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8-01-12 14:14:56
任何示波器的存儲器都是有限的,因此所有示波器都必須使用觸發。觸發是示波器應該發現的用戶感興趣的事件。換句話說,它是用戶想要在波形中尋找的東西。觸發可以是一個事件(即波形中的問題),但不是所有的觸發都是事件。觸發實例包括邊沿觸發、毛刺信號觸發和數字碼型觸發。
示波器必須使用觸發的原因在於其存儲器的容量有限。例如,Agilent90000系列示波器具有20億採樣的存儲器深度。但是,即便擁有如此大容量的存儲器,示波器仍需要一些事件來區分哪20億個採樣需要顯示給用戶。儘管20億的採樣聽起來似乎非常龐大,但這仍不足以確保示波器存儲器能夠捕獲到感興趣的事件。
示波器的存儲器可視為一個傳送帶。無論什麼時候進行新的採樣,採樣都會存儲到存儲器中。存儲器存滿時,最舊的採樣就會被刪除,以便保存最新採樣。當觸發事件發生時,示波器就會捕獲足夠的採樣,以將觸發事件存儲在存儲器要求的位置(通常是在中間),然後將這些數據顯示給用戶。
示波器的觸發功能主要有兩點,第一,隔離感興趣的事件。第二,同步波形,或者說穩定顯示波形。
隔離感興趣的事件,就是在觸發點處隔離的事件是滿足觸發條件的信號。如下圖所示,在觸發點隔離的事件是總小於47.5ns或大於52ns的脈寬,該脈寬的計算是以觸發電平穿越觸發點處的脈寬波形的交叉點處的時間間隔。
隔離感興趣的事件
同步波形,就是找到一種觸發方式使波形不再「晃動」,也就是找出信號的規律性來同步信號。如圖二所示的信號,每組數據包裡有四個脈衝,這四個脈衝並不是等時間間隔的,如果用上升沿觸發,則波形不能同步,視覺上在「晃動」,但是每組數據包是等時間間隔到來的,如果以每組數據包的第一個脈衝的上升沿作為觸發源,則能穩定顯示波形。因此可以用邊沿延遲觸發,在前一個上升沿到來之後,延遲一段時間再觸發下一個上升沿,在上例中需要延遲的時間為標識的藍色的時間間隔部分。
同步信號使波形能穩定顯示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