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融化怎麼辦?科學家建議「蓋被子」保保寒

2020-10-26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王飛騰 陳治理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冰棍是很多人童年中涼爽而又甜蜜的回憶。小時候,經常能看到大街上推著自行車賣冰棍的身影。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推車賣冰棍的人,都會在冰棍外面裹上厚厚的一層棉被。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難道不怕冰棍化嗎?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想要知道為什麼,就必須要知道棉被的作用。被子的作用是保溫,或者說是阻止熱傳遞。在冬天蓋著棉被暖和,不是因為棉被本身暖和,而是因為棉被蓋在身上,可以保持身體的熱度不流失。因此,棉被不僅能夠保暖,還可以用來保寒。

如果冰棍可以通過蓋被子來保寒,那麼冰川也可以蓋被子嗎?答案是肯定的。

等等!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給冰川蓋被子?這就要從冰川消融說起了。

冰川為什麼需要蓋被子?

根據《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書中介紹,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過去五年(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五個年份。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

自1960~2019年來,全球山地冰川整體處於消融退縮狀態,2019年,全球冰川總體處於物質高虧損狀態,參照冰川平均物質平衡量達到–1131毫米,為1960年以來冰川消融最為強烈的年份。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在氣候變暖背景下,著名冰川學家施雅風院士等學者綜合考慮21世紀中國冰川對全球變暖響應,預計到2100年中國冰川面積和體積的減小率在30% 到67% 之間。尤其是中國的山地冰川在數量上以小冰川(面積小於1km2)為主,佔到冰川總數的80%。數量眾多的小冰川應對氣候變暖,尤為脆弱。如不加人工幹預,一旦小冰川呈現全面消融,則難以逆轉最終消亡的現實。

首先,冰川大量消融,勢必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冰川融化後暴露的陸地和水面就會吸收太陽熱量,從而導致冰體融化更多,加速地面增溫過程,加劇氣候變暖。

其次,冰川消融,冰水流入大洋,可能會使大洋環流模式遭到破壞,造成冬季嚴寒,暴風雪成災,夏季高溫不退,暴雨、颶風、洪水泛濫等極端天氣。

最後,冰川消融更會給局部地區帶來災害。如果喜馬拉雅山冰川如此融化,在5到10年內,會使尼泊爾、不丹境內近50個冰川湖決堤而引發洪水泛濫,夏季冰川快速消融也會引發印度境內印度河、恆河水位上漲而造成洪災。相反,隨著冰川的退縮,大部分以冰川融水為水源的地區將會嚴重缺水,如秘魯、印度北部就因冰川的加速消融而面臨著缺水危機。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因此應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冰川消融和保持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當前區域迅速增溫、冰川快速退縮的情境下,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該如何應對冰川消融?

目前對冰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變化過程、機理和未來變化預估等方面,但是,在應對冰川消融的工程措施方面,相關研究極少。

冰川的消融與冰川表面的能量平衡密切相關,當冰川表面獲得的能量大於釋放的能量,冰川開始融化或升華,而冰川表面的這種能量收支主要受控於輻射平衡。冰川消融主要發生在夏季,方式有冰面消融、冰內消融和冰下消融,以冰面消融為主,太陽直接輻射和近地層大氣湍流交換是引起冰川消融的主要熱源。

所以有關學者研究發現在冰面直接實施人工降雪不僅能直接增加雪物質,也能增大表面的反照率,或者在冰面阻擋太陽輻射和冰面的熱交換也能夠有效的減緩冰川消融。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奧地利的冰川滑雪場就是利用人造雪維持雪道。研究估算,相比於沒有人工管理的雪面,人造雪貢獻了20 m厚的雪。值得一提的是瑞士針對減緩冰川消融的研究已有所嘗試,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模擬在當前的CO2排放情境下,人工降雪減緩瑞士的Morteratsch冰川的退縮可達400-500m之多。同時,瑞士的科學家還將白色的羊毛毯覆蓋在瑞士的Rhone和Gurschengletscher冰川上,利用羊毛毯遮擋和反射太陽輻射來達到緩解冰川消融的目的。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這些工作雖然處於同類研究的最前沿,但前者僅停留於模型計算,而沒有實際觀測加以驗證,後者用遮蓋的方法來緩解冰川消融的效果亦尚未見報。

中科院是如何給冰川蓋上被子的?

