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世紀以來,達古冰川融化速度很快,整個冰川面積消融了70%。為了減緩其消融速度,選取了在冰川表面覆蓋隔熱反光材料的方式,在500平方米的冰川上進行試點。如果效果良好,將會把這項措施優化推廣。
為什麼想給冰川蓋被子?
人類活動導致這些冰川融化,冰川於地球環境有著重要作用。科學家用阿爾卑斯山2003年的夏季與1988年的夏季進行了比較。當冰川開始融化時,導致海平面上升,反過來,隨著氣候變暖和海洋溫度升高,颶風和颱風等沿海風暴也更頻繁,更強烈。
最終,當冰川消融殆盡,那些依靠冰川融水的河流將消失。所有需要河流提供淡水的居民,與需要灌溉的農田都將受到打擊。而且許多依靠冷水才能生存的動植物都需要冰川來保證它們棲息地的溫度。特別是鮭魚和鱒魚,減少的冰川可能使它們的棲息地消失。
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冰川消融會增加爆發洪水的風險,而洪水正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威脅。消融的冰川釋放的冰川融水通常會被不穩定的冰壩圈禁,一旦發生地震,山體滑坡或雪崩,冰壩很可能會破裂,導致冰川融水傾而下,引發大規模的局部洪水。由於冰川消融導致冰川湖的形成和擴張,爆發局部洪水的可能性正在增加。2018年新疆冰川堰塞湖就曾出現過冰壩垮塌,導致3500萬方水奔騰直下!
隨著冰川融化,冰川下的天然氣勢必將得到釋放,大量的甲烷氣體會進一步加重溫室效應。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在中國,冰川消融的直接後果是可能導致河流斷流,使西北乾旱區水資源危機更加嚴峻,同時也有可能影響到東南部地區。按照研究人員的估算,如果二氧化碳在未來中等排放情況下,全球平均升溫攝氏2度,河流徑流量將達到峰值。之後,部分流域徑流量減少可達50%以上,將導致一些小型河流和過去以冰川融水為主要補給的河流斷流,河川徑流豐枯變化明顯,局地性洪旱災害加劇,在枯水季節或年份將可能出現區域性水危機。
從長遠來看,形勢更加嚴峻。有研究人員將青藏高原或喜馬拉雅冰川稱為&34;,因為它是除南極和北極以外冰雪儲量最大的地區,也是亞洲十多條大江大河包括恆河、印度河、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長江、黃河等的發源地之一,對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的生存和發展有重要影響。如果冰川融化,而且一直加速融化,未來也許中國的長江、黃河也可能斷流。
當然,也有研究人員認為喜馬拉雅冰川只是長江、黃河、印度河等的源頭之一,但是這些河流並非完全靠其提供水源,其流量主要由流域內廣大面積上的降水形成和維持。
為了抑制冰川融化,科學家們便想到了給冰川蓋被子。
為什麼給冰川蓋被子能抑制其融化?跟賣冰棍蓋被子是一個原理嗎?
很早的時候,地質學家就認識到,雪山覆蓋的自然雜物就有助於抑制冰雪的融化。此前奧地利和瑞士都曾做過類似緩解雪場、冰川消融的試驗。
瑞士的Morteratsch冰川是科學研究最長的時期之一,從1878年開始每年測量冰川的長度。從1878年到1998年,冰川的總體退縮時間為2公裡。近年來,消融速度明顯超過了該水平。迫不得已給冰川蓋毛毯,防止其融化。
其實生活中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早期走街串巷賣雪糕的,就是泡沫箱用棉被裹著的。棉被可以阻止內外的熱量交換,使外面的熱量進不去,裡面的出不來,因此也就保證了內部溫度的恆定。
科學家們研究用各種方法來對冰川隔熱,比如木屑、木條、水泡沫等等來覆蓋在冰川表面,進而研究不同覆蓋物及其特性對冰川融化的影響。最後確認雪層覆蓋後融化率可以減緩60%左右。但給冰川蓋上毯子也只是在局部地區延緩了冰雪的融化,本質上並沒有解決這一趨勢,很多科學家對此持悲觀態度。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瑞士的冰川依舊很危險。
據瑞士科學院發表的一項研究稱,自1900年以來,瑞士已有超過500座冰山消失,阿爾卑斯山北側的皮措爾冰川3年之內流量已減少80%-90%。到2100年,另外1350座冰川或將融化,也就是說,現有90%的冰川將在本世紀末消失。
我們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冰川——蘭伯特冰川長400公裡,寬64公裡,所以冰川我們不可能給全部冰川都蓋上毛毯,而且毛毯只能起到很小的延緩作用,根本不可能完全阻止冰川融化的。
因此,要想真正延緩冰川的融化,還是要期望人類不會進一步破壞環境,踐行低碳生活。
人類可能沒有毀掉地球的能力,但能毀掉地球上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愛護環境,其實就是在愛護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