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病態的菸草植物,促使科學家揭露了有關病毒的真相

2020-12-06 騰訊網

德國病理學家羅伯特·科赫於1882年發現了結核病背後的細菌,並提出了將微生物與它們所引起的疾病聯繫起來的簡短指南。對於細菌理論來說,這是意外的收穫,我們現代的認識是病原體確實會使我們生病。這不僅動搖了醫學領域:植物學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羅伯特·科赫與他分離出的結核病細菌

當花葉病的疫情在19世紀中期威脅歐洲菸草作物時,植物病理學家開始著手確定其根本原因。幾十年來,只有一位具有遠見的植物學家馬蒂納斯·貝耶林克意識到這種來源既不是細菌感染也不是真菌感染,而是完全不同的一種:病毒。

今天,我們知道病毒幾乎可以在空氣,海洋和土壤中的任何地方發現。其中極小部分是引起疾病的危險病原體,例如目前SARS-CoV-2的冠狀病毒引起全球大流行感染。然而,病毒的研究並非始於醫學,而是始於植物學。病毒是如此之小且如此奇特,以至於科學共識需要數十年才能同意它們完全存在。

1857年,荷蘭的農民報告稱,影響愛爾蘭馬鈴薯疫病背後的真菌,該病同樣威脅著另一種經濟上至關重要的作物:菸草。葉子開始變成斑駁的深綠色,黃色和灰色,使農民損失多達80%的農作物。反覆種植相同作物的大量菸草田地尤其容易受到影響,這種疾病一旦擴散到農民的田野中,就會迅速傳播。

阿道夫·梅耶

在荷蘭,植物病理學家阿道夫·梅耶於1879年開始研究該病,並將其命名為「菸草的馬賽克病」。他試圖使用科赫的指導方針,該指導方針要求分離、培養、接種、再患病,以找到其病因。但是梅耶遇到了麻煩,儘管他證明病葉中的汁液可以將疾病傳播給健康的葉子,但他無法產生病原體的純淨培養物,也無法在顯微鏡下發現罪魁禍首。

植物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夫斯基從1887年開始在克裡米亞研究菸草花葉病時,他採取了另一種方法。他通過無釉瓷器製成的精細過濾器過濾汁液,無釉瓷器的孔很小,細菌無法通過。但是,當伊萬諾夫斯基將濾過的汁液放在健康的菸葉上時,它變成斑駁的黃色,並帶有疾病。伊萬諾夫斯基簡直不敢相信,他於1892年發表了這一發現。得出的結論是,這種疾病是由可通過過濾器的毒素引起的,或者某些細菌已從裂縫中漏出。

貝耶林克

荷蘭微生物學家貝耶林克獨立進行了與伊萬諾夫斯基幾乎相同的實驗,但他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 這位早期的病理學家在瓷器過濾器實驗中增加了第二種過濾系統,該系統使用了一種稱為瓊脂的明膠來證明沒有微生物在第一次過濾中存活下來。細菌被卡在明膠的頂部,但神秘的馬賽克病原菌卻通過了它。

貝耶林克還提供了證據,表明該病原體依賴於葉片生長。通過從受感染的葉子中重新過濾病原體,並用其在另一株植物上引起花葉病,他證明了這種病原體可以傳播而不會稀釋其致病能力。他證明病原體在葉子中生長,但是奇怪的是,沒有葉子就無法繁殖。貝耶林克在1898年發表研究成果時,將傳染性的過濾物質活體傳染性流體稱為傳染性活體流體。作為一種簡寫,他從拉丁語中重新引入了「病毒」一詞,表示一種液體毒物,專門指代這種新型病原體。

大膽的假設

儘管貝耶林克錯誤地認為病毒是液態的,但他的結果接近標準。然而他的想法並沒有流行,他關於沒有細胞的病原體的建議與早期的細菌學理論相矛盾,並且在當時是激進的。

菸草花葉病的感染過程

伊萬諾夫斯基繼續尋找由細菌引起的菸草花葉病的原因,聲稱「不需要貝耶林克的大膽假設就可以解決整個問題」。1898年,即貝耶林克的著作發表的同一年,牛口蹄疫成為第一種與可過濾劑或足以通過瓷過濾器的微生物有關的動物疾病。1901年,美國研究人員在古巴研究了黃熱病,得出的結論是,蚊子攜帶的疾病也是由足以過濾的東西引起的。

