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前沿:電致變色玻璃窗你見過嗎?

2020-11-22 慧聰網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智能玻璃已經存在幾十年了,但價格相當高,應用範圍很窄,例如波音客機的窗戶。但一種新型的電致變色玻璃窗技術能通過添加或移去電荷使其顏色發生相應改變,這比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技術更加靈活,價格也更加便宜。

    商業化的材料只可以阻擋陽光中的可見光部分,對於產生熱的不可見的近紅外光部分不起作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化學工程教授Delia Milliron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玻璃,可以有選擇性地阻擋產生熱量的近紅外部分以及可見光部分。Milliron說該產品目前的性能已足夠優良,計劃利用這一進展建立一條生產線,進一步推進這一技術。

    使得窗玻璃更加智能的關鍵是嵌入到玻璃材料中的由導電材料製成的納米晶「框架」。納米晶和玻璃材料本身具有明顯不同的光學性質,將兩者複合能阻擋高達90%的近紅外光以及80%的可見光,而且在環境明亮和陰暗的情況下都保持「冷」,這在炎熱天氣下有助於建築物的節能。

    Milliron說,這種製造方法稱為向日葵技術(Heliotrope Technologies),不同於目前電致變色玻璃製造商的低收益方法。傳統製造技術依賴類似於某些微電子製造的能源密集型技術,而這種向日葵技術旨在通過沉積溶液到玻璃薄膜上來實現商業化,這種技術更快且消耗的能量更低。

    該技術原理與可充電電池很像。想像一下,器件一開始是透明的,很亮。施加一定的電壓,對納米晶進行充電,使其吸收近紅外光。如果稍微延長器件的充電時間,玻璃材料也將帶電,變得暗淡。對玻璃進行放電,又重新恢復完全透明的明亮狀態。在最近的一次演示中,Milliron及其同事發現,以特定的結構來排列納米晶,可以使電子和離子在玻璃材料和納米晶之間快速移動,這意味著這種複合材料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完成模式切換——比Milliron所知的任何商業電致變色玻璃材料都要更快。這種新材料的成本更低、製造技術更加可靠。

    另外的好處是,此前推出的材料是棕色調,新的納米晶玻璃材料創造出了更加中性的藍色調,Milliron認為這對於很多應用領域來說可能是必備的。Heliotrope公司總裁Jason Holt希望公司在2017年將第一批產品投入市場。

