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悟空」尋暗物質 探索宇宙核心秘密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中國"悟空"號赴太空搜尋暗物質:探索宇宙核心秘密

  核心提示:中國17日成功發射了名為「悟空」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希望在人類探索宇宙核心秘密方面再邁出一步。

  境外媒體稱,中國17日發射了它的第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以加入全球對暗物質的探索。科學家們表示,暗物質是構成宇宙的一種無法被直接觀測到的重要物質。

  德新社12月17日報導稱,中國國家媒體說,17日上午,搭載著這顆衛星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這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名為「悟空」,這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美猴王的名字。這顆衛星將在500公裡高的太陽同步軌道運行,探測高能粒子的方向、能量和電荷。

  在最初兩年中,這顆衛星將從各個方向掃描太空,之後它將根據探測結果對暗物質最可能被觀察到的區域進行定向觀測。超過100位科學家將會對「悟空」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研究。初步發現預計將會在發射6個月至1年後發布。

  過去,人類的探測衛星曾觀測到暗物質的蹤跡,但並未能直接探測到它,只是間接地在暗物質與可見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中發現過它。據信,宇宙的大約25.9%由暗物質構成,4.9%由普通物質構成,還有69.2%由未知的暗能量構成。

  中國在四川省建立了世界上埋藏最深的暗物質地下實驗室。去年,中國對這個實驗室進行了擴建。科學家們一直在這裡就暗物質問題開展實驗。

  臺灣「中央社」12月17日報導稱,大陸17日成功發射了名為「悟空」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希望在人類探索宇宙核心秘密方面再邁出一步。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暗物質衛星首席科學家、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常進說,「悟空」是世界上迄今為止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空間探測器。

  他說,「悟空」的觀測能段是國際空間站阿爾法磁譜儀的10倍,能量解析度比國際同類探測器高3倍以上。

  阿爾法磁譜儀(又譯反物質太空磁譜儀)是安裝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粒子物理實驗設備,最初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提議建造。

  1.9噸重的「悟空」是中國大陸科學衛星系列的首發星,希望能探測到暗物質湮滅或衰變後留下的證據。

  暗物質被比作「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天空中的烏雲」,它可由萬有引力定律推測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揭開暗物質之謎,將是繼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及量子力學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科學突破,從而推動解釋宇宙為什麼會是這樣以及將怎樣演化。西方科學家先前已通過阿爾法磁譜儀等裝置探索暗物質,取得了一些成果。

  不過,常進說:「暗物質的物理性質還沒有弄清楚,沒有人能百分之百保證衛星一定能找到暗物質。但只要它工作正常,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相關焦點

