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是見證一個國家的航天航空綜合實力的重要參考,但時至今日只有美國人成功登月過,可見登月的難度有多大。航天航空的實力,說到底還是考研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因為製程航天航空必要有堅實的科學技術和經濟基礎,沒有資金投入沒有技術輸出哪能造得出像登月飛船和火箭這樣的高科技東西。
但是論航空航天技術,其實世界上也不止美國一家有強大的技術,包括我國和俄羅斯在內都在這一領域的航天大國,為什麼時至今日還是沒有能實現載人登月計劃,這裡面除了有一些特定技術的限制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大家也很重視,那就是對太空人的輻射問題。可能有人會覺得在地球周邊的太空中和在月球上沒有什麼區別,但這其實並不太一樣。
我們人之所以在地球上生活不會受到來自宇宙中大量的射線輻射,主要是因為有大氣層和地球的磁場在保護,因為宇宙的那些輻射進入到地球表面的時候已經微乎其微,對於人體不會有什麼傷害。但是一旦出了地球,人類就無法再獲得地球的保護,即便穿上了太空衣,仍然要面對比地球上強千百倍的宇宙射線侵擾。一位太空人在太空中被輻射的量相當於是地球上的200倍之多。
如果是到更深遠的外太空,如果到火星上,人體所受到的輻射量更是達到地球上的700倍,這足以殺死任何一個成年人了。當然在月球上會比在火星上要小很多,但是依然會比在地球周邊的輻射量只增不減。目前來說,各國還沒有真正研發出能夠完全抗擊宇宙輻射的太空衣,所以為了太空人的安全著想,登月計劃一直被擱淺了。
當然技術上也是一方面,但登一次月確實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這也是登月計劃必須周密部署的重要原因。所以除了技術上的限制之外,關於登月對人體的輻射問題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