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2020-07-14 讀懂科學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第一作者:Ruixuan Qin、Lingyun Zhou

通訊作者:鄭南峰、傅鋼

通訊單位:廈門大學

研究亮點:

1. 構築了結構明確的單原子分散Ru催化劑(有Na+和沒有Na+穩定的兩種催化劑)。

2. 揭示了鹼金屬離子提升金屬催化材料加氫性能的分子機制。

研究背景

多相催化加氫廣泛應用於藥物、染料、食品添加劑、香料等精細化學品的工業生產。氧化物負載的金屬納米粒子是多相催化加氫的一類重要催化劑。為了確保金屬顆粒高度分散度和穩定性,金屬納米顆粒與氧化物載體之間往往需要形成較強的Md+-O2-鍵。在催化加氫過程中,分子H2可以在Md+-O2-界面異裂為氫化物(M-Hδ-)和質子(O-Hδ+)物種,或在零價、低價金屬位點上均裂形成兩個氫物種。

然而,解離後的氫物種往往具有很高活性,除了參與底物加氫外,還可以將界面處帶正電荷的金屬物種還原為零價金屬,破壞金屬-氧化物界面間的化學作用,並直接導致催化金屬物種團聚,催化性能下降。這一問題對於單原子分散金屬催化劑可能會更為嚴重,因為這時金屬物種多以帶部分正電荷的陽離子形式分散在載體上,在加氫反應(特別是高溫高壓下的反應)中非常容易被還原聚集形成金屬納米顆粒。因此,如何獲得穩定高效的高分散金屬催化劑仍然是多相加氫催化領域的一個重要挑戰。

自1845年首次報導以來,鹼金屬在多相催化領域已成為「萬能」助劑,用於改性金屬催化劑,以提升系列重要催化反應(例如氧化、脫氫、加氫、費託、三效催化、合成氣轉化、電解水等)的性能。長期以來,鹼金屬的電子助劑機制一直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鹼金屬作為電子供體,通過與催化活性金屬組分間的電子轉移作用,改變反應物和中間體在表面的吸附和反應行為,從而提升催化性能。但是催化反應中使用的鹼添加劑多以鹼金屬離子而非金屬態的鹼金屬的形式存在,使得電子效應在其中的作用機制變得含糊不清。另一種流行的觀點是鹼金屬離子通過其周圍的氧原子與活性金屬位點間接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有助於穩定小金屬納米顆粒甚至原子級分散的金屬位點,防止它們在加氫反應條件下還原聚集。

成果簡介

有鑑於此,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傅鋼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選擇性催化加氫為目標反應、氧化物負載的金屬催化劑為催化劑體系,通過構築結構明確的單原子分散金屬催化劑,揭示了鹼金屬離子提升金屬催化材料加氫性能的分子機制。

在合成Al2O3負載的單原子分散Ru催化劑(有Na+和沒有Na+穩定的兩種催化劑)的基礎上,實驗與理論計算緊密結合,研究團隊證明了位於Al2O3負載的單原子Ru催化中心附近的Na+離子在提升催化加氫性能中扮演著兩種重要角色:(1)有效地制止催化金屬Ru(III)中心上Hδ-物種向附近氧物種轉移,防止單原子分散Ru(III)的還原團聚;(2)通過穩定帶負電的加氫反應中間體和過渡態,促進單原子Ru(III)的催化加氫活性。系統研究表明,鹼金屬離子促進的Ru1/Al2O3催化劑對多種惰性芳香族底物的氫化具有很高的活性和穩定性,並存在獨特的H/D反同位素效應。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要點1:催化性能與結構表徵

作者採用沉積-沉澱法,以RuCl3為前驅體,γ-Al2O3為載體,分別使用NH3·H2O和NaOH作為沉澱劑製備得到了含有Na+與不含Na+的Ru/Al2O3催化劑,Ru(Na)和Ru(H)。在150℃,3 MPa H2條件下,以丙酮加氫為模型反應進行催化性能評價。

如圖1a所示,Ru(Na)和Ru(H)初始催化活性接近,但是Ru(H)隨著反應時間延長活性逐漸降低,而Ru(Na)則在32小時內始終保持較高的催化活性。為研究催化劑穩定性的表現是否與結構相關,作者對反應前後的催化劑進行了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譜表徵,其中反應前的兩種催化劑中的Ru都呈單原子分散。對於反應後的催化劑,如圖1b所示,雖然傅立葉變換R空間圖中Ru(Na)和Ru(H)在1-2 Å(未矯正鍵長)的信號非常接近,但是在2-3 Å區域信號有明顯區別。進一步通過小波分析可以看出(圖1c,d),反應後的Ru(Na)第二殼層對應的信號為Na或者Al,即存在Ru-O-Na/Al結構,說明Ru(Na)催化劑反應後為仍主要以單原子形式分散。而Ru(H)反應後有明顯的Ru-Ru散射信號,即不含鹼金屬離子的催化劑容易在加氫條件下發生團聚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圖1. 催化性能與結構表徵

為進一步驗證XAS分析結果,作者進一步開展了原位CO漫反射紅外(CO-DRIFTS)表徵。結果發現還原處理後的Ru(Na)表面主要包括頂位吸附和多羰基形式的CO信號(~2065, 2105 cm-1),而還原後的Ru(H)表面則同時出現了頂位和橋位吸附形式的CO(~2055, 1990 cm-1)。說明還原處理後Ru(Na)中的Ru依然是高分散形式,而Ru(H)中的Ru則發生還原團聚。HAADF-STEM證實(圖1e),反應後的Ru(Na)催化劑中的Ru主要是以單原子形式分布的,且原子分辨的EELS譜則表明,Ru周圍存在Na+(圖2)。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圖2. Ru(Na)-R原子級EELS