責任編輯:鄭必佳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圖]新工藝能將電致變色玻璃窗變色速度提升10倍
    很快,電致變色玻璃窗將迎來重大變革,它將擁有更多的顏色選擇以及更加快的變色速度。
  • Vivo展示新機採用的電致變色玻璃後蓋技術
    雖然左上角的後攝模組被黑色膠布給擋住,但採用「電致變色」技術的玻璃後蓋還是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Vivo 解釋稱,這項技術背後的基礎原理有些複雜,但最終呈現給大家的效果還是相當絢爛。此前已有企業在汽車天窗或辦公場所的玻璃窗上運用過類似的電致變色技術,但這次也不是我們首次在智慧型手機的玻璃後蓋上見到。因為今年 1 月的時候,一加就曾展示過類似的概念設計。至於有多少消費者會被這項技術所吸引,以及廠商是否只是拿它當作一個營銷噱頭,仍有待時間去檢驗。
  • 【爆料】vivo展示新機採用的電致變色玻璃後蓋技術
    雖然左上角的後攝模組被黑色膠布給擋住,但採用「電致變色」技術的玻璃後蓋還是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Vivo 解釋稱,這項技術背後的基礎原理有些複雜,但最終呈現給大家的效果還是相當絢爛。 此前已有企業在汽車天窗或辦公場所的玻璃窗上運用過類似的電致變色技術,但這次也不是我們首次在智慧型手機的玻璃後蓋上見到。 因為今年 1 月的時候,一加就曾展示過類似的概念設計。至於有多少消費者會被這項技術所吸引,以及廠商是否只是拿它當作一個營銷噱頭,仍有待時間去檢驗。
  • 電致變色玻璃
    目前能夠應用在陽光控制玻璃的技術有電致變色技術、氣致變色技術、光致變色技術、熱致變色技術、液晶技術等,其中電致變色技術很具有實現大面積產業化應用的潛力。早在1969年,S.K.Deb首次發現了無定形WO3薄膜具有電致變色性能,並提出了「氧空位色心」機理,由此開啟了電致變色的研究。
  • 電致變色薄膜
    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sm)材料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聚苯胺,聚苯胺可以通過電化學過程或者苯胺的化學氧化過程來形成。如果把電極浸入含有低濃度苯胺的鹽酸溶液中, 在電極上就會產生聚苯胺薄膜。根據不同的氧化態,聚苯胺可以呈現為淺黃色或者深綠/黑色。其它找到技術應用的電致變色材料包括紫羅鹼和en:polyoxotungstate。
  • 【專利解密】努比亞電致變色技術 開啟手機色彩自定義時代
    【嘉德點評】努比亞發明的電致變色技術方案,實現了一種人性化的電致變色控制技術,為用戶提供了一種省電、主動可控,且可以連續調節的電致變色控制方案,不僅提高了智慧型手機設備的觀感,也增強了用戶體驗。集微網消息,據數碼博主爆料,下一代紅魔電競手機擁有機身變色功能,輕觸機身側鍵,手機後蓋就能變成透明版本。
  • OPPO Reno5 Pro+電致變色深度解析:變色還能傳情?
    ,這次OPPO把黑科技玩到了機身背板上,與Joshua Vides聯名推出的藝術家限定版,支持電致變色技術。那麼採用電致變色技術的OPPO Reno5 Pro+和普通手機在外觀上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沒錯,就是變化!要知道,OPPO Reno5系列背殼上的星鑽工藝,能夠在不同角度、光源的照射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雖然也是每個都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但這是經過光線的折射而產生,機身背殼本身並不會主動變色。而電致變色讓一部手機不會拘泥於只能擁有一種顏色。那麼這項黑科技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 消費電子科技風口:《電致變色玻璃》
    未來蘋果、三星、華為等世界級手機廠商參與應用電致變色玻璃技術,會給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電致變色玻璃市場迎來新的科技風口。今年A股市場上無線耳機TWS的爆發帶動了科技消費電子板塊的爆炒,電致變色玻璃概念有望接力,有望帶領科技股再次風雲湧現。
  • 「專利解密」努比亞電致變色技術 開啟手機色彩自定義時代
    【嘉德點評】努比亞發明的電致變色技術方案,實現了一種人性化的電致變色控制技術,為用戶提供了一種省電、主動可控,且可以連續調節的電致變色控制方案,不僅提高了智慧型手機設備的觀感,也增強了用戶體驗。集微網消息,據數碼博主爆料,下一代紅魔電競手機擁有機身變色功能,輕觸機身側鍵,手機後蓋就能變成透明版本。根據相關的功能描述來看,這種方案應該採用了電致變色技術,可以在不同的電流和電壓下呈現出不一樣的透明度。
  • 黃色氧化鎢電致變色薄膜
    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功能材料,在諸如電致變色、有毒氣體探測和光化學催化等方面已得到較系統的研究。中鎢在線提供優質黃色氧化鎢材料。 黃色氧化鎢電致變色薄膜是當下被研究得最多的無機電致變色薄膜,常用於組裝智能玻璃。