當時,研究人員並不認為他們的發現是像貝耶林克一樣的病毒。普遍的理論是,只有細菌可以通過過濾器。在早期,有時將幾乎看不見的細菌與貝耶林克的病毒歸為一類。

一種模型病毒

1929年,生物學家弗朗西斯·福爾摩斯使用菸草花葉病毒開發了一種方法,證明病毒是混合在過濾液中的離散顆粒,並且在較高濃度下具有更強的作用。1935年,化學家溫德爾·M·斯坦利創建了該病毒的結晶樣品,可以用X射線對其進行可視化,從而獲得了1946年諾貝爾獎的。(菸草花葉病毒最清晰的X射線衍射圖像來自1955年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是在她對DNA雙螺旋的發現做出貢獻之後)菸草花葉病毒的第一張清晰直接的照片在1941年才出現,當時發明了一種強大的電子透射顯微鏡,這種顯微鏡揭示了菸草花葉病毒的瘦而粘的形狀。

160,000×放大倍數下看到的菸草花葉病毒

這是科學理解病毒的一個轉折點,因為視覺證據消除了對其存在的任何懷疑。圖像顯示病毒是由遺傳物質包裹在一層堅固的蛋白質分子外層中構成的簡單結構,與黏糊糊的細胞細菌相去甚遠。但是貝耶林克在1931年去世時並沒有活著看到他的理論得到證實。

