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子公司寧夏馭星成立三周年特別報導

2020-08-28 航天馭星

國內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指揮中心

昔日,王維出塞,途徑中衛沙坡頭,見大漠遼闊、黃河壯美,遂作《使至塞上》,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便出此處。千百年過去了,大漠長河賦予了中衛人民勤勞淳樸的品性和勇敢堅韌的精神,他們用「麥田方格」徵服騰格里,化戈壁黃沙為經濟熱土;用鐵肩柔情駕馭九曲黃河,變邊外小城為「塞上江南」,演繹了自強不屈、戰天鬥地的致富故事。

如今的中衛市,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獨特的氣候環境,已實現換道超車,發展成為與貴州齊名的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是發展數字經濟和商業航天的必爭之地,成為航天馭星發展規劃的關鍵環節。

2017年5月27日,作為國內第一個為衛星提供商業測控服務的民營企業,航天馭星在中衛市設立了寧夏馭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馭星),在商業航天的路上邁開了堅實的步伐。「屬陳」二字取自屈原《天問》名句「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寄寓了美好的願望和徵服宇宙星辰的豪情。

鬥轉星移。三年來,寧夏馭星在中衛市政府、雲計算與大數據發展局、寧夏中關村產業園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的指導、關愛下,在航天馭星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很好地履行了馭星「長子」使命,為其它分、子機構樹立了標杆和榜樣。

開拓創新,三年打造行業四個第一

國內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站

中國商業航天自2015年發軔以來,各類商業航天企業紛紛湧現,航天馭星以衛星測控切入行業。

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趙磊敏銳地意識到「商業衛星數量的激增必將急切地呼喚低成本、更便捷、更穩定的測控服務,而國內貧乏的測控站網資源將嚴重影響商業衛星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建設自主可控的第三方測控站是必然之選。」

2017年初,經過實地考察、調研,航天馭星與寧夏中衛市政府達成了合作意向,決定在中衛市建設商業衛星測控基地,寧夏馭星應運而生。剛拿到天使輪融資的航天馭星,果斷將還沒捂熱乎的資金投入到了中衛衛星測控基地的建設中。該基地規劃佔地40畝,建設衛星地面站10套,通過矩陣技術實現具備對衛星星座測控的能力。

2017年10月,寧夏馭星建設的國內第一個、專業的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站正式落成。

2018年9月,經過一年的反覆摸索,寧夏馭星取得了工信部頒發的國內第一個商業衛星電臺執照,為國內商業衛星測控行業的規範化發展趟出了一條路。

國內首個商業衛星電臺執照

2019年10月,寧夏馭星建設的國內第一個、專業的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指揮中心正式啟用,央視等近100家媒體進行了集中報導。

商業衛星測控指揮中心啟用儀式

2020年4月,航天馭星與武漢大學合作的國家重點空間基礎設施項目——遙感衛星定標和真實性檢驗基地正式開工,預計9月份便可正式啟用。落成後將成為國內首個具備雷射衛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功能的固定場地,覆蓋光學、SAR、雷射衛星的定標與真實性檢驗需求。本項目規劃佔地300畝,總投資逾億元,遵循低成本、高可靠、多智能的全新設計理念,整個定標場採用無人值守的自動化觀測設備,實現參數自動採集,可形成對遙感衛星高頻次、高時效、高精度的定標能力。

寧夏馭星獲評「科技型中小企業」

鑑於在科技領域的突出貢獻,寧夏馭星於2019年8月獲得了數百萬元人民幣自治區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支持;2020年4月又被評為「科技型中小企業」。


嚴謹務實,四十餘星任務保障零失誤

航天馭星累計為43顆衛星提供了測控等相關服務,其中長管衛星19顆。

作為航天馭星最早建設的測控基地,寧夏馭星地面站參與了全部的測控任務和長管工作。

優秀背後是平凡,四十餘星任務保障零失誤的背後是馭星人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穩定專業的技術能力和一絲不苟的默默付出。

林立新是寧夏馭星的001號員工,大學畢業便加入航天馭星,見證並參與了寧夏馭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部過程。

