大保健品市場銷售陷阱,都是他們從查處違法違規銷售保健品的商家時總結出來的,希望廣大消費者看清"保健"市場上的陷阱百態,不要有病亂投醫,更不要被種種陷阱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保健品騙局十大套路被曝光!
    面對保健品市場魚目混珠亂象,德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安局等9部門聯合開展「保健」市場亂象百日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保健品市場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為防止大家上當受騙,以下保健品欺詐、虛假宣傳十大騙術,建議大家轉發到家人群中謹防自己及家人被套路。
  • 為何總有老人被保健品坑,藥劑專家:孤獨感讓推銷有機可趁
    為何總有老人被保健品坑,藥劑專家:孤獨感讓推銷有機可趁 澎湃新聞記者 許珈 2017-03-14 14:25 來源:澎湃新聞
  • 揭秘「保健治療儀」忽悠推銷誘騙老人
    ,洗腦月餘,時機成熟,便開始推銷其保健儀器斂財。老人用上該產品沒效果,再找推銷員,卻發現早已人去樓空。解析「忽悠術」:聽課洗腦禮品釣魚  據劉先生介紹,近期在其小區內,常有自稱高電位治療機宣傳人員向小區內老年人分發宣傳單頁,並稱去恆昌大廈親自體驗者可獲禮品。不花錢有好處,老年人趨之若鶩,忽悠銷售就此展開。
  • 天價保健品一針5.9萬!揭秘讓老人頻繁上當的騙術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王某等人與下級經銷商以59000元一針、98000元兩針的價格專門向老年人銷售、注射「幹細胞」「免疫細胞」保健品。現初步查明涉案被害人達500餘名,涉及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青島、嘉興等九地,涉案總金額高達3000餘萬元!  老人為何頻繁上當?
  • 青島老人拿保健品當藥吃,去世後還有價值9萬多的產品
    山東青大澤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檉律師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老年人團體數量日益龐大,並且老人手中都掌握著一定積蓄。不法人員利用空巢老人心理孤獨感,設下「親情陷阱」,通過各類極具誘惑力的手段,讓老人上當受騙。老年人上當被騙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保健品消費、謊稱中獎的電信詐騙以及金融理財產品消費等。近日,青島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市公安局等部門及律師代表,針對老年人受侵害的案例進行研討支招。
  • 煙臺2015年十大消費警示 保健品推銷最愛忽悠老人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煙臺市消費者協會根據12315投訴平臺上的信息反饋,通過歸納統計,針對2014年消費者投訴熱點及難點問題,總結出2015年十大消費警示,以維護消費者自身合法權益。
  • 保健品市場欺詐營銷現象調查:銷售員抓住老人怕死怕孤獨心理
    隨著購買的保健品越來越多,退休金開始不夠用了,每天把饅頭、包子當主食,幾乎沒有吃過魚、肉之類的葷菜。7月中旬,他連房租都支付不起了,被房東拒之門外。這一消息引起社會關注。有網友說,保健品推銷,已經成為詐騙老人的代名詞。老人被保健品推銷商哄騙而掏空積蓄,乃至變賣家產的現象不是個案,有關部門應該加大打擊力度。
  • 無良商家大打心理牌 老人頻陷保健品騙局(圖)
    李女士說,「另一方面,我看那些年輕的推銷員工作也不容易,為了不讓他們的工資被扣掉,我才買的保健品。」  記者看到,李女士買的這幾種保健品都沒有發票,只有收據。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蘭州市幾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價格比市場價高出六倍之多,而且沒有治療效果。老人們要求退貨時,他們會要求退還至少一千元以上的補償金。
  • 九部門整治保健品欺詐背後:侵權事故多發,有老人被騙後自殺
    此外,9月7日,當地媒體披露,截至今年8月底,佛山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檢查「老人免費體驗店」278家,立案查處違法案件30起。這是今年廣東開展相關整治行動的一個縮影。免費體驗、健康講座、「親情服務」,近年來,類似定位老年人保健產品營銷活動在各地屢見不鮮,卻有不少暗藏陷阱——有的引發侵權事故,甚至導致老人自殺,有的引誘老人上鉤後捲款而逃……更多的結局是,一群群老人遭「忽悠」之後,卻因取證困難或對方人去樓空,陷入維權困局。老套的手法,熟悉的故事,為什麼會在一個個懷揣健康夢的老人身上上演?
