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20...

2020-11-29 永州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七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20年6月20日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2020年6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1987年9月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6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修訂)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檔案機構及其職責

第三章 檔案的管理

第四章 檔案的利用和公布

第五章 檔案信息化建設

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檔案管理,規範檔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護和利用檔案,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制定本法。

第二條 從事檔案收集、整理、保護、利用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從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檔案工作,把檔案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檔案事業發展經費列入政府預算,確保檔案事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的利用。

第五條 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護檔案的義務,享有依法利用檔案的權利。

第六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檔案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在檔案收集、整理、保護、利用等方面的轉化和應用,推動檔案科技進步。

國家採取措施,加強檔案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檔案意識。

國家鼓勵和支持在檔案領域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七條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檔案事業的發展。

對在檔案收集、整理、保護、利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檔案機構及其職責

第八條 國家檔案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檔案工作,負責全國檔案事業的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建立統一制度,實行監督和指導。

縣級以上地方檔案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工作,對本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定人員負責管理本機關的檔案,並對所屬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第九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確定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負責管理本單位的檔案,並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中央國家機關根據檔案管理需要,在職責範圍內指導本系統的檔案業務工作。

第十條 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機構,負責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自分管範圍內的檔案。

第十一條 國家加強檔案工作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高檔案工作人員業務素質。

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忠於職守,遵紀守法,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其中檔案專業人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評定專業技術職稱。

第三章 檔案的管理

第十二條 按照國家規定應當形成檔案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建立檔案工作責任制,依法健全檔案管理制度。

第十三條 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下列材料,應當納入歸檔範圍:

(一)反映機關、團體組織沿革和主要職能活動的;

(二)反映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主要研發、建設、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以及維護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權益和職工權益的;

(三)反映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城鄉社區治理、服務活動的;

(四)反映歷史上各時期國家治理活動、經濟科技發展、社會歷史面貌、文化習俗、生態環境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歸檔的。

非國有企業、社會服務機構等單位依照前款第二項所列範圍保存本單位相關材料。

第十四條 應當歸檔的材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集中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拒絕歸檔或者據為己有。

國家規定不得歸檔的材料,禁止擅自歸檔。

第十五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向檔案館移交檔案,檔案館不得拒絕接收。

經檔案館同意,提前將檔案交檔案館保管的,在國家規定的移交期限屆滿前,該檔案所涉及政府信息公開事項仍由原製作或者保存政府信息的單位辦理。移交期限屆滿的,涉及政府信息公開事項的檔案按照檔案利用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發生機構變動或者撤銷、合併等情形時,應當按照規定向有關單位或者檔案館移交檔案。

第十七條 檔案館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收移交的檔案外,還可以通過接受捐獻、購買、代存等方式收集檔案。

第十八條 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等單位保存的文物、文獻信息同時是檔案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由上述單位自行管理。

檔案館與前款所列單位應當在檔案的利用方面互相協作,可以相互交換重複件、複製件或者目錄,聯合舉辦展覽,共同研究、編輯出版有關史料。

第十九條 檔案館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應當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便於對檔案的利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適宜檔案保存的庫房和必要的設施、設備,確保檔案的安全;採用先進技術,實現檔案管理的現代化。

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建立健全檔案安全工作機制,加強檔案安全風險管理,提高檔案安全應急處置能力。

第二十條 涉及國家秘密的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級的變更和解密,應當依照有關保守國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

第二十一條 鑑定檔案保存價值的原則、保管期限的標準以及銷毀檔案的程序和辦法,由國家檔案主管部門制定。

禁止篡改、損毀、偽造檔案。禁止擅自銷毀檔案。

第二十二條 非國有企業、社會服務機構等單位和個人形成的檔案,對國家和社會具有重要保存價值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所有者應當妥善保管。對保管條件不符合要求或者存在其他原因可能導致檔案嚴重損毀和不安全的,省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可以給予幫助,或者經協商採取指定檔案館代為保管等確保檔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時,可以依法收購或者徵購。

前款所列檔案,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轉讓。嚴禁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向國家捐獻重要、珍貴檔案的,國家檔案館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十三條 禁止買賣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資產轉讓時,轉讓有關檔案的具體辦法,由國家檔案主管部門制定。

檔案複製件的交換、轉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四條 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委託檔案整理、寄存、開發利用和數位化等服務的,應當與符合條件的檔案服務企業籤訂委託協議,約定服務的範圍、質量和技術標準等內容,並對受託方進行監督。

