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實施「冰川蓋被子」試驗,來應對全球變暖

2020-08-26 宇宙V空間


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存在了300萬年的時間,從遠古的石器時代到今天,科學技術可謂是火箭似的突破,就和科幻電影中看到的一樣,雖然一個文明的科技發達了,但是星球的環境卻遭到了破壞。這似乎成為了現實,我們的地球正在遭遇有史以來的最大危機:全球變暖。於2020年8月5日,中國科學家團隊攜帶新材料前往達古冰川,目的是給冰川蓋「被子」,如果該測試成功,那麼中國的被子可能會覆蓋全球的冰川。

目前,針對全球變暖的唯一方式,就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淨化大氣層,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異常的複雜。聯合國氣象局曾表示:21世紀末,只要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不超過2攝氏度,我們或許還有可能挽救地球,全球變暖這個曾經被世界公認的二十一世紀的最大謊言,被不攻自破。

想要解決全球變暖的根本問題,那就是冰川的融化,很多人都表示,我們這的天氣能熱死人,其他的地方能冷死人,氣溫不是變暖嗎,為何還會這麼熱(冷)。全球氣候變暖,指的是全球所有地區的平均氣溫,地區不同,它的溫度也不同。如果我們在赤道地區,你會發現氣候沒有什麼變化,因為本身赤道地區溫度就高,但是如果把你放在極地,你會發現氣溫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就源自於冰層。

當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時,在地球大氣層的幫助下,一部分的能量被吸收用於加熱,另一部分的能量用於散熱,而控制吸收能量的就是二氧化碳,隨著二氧化碳的質量逐步上升,大氣層吸收的熱量也會越來越高,這樣高溫將會直接作用於地面,因此這種溫室效應造成了極地的冰川融化。

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位置不同,它們的環境氣溫也不同,例如南極的邊緣地區,那裡的溫度不算太低,但是到達核心位置,溫度能達到零下幾十攝氏度。同理,氣溫上升雖然不會影響核心,但是卻能影響到邊緣區域,當邊緣冰川達到了臨界值,就會開始融化,融化首先帶動的是海平面,其次則是氣候的變化。

當冰川融化後,會對氣流造成影響,促使有些地區的氣流發生改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六月桃花雪,以及沙漠突然降雨的原因。如果全世界的冰川能融化了,將會使海平面上升66米,相當於22層樓那麼高,到那時候,大部分沿海地區將會被海水覆蓋,人類的生存也將危在旦夕,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目前來看,針對全球變暖的措施五花八門,例如負離子淨化技術、減排以及植樹造林,都可以減緩氣候變暖,不過這種方式的作用起的太慢,而且只有全世界同意協力才能夠達到。來自中國科學家的一種新的方式,就是給冰川蓋上一層「被子」,注意了,這個被子可不是普通的被子,而是一種隔熱材料,它可以將熱量散熱出去,其原理,就是當陽光照射到冰川上的被子後,大量的能量會被反射出去,這樣冰川即使吸收到了殘餘的能量,也不會發生融化。如果這種實驗成功的話,那麼將來中國製造將會給全球的冰川蓋被子。

其實,無論是人類還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體,我們生存在一個共同的家園,曾幾何時,我們人類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生物而已,正因為進化才走到了今天,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因此我們要懷揣著這份恩賜,去回饋大自然,而不是一味的破壞,如果我們不立即採取措施,那麼終將有一天,電影《未來水世界》將會化作現實。那麼,你認為人類能阻止全球變暖嗎?

我是宇宙V空間,一個科普天文愛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間原創,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疑問,請在下方評論和留言!

