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通訊員 趙正銀
在全國開展的"保健"市場整治百日行動進入攻堅階段,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為進一步讓廣大群眾認清保健品市場中一些不法分子的忽悠伎倆,特意總結歸納出十種銷售陷阱,以提醒那些"迷戀"保健品的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朋友,不要再被虛假宣傳忽悠上當了。
陷阱一:以免費贈送禮品誘你上鉤。手法是保健品銷售人員以免費送禮品,如雞蛋、大米、面、油以及低價旅遊等,引誘老年人上鉤,讓老年人進入圈套。
陷阱二:以假借公益名義推銷產品。手法是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以假冒公益活動的名義,打著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去聽普及健康知識的講座,實質是為推銷產品做鋪墊。
陷阱三:以誇大承諾宣傳引你上當。手法是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往往宣稱銷售的產品能治高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對胃、腎、肝等內臟有保護作用等,引誘老年人上當。
陷阱四:以登記個人信息為由套你上鉤。手法是保健品推銷人員往往會要求消費者詳細填寫住址、病史、電話等基本信息,趁機問問家裡有沒有老伴、幾個孩子、身體怎麼樣,一方面拉近關係,另一方面套取更重要的信息,為後續銷售保健品打基礎。
陷阱五:以開展"專家"講座請君入甕。手法是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以邀請所謂的專家、醫生到推銷現場。宣稱此專家對某些疾病有非常專業的治療水平,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銷保健品。
陷阱六:以"患者"現身說法讓你輕信。手法是有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安排一些被收買的老年人參與活動並上臺演講,誤導消費者,使其他不知情的老人信以為真,掉入購買圈套。
陷阱七:以免費進行體驗誘你相信。手法是有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安排消費者現場對產品進行免費體驗,在體驗過程中趁機套近乎推銷,從而引誘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購買其產品。
陷阱八:以親情溫情拉攏讓你信任。手法是:針對部分老年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孤單寂寞的現實情況,一些不良的營銷公司為了牟利,僱用人員採用噓寒問暖、上門陪伴、幫做家務等方式,有目的地與老年人建立起信任關係。當老人被這種"溫情"麻痺後,他們隨即以高價推銷保健食品,輕鬆賺取不當利益。
陷阱九:以試吃試用套你讓你買藥。手法是:老年人生活比較節儉,於是一些商家便採用試吃試用的方法向老年人推銷自己的產品。在試吃的過程中,他們會派專人跟蹤詢問試吃情況,從中不停地向老年人灌輸宣傳自家產品的好處。有的甚至上演"苦情戲",向老人訴說自己工作的不容易等。面對"態度誠懇"的推銷員,心軟的老年人往往會有些"愧疚",再加上認為自己試吃過,沒什麼不適感覺,於是掏錢購買產品也就變得水到渠成。
陷阱十:以拉大旗作虎皮,用"補貼"誘惑你。手法是:一些保健品公司以"買保健品國家給補貼,買得越多補貼越多,貨到付款不用擔心!"很多銷售人員打著中國××協會、國家××養老公益援助工程等或國家補貼項目(健康工程、惠民工程)的旗號,讓老年人覺得不買產品就是吃虧了。此外,某些不法商家還會冒充"國家衛計委"工作人員向家境貧寒、久病纏身的老年人打電話,謊稱能幫他們向有關部門申請"政策補貼"和藥費補助,進行欺騙誤導。
執法人員說,以上所列舉的十大保健品市場銷售陷阱,都是他們從查處違法違規銷售保健品的商家時總結出來的,希望廣大消費者看清"保健"市場上的陷阱百態,不要有病亂投醫,更不要被種種陷阱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