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電極材料

2020-11-06 柔性電子服務平臺

對於電致變色器件,理想的電極材料不僅需要高導電率,而且需要極好的透光性和抗化學以及電化學腐蝕的能力。電致變色器件中常用的電極材料是ITO薄膜。但是,其導電性不足夠獲得很高的響應速度,尤其是在大面積器件中。並且其2D平面結構嚴重的限制了電致變色材料和電極之間的接觸面積,會顯著地限制電致變色器件中的電化學反應速度。另外,它的脆性也阻礙了其在柔性和可拉伸電子中的應用。如何克服其脆性和提升導電性以及柔性是這一領域的技術瓶頸。而且,由於銦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非常稀缺和貴重的元素,找到另一種導電材料來替代傳統的ITO薄膜是研究的熱點。


在研究的過程中,納米導電材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金屬納米材料(如金屬納米線和金屬網格),碳材料(如碳納米管和石墨烯),以及納米摻雜金屬氧化物被廣泛地研究。這些納米導電材料用於電致變色器件不僅能提升電致變色性能,還可以促進下一代多功能和可穿戴器件的發展。下面主要介紹常用的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導電材料,包括銀納米線,碳納米管,石墨烯,納米摻雜的金屬氧化物和混合導電納米材料。

圖1.電致變色器件中主要的導電納米材料


1. 銀納米線

銀納米線是指直徑為納米級、長度微米級的1D的銀納米結構。銀納米線薄膜具有與商業化ITO薄膜類似甚至更好的導電性和透光率,這是由於其內在的高導電性,多孔結構和更大的比表面積。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低成本和大尺寸連續製造銀納米線薄膜已經迅速發展,商業化的透明導電銀納米線薄膜已經面市並用於商業化產品。另外,銀納米線的柔軟性和韌性讓其成為下一代可穿戴光電子器件的潛在候選者。對於電致變色器件而言,銀納米線薄膜電極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柔性可拉伸電子器件的發展。

隨著柔性電子器件技術的快速發展。2014年,Lee首次使用銀納米線電極組裝了氧化鎢的可拉伸可穿戴電致變色器件,該器件可以可逆的拉伸和彎曲。他們將銀納米線網絡固定在PDMS彈性基底上來製備可拉伸電極。在拉伸50%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保持顏色變化的能力。

圖2. (a)-(c)可拉伸電致變色器件示意圖;(d)和(e)圖形化電致變色器件在拉伸0%和50%的著色和褪色的照片;(f)基於銀納米線/PDMS的電致變色器件(g)可拉伸電致變色材料成分;(h)可拉伸電致變色器件堆積示意圖

2. 碳納米管

碳納米管作為1D空心材料,其管子的兩端是被封裝的。它們的徑向尺寸通常被認為是納米級,軸向尺寸被認為是微米級。它們的結構含有大量的sp2雜化碳原子,沿六邊形分布形成單層(單壁碳納米管)或者多層(多壁碳納米管)。由於其1D納米結構的獨特性和傑出的電學以及力學性能。碳納米管在各種電子器件中有巨大的潛在應用。特別的是,它本身的高導電性,傑出的穩定性和柔性,以及容易和低成本製造,讓其成為下一代電子的電極材料的潛在候選人。當碳納米管作為電致變色器件的電極時,它可以用作敏感傳感單元和柔性可拉伸電子器件中,促進了柔性多功能電致變色器件的進一步發展。另外,由於碳納米管的部分功能化結構,它們也可以用作電極和電致變色材料,這有利於簡化電致變色器件的結構和降低製造成本。

碳納米管作為電極有著許多有趣的結果。Bao等人通過將可拉伸電致變色器件與觸覺傳感結合在一起展示了一種仿變色龍的可拉伸電子皮膚。他們將塗有單壁碳納米管的PDMS作為彈性導電電極,商業化的P3HT電致變色材料作為染料盒來製備可拉伸器件。具有金字塔結構的單壁碳納米管層也可以作為觸覺傳感器來實現智能電子皮膚。這種器件可以穿戴在人體上,並且在不同的拉伸下可以呈現深紅色,藍灰色和淺藍色。這就證明觸覺信息可以直接通過智能電子皮膚的顏色變化來讀出。

