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暗物質探索的「奇兵」

2020-08-10 航天馭星

近日,中科院召開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首批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航天馭星首席科學家,香港大學蘇萌教授作為參研參試單位代表參與了發布會。蘇萌教授畢業於哈佛大學天文系,是銀河系巨型氣泡發現人,國際高能天體物理學最高獎羅斯獎最年輕的獲得者。

暗物質和暗能量被認為是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上的兩朵「烏雲」。科學界公認,揭開暗物質之謎將是繼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及量子力學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將帶來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暗物質存在於人類已知的物質之外,人們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麼,它的構成也和人類已知的物質不同。現行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僅能解釋佔宇宙5%的普通物質,卻無法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為了有效的開展暗物質的探索,國際粒子物理學界將每年10月31日定為「國際暗物質日」。

目前,世界各國的頂級天文學家、宇宙學家和相關科研機構正在不遺餘力的進行暗物質的尋找。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是尋找「宇宙幽靈」暗物質中的一員。

悟空首批成果的發布,引起了航天界關於暗物質探測的強烈興趣。12月1日,蘇萌教授應邀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做了「宇宙:基礎物理學的未來前沿」的專題講座,與到會的航天科技專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為進一步推進暗物質的探測與研究,實現物理學界的重大突破,航天馭星聯合香港大學、南京大學以及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等優勢單位,充分利用商業資源,開展「香港一號」衛星的研製,向暗物質的探索發起了衝鋒。目前,衛星已經完成了初步方案的設計與評審,預計2018年下半年完成研製,待命發射。該項目的核心目標是利用X射線龍蝦眼聚集鏡頭配合高靈敏度探測器對若干近鄰大質量星系團進行深度曝光,在靈敏度比現有觀測結果提高1-2個數量級的基礎上對KeV惰性中微子的衰變信號獲得確定探測或排除,並對相關理論模型進行有效限制,為暗物質探測目標提供觀測數據。

航天馭星以航天測運控業務為核心,構建天地通信的「高速公路」,致力於為全球商業航天用戶提供便捷、可靠、低成本的天地通信及空間探測服務。為充分挖掘「香港一號」的科學探測價值,「香港一號」除搭載暗物質探測設備外,將利用多餘的能力提供其它具備科學研究和商業價值的搭載服務。


(感謝關注,歡迎轉發!)