受託方應當建立檔案服務管理制度,遵守有關安全保密規定,確保檔案的安全。

第二十五條 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和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檔案及其複製件,禁止擅自運送、郵寄、攜帶出境或者通過網際網路傳輸出境。確需出境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六條 國家檔案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對活動相關檔案收集、整理、保護、利用工作機制。

檔案館應當加強對突發事件應對活動相關檔案的研究整理和開發利用,為突發事件應對活動提供文獻參考和決策支持。

第四章 檔案的利用和公布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各級檔案館的檔案,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二十五年向社會開放。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類檔案,可以少於二十五年向社會開放;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開放的檔案,可以多於二十五年向社會開放。國家鼓勵和支持其他檔案館向社會開放檔案。檔案開放的具體辦法由國家檔案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第二十八條 檔案館應當通過其網站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公布開放檔案的目錄,不斷完善利用規則,創新服務形式,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積極為檔案的利用創造條件,簡化手續,提供便利。

單位和個人持有合法證明,可以利用已經開放的檔案。檔案館不按規定開放利用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檔案主管部門投訴,接到投訴的檔案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

利用檔案涉及智慧財產權、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教學科研和其他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利用檔案館未開放的檔案以及有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保存的檔案。

第三十條 館藏檔案的開放審核,由檔案館會同檔案形成單位或者移交單位共同負責。尚未移交進館檔案的開放審核,由檔案形成單位或者保管單位負責,並在移交時附具意見。

第三十一條 向檔案館移交、捐獻、寄存檔案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優先利用該檔案,並可以對檔案中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見,檔案館應當予以支持,提供便利。

第三十二條 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由國家授權的檔案館或者有關機關公布;未經檔案館或者有關機關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公布。非國有企業、社會服務機構等單位和個人形成的檔案,檔案所有者有權公布。

公布檔案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三條 檔案館應當根據自身條件,為國家機關制定法律、法規、政策和開展有關問題研究,提供支持和便利。

檔案館應當配備研究人員,加強對檔案的研究整理,有計劃地組織編輯出版檔案材料,在不同範圍內發行。

檔案研究人員研究整理檔案,應當遵守檔案管理的規定。

第三十四條 國家鼓勵檔案館開發利用館藏檔案,通過開展專題展覽、公益講座、媒體宣傳等活動,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五章 檔案信息化建設

第三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檔案信息化納入信息化發展規劃,保障電子檔案、傳統載體檔案數位化成果等檔案數字資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並採取措施保障檔案信息安全。

第三十六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積極推進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辦公自動化系統、業務系統等相互銜接。

第三十七條 電子檔案應當來源可靠、程序規範、要素合規。

電子檔案與傳統載體檔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電子形式作為憑證使用。

電子檔案管理辦法由國家檔案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八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推進傳統載體檔案數位化。已經實現數位化的,應當對檔案原件妥善保管。

第三十九條 電子檔案應當通過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網絡或者存儲介質向檔案館移交。

檔案館應當對接收的電子檔案進行檢測,確保電子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檔案館可以對重要電子檔案進行異地備份保管。

第四十條 檔案館負責檔案數字資源的收集、保存和提供利用。有條件的檔案館應當建設數字檔案館。

第四十一條 國家推進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檔案數字資源跨區域、跨部門共享利用。

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四十二條 檔案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檔案管理的規定,可以對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的下列情況進行檢查:

(一)檔案工作責任制和管理制度落實情況;

(二)檔案庫房、設施、設備配置使用情況;

(三)檔案工作人員管理情況;

(四)檔案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情況;

(五)檔案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安全保障情況;

(六)對所屬單位等的檔案工作監督和指導情況。

第四十三條 檔案主管部門根據違法線索進行檢查時,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檢查有關庫房、設施、設備,查閱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人員,記錄有關情況,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第四十四條 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發現本單位存在檔案安全隱患的,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消除檔案安全隱患。發生檔案損毀、信息洩露等情形的,應當及時向檔案主管部門報告。

第四十五條 檔案主管部門發現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存在檔案安全隱患的,應當責令限期整改,消除檔案安全隱患。

第四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檔案違法行為,有權向檔案主管部門和有關機關舉報。

接到舉報的檔案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處理。

第四十七條 檔案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做到科學、公正、嚴格、高效,不得利用職權牟取利益,不得洩露履職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 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複製、公布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三)買賣或者非法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四)篡改、損毀、偽造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