圖3.(a)仿變色龍電子皮膚的示意圖;(b)電致變色超級電容器示意圖和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顏色變化


3. 石墨烯

石墨烯受到廣泛地關注是其在2004年首次通過機械剝離的方法製備。它獨特的蜂巢狀單層碳原子2D結構賦予了高電子遷移率,超強的機械性能,良好的化學熱穩定性,以及獨特的導電性和透光性等。因此,它可以應用於各種電子器件中,尤其是可以作為透明電極來代替傳統的ITO電極。當被應用於電致變色器件的電極時,石墨烯納米片有利於器件顏色轉變的穩定性,歸因於其內在高化學和電化學惰性。另外,石墨烯的柔軟性適用於製備柔性可拉伸電極,可以促進可穿戴電致變色器件的發展。

在2009年,Shi等人首次製備了基於透明石墨烯電極的聚苯胺電致變色器件。聚苯胺附著在石墨烯電極上相比於附著在ITO電極上在酸性電解質中展示出更好的轉變穩定性。這種現象說明石墨烯具有更好的結構穩定性,而ITO薄膜在酸性電解質中會逐漸溶解。除了提升穩定性,石墨烯也被認為是一種柔性可摺疊的電極。

圖4.(a)聚苯胺-石墨烯電極的SEM照片;(b)和(c)聚苯胺-ITO和聚苯胺-石墨烯在酸性電解質中的循環穩定性;(d)電致變色薄膜在ITO玻璃上不同電壓下的吸光光譜曲線;(e)電致變色薄膜在PET-石墨烯上不同電壓下的吸光光譜曲線


4. 摻雜金屬氧化物

摻雜金屬氧化物是目前商業化透明電極的主流材料。ITO,FTO,AZO和ATO薄膜通常被用作透明導電材料。但是,這些緊密堆積金屬氧化物薄膜電極的2D平面結構會嚴重限制它們與電化學活性成分的接觸面積,會很大程度影響電致變色響應速度和顏色質量。另外,它們的內在脆性也嚴重影響了它們在柔性電子中的應用。最近,隨著納米科學技術的進步,一系列的納米導電氧化物材料被製備,並且表現出柔性,大的比表面積等良好性能。但是,由於不可避免地表面電阻,它們的整體電阻顯著升高。這是由於它們的晶體結構的取向和規整性以及堆積的緊密性。幸運的是,可以通過物理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是將其沉積在2D平面電極上來形成更好的3D電極。相比於傳統的2D電極,這種新型電極有利於表現出更好的電致變色性能。

圖5.(a)ITO平面電極和ITO納米顆粒薄膜電極的示意圖;(b)ITO平面電極和ITO納米顆粒薄膜電極的CV曲線;(c)FTO和3D結構的FTO示意圖;(d)ITO納米纖維的透射電鏡圖;(f)FTO電極和3D FTO電極用作電致變色器件的性能比較

5. 混合導電材料

混合導電材料通常包含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導電成分和至少一種納米結構材料。總體來說,混合是一種有效途徑來組合多種導電材料,可以克服每一種材料的缺點,保持其優點。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過去幾十年裡,一些導電材料被研究用來替代ITO,包括導電聚合物如PEDOT:PSS,金屬納米材料如金屬納米線和金屬網格,以及碳納米材料如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它們都具備不同的性能。


圖6.(a)噴塗銅納米線和氧化石墨烯以及還原製備電極的示意圖;(b)在不同電壓下電致變色器件的吸收光譜;(c)循環穩定性;(d)顏色對比度;(e)通過噴塗法製備透明混合材料電極的示意圖;(f)基於混合材料和ITO電極的電致變色器件的響應性能;(g)器件的著色效率


參考文獻:

G. Yang, Y.M. Zhang, Y. Cai, et al. Advances in nanomaterials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Chem. Soc. Rev.,2020. DOI:10.1039/D0CS00317D