相關焦點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中國商業航天30強」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5日,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發布了「中國商業航天30強」榜單,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由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主辦,中共西安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西安市投資合作局、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聯合主辦。秉航天之夢,問未來之旅。航天馭星將持續發揮馭星力量,探索航天測控的無限可能,助力中國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子公司寧夏馭星成立三周年特別報導
    如今的中衛市,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獨特的氣候環境,已實現換道超車,發展成為與貴州齊名的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是發展數字經濟和商業航天的必爭之地,成為航天馭星發展規劃的關鍵環節。2017年5月27日,作為國內第一個為衛星提供商業測控服務的民營企業,航天馭星在中衛市設立了寧夏馭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馭星),在商業航天的路上邁開了堅實的步伐。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受邀參加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
    9月19日,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在福州市圓滿舉辦。航天馭星受邀參加,並榮獲「青年領袖獎」和「最受媒體關注企業獎」兩項大獎。此次論壇以「跨界、創新、融合、生態」為主題,聚焦「新航天、新基建、新業態」,在發布航天相關政策信息的同時,研討當前商業航天發展的趨勢和關注的熱點。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二期工程啟動
    2020年4月16日,新疆博州市科技局、精河縣科技局相關領導到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視察企業復工情況。航天馭星地面系統總師屈明匯報了測控基地在疫情期間的運營情況和二期規劃。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於2017年開始建設,目前配備了7.5米L/S/X三頻段測控數傳一體化拋物面天線1套、4.5米S/X測控數傳一體化拋物面天線1套和UV天線2套。作為航天馭星馭網布局中國境範圍內最西端的地面站群,精河測控基地在多星同時測控、第二圈次重要任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受邀參加「商業發射用戶大會」
    2017年7月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長徵商業發射用戶大會,本次大會吸引了政府主管部門、航天系統內衛星研製單位、多家民營航天企業、研究所、大學和金融投資機構等參加,200餘位業內及相關人士齊聚北京,共商商業航天的未來發展之路。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驚豔亮相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作為我國商業衛星測控領域的開拓者,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馭星」)受邀參展,驚豔亮相,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航天科技領域同仁和航天愛好者的圍觀。航天馭星展位吸引眾多觀展者本次參展,航天馭星展出了多功能軟體無線電基帶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寧夏測控站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
    航天馭星寧夏站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近日,航天馭星在寧夏中衛市建設的衛星測控站航天馭星成立四年來,始終堅持合規合法開展業務,先後建成了國內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站、國內首個商業衛星智能運營中心,並取得了工信部頒發的國內第一個商業衛星電臺執照。此次順利通過抽查檢測,充分印證了航天馭星在地面站建設、管理及使用過程中的規範性。
  • 馭星速訊 | 業界新星——航天馭星2017中國衛星應用大會首次亮相
    航天馭星做為我國首家承擔衛星測控與數傳服務的專業民營公司,專注於商業航天測控和衛星大數據應用,是中國首家提供專業商用衛星在軌管理和測控通信業務的公司,也是中國首家實現全境覆蓋建站的商業公司,更是首家採用雲結構實現太空金鑰匙服務的商業公司。
  • 馭星速訊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發布,航天馭星再受關注
    報告在「中國商業航天進展」部分著重指出:「(中國)商業測控能力持續增強,航天馭星建成了精河站、中衛站、福州站、哈爾濱站、呂梁站、武漢站等地面站,測控範圍覆蓋全國境,測運控服務覆蓋了U、V、S、X四個頻段,累計為39顆衛星提供了測運控服務。」
  • 馭星速訊 | 中國電科54所與航天馭星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中國電科54所副所長張旺、產業發展部副部長許向陽、航天馭星董事長趙磊、常務副總裁董瑋等雙方領導共11人出席了籤約儀式。航天馭星董事長趙磊首先對中國電科54所張旺副所長及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接著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等,並表示希望雙方可以藉此機會在商業航天上下遊產業鏈上有更廣泛深入的合作。
  • 馭星速訊 | 逆勢開花 蓄勢啟航——航天馭星西安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2020年3月17日,航天馭星西安研發中心正式啟用。作為航天馭星在西北地區的分支機構,西安研發中心承擔著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的重要任務,是航天馭星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陝西省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定位的「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在航天運載動力方面優勢突出,衛星載荷及地面應用地位明顯,具備完善的航天測控能力。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寧夏遙感衛星定標和真實性檢驗基地火熱施工
    航天馭星寧夏遙感衛星定標和真實性檢驗基地(簡稱「定標場」)原本寂靜的建設工地又傳來了機器的轟鳴聲,現場工人有序配合,施工車輛來回穿梭,一片繁忙……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原有的建設計劃,航天馭星響應國家號召,落實防控要求,積極做好防控工作。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再次為海射衛星提供服務
    10時54分開始,航天馭星哈爾濱站、七臺河站、中衛站、精河站、三亞站等6套設備相繼收到衛星數據,圓滿完成首圈次多目標跟蹤任務。2019年6月5日,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海射首秀中,航天馭星就曾為火箭和搭載的4顆衛星提供了測控服務。(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 馭星速訊 | 寧夏馭星獲「科普中國」落地應用e站建設項目實施單位
    2020年5月10日,經過基層推薦、專家評審,航天馭星子公司寧夏馭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寧夏馭星」)順利獲評「中衛市「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航天科技是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類別,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國防力量的重要標誌。經過60年的發展,中國航天事業成就輝煌,航天技術為推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航天科普教育在培養科技創新能力、樹立大國自信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深遠意義。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順利執行九天微星「瓢蟲系列」衛星測控任務
    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為搭載該火箭升空的九天微星「瓢蟲系列」衛星中的6顆衛星提供了商業測控服務,其中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至此,航天馭星2018年提供測控服務的衛星數量達到15顆,最近已連續2次為百公斤級衛星提供了測控服務。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七臺河4.5米地面站正式投入運行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6日,航天馭星該站可為中低軌衛星提供遙測接收、遙控指令發送等測控服務,其成功驗收並投入運行,在哈爾濱5.4米站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航天馭星對東北地區測控任務的保障能力。至此,馭網服役中的地面站已逾30臺套。(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 馭星速訊 | 和德五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
    航天馭星為衛星提供測控及數傳接收服務。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進步,國內外各大衛星運營商的星座計劃正陸續鋪展,這也對測控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馭星一直致力於星座測控技術的研發和探索,已經完成了星座測運控軟體的研製。據悉,除本次發射的衛星外,航天馭星目前還同時在為和德「天行者」星座的和德二號A、B星與和德四號衛星提供在軌長管服務。
  • 馭星速訊 | 天啟10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5日11:13,由國電高科自行研製的天啟10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此前,航天馭星已經相繼服務了天啟星座系列衛星「天啟一號」「天啟二號」「天啟四號B」和「天啟五號」。本次任務,航天馭星採用馭網雲測控模式,兼容多地並行測控。11:27,星箭成功分離;星箭分離後,精河站和中衛站投入三套X和三套UV共六套設備。衛星狀態良好。通過為客戶提供託管式的測運控服務,極大提高了衛星數據接收的實效性,有效支撐了天啟星座的組網運行。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為和德宇航「天行者」第四顆衛星提供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16:53,由和德宇航自行研製的和德四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衛星提供測控及數傳接收服務截至目前,航天馭星累計服務衛星44顆。和德四號衛星測控任務是航天馭星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執行的第三顆衛星測控任務。疫情給各項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航天馭星積極防控風險的同時克服各種困難,配合客戶及時並有效的開展星地驗證工作。據悉,和德四號衛星在完成在軌測試後,將與2017年發射的「和德一號「衛星,以及2019年發射的「和德二號A/B」衛星組網。
  • 馭星速訊 | 助力中國火箭首次海射!見證中國商業航天新突破
    >2019年6月5日12時06分,長徵十一號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在我國黃海海域實施發射,將包括捕風一號A、B星在內的航天馭星為火箭及其中4顆衛星提供測控服務。為了保障此次任務,航天馭星共調動了新疆精河、寧夏中衛、黑龍江哈爾濱、福建福州、南太平洋某地和江蘇鹽城的五個衛星測控站、一個火箭測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