  • 電致變色玻璃做手機背蓋?網友說,我只在波音787上見過
    手機背蓋採用電致變色技術,通過採用具備電致變色屬性的材料來實現手機背蓋的顏色轉變,可以達到買一部手機,獲得「電致變色是這種特殊材料的光學屬性(反射率、透過率、吸收率等)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發生穩定、可逆的顏色變化的現象,在外觀上表現為顏色和透明度的可逆變化。
  • 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電極材料
    對於電致變色器件,理想的電極材料不僅需要高導電率,而且需要極好的透光性和抗化學以及電化學腐蝕的能力。電致變色器件中常用的電極材料是ITO薄膜。但是,其導電性不足夠獲得很高的響應速度,尤其是在大面積器件中。並且其2D平面結構嚴重的限制了電致變色材料和電極之間的接觸面積,會顯著地限制電致變色器件中的電化學反應速度。另外,它的脆性也阻礙了其在柔性和可拉伸電子中的應用。
  • 智能材料:電致變色材料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有多遠?
    電致變色材料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有多少路要走?這是一個挺大的命題,需要我們在對該種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後,才足以做出思考。所以,我們先一起來粗線地了解一下這可能離你很近、可能離你有點兒遠的新材料吧!衛星那麼,什麼是電致變色材料?電致變色材料是電致變色器件中最核心的材料。
  • 電致變色玻璃技術曝光:可自定義配色
    點擊播放 GIF 0.9M該博主透露,之所以能夠實現這種效果,是因為採用了電致變色玻璃背板技術公開資料顯示,電致變色材料能在外加較低的驅動電壓或電流作用下,發生可逆的顏色變化,是材料的價態和組分發生可逆的變化,使材料的光學性能發生改變或者保持改變。目前,電致變色材料已廣泛應用到建築、汽車玻璃、飛機玻璃中。
  • 不用換殼也能擁有不同配色 vivo大方官宣電致變色玻璃技術
    ,日前在網絡大V曝光之後,@vivo 也正式大大方方官宣了其電致變色玻璃背板技術。官方表示,「既然藏不住了我們就官宣一波,這是手機背蓋的電致變色技術,原理很複雜,效果很絢爛,關鍵不費電……」而根據官方展示的官宣視頻來看,該功能還有一個用途,那就是可以當作久已失傳的呼吸燈功能,用於提醒用戶手機有什麼信息過來。
  • 電致變色玻璃或升華OPPO新品外觀設計
    電致變色技術主要應用於玻璃上,藉助材料的在反射率、透過率、吸收率等光學屬性,在電場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穩定、可逆的顏色變化現象,包括能夠改變玻璃上的顏色與透明度。 (電致變色技術可隱藏玻璃內的景物) 也因為這個特性,電致變色技術常常在飛機
  • 【技術前沿】科學家開發新型「智能」變色玻璃技術,有望應用於汽車車窗
    智能變色玻璃技術可以控制進出建築物或車輛的光線和熱量,而不會影響其視野。著色可以使玻璃透過更多的自然光,同時仍保持隱私,並且對節能有積極意義。縱觀市面上變色窗的原理不外乎以下這些類型:電致變色、光致變色、熱致變色、液晶窗、懸浮顆粒窗等。目前在變色玻璃領域仍以電致變色為主。
  • 自主研發電致變色薄膜技術,「光羿科技」獲麥星投資領投的2000萬...
    36氪獲悉,電致變色薄膜技術研發商光羿科技獲得由麥星投資領投的200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能補充和業務拓展。電致變色技術主要用來幫助材料實現在不同的電流、電壓、光線下變換不同的顏色,近年來逐漸被應用在智能眼鏡、汽車玻璃和建築玻璃等方面,未來還將擴展至智能家居、AR頭顯、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受制於傳統的電致變色技術發展不足,國內幾十年來對應的落地場景大多局限在公共建築和高端車型方面。
  • 電致變色玻璃 | 這款奧迪長得像滑鼠,卻獲了設計獎?
    20世紀30年代:         有了關於電致變色的初步報導。20世紀60年代:         Plant在研究有機染料時發現有電致變色的現象,並進行了研究。1969年:          S.K.Deb首次使用無定形WO3薄膜製備了電致變色器件,並提出了「氧空位色心」機理。
  • 新型電致變色薄膜油墨:更安全、應用領域更廣!
    導讀最近,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水基的電致變色薄膜油墨和一種更加安全的新製造方案,使得電致變色薄膜可以更加安全地廣泛應用於各個場景。然而,有一種後視鏡可以自動將光線轉化為暗藍色,這是由於一種電致變色薄膜在起作用。在製造領域,電致變色薄膜通常以油墨的形式,塗覆於其他材料之上,例如鏡面。它們通常存在於易燃,且含有有毒物質的溶液中,從而無法適應許多依賴於列印和噴塗來設置顏色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