相關焦點

  • 電致變色&微流道 - 第五期 PEIPC柔性列印微系統公開課報名開啟!
    但是,由於矽基半導體種類較少、製備環境苛刻、設備高昂、缺乏柔性等特點,限制了微電子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和多方面應用。近些年,隨著納米技術和有機半導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液相加工工藝製備電子器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而基於液相加工工藝的柔性列印技術必將更加適合微電子器件的製備與加工。柔性列印技術是基於列印的方式製備多種柔性電子器件,為一種增材製備工藝。
  • 織物複合電極在柔性電化學儲能器件中的機遇與挑戰
    除此之外,織物基電化學儲能器件也展現出優良的透氣性、透水性、以及穿著舒適性。因而,其在柔性、可穿戴電子領域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成果簡介鑑於此,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團隊針對近期織物複合電極在柔性電化學儲能器件中的應用與發展進行了綜述和展望。
  • ...黃維院士團隊《ACS Nano》:用刮下來的魚鱗做柔性電致發光器件!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各種電致發光器件,特別是柔性的電致發光器件被廣泛應用於平板顯示、大型裝飾、標誌顯示照明、光學信號等領域。交流電流型電致發光器件(ACEL),與直流發光器件相比,具有功耗低、發光均勻、製作方便等優點。並且其能量轉換效率非常高,產生的熱量也少得多,使得其有望集成到可穿戴電子設備(如電子皮膚)中。
  • 電致變色玻璃
    01「 電致變色玻璃的基本結構」* 電致變色玻璃的基本結構電致變色玻璃的基本結構都是由兩片玻璃基材和夾在其中的五層薄膜材料構成,如圖1所示,透明導電層(TC)與玻璃基材一起構成透明導電玻璃作為透明電極,通常採用的透明導電層材料有氧化銦錫(ITO)、摻鋁氧化鋅(AZO)膜等。
  • 河南大學蔡國發課題組報導高性能大面積的電致變色薄膜和器件
    近期,河南大學蔡國發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的電致變色薄膜和器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Molecular Level Assembly for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Electrochromic Energy Storage
  • 電致變色薄膜
    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sm)材料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聚苯胺,聚苯胺可以通過電化學過程或者苯胺的化學氧化過程來形成。如果把電極浸入含有低濃度苯胺的鹽酸溶液中, 在電極上就會產生聚苯胺薄膜。根據不同的氧化態,聚苯胺可以呈現為淺黃色或者深綠/黑色。其它找到技術應用的電致變色材料包括紫羅鹼和en:polyoxotungstate。
  • 石墨烯與導電離子凝膠的潤溼誘導製備高性能柔性透明電極
    ,光學透明和機械堅固的電極備受關注。Transparent Electrodes」的論文,研究採用潤溼誘導的可縮放溶液可加工方法來製造具有導電離子凝膠(ionogel)和聚(3,4-乙撐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PEDOT:PSS),即石墨烯/ionogel@PEDOT:PSS(G/ionogel@PEDOT:PSS),用於高性能柔性透明電極
  • 首個三相交流電驅動電致發光器件問世—新聞—科學網
    黃維院士(左)孟鴻教授(中)和紀君朋在實驗室交流項目進展 近年來,柔性電子掀起了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熱潮,成為科學技術前沿熱點。其中,電致發光器件在柔性電子研究中起步最早,且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 一種可應用於多種器件的功能材料
    過渡金屬氧化物作為多功能材料在鋰離子電池,傳感器,電晶體,光催化,超級電容器和電致變色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其中最為廣泛研究的一種材料就是五氧化二釩。作為典型的金屬氧化物材料,五氧化二釩具有自然豐富,低成本,客體陽離子密度高和與離子和分子極好的作用力。更多的是,五氧化二釩具有獨特的光學和電化學性能。這些優勢使五氧化二釩可以應用於電致變色和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中。但是,塊狀的五氧化二釩在循環過程中面臨著電化學穩定性差,低電化學動力學,低電導率和體積膨脹的缺點。為了克服這些缺點,一些方法被開發出來。
  • 深圳研究生院在新型平面型OLED電致發光器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電致發光現象自發現以來,就被人們廣泛研究,包括OLED器件。自從1987年OLED器件被鄧青雲博士報導以來,所有研究工作均是基於三明治夾心結構來製備的,即在上下兩層電極間夾著發光層和其它功能層,其中一個電極必須為透明電極。傳統的器件結構一方面限制了電極材料的選擇範圍,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器件的製備方法與工藝。
  • 黃維院士等構築了世界上首個由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
    近年來,柔性電子引起了全世界學術界和企業界的研究熱潮。其中,電致發光器件在柔性電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目前,電致發光器件大多採用直流或單相交流驅動,還沒有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相關的報導。這就導致電致發光器件無法直接接入到三相電網中,需要複雜的後端電路消耗能源且增加成本。因此,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補。