(五)將檔案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

(六)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

(七)不按規定向社會開放、提供利用檔案的;

(八)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或者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被責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

(九)發生檔案安全事故後,不採取搶救措施或者隱瞞不報、拒絕調查的;

(十)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的。

第四十九條 利用檔案館的檔案,有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給予警告,並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檔案服務企業在服務過程中有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單位或者個人有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三項、第五項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徵購所出賣或者贈送的檔案。

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擅自運送、郵寄、攜帶或者通過網際網路傳輸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複製件出境的,由海關或者有關部門予以沒收、阻斷傳輸,並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並將沒收、阻斷傳輸的檔案或者其複製件移交檔案主管部門。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二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檔案工作,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照本法制定管理辦法。

第五十三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日程公布
    人民網北京5月22日電 據中國人大網消息,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主席團第一次會議決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日程如下:5月22日(星期五)上午9時 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會)1.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
  • 湘潭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接受屈立裡辭去湘潭市第十五屆...
    湘潭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接受屈立裡辭去湘潭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的決定(2020年11月27日湘潭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湘潭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接受屈立裡辭去湘潭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報湘潭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備案。
  • 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有關決定和人事事項
    >  關於召開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次會議的決定  (2020年12月3日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決定: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21年1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閉幕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於3日閉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廣敏主持會議。副主任梁建勇、黃琪玉、潘徵、檀雲坤,秘書長劉道崎和常委會其他組成人員出席會議。會議表決通過《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決定明年1月下旬在福州召開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會期約5天。會議表決通過《福建省種子條例》《福建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條例》《福建省宗教事務條例》。
  • 常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議程
    常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
  • 龍巖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選舉
    東南網龍巖1月8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導 6日上午,龍巖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龍巖人民會堂開幕。來自各條戰線的市人大代表肩負著全市人民的重託,邁著矯健的步伐走進龍巖人民會堂,依法履行神聖職責。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李建成、張天洲、廖德槐、張瓊珊、鄧振春、馮添桂、闕朝陽、蘇立波在主席臺前排就坐。
  •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 汪洋主持 會議聽取...
    3月12日下午,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在北京舉行第二次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會議主持人汪洋主持會議。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12日下午在北京舉行第二次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會議主持人汪洋主持會議。
  • 重慶市江津區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公告
    〔2020〕6號重慶市江津區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20年7月29日通過,任命:楊紹平為重慶市江津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付勝為重慶市江津區人大常委會聖泉街道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強為重慶市江津區人大常委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曹鵑為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
  • 羅莊區第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召開
    羅莊區第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召開 2020-06-01 0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夕兵任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
    李夕兵任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 來源:紅網 作者:劉容 編輯:劉飛越 2014-11-26 16:26:46
  • ...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閉會,林鐸主持並講話,任振鶴髮言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2月3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尤婷婷 金鑫)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在完成各項議程後,今天下午在蘭州閉會。會議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主持。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璽玉、馬青林、陳克恭、吳明明、俞成輝,秘書長張建昌及委員52人出席會議。會議決定任命任振鶴、劉長根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會議通過了《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接受唐仁健請求辭去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的決定》;會議決定任振鶴為甘肅省人民政府代理省長。
  •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於2019年3月5日在京召開
    圖片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關於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於2019年3月5日在京召開。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建議議程是: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審查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
  • 2019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精神 主要內容重點概括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2019年3月13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於2019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福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委員、專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福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委員、專門委員會兼職副主任變更名單 ​(2019年12月27日福州市政協十三屆常委會 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2020-01-03 07:23:02  來源:福州新聞網
  • 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貴陽閉幕
    本報訊 (記者 權若青)12月4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貴陽閉幕。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孫永春主持會議,副主任袁周、慕德貴、劉遠坤、陳鳴明、何力,秘書長李三旗出席會議。副省長李睿,及省紀委省監委、省法院、省檢察院有關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常委會組成人員49人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廣東省促進科學技術進步...
    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71號)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廣東省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等九項地方性法規的決定》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於
  • 2020全國兩會精神主要內容 2020兩會精神要點概括
    2020全國兩會精神主要內容 2020兩會精神要點概括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政治決議  (2020年5月27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 阿壩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汶川縣融媒體中心 楊光富 顏威) 1月12日上午,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州人大常委會主任谷運龍作州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秦海作州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州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長宋驥作州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