  • 保健品之惑
    在媒體不斷揭露「保健品騙局」的同時,一些非法公司、營銷人員繼續以賣保健品為名,行騙取老人錢財之實。讓老人遠離「保健品陷阱」,讓保健品銷售步入正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年2月,她接到一個推銷電話,對方稱自己是教授,推銷鹹陽一家製藥廠生產的保健品,服用後心臟正常跳動就可以不用起搏器。   有心臟病並裝了起搏器的張老太聽得動了心,在與對方溝通之後,購買了35000元保健品。但服用一段時間後,她感覺自己的心臟病並不見好轉,想退貨退款。但對方卻說,扣除相關退貨費用後,只能退回1萬餘元。
  • 「老人痴迷保健品」父母掉入保健品騙局 兒女束手無策
    老年人保健品的騙局,我們欄目已經報導過很多次了,一些商家總會窮盡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騙取老年人的信任,達到推銷他們高價保健品的目的。今天上午,羅湖區的林先生就打來爆料電話說,自己的父母因為身邊朋友的介紹,一步步陷入保健品的「泥潭」,任憑子女如何勸說,都無法動搖兩位老人買高價保健品的決心!
  • 蘭州市啟動護老行動 教老年人識破保健品銷售陷阱
    與之相伴的,市場上的各類保健品也是越來越繁多。近年來,伴隨著保健品市場的火熱,其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的環境亦令人擔憂,製作銷售假冒保健品、違法違規添加化學成分、誇大保健品功效、以保健品代替藥品進行虛假廣告宣傳、以各種欺詐的手段進行銷售等問題時有暴露。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保健品食品銷售欺詐中,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成為受害主體人群,財產、健康受到危害。
  • 揭秘保健騙局:帶老人旅遊是假 藉機高價售賣保健品是真
    2018年12月,在杭州市公安局的協作下,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在江浙兩地同時收網,摧毀了一個高價銷售劣質保健品、甚至設立假「醫療機構」的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百餘名。  一段視頻,截取自一位自稱董博士的男子專門給老年人舉辦的抗癌講座,內容天花亂墜,讓老人家難辨真偽。家住南京市玄武區的焦女士已經74歲了,她和老伴兒就是被這位所謂的董博士的一番演講說動的聽眾之一。
  • 「保健品」騙局大起底:幾大套路誘你越陷越深
    「屢次推脫說不想要,他們說送吃的比較實在,我看草魚也值不了多少錢,就把魚拿走了。」回到家後沒多久,張先生就和愛人將魚烹飪後吃了。  誰知,過了兩個星期,張先生卻接到了保健品業務員的電話,繼續向他推銷保健品。張先生拒絕購買。「這些推銷員說,魚是送給消費會員的,如果我不消費,就需要付款購買草魚。我向他詢問一條魚多少錢,他竟然要我5000元。」
  • 央視曝保健品連環騙局:洗腦+親情牌 專坑你爸媽!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經常會接到一些觀眾的投訴,說他們的父母對保健品情有獨鍾,家中各式各樣的保健品堆積如山。更可怕的是,一些身體有病患的老年人,輕信保健品營銷人員的說法,把藥都停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老年人鍾愛保健品,保健品營銷暗藏著什麼樣的貓膩?
  • 5.9萬元一針所謂幹細胞保健品,不到一年有數百名老人被騙
    江蘇:犯罪團夥專向老人推銷保健品 5.9萬一針2018年三、四月間,長期從事保健品行業的嫌疑人王某等人偶然發現,無錫某生命科技公司正在生產所謂「幹細胞」和「免疫細胞」保健產品。於是他們與該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由無錫的這家公司負責培育「幹細胞」和「免疫細胞」,而王某等人則負責挑選客戶進行銷售。
  • 關愛老人 拒絕「忽悠」人的三無保健品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17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老年保健品成為十大消費維權熱點之首。普通的食品、器械、日用品「搖身一變」,具有了神奇的保健功效,許多老人心甘情願高價購買。老年人為何容易受騙?「坑老保健品」的監管難在哪裡?
  • 天價保健品為何讓老人頻繁上當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王某等人與下級經銷商以59000元一針、98000元兩針的價格專門向老年人銷售、注射「幹細胞」「免疫細胞」保健品。現初步查明涉案被害人達500餘名,涉及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青島、嘉興等九地,涉案總金額高達3000餘萬元!  老人為何頻繁上當?
  • 聽講座被推銷「特效藥」 到手一查是「化妝品」
    健康講座、藥品試用、名醫義診……看似關愛老人健康的活動,背後卻潛藏會議營銷鏈條。近日,成都78歲的黃婆婆,就落入了保健品會議營銷的陷阱。在成都眾心家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眾心家園」)舉辦的愛眼講座上,她被工作人員推銷購買了近3萬元(實付七千餘元)的「特效藥」。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藥品」是沒有治病效果的保健品和化妝品。成都一位老人花近萬元買的「特效藥」實際是保健品和化妝品8月3日上午,成都武侯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眾心家園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100餘盒保健品。
  • 保健品體驗店23G資料曝光!全是誘騙老人的套路
    雖然在查處現場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證據,但是執法人員通過對現場查扣的筆記本電腦和U盤進行數據恢復後發現,關於產品、病症、資料文字、培訓視頻、PPT課件、圖片等的宣傳資料容量達23.2G。這些資料不僅有效證明了該店在銷售產品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行為,更是揭秘了普遍存在的保健品體驗店是如何讓中老年消費者「自願消費」的營銷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