「由於基地在郊外,2017年剛開始建設時條件還比較艱苦,沒有水,我們就去旁邊用車拉;風太大,一天下來我們常常一身泥一身土。」回憶往事,林立新不斷感慨公司的發展變化,「當地面站建成後天線轉動的那一刻,感到無比開心。畢竟這是國內第一個第三方的商業衛星測控站。」如今對商業航天有了更深入了解的林立新已成長為寧夏馭星的業務骨幹,言語之間更多了一種工作上的使命感。

林立新在調試設備

2018年加入寧夏馭星的萬翔目前從事衛星長管工作,「每隔1-2個小時就要接收衛星數據,值夜班還是比較考驗人的。」這位從小在北京長大的西北小夥子靦腆地說,「幹一行愛一行,任務圓滿完成,挺有成就感。」

最讓寧夏馭星團隊難忘的還是長徵11號海射任務。

2019年6月5日12:00,中國在黃海海域進行了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試驗。此次火箭發射是我國首次海上發射,有5家用戶的7顆衛星搭載升空,航天馭星為火箭主動段、星箭分離和4顆衛星提供測控服務。此次任務意義重,難度大,航天馭星調用了幾乎全部測控站。作為保障本次任務的主力站點,寧夏馭星團隊提前檢查測試設備,不僅圓滿完成了自身任務,還向其它站點支援了技術骨幹。最終,在全體馭星人齊心協力的配合下,航天馭星圓滿完成了任務,收到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來的感謝信,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讚揚。

寧夏馭星員工在海射測控任務中


深耕厚植,勇擔責任做企業公民

寧夏馭星在不斷圍繞商業衛星在軌管理深耕業務厚植基礎的同時,利用自身資源和技術優勢,積極為屬地經濟發展和教育事業做貢獻,在吸引優秀人才和優化產業結構方面不遺餘力。

2019年7月,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關於實施青年就業見習活動的通知》要求,通過區縣推薦、材料審核及青年見習基地考察小組辦公室實地考察評估等程序,寧夏馭星獲評「青年就業見習基地」。一年多來,已為多名中衛青年提供了實習和工作機會。

寧夏馭星獲評「中衛市青年就業見習基地」

2019年10月16日,寧夏馭星圓滿承辦了「2019雲天大會商業航天分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朵英賢、中衛市副市長李斌等來自政府、體制內航天單位、商業航天企業以及投資機構等方面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會議,人民網等近100家媒體進行了現場報導。作為「2019雲天大會」的特色和重要組成部分,商業航天分論壇聚焦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現狀,通過主旨演講、行業報告、院士圓桌論壇、項目路演、座談研討等形式,展現了商業航天的最新發展成果,暢想了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與航天技術融合發展的未來之路。會議期間,中國航天教育聯盟為寧夏馭星授牌「航天少年研學基地」。

「2019雲天大會商業航天分論壇」院士圓桌論壇

2019年10月17日,寧夏馭星在測控基地成功舉辦了「中衛市科普教育與創新研討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原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申行運、著名航天科普作家張傳軍與中衛市教育局領導和中小學校長代表30多人進行了親切交流,就中衛市的中小學生科普教育工作進行了熱烈討論。

中衛市科普教育與創新工程研討會

2020年4月24日,寧夏馭星成功舉行了「中國航天日」線上研學抖音直播活動,為廣大線上觀眾講解了中國航天精神和衛星測控站的工作原理。

2020年 5月18日,寧夏馭星與中衛市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一起,在海原縣紅羊鄉安堡村進行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現場展示及愛心捐贈活動。寧夏馭星利用專業優勢,為孩子們提供「空中課堂」網絡支撐並普及航天知識。

寧夏馭星送「網」下鄉

……

三年來,寧夏馭星還接待了自治區、中衛市等各級政府、科研機構、部隊單位、教育部門等各方考察調研團隊上千人次,為政府精準決策、資源精細開發、社會精確服務、企業精益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鑑。

漫道序章,而今從頭。

寧夏馭星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各級政府領導和行業同仁的關愛與支持!展望未來,寧夏馭星也必將不辱使命,繼續向前!