  • 智能材料:電致變色材料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有多遠?
    電致變色近年來,出現了這麼一種新型材料——電致變色材料。科學家指出,電致變色材料是目前最有研究和應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而科學家也曾預言,智能材料的大規模應用將使得材料科學的發展發生革命性變化。汽車防眩目後視鏡在國防和軍事領域,電致變色材料也是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市場。例如,電致變色材料因具有紅外發射可調特性(在中遠紅外光譜)可製成新型紅外發射器件。
  • 柔性OLED的電極材料和載流子傳輸材料
    有機材料的適當選取可以大大提高 柔性OLED器件的發光性能。近年來,人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開發各種新材料,以期研製出具有更好性能的EL器件,從而實現全色顯示。從 柔性OLED器件的結構來考慮,柔性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可以分為:電極材料、載流子傳輸材料和發光材料。
  • 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電極厚度受限提供新方案:熱納米壓印...
    細胞成像再添新技術:鞠熀先教授提出細胞膜蛋白成像的電致化學發光方法近日,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唐少春教授課題組與葛海雄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電極結構優化設計,利用熱納米壓印製備技術結合微電流電沉積,成功獲得高容量、高倍率和長循環壽命的新型陣列結構電極,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領域電極厚度受限的難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解決方案。
  • 南京郵電大學黃維院士/趙強教授《AFM》綜述:柔性透明超級電容器的...
    因此,系統地對FTSCs的電極材料設計、電極製備和器件結構進行綜述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概述了FTSCs的器件結構、儲能機理、光電性質和機械柔性。然後,討論了電極材料的設計原則,總結了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包括光電性質FoMe和電容性質FoMc)、機械柔性和循環穩定性的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的製備策略。接下來,討論了薄膜超級電容器、微型超級電容器、電致變色超級電容器、光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類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多功能FTSCs的研究現狀。
  •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等在高性能柔性儲能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Ching-ping Wong合作,設計並製備出鋅摻雜氧化銅納米線(Zn-CuO)三維陣列結構,為電化學活性物質MnO2提供導電支架,獲得高負載的MnO2納米片材料。  同軸非對稱纖維型器件具有體積小、便攜、工作窗口大等優勢,被認為在未來柔性可穿戴及微型的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同軸非對稱纖維器件仍存在能量密度低、電極材料及結構設計的局限性等問題,這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二氧化錳具有高的理論容量、低成本、低毒性和環境友好等特性,被認為是優異的電化學活性材料。
  • 黃色氧化鎢電致變色薄膜
    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功能材料,在諸如電致變色、有毒氣體探測和光化學催化等方面已得到較系統的研究。中鎢在線提供優質黃色氧化鎢材料。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型節能建築材料WO3電致變色玻璃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政策,可幫助緩解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問題。
  • 基於自編織納米纖維網的抗衝擊柔性電極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為實現高性能與高集成度,現有的電子器件多基於結構脆弱的微納米材料,在彎曲或碰撞時,易造成材料結構坍塌、器件失靈。如何賦予柔性器件抗衝擊性仍是一大挑戰。現有抗衝擊性策略主要從封裝工藝出發,將材料包裹在堅硬的抗衝擊外殼中。但這種方法使器件柔性變差,並且提高了製造成本、增加了器件的重量與體積。
  • 技術前沿:電致變色玻璃窗你見過嗎?
    但一種新型的電致變色玻璃窗技術能通過添加或移去電荷使其顏色發生相應改變,這比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技術更加靈活,價格也更加便宜。     商業化的材料只可以阻擋陽光中的可見光部分,對於產生熱的不可見的近紅外光部分不起作用。
  • 新加坡國立大學: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電極材料設計及研究進展
    簡要概述了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的最新進展,從工作機理角度比較了鋅鹼性電池、鋅空氣電池和鋅離子電池的區別和相似性。2. 全面綜述和總結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的電極材料設計,並詳細地總結從電極材料的基底來設計和優化電極材料的性能,進而得到性能優越的全電池和柔性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