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野生動物的紀錄片中,我們確實能看到老虎總是小心翼翼地,而獅子看起來總是威風凜凜的。但是,僅僅從從表面的現象就斷言老虎的戰鬥意志不如獅子,未免有些武斷。其實,老虎和獅子的這種行為上的差別,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
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老虎和獅子的習性。
「獅虎鬥」一個不該被爭論的話題
在網絡上,被網絡暴力的不僅僅只有明星,還有許多野生動物,比如擅長「掏肛」的斑鬣狗,獅子和老虎等等。獅子和老虎都是大型的貓科動物,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喜歡老虎和獅子這些猛獸原本不是件壞事。但是,雙方的「粉絲」特別喜歡拿自己的「偶像」進行對比。於是,網上充斥著各種「獅虎鬥」的圖片和視頻。其實,這些視頻和圖片都不能作為獅子、老虎誰更厲害的參考依據。
因為,在現實中,老虎生活在亞洲,而獅子大都生活在非洲,唯一生活在亞洲的亞洲獅還僅存於印度的吉爾國家公園中,沒有可能與野生老虎相遇。所以,網上的所謂「獅虎鬥」的資料都是人工飼養下的獅虎。而人工飼養下的獅虎受飼養條件、亞種、習性等等條件的約束,本身就存在較大的差別,不能代表野生環境下獅虎的戰鬥力。
因此,獅虎鬥原本就是一個不該被爭論的話題。這兩種大型的貓科動物在體型相近的情況下,實力懸殊很小,只有在體型差距明顯時,一方才有一定的優勢。這個沒什麼好爭論的。
老虎的意志力不如獅子?
在開頭我們就說過,之所以有許多人說老虎的意志力不如獅子,主要原因就是老虎總是小心翼翼的。其實,這是老虎的生存方式而已。
老虎是棲息在山林之地的食肉動物,由於樹木眾多、地形複雜,所以,如果是追逐捕獵的話,成功率和效率都太低了,因此,老虎選擇了成功率較高且安全係數更高的偷襲。
其次,老虎是一種獨居動物,所以它的活動要格外的小心,最大限度避免自己受傷,而且從老虎經常捕獵的動物看(鹿、野豬等等),這些動物的攻擊性相對較低。
最後,就是必要性。老虎的數量稀少,它們的領地範圍卻很大,一頭成年雄性東北虎的領地範圍有400平方公裡,如此大的領地範圍已經足夠它生存了,而且老虎大都是互不打擾的。因此,來自同類之間的威脅就相對較少。在老虎的棲息地中,最大的對手就是熊科動物,但是,畢竟熊科動物的主要食物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佔85%以上),而老虎則是完全的肉食動物,所以兩者不在同一個生態位上。而且根據生物學家的觀察發現,熊虎大戰的發起者就是老虎,而結果只能算是55開。所以,不到食物匱乏的季節,老虎輕易不會與熊為敵的。
種種的這些原因給人造成了老虎「膽小」的假象。其實,這正是老虎的生存方式。所以,我們只能說老虎生性謹慎,並不能說它的意志力不強。
獅子為什麼總是表現的恰恰相反?
首先,獅子的習性也是由環境決定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是群居動物,而且由於群居的,所以它們對食物的需求量也很大,這就表面一些像野豬羚羊這樣體型的動物並不能滿足一個族群的需求。因此,它們就需要挑戰更大的獵物,比如斑馬、水牛等。這些大型的食草動物雖然肉多,但是攻擊性也很強。在捕獵時,母獅們一擁而上,顯然不允許裡面有「渾水摸魚」的,所有的獅子都必須拼盡全力。
因此,首先母獅就必須要表現得無所畏懼。但是,這種無所畏懼只體現在團隊狩獵時,一旦母獅落單遇到鬣狗,它比老虎的意志力還差。
而雄獅是獅群中負責守衛領地的。但是,由於非洲大草原上獅子的數量眾多,再加上所有族群的雄獅在成年後會遭到族群的驅逐,所有,雄獅之間的戰鬥頻發,其中包括領地之戰、獅王之爭等等。
而雄獅一旦畏懼,它就可能失去領地,失去自己的妻兒。因此,雄獅也是條件不允許它後退。
總結
獅子和老虎截然不同的習性是由各自生存環境決定的,我們只能說它們各自的習性更能適應它們的生存環境,不能因為它們不同的習性就單純地認為它們的意志力強弱,這顯然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