  • 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被命名為「悟空」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當天在酒泉宣布,將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命名為「悟空」。 該中心表示,悟空是古典名著《西遊記》中齊天大聖的名字,「悟」有領悟的意思,「悟空」有領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悟空的火眼金睛,猶如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探測器,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識別暗物質的蹤影。 「我也會取回真經的。」
  • 「人造小太陽」與「悟空」探測器-悟空 暗物質 暗能量 探測器...
    暗物質抓捕小能手:悟空號  「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計劃,屬於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暗物質與空間天文研究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合作研發。
  • 趣探索:暗物質是物質宇宙的骨架,沒有暗物質就沒有人類文明
    《自然》在線發表,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有充分數據證實,「悟空」已在宇宙探測到4.6億個高能粒子(暗物質)物理學家認為暗物質具有以下特點。a,不發光、不發出電磁波、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因此人類無法用光學或電磁監測設備直接「看到」。b,密度小、速度快,難以捕捉。c,宇宙大爆炸時,包括暗物質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物質同期產生。d,暗物質貢獻引力且不與物質發生作用,高度穩定,是宇宙絲狀結構的主要支撐者。
  • 領跑太空暗物質探測,「悟空」貢獻中國智慧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喻菲 屈婷)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以其完美表現,證明了它是目前人類已發射到太空中的最強高能電子、伽馬射線探測器,能量分辨和粒子鑑別本領達世界最高水平,尤其適合探尋來自暗物質湮滅的蛛絲馬跡。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悟空"到底是啥:觀測能段範圍最寬的空間探測器
    「悟空大鬧天宮」:中國首顆暗物質衛星上天  新華網酒泉12月17日電(記者喻菲 吳晶晶 王聰)中國17日早上把一枚名為「悟空」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送入太空,這是人類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的進程中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 人類開始探索「暗物質」的秘密,它到底是怎麼影響宇宙膨脹的呢?
    眾所周知,暗物質是一種推動宇宙膨脹的神秘力量。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不知道暗物質是什麼,儘管有跡象表明暗物質佔宇宙的68%。隨著宇宙膨脹的加速,暗物質的神秘性也越來越大。這張地圖將揭示暗能量驅動宇宙膨脹的秘密。
  • 「悟空」火眼金睛探究暗物質:怎樣施展「神通」?
    (資料圖片)  在宇宙中,有什麼比引力波還難找?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物理學家,答案一定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它們產生的萬有引力左右著宇宙演化和物質運動,卻至今難覓蹤跡,被稱作「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上的兩朵烏雲」。  暗能量離我們還很遙遠,暗物質卻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被揭開神秘面紗。
  • 揭秘暗物質衛星「悟空」背後的「師傅」
    新華社南京12月17日電 題:「悟空」的「師傅」  新華社記者蔡玉高、蔣芳、王珏玢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辦公樓三樓拐角,有一個掛著「DAMPE」標籤的房間。這個不起眼的房間,正是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在地面的數據處理中樞——暗物質與空間天文實驗室。「悟空」捕捉的每一點信息,都傳回這裡校準、分析。
  • 悟空衛星重大發現:師傅,我們找到暗物質粒子了
    根據目前理論物理學家的推測,如果暗物質粒子相互碰撞並湮滅,將產生高能電子。那麼到空間去精確地探測高能電子能譜,就可以發現暗物質存在的蛛絲馬跡。「悟空」的核心使命就是在宇宙線和伽馬射線輻射中尋找暗物質粒子存在的證據,並進行天體物理研究。
  • 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核心BGO晶體長600mm 創世界紀錄
    康玉湛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 (記者 徐銀)中國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17日上午成功發射升空。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18日在上海舉行的BGO晶體與石墨烯材料科研成果發布會上表示,該所科研人員為衛星「悟空」的研製提供了初樣和正樣共計640根600mm長的鍺酸鉍(Bi4Ge3O12,以下簡稱BGO)晶體,為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有效載荷的成功研製及其發射提供了重要保障。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暗物質探索的「奇兵」
    近日,中科院召開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首批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航天馭星首席科學家,香港大學蘇萌教授作為參研參試單位代表參與了發布會。蘇萌教授畢業於哈佛大學天文系,是銀河系巨型氣泡發現人,國際高能天體物理學最高獎羅斯獎最年輕的獲得者。
  •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將延長工作2年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的研製團隊17日宣布,鑑於衛星目前運行狀態依然良好、關鍵科學數據仍在累積,衛星科研團隊已與各保障部門商定,讓「悟空」延長兩年工作時間。  暗物質衛星「悟空」是我國首顆天文衛星。到12月17日,衛星發射已滿3年,達到預期使用壽命。
  • 「悟空」巡天,有望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美猴王的「水晶棒」將撥開暗物質「烏雲」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放置自己的高解析度高能空間望遠鏡。」
  • 「悟空」巡天 有望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  「悟空」的使命是尋找宇宙暗物質。科學家推測,宇宙中95%以上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質佔26.8%。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本僧掐指一算,宇宙中可見物質佔4.9%,暗物質佔26.8%,暗能量佔68.3%, 話說到這份上,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假設你隨手指著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說「那恆星有五顆行星十顆衛星」,蒙中的概率是萬分之一,那麼天文學家用最尖端科技,要蒙中這個數字的概率也就百分之一。科學越到前沿越不靠譜,這是主基調。比如這個:某牛叉物理學家提出的膜宇宙模型。
  • 「悟空」已捕捉47億個高能宇宙線粒子 攜帶天際秘密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在通過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的觀測數據完成的一張伽馬射線天圖前。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暗物質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為揭開隱藏宇宙貢獻中國智慧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喻菲)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的首席科學家常進有個特點:吃飯很快。
  • "悟空"獲得世界上最精確高能電子宇宙射線能譜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它們和光、電磁波不發生作用,又被稱之為暗物質。從2015年12月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升空之後,關於"悟空"的科學成果大家期盼已久。11月30日,有關暗物質研究取得的首批重大科學成果,在南京發布。
  • 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上演哪些「大片」?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30日電 題: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上演哪些「大片」?  中新網記者 張素  從2015年12月17日成功發射,到2017年11月30日公布首批成果,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翱翔宇宙取「真經」。不知不覺間,「悟空」演繹了三部「大片」。
  • 宇宙的幽靈:探索暗物質的前世今生
    宇宙溫度漲落暗示存在暗物質後來物理學家了解到要解釋這樣的溫度的漲落,有一個必須的假設就是這個宇宙中,其實存在著暗物質,溫度的漲落反映了宇宙暗物質的分布在那個時候是不均勻的,暗物質密度的漲落是10的負5次方左右,這就完美的解釋觀測到的現象。
  • 首席科學家詳解暗物質衛星「悟空」
    暗物質衛星「悟空」已經發射升空,作為我國首顆專門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衛星,即將展開科學任務。圖片來源:dpnc.unige.ch12月17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在酒泉發射升空。「悟空」的探測目標也不像「嫦娥」和「玉兔」那樣清晰明了,它要尋找的是一種天文學家幾乎肯定它存在,卻沒有人確切知道它是什麼的東西——暗物質。從上世紀30年代起,天文學家就從觀測中陸續找到了一些證據,暗示宇宙中物質的質量遠遠大於所有可見物質的總和。比如,他們發現銀河系裡千千萬萬顆恆星的運動速度大於預期,如果沒有更多的東西施加額外的引力,銀河系本身就會被甩得分崩離析,根本不能凝聚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