(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相關焦點

  • 馭星速訊 | 寧夏馭星獲「科普中國」落地應用e站建設項目實施單位
    2020年5月10日,經過基層推薦、專家評審,航天馭星子公司寧夏馭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寧夏馭星」)順利獲評「中衛市通過航天科普教育可以使青少年開闊眼界、拓展想像力、增強求學積極性和國防意識。寧夏馭星作為航天馭星首家子公司,成立近三年來,建成了國內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站、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指揮中心,多次執行重大商業衛星測運控任務。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寧夏測控站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
    航天馭星寧夏站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近日,航天馭星在寧夏中衛市建設的衛星測控站,順利通過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聯合寧夏自治區無委辦開展的,關於寧夏境內設置使用衛星測控站許可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航天馭星成立四年來,始終堅持合規合法開展業務,先後建成了國內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站、國內首個商業衛星智能運營中心,並取得了工信部頒發的國內第一個商業衛星電臺執照。此次順利通過抽查檢測,充分印證了航天馭星在地面站建設、管理及使用過程中的規範性。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寧夏遙感衛星定標和真實性檢驗基地火熱施工
    航天馭星寧夏遙感衛星定標和真實性檢驗基地(簡稱「定標場」)原本寂靜的建設工地又傳來了機器的轟鳴聲,現場工人有序配合,施工車輛來回穿梭,一片繁忙……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原有的建設計劃,航天馭星響應國家號召,落實防控要求,積極做好防控工作。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驚豔亮相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作為我國商業衛星測控領域的開拓者,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馭星」)受邀參展,驚豔亮相,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航天科技領域同仁和航天愛好者的圍觀。航天馭星的測控系統可服務從3U立方體衛星到數百公斤級的遙感、通信業務衛星,覆蓋了U、V、S、X、L等多個頻段,滿足了商業衛星靈活、便捷、可靠的測控和數據收發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馭星在本次展會上用PC端展示了空間碰撞預警及碎片監測項目(SatHD-RMCS),該項目基於航天馭星與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優勢合作,可對外提供衛星測定軌、空間碎片監測、衛星碰撞預警、衛星離軌監測、衛星應急管理等服務。
  • 馭星速訊 | 業界新星——航天馭星2017中國衛星應用大會首次亮相
    航天馭星做為我國首家承擔衛星測控與數傳服務的專業民營公司,專注於商業航天測控和衛星大數據應用,是中國首家提供專業商用衛星在軌管理和測控通信業務的公司,也是中國首家實現全境覆蓋建站的商業公司,更是首家採用雲結構實現太空金鑰匙服務的商業公司。
  • 馭星速訊 | 中國電科54所與航天馭星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中國電科54所副所長張旺、產業發展部副部長許向陽、航天馭星董事長趙磊、常務副總裁董瑋等雙方領導共11人出席了籤約儀式。航天馭星董事長趙磊首先對中國電科54所張旺副所長及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接著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等,並表示希望雙方可以藉此機會在商業航天上下遊產業鏈上有更廣泛深入的合作。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受邀參加「商業發射用戶大會」
    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馭星」)受邀出席此次會議,並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探討未來商業航天的發展之路、應用場景、合作模式等。航天馭星是國內首家承擔衛星測控與數傳業務的專業民營公司,專注為商業衛星提供天地通信一體化解決方案,涵蓋了星上通信產品、地面站建設、地面測控服務以及衛星地面應用產品的全周期系統技術服務。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二期工程啟動
    2020年4月16日,新疆博州市科技局、精河縣科技局相關領導到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視察企業復工情況。航天馭星地面系統總師屈明匯報了測控基地在疫情期間的運營情況和二期規劃。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於2017年開始建設,目前配備了7.5米L/S/X三頻段測控數傳一體化拋物面天線1套、4.5米S/X測控數傳一體化拋物面天線1套和UV天線2套。作為航天馭星馭網布局中國境範圍內最西端的地面站群,精河測控基地在多星同時測控、第二圈次重要任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受邀參加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
    9月19日,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在福州市圓滿舉辦。航天馭星受邀參加,並榮獲「青年領袖獎」和「最受媒體關注企業獎」兩項大獎。此次論壇以「跨界、創新、融合、生態」為主題,聚焦「新航天、新基建、新業態」,在發布航天相關政策信息的同時,研討當前商業航天發展的趨勢和關注的熱點。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暗物質探索的「奇兵」