今年8月,中科院研究團隊應用人工措施減緩達古冰川冰川消融的試驗中,就是採用在冰面覆蓋光熱阻隔物,從而阻擋太陽輻射和冰面的熱交換。

△達古冰川「蓋被子」試驗區

照片來源:畢研群拍攝

研究團隊給冰川蓋的「被子」,是一種隔熱和反光材料,主要是滌綸、晴綸、錦綸等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纖維, 具有良好的防水和保溫作用。這種材料具有防紫外線,耐寒凍,抗化學腐蝕和抗生物破壞能力,同時對太陽光具有較強的反照、輻射衰減能力和低導熱能力。

△科研成員現場觀測

照片來源:謝宜達拍攝

在冰川表面鋪設隔熱和反光材料,可以減小太陽直接輻射和近地層大氣湍流交換對於冰川的影響,增大冰川表面的反照率。也就是像給冰棍保寒一樣,利用「被子」的保溫能力,阻止冰川與外部的熱交換,使隔熱和反光材料覆蓋下的冰川表面能維持一個相對較低的溫度,以此減緩冰川的消融。

此次給達古冰川覆蓋隔熱反光材料,從實驗結果來說,效果顯著,在兩個月內減緩了接近一米的消融量,大大減緩了冰川在全球變暖背景條件下的變化。從試驗成本和人力來說,需求不高,完全可以大規模推廣使用。從環境保護方面,試驗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既可以節約成本,又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蓋被子」後平均減緩冰川消融1米

照片來源:謝宜達拍攝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條件下,冰川消融趨勢已經不可避免。如何減緩冰川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而覆蓋隔熱與反光材料肯定會是一個經濟、綠色的方式。面對中國西北冰川持續消融,給冰川「蓋被子」可以向西北部冰川推廣,以此來應對氣候變暖條件下的冰川消融趨勢。


