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0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曉政)這個周末,如果大家去西湖邊走一走,就會發現在蘇堤、白堤等地的草坪上,好多都嚴嚴實實地鋪了一層白色的無紡布。
這是因為天氣變涼,在給西湖邊的草兒「蓋被子」嗎?
答案來了:這些白色無紡布可不僅僅是用來保溫的,它還能讓因為季節更替蔫黃的草坪重新再披綠衣。
在蘇堤南口(近南山路)往東到雷峰塔這一段的近湖草坪,已經被白色的無紡布覆蓋了,總共1500多平方米,這裡就是馬家灣草坪,乍一看還以為是下雪了。
這些白紡布到底是什麼來歷?
「冬天草坪變黃是因為暖季型草種在入秋後,根莖呈休眠狀態,所以地上部分會漸漸變枯黃。」景區花港管理處園林科科員張偉告訴記者,為了西湖在冬天也是綠綠的,所以要在馬家灣草坪處進行冷季型草種的覆播。
「馬家灣草坪常年播種的是暖季型草狗牙根,天一冷就會變黃,所以我們在原有草坪的基礎上,又覆蓋播種了冷季型草種高羊茅,這種草貪冷怕熱,在低溫時也能正常生長。」張偉說,在草坪上覆蓋一層透水透光的無紡布,不僅是為了保溫保溼,也是為了防止小鳥把剛播種的草種給叼走。「等新草種抽芽後,白紡布就會被撤走,周期大約為15天。」
也就是說在11月中旬,揭開白紡布後,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冬季西湖邊的馬家灣草坪還是綠油油的。
無獨有偶,白堤、蘇堤等西湖邊的草每年的10月中下旬也都到了換裝的時節。
「白堤原本種植的是暖季型草中華結縷草,秋天就會覆播一年生的冷季型黑麥草,到了來年5月,黑麥草枯萎,原先的中華結縷草又抽芽了。」景區嶽廟管理處辦公室主任龔稷萍說,因為冷、暖型草的交替生長,12000餘平方米的白堤草坪始終保持著綠意。
據悉,白堤在10月25日左右進行了覆播,估計再過一個星期,白紡布就能撤下了。
而蘇堤上情況有點不同,因為樹木覆蓋率較高,適合綠期比較長、基本上是四季常青的冷季型草種,所以蘇堤的底草就是冷季型草坪高羊茅,有3萬餘方。
張偉說,冷季型草種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5℃,竄上了30℃就會進入休眠期,而夏天的高溫和雨水,會讓部分草種「發育不良」,所以在秋天應該說是補播。「我們在9月初的時候,就在蘇堤補播了同品種的高羊茅,現在白紡布已經撤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