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證券時報記者 餘勝良
8月20日,深圳國際電子菸產業博覽會在會展中心舉行,這次展會迎來了中煙兩大子公司:雲南中煙和河南中煙,這兩家公司都拿出自己的加熱不燃燒產品,吸引眾多參會者圍觀、嘗試,這些產品都已出口海外。
新品埋頭競爭
雲南中煙擁有阿詩瑪、紅塔山等知名品牌,在國內知名度頗高,不少人對其生產的加熱不燃燒產品感興趣,參展人員陳漫漫介紹,其產品已經出口到阿拉伯等多個國家,在國外很受歡迎。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現場看到,雲南中煙設有品煙環節,工作人員會記下客戶感受,並徵求來客意見,一位資深菸民遞上IQOS煙杆,讓陳漫漫抽上試一下,陳漫漫邊抽邊說,「IQOS煙杆抽起來更溫柔輕和,用我們的煙杆抽起來強烈粗暴。」同樣用加熱不燃燒的阿詩瑪香菸,不同菸具就有了不同風味。
中煙下面有好幾個公司,都在研發自己的電子菸產品,「互相之間沒有多少交流,都各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配方。」陳漫漫介紹。傳統菸草公司看到電子菸咄咄逼人的發展態勢,自然有危機感,希望工作研發也能參與其中,避免將來中國放開這個市場,處於劣勢位置。
政府其實也在鼓勵傳統菸草公司發展加熱不燃燒電子菸。有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向海外出口該類型產品免稅。雲南中煙為了發展電子菸,通過香港公司在深圳設立深圳市華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華玉科技生產各種菸具以及霧化電子菸,不過河南中煙採用了合作模式,他們和深圳御煙電子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只生產煙彈,其他都交給合作方。
行業正待恢復
或許因為疫情原因,這次電子菸展會人數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本來定於4月份的展會不斷延後,距離上一次深圳IECIE組織的博覽會已經492天,疫情的影響依然還在,不少廠家表示現在行業還沒有恢復到去年的景氣度。
展會的氛圍和以往也有一些不同,曾經盛行一時的大煙霧文化有所退卻,現場很少看到大煙展臺,也看不到模特吞雲吐霧的場面,只有幾個站臺有DJ放出狂躁音樂,留下那段大煙文化的印痕。現場可以看到不少新興電子菸品牌商,比如鉑德、喜霧、小野、雪加等,有不少品牌現場招商,開線下連鎖店,而且都在顯眼位置貼除了開店補貼計劃,VFOLK對於單店的最高補貼達到了30萬。
去年政府出臺政策限制網上銷售電子菸後,國內電子菸全面轉向網下,有實體渠道的電子菸廠家就佔了優勢,這也逼著電子菸廠家想要生存下來,就要開店。
現場記者還看到兩家上市公司參展,其中勁嘉股份(002191)帶著電子菸品牌foogo參展。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和雲南中煙有一系列合作,雙方還成立了合資公司,公司還給很多中煙客戶提供研發服務。贏合科技(300457)的子公司斯科爾參展,贏合科技2018年11月收購斯科爾51%股權,當年斯科爾實現淨利潤3856.72萬元,2019年度實現扣非淨利潤5272.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