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酷愛追動畫片,可以從放學5點半,精準切換頻道,無縫連接一直看到10點睡覺。
在各種依然清晰幸福的追番記憶裡,我看過最獨樹一幟的動畫片,就是《新世紀福音戰士》。
這其實是一部面向更大年齡段的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的深刻動漫。
突襲世界的大災難「第二次衝擊」後,世界在廢墟之上重建。
14歲的少年碇真嗣,意外遭遇名為「 使徒」的巨大生物和人類的戰鬥。好不容易獲救,父親碇元渡卻冷酷地命令他,他被召喚到第3新東京市,就是要駕駛稱為「EVA」的巨大人型機器人與使徒戰鬥。
本已表示拒絕的真嗣,看到重傷的替補駕駛員綾波麗後,決定遵從父親的命令。就這樣,從未受過作戰訓練,性格又軟弱的真嗣,開始了駕駛EVA初號機迎戰使徒的生活新階段。
不斷襲來的使徒,身份不明的綾波麗,從德國來的駕駛員·明日香·蘭格蕾,14歲的少年要面對遠超自己能力的挑戰。而碇元渡不動聲色地觀察一切,一個稱為「人類補完計劃」的神秘計劃正在按照他的計劃實現。
這是一代人對機甲戰士等科幻作品的最初印象,但鮮有人知的是,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就已經有了如此超前的創新科幻封神作品,甚至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最震撼的科幻預言——
《人類補完計劃》,人類終極進化的補完之路。
這是享譽國際的美國科幻小說大師考德維納史密斯的作品集,在國內首次推出。這個名字雖然有些陌生,但國際上設立有「考德維納史密斯再發現獎」,用以表彰那些對科幻文學有特殊創新貢獻的作家,可見這位大師的作品。
全書40萬字20個故事相互串聯,考德維納·史密斯更偏向嚴肅的哲學與反思,建立起一個讓人驚嘆半個世紀之久的「人類補完計劃宇宙」。
(一)VS 《北京摺疊》——科幻不止腦洞
相比一般科幻小說作家,考德維納史密斯自身的經歷,讓他的故事還蘊含一部分東方哲學與反戰思想。
他年幼時因父親軍人和外交官的職業,考德維納接觸了多種文化,能說六種語言,熟悉東西方文化,曾認孫中山先生為其教父,取中文名為林白樂。
二戰期間他在中國、法國、日本等國家都曾居住工作過,發揮其外交專長。戰後以上校的軍銜榮歸。
《人類補完計劃》裡的《午後女王》,他幻想了一個平行世界,如果當初的二戰,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結局,那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作家借用豐富的想像力,刻畫出一個雖然看似歲月靜好,卻極度失去自由和自我掌控的世界——
每個人極端的各司其職:你必須按照自己的身份生活,不能有任何逾越的事情;追求效率,成功,人更加理性,冷漠,自私;每個人看似無憂無慮:但那是因為你不可以有任何越矩的想法,任何想法事無巨細展現給管理者,嚴苛的思想管控,讓每個人都變成了安全的透明人。
這讓我想到了在《三體》之後,獲得「雨果獎」的《北京摺疊》。
比起科幻的腦洞設想,《北京摺疊》的內核,更多是在討論,社會高度分工和發展可能帶來的非常現實的問題——階級固化,不再平等。
他和郝雨芳,都像是一個審視者,思考者,借用科幻的外殼,去巧妙地探討非常深刻的社會問題,嚴肅的歷史問題,柔和但很堅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科幻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此。
(二)VS 《星際穿越》——人類在宇宙邏輯面前的渺小
記得震撼人心的《星際穿越》,父親想要返航去尋找女兒,千辛萬苦回去之後,卻發現,女兒早已白髮蒼蒼,垂垂老矣;自己的一段宇宙漫遊時光,白駒過隙之間,竟然是女兒的一生。
這種設定下的故事,在整本書裡,不勝枚舉。