相關焦點

  • 冰川有救了!他們給冰川「蓋被子」,有效減緩了冰川融化
    給冰川蓋被子今年8月份時,我國中科院冰凍圈科學實驗室,與達古冰川風景名勝管理局進行合作,在這裡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的實驗給達古冰川蓋被子的實驗團隊一共由20人組成,它們在達古冰川海拔約5000米的高度,建立了一個500平方米的冰川試驗區,在試驗區內,研究人員為冰川表面覆蓋了一層隔熱反光材料。每隔15天,科研人員就將到現場測量一次。
  • 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過去的50年,全球大多數冰川在快速消融。為了阻止冰川融化,除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溫室效應外,科學家們也開始從冰川本身入手。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現場考察發現,「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蓋「被子」為什麼會讓冰川減緩消融?給冰川蓋的「被子」到底什麼樣?「蓋被子」的方法可以推廣到所有的冰川保護行動中嗎?
  • 我國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結果令人驚喜!
    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摩拳擦掌,希望可以為全球變暖貢獻出自己的心力,還有很多科學家甚至也採取了直接行動來阻止冰川融化。在今年的8月份,我國科學家來到了達古冰川,位於青藏高原,他們進行了一次大型的戶外試驗,選取了500平方米的冰川,他們嘗試想要給這些冰川鋪上一層「被子」,然後通過實驗結果來判斷人為手段是否能夠發揮作用。
  • 為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 科技日報記者 陳 瑜過去的50年,全球大多數冰川在快速消融。為了阻止冰川融化,除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溫室效應外,科學家們也開始從冰川本身入手。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現場考察發現,「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
  • 中國科學家想出新招,給冰川蓋「被子」,輕鬆解決冰川融化的問題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地區的地貌都難以避免氣候的影響,其中極地地區、高緯度地區以及高海拔地區的冰川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冰川融化,不少科學家提出要節能減排,從源頭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科學家直接採取行動阻止冰川融化。
  • 為緩解冰川消融,我國科學家給它蓋上「被子」,被稱讚為不錯點子
    「蓋被子」據報導,從今年8月份開始,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團隊,就來到青藏高原的達古冰川,為其蓋上了「被子」。整塊「被子」的大小約為500平方米,科學家們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希望可以找到一種減緩冰川融化的辦法,畢竟目前人類徹底消除溫室效應,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通過人工手段,來讓冰川留存的時間更久一點。在通過為期2個多月的試驗後,最終,科學家們發現,給冰川「蓋被子」真的可以起到減緩冰川消融的效果,雖然只減少了1米左右的消融量,但是仍然證實給冰川「蓋被子」,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好方法。
  • 中國科學實施「冰川蓋被子」試驗,來應對全球變暖
    於2020年8月5日,中國科學家團隊攜帶新材料前往達古冰川,目的是給冰川蓋「被子」,如果該測試成功,那麼中國的被子可能會覆蓋全球的冰川。同理,氣溫上升雖然不會影響核心,但是卻能影響到邊緣區域,當邊緣冰川達到了臨界值,就會開始融化,融化首先帶動的是海平面,其次則是氣候的變化。當冰川融化後,會對氣流造成影響,促使有些地區的氣流發生改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六月桃花雪,以及沙漠突然降雨的原因。
  • 怎麼理解給冰川「蓋被子」的迷惑行為,真能改善環境嗎?
    為什麼想給冰川蓋被子?人類活動導致這些冰川融化,冰川於地球環境有著重要作用。如果冰川融化,而且一直加速融化,未來也許中國的長江、黃河也可能斷流。當然,也有研究人員認為喜馬拉雅冰川只是長江、黃河、印度河等的源頭之一,但是這些河流並非完全靠其提供水源,其流量主要由流域內廣大面積上的降水形成和維持。為了抑制冰川融化,科學家們便想到了給冰川蓋被子。
  • 給冰川蓋被子試驗效果顯著,初步估計能減緩70%冰川消融
    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期間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
  • 為減緩消融 我國科研人員為冰川蓋上了「被子」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四川阿壩達古冰川風景區正在給冰川「蓋被子」。三伏天蓋被子,這是什麼神奇操作?原來這是正在進行的一場重要的科學試驗——應用「地球工程學」措施,:用土工布蓋住500平米的冰川,試圖減緩冰川消融速度。
  • 中科院給冰川蓋「被子」減緩消融,網友想到了雪糕箱子上的棉被
    過去50年來,全球大多數冰川快速消融。今年8月,中科院研究團隊給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試驗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日前,研究團隊測量,「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在兩個月內綜合減少了1米的消融量。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冰川消融速度明顯減慢,初步估計可減緩70%
    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期間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
  • 達古冰川50年消融70%,科學家試驗「蓋被子」緩解
    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給達古冰川「蓋被子」。近半個世紀以來,達古冰川融化速度很快,整個冰川面積消融了70%。為了減緩其消融速度,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2018年就與中科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進行研究試驗。這次選取了在冰川表面鋪蓋隔熱反光材料的方式,在500平方米的冰川上進行試點。如果效果良好,將會把這項措施優化推廣。
  • 減緩冰川消融 我國首次給冰川「蓋被子」效果顯著
    近日,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給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利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10月17日,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員 王飛騰:在過去50年冰川的退縮面積非常厲害,達古冰川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海洋性冰川,它的退縮比普通的山地冰川更為快速,因此,我們就選擇這個達古冰川作了一個減緩冰川消融的實驗。
  • 達古冰川50年消融70% 科學家試驗「蓋被子」緩解
    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給達古冰川「蓋被子」。中科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告訴記者,這是全國首個應用「地球工程學」措施減緩冰川消融的試驗。近半個世紀以來,達古冰川融化速度很快,整個冰川面積消融了70%。
  • 給冰川「蓋被子」!科研人員運用地球工程學措施減緩冰川消融
    人睡覺冷要蓋被子,可是,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我們的科研人員居然說要給冰川蓋被子,到底怎麼回事呢?原來,在過去幾十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大部分的冰川都在快速地消退。位於四川阿壩州的達古冰川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
  • 中科院給冰川蓋被子減緩消融
    今年8月,中科院研究團隊採用表面鋪蓋隔熱反光材料的方式,給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經測量,「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在兩個月內綜合減少了1米的消融量。
  • 達古冰川景區全國首個冰川「蓋被子」試驗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17號冰川,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保護試驗科考工作。王飛騰研究員說,過去幾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的大多數冰川呈現出快速的退縮。達古冰川屬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研究發現,過去的50餘年時間,達古冰川的面積縮減了70%,因此應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尤為迫切。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首個試驗效果顯著
    2020-10-19 10:14:34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給達古冰川「蓋被子」:全國首個試驗效果顯著 預計可減緩70%冰川消融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
  • 科研人員為冰川蓋被子,冰川消融後:板塊偏移,未知遠古病毒釋放
    近日,四川省阿壩州達古冰川風景區正在進行一場重要的科學實驗:給冰川蓋被子。科研人員用5-8毫米的土工布蓋住500平米的冰川,試圖減緩冰川消融速度。如果試驗結果理想,這項技術將成規模地推廣使用。02冰川消融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近期,NASA科學家表示:北極的冰快要化光了,預估時間就在十年後的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