相關焦點

  • 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現場考察發現,「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蓋「被子」為什麼會讓冰川減緩消融?給冰川蓋的「被子」到底什麼樣?「蓋被子」的方法可以推廣到所有的冰川保護行動中嗎?
  • 冰川融化怎麼辦?科學家建議「蓋被子」保保寒
    被子的作用是保溫,或者說是阻止熱傳遞。在冬天蓋著棉被暖和,不是因為棉被本身暖和,而是因為棉被蓋在身上,可以保持身體的熱度不流失。因此,棉被不僅能夠保暖,還可以用來保寒。如果冰棍可以通過蓋被子來保寒,那麼冰川也可以蓋被子嗎?答案是肯定的。等等!
  • 為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現場考察發現,「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2019年,全球冰川總體處於物質高虧損狀態,全球30條參照冰川平均物質平衡量達–1131毫米,為1960年以來冰川消融最為強烈的年份。綜合考慮21世紀中國冰川對全球變暖響應,結合冰川學相關的預測模型,到本世紀末冰川仍將繼續退縮,特別是我國80%的山地冰川以小冰川(面積小於1平方公裡)為主,應對氣候變暖,尤為脆弱。
  • 全國首個冰川「蓋被子」試驗成效顯著
    2020-10-19 15:59:34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全球大多數冰川快速消融。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尤為敏感。近日,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給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利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10月17日,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
  • 達古冰川景區全國首個冰川「蓋被子」試驗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17號冰川,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保護試驗科考工作。王飛騰研究員說,過去幾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的大多數冰川呈現出快速的退縮。達古冰川屬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研究發現,過去的50餘年時間,達古冰川的面積縮減了70%,因此應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尤為迫切。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首個試驗效果顯著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到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
  • 達古冰川景區全國首個冰川「蓋被子」試驗成效顯著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17號冰川,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保護試驗科考工作。王飛騰研究員說,過去幾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的大多數冰川呈現出快速的退縮。
  • 給冰川蓋被子試驗效果顯著,初步估計能減緩70%冰川消融
    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期間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
  • 全球變暖有救了?我國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結果令人驚喜!
    ,雖然現在很多國家都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來延緩全球變暖,但是帶來的成果卻是非常有限。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摩拳擦掌,希望可以為全球變暖貢獻出自己的心力,還有很多科學家甚至也採取了直接行動來阻止冰川融化。在今年的8月份,我國科學家來到了達古冰川,位於青藏高原,他們進行了一次大型的戶外試驗,選取了500平方米的冰川,他們嘗試想要給這些冰川鋪上一層「被子」,然後通過實驗結果來判斷人為手段是否能夠發揮作用。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全國首個試驗效果顯著
    冰川消融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到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8月5日,20人的科研小分隊登上達古冰川做了一次科學試驗。這是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與中科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進行的,全國首個應用「地球工程學」措施減緩冰川消融的試驗。
  • 給冰川「蓋被子」!科研人員運用地球工程學措施減緩冰川消融
    人睡覺冷要蓋被子,可是,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我們的科研人員居然說要給冰川蓋被子,到底怎麼回事呢?原來,在過去幾十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大部分的冰川都在快速地消退。位於四川阿壩州的達古冰川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
  • 減緩冰川消融 我國首次給冰川「蓋被子」效果顯著
    2020-10-19 14:38:4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全球大多數冰川快速消融。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尤為敏感。近日,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給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利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10月17日,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
  • 為減緩冰川消融,中科院科研團隊給冰川蓋上500平米「被子」
    10月20日,團隊負責人王飛騰告訴新京報記者,兩個月的試驗結果顯示,與未覆蓋區域相比,「被子」底下的冰川要厚1米左右。「下一步,我們會嘗試用不同材料對冰川進行覆蓋,確定最佳的鋪設結構。」王飛騰介紹,白色的土工布能反射太陽光,降低冰川表層的溫度,從而達到減緩冰川消融速度的目的。「因為要考慮到推廣性,所以方法越簡單越好,材料越輕薄、越便捷越好。」冰川消融速度降低了70%左右10月17日,王飛騰帶領團隊再次來到達古冰川,查看試驗結果。
  • 達古冰川50年消融70%,科學家試驗「蓋被子」緩解
    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給達古冰川「蓋被子」。之前國家從節能減排等方面減少氣候變暖,從而保護冰川,我們將這兩個問題合為一個行動方案,從具體方面直接針對冰川進行保護。」 中科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表示,此次試驗是中國科學家在面對冰川消融問題首次應用「地球工程學」開展的科學試驗。(「地球工程學」指大規模的改造地表環境,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 為減緩消融 我國科研人員為冰川蓋上了「被子」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四川阿壩達古冰川風景區正在給冰川「蓋被子」。三伏天蓋被子,這是什麼神奇操作?原來這是正在進行的一場重要的科學試驗——應用「地球工程學」措施,:用土工布蓋住500平米的冰川,試圖減緩冰川消融速度。
  • 達古冰川「蓋被子」兩個多月消融厚度減少1米
    原標題:四川達古冰川「蓋被子」 兩個多月消融厚度減少1米氣候變暖這一問題正威脅著全球冰川。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17號冰川,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保護試驗科考工作。王飛騰研究員說,過去幾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的大多數冰川快速退縮。達古冰川位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冰川消融速度明顯減慢,初步估計可減緩70%
    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期間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
  • 冰川有救了!他們給冰川「蓋被子」,有效減緩了冰川融化
    給冰川蓋被子今年8月份時,我國中科院冰凍圈科學實驗室,與達古冰川風景名勝管理局進行合作,在這裡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的實驗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屬於海洋性冰川的達古冰川比其他冰川消退的速度更快,更需要我們的保護。
  • 中國科學家想出新招,給冰川蓋「被子」,輕鬆解決冰川融化的問題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地區的地貌都難以避免氣候的影響,其中極地地區、高緯度地區以及高海拔地區的冰川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冰川融化,不少科學家提出要節能減排,從源頭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科學家直接採取行動阻止冰川融化。
  • 為緩解冰川消融,我國科學家給它蓋上「被子」,被稱讚為不錯點子
    根據數據統計,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全球冰川都在快速消融,而進入到21世紀之後,這種情況開始變得越來越嚴重。那麼,究竟該如何減緩冰川消融呢?前段時間,中國科學家找到了一個好辦法——給冰川蓋被子。整塊「被子」的大小約為500平方米,科學家們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希望可以找到一種減緩冰川融化的辦法,畢竟目前人類徹底消除溫室效應,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通過人工手段,來讓冰川留存的時間更久一點。在通過為期2個多月的試驗後,最終,科學家們發現,給冰川「蓋被子」真的可以起到減緩冰川消融的效果,雖然只減少了1米左右的消融量,但是仍然證實給冰川「蓋被子」,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