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潿洲島,中國最大、最年輕火山島,位於廣西北海市東南面北部灣海域中,距北海市區約30海裡。潿洲島、斜陽島等組成潿洲鎮,有53個自然村,是廣西第一大島。在「中國十大最美麗海島」評比中,名列第二,有「南國蓬萊」之稱。
▼先說怎麼上島。上島、離島唯一正確的姿勢是坐渡船。當海風6級以上,船是不出港滴。在北海國際客運港碼頭乘船上島,航行2個多小時。你若選擇快船可以省時間,也要1個多小時,當然也得多花錢。
當年的舊船票(2007年8月)
港口碼頭,還是挺繁忙的
這是要啟航的樣子
船到潿洲島靠岸,有很多人在「迎接」你。他們大多是拉客旅遊的本島島民,民風淳樸,木有欺宰客。我就搭上一個,她開個載客的小三輪,拉我去島上各處景點,還兼做導遊。現在島上有觀光車。要不你得租個電單車或者自行車之類的,島南北6.5公裡,東西寬6公裡,景點散布,木有交通不行。
▼看景點要購買通票。2007年8月,套票50元,包含鱷魚山、聖堂天主教堂、五彩灘、石螺口、滴水丹屏等幾大景點,現在門票翻倍了。
▼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在前250萬年之後到前7000年之間,潿洲地區發生了至少四期數以百次的基性火山噴發,形成了現在島上地層主體。
▼鱷魚山景區(火山地質公園)。國內第一個火山島地質公園,擁有震撼人心的火山海蝕景觀。三面環水,狀似一條在海面向前遊動並張開大嘴的大鱷魚,故名鱷魚山。
有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臺、海蝕窗、海蝕蘑菇等奇妙地貌;有藏龜洞、賊老洞等景觀,是潿洲島最佳觀海場所。
海風輕輕吹來,浪浪相湧,扑打在岸邊的巖石上騰起浪花,迸出「轟轟」的響聲。藍天白雲,碧海銀浪,和巖石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滴水丹屏
位於島西的滴水村。海蝕巖石形成懸崖峭壁,景觀奇特、醒目、壯觀。裸露的巖層有紅、黃、紫、綠、青五色相間,紋理異常清晰。崖頂之上藤樹纏繞,紅花綠葉倒掛崖頭,取名「丹屏」。巨崖巖層裂隙常年有水溢出,不斷向崖下滴落,在陽光下如斷線珍珠般飄灑,取名「滴水」。是最佳觀看日落的地點。
▼石螺口
石螺口海域沙灘寬廣,海水清澈,是海上娛樂的理想去處。延綿的沙灘一直延伸到滴水丹屏景區,整個西海岸都是一個適合看日落的好地方。是最佳潛水基地。
▼五彩灘(芝麻灘)
潿洲島最佳觀看日出的地點。退潮後大片大片的火山熔巖裸露出來,巨大的火山巖石一層一層,在陽光的照射下很壯觀,格外的漂亮。許多地方的海水褪去,留下一窪一窪的海水,在藍天的映射下,呈現出水天一色的景色。
▼天主教堂
位於潿洲島聖塘村,哥德式建築,「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建於1853年,由法國傳教士設計並組織教民施工,歷時10年建成。整座建築所用材料全部取自島上的珊瑚、巖石,沒有一根鋼筋、沒有一點水泥,運用周密的力學設計建造,至今主體建築保存較為完好。
▼島上客家人
在清代,清政府以潿洲島「孤懸大海,最易藏奸」發出「永遠封禁」令,島上不許有居民。鹹豐四年(1854年),廣東、福建等省部分地區發生土著與客家的宗族大械鬥,有部分客家人逃到潿洲島,此後潿洲人口大增。鹹豐末年(1860年),有內地人因避戰亂,不顧艱險和官府之禁來島定居。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籍神父也藉機上島傳教。全島現居民近2萬人,80%為客家人,民風淳樸。
▼島上一片綠色。種植的香蕉和番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