梅耶,伊萬諾夫斯基和貝耶林克的工作在他們的一生中雖然並沒有阻止菸草馬賽克的傳播,但是他們在菸草花葉病毒方面的開創性工作開啟了百年研究之門。這項研究已經揭示了各種各樣的病毒結構和生存策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吧!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經過探索,最終揭露真相!
    科學家經過探索,最終揭露真相!早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前蘇聯就曾經對地球進行過大規模的開採探測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科拉鑽孔項目了。雖然這個項目是前蘇聯跟美國進行軍備對抗時所開展的,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但是這一項目的實施卻吸引到了全世界的目光。
  • 德國科學家利用菸草植物開發抗瘧藥物新方法
    德國馬普學會分子植物生理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生物技術將青蒿基因轉移到多葉植物菸草中,大量生產青蒿素前體——青蒿素酸,以期降低抗瘧藥物的生產成本。該方法發表在近期的科學雜誌eLife上。      科學家們把這種菸草生產青蒿素酸的方法稱為「COSTREL」。首先將合成青蒿素關鍵酶的基因轉移到菸草植物的葉綠體基因組成中,生成葉綠體轉基因植物,並在這些植物中添加另一組基因。
  • 高中生物病毒有關知識點歸納
    如專門寄生在動物細胞中的稱為動物病毒(愛滋病毒等),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中的稱為植物病毒(菸草花葉病毒等),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中的稱為細菌病毒(噬菌體)。  噬菌體的繁殖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即吸附一侵入→增殖(複製與生物合成)→成熟(裝配)→裂解(釋放)。整個過程必須在它的宿主活細胞中完成。
  • 《科學》:菸草或能作中介,幫助實現植物跨種嫁接
    蟠桃樹長出杏子,蘋果樹開出梨花,甚至同一棵果樹可以生長出十多種水果,植物嫁接技術已經被普遍用於果樹、林木、花卉的繁殖上。然而植物嫁接技術常常受物種親緣性限制,近緣植物之間嫁接成功率較高。近日科學家們發現,一種菸草可以「做媒」,幫助實現跨物種嫁接。
  • 科學家無奈揭露真相
    科學家無奈揭露真相人的正常體溫是37°。這是一種大眾的常識,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的。然而如果科學家告訴大家這是一種偽科學,也許在幾百年前人的體溫一直都是37°,但是在近200年以來,人的體溫早就已經下降了。這聽上去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呢?因為根據大數據顯示,其實人目前的正常體溫已經趨近於36.6℃了。
  • 新藥物疫苗幫植物對抗病毒
    它們代表著黃瓜花葉病毒,這是一種病原體,會使種植南瓜、黃瓜和瓜類作物的田地整個荒蕪。如今,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快速開發疫苗的方法,最終可以保護農作物免受病毒病原體的侵害。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發現。」並未參與該項研究的美國羅利市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植物病理學家Anna Whitfield表示。
  • 浙大科學家揭示病毒在昆蟲體內悄悄傳宗接代的秘密
    浙江在線杭州6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曾福泉 通訊員 周煒 朱原之)浙大科學家近日一項新發現,揭示了一種對番茄危害極大的病毒如何巧妙地與害蟲「勾結」:這種病毒寄宿在昆蟲體內,而昆蟲的部分後代一出生就自帶病毒。
  • 科學家就揭露了真相
    科學家就揭露了真相!想必很多人一生中都擁有過無數次想要自殺的念頭,尤其是在承受了一定的壓力之後,可能沒有辦法得到及時的疏解,最終就促使了不少人走上了絕境在科學家們看來,並非是大腦不去阻止自殺的行為,而是人的情緒,動作和語言等其實都是由大腦支配的。
  • 科學家揭露真相!
    科學家揭露真相!每個人都會做夢,但是醒來的時候幾乎都會遺忘掉自己在夢中時所做的一切,以及發生的一切,只會記得一個模糊的影像。科學家也非常想要揭露每個人的夢境,但是只可惜夢境屬於自我一個人的,就像人類離開了這個世界一樣,科學家也很想知道這些人是不是真的離開了,會不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出現在另一個空間裡,但是可惜的是離開的人也沒有辦法和活著的人交流。
  • 看不見的病毒最初是如何被人類發現的?科學家花了整整41年
    是故,麥爾提出的非濾過性的細菌是導致菸草患花葉病的病原這個觀點並不成立,它經受不住重複實驗的檢驗。但毋容置疑的是,麥爾乃史上第一個發現菸草花葉病是一種植物傳染病的科學家。麥爾開啟了菸草花葉病致病因子的研究先河。
  • 介體昆蟲,傳播植物病毒的幫兇
    植物病毒病是因植物感染病毒而引起的病害,常見的植物病毒有菸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馬鈴薯Y病毒、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和大麥黃矮病毒等。植物感染病毒後會出現各種不良症狀,如葉片或果實變色,葉片或莖稈壞死,枝幹或果實畸形等。
  • 菸草所首次揭示植物蛋白質的巴豆醯化修飾—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菸草研究所菸草病蟲害防控科研團隊在菸草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菸草蛋白質巴豆醯化參與細胞碳代謝等多種生物學進程
  • J Agric Food Chem:瀋陽農大吳元華團隊揭示微生物天然產物ε-PL對菸草花葉病毒的抗病毒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ε-PL顯著誘導菸草花葉病毒(TMV)病毒粒子的片段化,並延遲了TMV-GFP和野生型TMV在植物中的系統感染。ε-PL處理還顯著抑制菸草BY-2原生質體中TMV的RNA積累。  RNA-seq的結果表明,該試劑可誘導與防禦反應,應激反應,自噬和泛素化相關的基因顯著差異表達。其中,作者選擇了15個關鍵的差異表達基因進行實時定量PCR驗證。
  • 科學家揭露真相
    科學家揭露真相每個人都會做夢,有的夢是不切實際的,比如粉絲想要嫁給自己的偶像,也有一些夢在醒來之後可能會成真。就比如努力付出,想要考上研究生,最終發現真的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學校。那麼究竟什麼是夢?為什麼夢會存在?夢究竟代表了什麼?以及夢中的世界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 快速了解菸草花葉病毒病
    菸草能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有它自身的道理的,菸草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藥物植物,它自身就具有很大的醫療價值,它是有很大的藥物性的,不僅能消毒殺蟲殺菌,還能治療多種疾病,這就是它有利的一面,這也是它能在全國各地大範圍種植的根本原因,因為它能給國家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的發展。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菸草花葉病毒病。
  • 中國科研人員發現能感染蜜蜂的植物病毒
    原標題:中國科研人員發現能感染蜜蜂的植物病毒   導致蜜蜂蜂群衰竭失調(CCD)的原因,一直是困惑科學界的難題。近日,由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繼蓮和美國農業部蜜蜂研究室陳彥平博士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一種能感染蜜蜂的植物病毒——菸草環斑病毒(TRSV);這一蜜蜂病蟲害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可能有助於揭開CCD的秘密。
  • 菠菜含鐵量真相的揭露
    菠菜含鐵量真相的揭露時間:2017-03-16 09:1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菠菜含鐵元素是補鐵蔬菜? 菠菜含鐵量真相的揭露 經常聽到身邊的的朋友說,多吃點菠菜,補鐵。認為菠菜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在補鐵食物中,菠菜補鐵是首推的。那菠菜真的含鐵豐富嗎?
  • 花菸草:喇叭狀花型,顏色豐富,非常有趣~
    花菸草,又叫菸草花,是茄科菸草屬有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全體被粘毛。花型圓圓的,呈喇叭狀,而且顏色豐富,看起來很美。一般在陰暗的天氣或者晚上開放,晴天就會閉合,十分有趣。花菸草生態習性:花菸草喜溫暖、向陽的環境及肥沃疏鬆的土壤,耐旱,不耐寒。喜溫暖、向陽環境,不耐寒,較耐熱。日照需充足,日照不足植株易徒長,開花疏鬆而色淡不美觀。定植成活後摘心一次,促使多分枝。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植物幹細胞免受各種病毒感染機制
    分生組織存在於所有植物的頂端,使得它們能夠長出新的莖或新的根。在樹木中,分生組織也存在於樹幹中,能增加樹幹的周長。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就知道,位於植物頂端的分生組織,即莖尖分生組織(shoot apical meristem, SAM),具有非凡的能力:即使植物的其他部分被病毒徹底感染,它們也能在產生特定的子細胞時保持無病毒狀態。
  • 紀錄片 | 《崇高之上》揭露宇宙真相
    道無止盡|道在合一當揭秘紀錄片《崇高之上》是關於這個星球的真相,關乎每一個地球居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