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此時此刻,不管你在哪裡。舉杯邀月,對影幾人。無論在哪裡,不管成幾人,請不負好月光。
月圓夜,聲音君奉上10首「月」曲,助你雅興。祝你中秋節闔家歡樂,團圓幸福。
1
《彩雲追月》
《彩雲追月》早見於清代,系著名的粵音曲譜,其風格輕快獨特,描寫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輕鬆寫意,彰顯了典型的廣東民間音樂風格。李鴻章任兩廣總督時曾將此曲抄送大內演奏。
任光與聶耳為百代國樂隊寫了一批民族管弦樂曲灌制唱片,《彩雲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以管弦樂重新編曲的優秀作品,成曲於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據中央廣播民族管弦樂團的樂隊編制重新配器。樂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聲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進,豎笛、二胡的輪番演奏,彈撥樂器的輕巧節奏,低音樂器的撥弦和吊鈸的空曠音色,形象地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2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為中國傳統琵琶曲,曲名《夕陽簫鼓》。約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後又經多人整理改編,更臻完善,深為國內外聽眾珍愛。
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讚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
3
《花好月圓》
《花好月圓》是一首民樂合奏曲目。1935年初,在蘇州做小學音樂教員的黃貽鈞經人介紹,考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下屬的國樂隊任演奏員。
有一次,百代公司在製作一張民樂唱片時,缺一段5分鐘左右的樂曲。於是,音樂部主任任光就約請黃貽鈞擔綱這「補白」的任務。雖然黃貽鈞沒學過作曲技法,但發自內心的激情,使這個作品一氣呵成。因寫作時沒有標題,國樂隊的陳中根據樂曲歡快熱烈的氣氛,就給它起了個《花好月圓》的名字。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指揮家彭修文就把江南絲竹式的《花好月圓》改編成民族管弦樂,後經中央廣播民族樂團演奏,影響甚廣。
4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原是一首粵曲,源於北方小調《閨舞》,又名《醉太平》,後經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改編為民族樂曲,廣泛流傳在粵劇音樂中。
其借景抒情、格調清新,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及連綿不斷的抒情性。旋律明媚流暢,音調婉轉,描繪了中國江南湖光月色、詩情畫意的良辰美景,有淡泊悠遠、虛無縹緲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感受與熱愛,成為廣東音樂中的名作。1975 年,作曲家陳培勳將其改編成為鋼琴獨奏曲,使得這首富有中國特色的樂曲更加廣為人知。
5
德彪西 《月光》
《月光》隸屬於《貝加摩組曲》,作於1900年,是德彪西第一期作品中的一個鋼琴曲作品。據說作曲家寫這個作品是受到詩人吉羅的敘事詩《月光比埃羅》的影響。這首敘事詩是講:在義大利貝加摩地方有一個叫比埃羅的青年陶醉在象徵理想的月光下,他因為沉湎於物質生活為月光所殺。最後,由於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得到了月光的寬恕,又回到人了間。
在《月光》這支曲子裡,作曲家以清淡的筆墨、樸素的音調,給人們描繪出一幅萬籟俱寂、月光如洗的圖畫。樂曲採用了古老的多裡亞調式,充滿了畫意詩情。
6
Rusalka: Song to the Moon (德沃夏克:水仙女:月亮頌) (Arr Diener-Bennett)
德沃夏克的歌劇《水仙女》是一部悲劇性的三幕歌劇。這部歌劇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包含四個基本的音樂主題,其中水仙女的音樂主題是悲劇性的愛情主題,貫穿於歌劇的始終。劇中最著名的唱段是第一幕水仙女所唱的詠嘆調《月亮頌》,表現了水仙女對愛情的渴望,是一首旋律優美、動人心弦的歌曲,已經成為音樂會上必不可少的曲目之一。
7
貝多芬《月光曲》
鋼琴奏鳴曲《月光曲》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1801年貝多芬在經歷情感波折後創作的,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後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蕩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名。
貝多芬原本是把《月光奏鳴曲》獻給自己第一位戀人——桂齊雅蒂女伯爵,並欲娶之為妻,然而他們分手了。失戀,再加上耳疾帶來的巨大痛苦,曲子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完成的。奏鳴曲中包含著貝多芬至深的感情,是失聰的音樂家用心和靈魂譜寫而成的。琴音輕推慢陳,如傾瀉一地的月光,緩緩移至心房,照亮了那些許久不曾碰觸的角落,勾起回憶聯翩。
8
《月光下的鳳尾竹》
《月光下的鳳尾竹》是由我國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傣族風格樂曲,詞作家、詩人倪維德作詞。該曲以其悠揚的曲調、娓娓動聽的旋律,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不由聯想起那鬱鬱蔥蔥的鳳尾竹林,那別具一格的傣家樓閣撒落在竹林間,有如天上的星星,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隱隱飄出的陣陣葫蘆絲,幽攸抑揚,清新淡雅。
9
《月亮代表我的心》-鄧麗君
經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由孫儀作詞、翁清溪作曲。1973年由陳芬蘭首唱,1977年經鄧麗君重新演繹後紅遍華人世界。
作者翁清溪在美國波士頓念書,常常在學校附近的公園草地上創作曲子,1973年,他回到臺灣,帶著自己創作的許多曲子找到了作詞家孫儀,他挑選出自認為不錯的曲子,請孫儀幫忙填詞。但孫儀卻在剩下的,翁清溪覺得不好並準備丟掉的作品中發現了這首曲子,最終將它留下填詞。
10
《但願人長久》-王菲
由蘇軾的《水調歌頭》改寫,原唱鄧麗君,收錄於1983年發行的詩詞歌曲專輯《淡淡幽情》。該專輯是鄧麗君個人演藝事業處於巔峰時期的經典之作,也是她親身參與策劃的第一張唱片。《但願人長久》作為此專輯的主打歌之一,一經發行便受到極大歡迎,後被多位歌手翻唱,成為鄧麗君傳世名曲之一 。 1995年,王菲翻唱並將其收錄於專輯《菲靡靡之音》中。
聲音製作者祝您: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