    航天馭星首席科學家,香港大學蘇萌教授作為參研參試單位代表參與了發布會。蘇萌教授畢業於哈佛大學天文系,是銀河系巨型氣泡發現人,國際高能天體物理學最高獎羅斯獎最年輕的獲得者。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是尋找「宇宙幽靈」暗物質中的一員。悟空首批成果的發布,引起了航天界關於暗物質探測的強烈興趣。12月1日,蘇萌教授應邀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做了「宇宙:基礎物理學的未來前沿」的專題講座,與到會的航天科技專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中國商業航天30強」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5日,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發布了「中國商業航天30強」榜單,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由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主辦,中共西安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西安市投資合作局、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聯合主辦。秉航天之夢,問未來之旅。航天馭星將持續發揮馭星力量,探索航天測控的無限可能,助力中國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 馭星速訊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發布,航天馭星再受關注
    報告在「中國商業航天進展」部分著重指出:「(中國)商業測控能力持續增強,航天馭星建成了精河站、中衛站、福州站、哈爾濱站、呂梁站、武漢站等地面站,測控範圍覆蓋全國境,測運控服務覆蓋了U、V、S、X四個頻段,累計為39顆衛星提供了測運控服務。」
  • 馭星速訊 | 逆勢開花 蓄勢啟航——航天馭星西安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2020年3月17日,航天馭星西安研發中心正式啟用。作為航天馭星在西北地區的分支機構,西安研發中心承擔著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的重要任務,是航天馭星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陝西省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定位的「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在航天運載動力方面優勢突出,衛星載荷及地面應用地位明顯,具備完善的航天測控能力。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順利執行九天微星「瓢蟲系列」衛星測控任務
    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為搭載該火箭升空的九天微星「瓢蟲系列」衛星中的6顆衛星提供了商業測控服務,其中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至此,航天馭星2018年提供測控服務的衛星數量達到15顆,最近已連續2次為百公斤級衛星提供了測控服務。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再次為海射衛星提供服務
    10時54分開始,航天馭星哈爾濱站、七臺河站、中衛站、精河站、三亞站等6套設備相繼收到衛星數據,圓滿完成首圈次多目標跟蹤任務。2019年6月5日,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海射首秀中,航天馭星就曾為火箭和搭載的4顆衛星提供了測控服務。(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 馭星速訊 | 助力中國火箭首次海射!見證中國商業航天新突破
    >2019年6月5日12時06分,長徵十一號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在我國黃海海域實施發射,將包括捕風一號A、B星在內的航天馭星為火箭及其中4顆衛星提供測控服務。為了保障此次任務,航天馭星共調動了新疆精河、寧夏中衛、黑龍江哈爾濱、福建福州、南太平洋某地和江蘇鹽城的五個衛星測控站、一個火箭測控站。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七臺河4.5米地面站正式投入運行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6日,航天馭星該站可為中低軌衛星提供遙測接收、遙控指令發送等測控服務,其成功驗收並投入運行,在哈爾濱5.4米站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航天馭星對東北地區測控任務的保障能力。至此,馭網服役中的地面站已逾30臺套。(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 馭星速訊 | 天啟10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5日11:13,由國電高科自行研製的天啟10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此前,航天馭星已經相繼服務了天啟星座系列衛星「天啟一號」「天啟二號」「天啟四號B」和「天啟五號」。本次任務,航天馭星採用馭網雲測控模式,兼容多地並行測控。11:27,星箭成功分離;星箭分離後,精河站和中衛站投入三套X和三套UV共六套設備。衛星狀態良好。通過為客戶提供託管式的測運控服務,極大提高了衛星數據接收的實效性,有效支撐了天啟星座的組網運行。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為和德宇航「天行者」第四顆衛星提供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16:53,由和德宇航自行研製的和德四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衛星提供測控及數傳接收服務截至目前,航天馭星累計服務衛星44顆。和德四號衛星測控任務是航天馭星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執行的第三顆衛星測控任務。疫情給各項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航天馭星積極防控風險的同時克服各種困難,配合客戶及時並有效的開展星地驗證工作。據悉,和德四號衛星在完成在軌測試後,將與2017年發射的「和德一號「衛星,以及2019年發射的「和德二號A/B」衛星組網。
  • 馭星速訊 | 和德五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
    航天馭星為衛星提供測控及數傳接收服務。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進步,國內外各大衛星運營商的星座計劃正陸續鋪展,這也對測控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馭星一直致力於星座測控技術的研發和探索,已經完成了星座測運控軟體的研製。據悉,除本次發射的衛星外,航天馭星目前還同時在為和德「天行者」星座的和德二號A、B星與和德四號衛星提供在軌長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