有人為了真愛,願意孤注一擲,短短一個月,蒼老40年,只為和愛人站在同一頻道,找到他,理解他,變得和他一樣;
有人願意享受孤獨漫長的永久人生;
有人為了不再孤獨,去改造所愛之人,儘可能延長生命;到結束時,在尋找下一個一樣的所愛之人。
人在宏大的自然規則,宇宙邏輯面前,真的如同滄海一粟,不堪一擊;然而,人之所以為人,還是因為那些沒有明確規則的人性。
即使有那麼多規則的限制,時間空間的遙遠距離,人性美好的一面,總是可以閃閃發光,某種意義上改變冰冷的客觀事實。
享受永恒生命的人,不願意再周而復始尋找愛人,既然無法延續對方的生命,那就選擇一起老去,放棄永恆的生命;
即使個人之力已經無力回天,可還是不願意放棄生而為人,應該有的人生自主掌控權;
以及每個故事裡,對無情的徵戰,壓迫的抗議,反擊,作者試圖用美好和平的一切,來鮮明地反襯出那種堅定的反戰思想。
如果失去了這個最基本的認知,毀掉世界的就不是戰爭,而是失去人性的人類自己。
(三)各種奇絕想像,細膩豐富的描寫
1.每個故事裡的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非常有畫面感和特色。
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經歷和性格,甚至完全不同的思想和立場,每個角色的特點,考德維納都能抓住特點,貼切形象;
在「人類補完計劃宇宙」這漫長的時間軸上,諸多人物與名稱反覆出現,點綴於多個短篇,串起整個世界觀,成為一幅屬於人類的未來全景圖。
這本超過半世紀的選集中,他為我們揭示了人類的現代、過去,及未來。
2.機智幽默有文採,細膩生動的描寫
《駕駛靈魂號的女士》裡,他去描寫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成長起來的早熟的海倫,為什麼會對「不老先生」一見鍾情,她敏銳的觀察力讓她看到了與眾不同。
正常人經歷過的或喜或悲的時刻,哪怕幽微,也一定會藏著臉上,尤其是表情裡;但不老先生,雖然老,卻沒有歲月的痕跡;他雖曾長大,卻沒有成長的痕跡;這讓一個小姑娘,愛上一個歲月悠久,經歷過瞬間蒼老的永久人生的老者,變得真實可感。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現代女性,喜歡的那種人:成熟但不油膩,知世故但不世故,永遠保留著少年感。
這本書,不用於一般的科幻作品,不僅具有科幻的奇絕詭異,耳目一新,更具有優美的文學性。
3.無數腦洞大開的構想與謎題,影響了一大批優質科幻作品
這部包羅萬象的科幻作品,融匯宗教、哲學、心理學、神秘學。
人類補完計劃、心之壁壘、生命神經機械學、精神汙染、地下避難所、使徒……你可以看到《新世紀福音戰士》裡的各種致敬的意象;
人性戰鬥機甲的雛形,又影響了一大批科幻影視劇,比如《環太平洋》《安德的遊戲》等等。
優質的作品,就是可以如此經久不衰,跨越半個世紀,依然能讓人感受到衝擊和震撼。
我有感於作者的經歷,經歷過戰爭,所以更加明白,反戰的重要意義。更願意去思考,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考德維納其實最不為人知的身份便是科幻小說家,他並不多產,科幻作家的身份也是直到過世後才由女兒公開。
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他隱姓埋名,創作了這些滿懷人文關懷的科幻腦洞故事,至少,我看到了他作為一個個體,竭盡全力,想要通過一種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的方式,傳遞溫暖的正能量,儘可能擴大傳播影響力,去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
人類的好奇心,求知慾,以及最重要的人性光輝,會隨著這本《人類補完計劃》所創造和衍生的多個宇宙,一起慰藉和啟發喜愛科幻的讀者和觀眾。
這個夏天,不妨在科幻世界中徜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