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長:5分鐘
在浮選階段,各設備及工藝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通過觀察浮選槽內的泡沫狀態判斷浮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浮選過程中,工人需要依據浮選泡沫出現的狀態,判斷是否需要調整和如何調整浮選藥劑的用量、精礦的刮出量和中礦的循環量。下面我們將分析如何判斷浮選槽內的泡沫現象。
浮選泡沫的出現時,可以觀察到的氣泡現象包括:虛實、大小、顏色、光澤、形狀、厚度、軟硬程度、流動性、聲音等。這些現象主要是由泡沫表面附著的礦物種類、數量、粒度、顏色和起泡劑的種類和用量決定的。
氣泡表面附著的礦物多而密,泡沫就是實的;氣泡表面附著的礦物顆粒少而薄,泡沫就是虛的。原礦品位高,藥劑用量適宜,泡沫是相對穩定的,如果抑制劑過多,捕收劑太少,泡沫就會變成虛泡,泡沫層變薄;通常粗精選階段泡沫比較實,掃選泡沫較虛。另外捕收劑和抑制劑的用量不適合也會導致泡沫過虛或過實。
泡沫層表面氣泡的大小隨礦石性質、藥劑和浮選面積而變化,不同的礦石、不同的浮選作業,泡沫氣泡的大小各不相同。氣泡的大小與礦化程度有關,中泡礦化程度是比較良好的,若過度礦化,阻礙氣泡兼併,便會形成不正常的小泡;礦化較差,氣泡兼併,會形成大泡,但經不起礦漿面波動,容易破滅,所以掃選尾部常見小泡;起泡劑用量過多也會導致氣泡比較小。
泡沫產品的顏色是由泡沫表面黏附的礦物的顏色所決定的。粗、精選中浮選呈現礦物顏色越深,精礦質量越好;一般掃選時通常會呈現白色水膜的顏色。
浮選硫化物礦物的粗選以及精選區泡沫礦化良好,會具有比較強的金屬光澤,如果泡沫出現半金屬光澤,這表示金屬的損失增多。氧化礦物多呈現半金屬光澤或土狀光澤。而掃選區泡沫礦化差,則呈現出水膜的玻璃光澤。
當礦漿表面形成中度疏水性礦粒礦化泡沫時,礦漿表面含水量充足,各氣泡輪廓更加清晰,泡沫在礦漿表面停留時間長,礦物疏水性大。浮選時泡沫中的礦物較多而且雜的時候也會導致氣泡的輪廓模糊。
泡沫層的厚薄對回收率和精礦品位有直接影響,泡沫層厚度主要與起泡劑的用量、氣泡礦化程度有關。起泡劑多或者原礦品位高、礦化程度好,泡沫層一般會呈現出比較厚的狀態,而反之,泡沫層則相對較薄。泡沫上的礦石顆粒太大,便不能形成較厚的泡沫層;精選區的礦漿液面低,泡沫層厚,精礦品位高;掃選區保持較高的礦漿液面,被浮起來的礦物可及時刮出,泡沫層較薄,回收率較高。
泡沫的脆性太大,穩定性差,容易破碎,有時不能刮出。相反,過多的粘性泡沫和太過穩定會使浮選機「跑槽」,破壞正常的浮選過程,導致精礦輸送困難,並且會影響精礦品位或回收率。浮選藥劑過量、機油的掉入、礦泥或者大量的可溶鹽都有可能使泡沫過於穩定。
泡沫刮入泡沫槽時,會發出「沙沙聲」,這表明泡沫中含有大量比重大、粒度粗的礦物,此時泡沫狀態認為較正常。
以上就是根據浮選槽泡沫判斷浮選效果可以參考的八個方面,雖然氣泡的出現隨浮選面積的變化而變化,但特定的區域往往有特定的現象。為了觀察泡沫情況,應掌握對精礦品位和回收率有主要影響的幾種浮選槽中的氣泡狀態,主要包括:最終精礦浮選槽、前幾個浮選槽、加浮選藥劑浮選槽、掃尾浮選槽等,針對不同的礦石性質和浮選階段進行具體的判斷,保證良好的的回收指標。
鑫海方案:採用了「粗磨拋尾、多階段磨礦選別,中礦部分集中返回」的工藝,回收率高達92%,預計年產值4800萬美元。鑫海礦裝為客戶提供了包含選礦實驗,礦山設計,成套設備製造,安裝調試、工人培訓等多項內容的選礦廠整體服務。
礦石性質:金屬礦物為自然銀、黃鐵礦、褐鐵礦等;脈石礦物為石英、長石、粘土類礦物等。可供回收利用的元素為銀。
鑫海方案:兩段半閉路破碎 - 兩段磨礦 - 浮選(一次粗選、三次掃選、兩次精選) - 兩段脫水工藝流程。原礦磨礦後,經重選、浮選作業,銀回收率高達83.95%。
礦石性質:該銅礦以氧化礦為主,含有少量硫化礦,未來將以硫化礦為主,氧化礦佔少部分。
鑫海方案:單一浮選流程。
原礦經磨礦後,硫化礦經一次粗選、二次掃選作業,氧化礦經一次粗選、三次掃選、兩次精選作業,最終獲得的精礦混合礦產率為30%,銅精礦品位為25.95%,回收率為87.15%。
鑫海方案:球磨機與泵、分級旋流器組成一段閉路磨礦系統。設計浮選流程為一粗一掃兩精的正浮選流程,浮選精礦由泡沫泵輸送至精礦泵箱,再由精礦泵輸送至精礦脫水系統脫水,脫水後的產品為磷精礦;浮選尾礦由尾礦泵輸送至尾礦脫水系統脫水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