要點2:Na+穩定單原子Ru(III)機理研究

因為單原子分散度Ru在Al2O3表明主要以Ru-O配位形式存在,這意味著Na+的存在有利於穩定Ru/Al2O3中Ru的高價態。如圖3a所示,準原位XPS實驗表徵發現,Ru(Na)中的Ru在150 ℃ H2還原後依然幾乎全部以Ru(III)形式存在,而同樣條件下的Ru(H)中的Ru則大部分被還原。原位H-D交換實驗表明(如圖3b所示),在200℃ D2處理後Ru(Na)表面出現了顯著的-ODx信號(~2300-2800 cm-1),而Ru(H)表面則幾乎沒有-ODx信號。該結果說明D2在Ru(Na)表面可以通過異裂形式活化,或者活化後與表面-OHx物種發生交換;而Ru(H)表面D2活化後不容易與周圍-OHx交換或者交換後形成的-ODx物種在高溫下容易脫水消除

為了驗證-ODx物種的穩定性作者進一步對還原反應後的催化劑進行了EPR表徵,從圖3c可以看到,Ru(Na)反應前後主要信號都為Ru(III),而Ru(H)反應後則在g=2.002處出現了F+心(F center)特徵信號,即氧空穴處容納有未成對電子。熱重測試同樣表明,在H2或者N2氣氛下Ru(H)表面失水都比Ru(Na)嚴重。因此,結合以上實驗結果可以證實Na+的存在可以抑制Al2O3表面原子分散的Ru(III)被還原,進而抑制了Ru的聚集。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圖3. Na+在穩固氫化物和穩定原子分散的Ru(III)中的關鍵作用

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進一步揭示了Na+對於單原子Ru(III)的穩定作用機制。如圖4所示,作者根據實驗表徵結果細緻構建了Ru(Na)和Ru(H)單原子模型,並考察了H2在兩種模型上的解離和進一步還原Ru的過程。計算表明, H2異裂為氫化物(M-Hδ-)和質子(O-Hδ+)物種在這兩種單原子模型催化劑上反應能壘相近(0.81 vs. 0.77 eV)。二者的差異實際上在Hδ-物種向晶格氧轉移同時將Ru(III)還原為Ru(I)這一步(圖3d)。如圖3e所示Ru(H)中Ru的還原能壘和熱力學吸熱分別為0.79 eV和0.31 eV,而在Ru(Na)上的相應能壘和吸熱分別為1.66 eV和1.05 eV。該結果說明單原子Ru(III)周圍Na+的存在不會抑制H2的活化,但可以穩定Ru(III)-O2-界面防止其被還原破壞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圖4. 計算模型和XANES

為了進一步理解Na+穩定Ru(III)的深層原因,作者應用靜電相互作用模型進行了分析。如圖5所示,由於Na的電負性小於H(0.93 vs 2.20),所以離子形式的Na+具有比H+更大的Bader 電荷。對於異裂後的狀態,Na+可以與Ru(III)-Hδ-中的Hδ-產生更強的靜電吸引作用(圖5a,b),而對於Hδ-遷移還原Ru後形成的H+,則具有更強的靜電排斥作用(圖5c,d)。因此,Na+穩定實質是可以有效穩定Ru(III)-Hδ-物種。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圖5. 庫侖相互作用的示意圖

要點3:催化加氫反應機理研究

為了進一步證明單原子分散形式的Ru-O界面相對於還原後的Ru納米顆粒或者簇合物更有利於C=O的催化加氫,作者進一步計算了Ru(Na),Ru(H), Ru(0001)以及Ru(1120)表面丙酮加氫分步反應能壘。如圖6a,b所示,Ru(0001)和Ru(1120)表面反應能壘遠高於Ru(Na)和Ru(H)表面的兩步加氫反應能壘。為了驗證這一計算結果作者進一步測試了Ru(Na)和金屬Ru粉催化丙酮加氫的表觀活化能,如圖6c所示,單原子分散的Ru的加氫活化能遠低於金屬Ru 粉。作者認為單原子分散的Ru(III)物種之所以比金屬Ru粉具有更高的催化加氫活性,一方面是因為活化後的H物種在Ru(III)位點具有比金屬Ru表面更低結合能從而有利於H的轉移;另一方面,在單原子分散的Ru-O界面處異裂形成的Ru(III)-Hδ-和O-Hδ+物種與極性C=O鍵之間的離子共振同樣可以促進加氫過程。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圖6. Ru(Na)和金屬Ru的催化加氫機理

計算發現,丙酮在Ru(Na)和Ru(H)表面加氫的能壘低於H2的異裂能壘,說明丙酮加氫反應的決速步為H2解離。為了驗證這一結果,作者進一步測試了金屬Ru粉和Ru(Na)催化丙酮加氫的H/D同位素效應。如圖6d所示,Ru粉表現出典型的二級動力學同位素效應,而Ru(Na)則具有反同位素效應

同位素效應一般包括熱力學平衡同位素效應equilibrium isotopic effect和動力學同位素效應kineticisotopic effect,如圖7所示,從簡化後的同位素模型(僅考慮決速步)可以發現,對於H/D取代零點能差(ΔZPE),當終態值(ΔZPE)FS大於初始態(ΔZPE)IS時則表現出熱力學平衡反同位素效應(inverse equilibrium isotope effect (iEIE));當終態(ΔZPE)FS大於過渡態(ΔZPE)TS時則表現出動力學反同位素效應(inverse kinetic isotopiceffect (iKIE)),反之則表現出正同位素效應。對於本例中Ru(Na)中的以H2解離作為決速步的反應過程,作者將計算模型中的H替換為D,同時分析兩種取代形式的相關振動能級差((Δσ)H-D),結果證明對於Ru(Na)反應同時具有熱力學反同位素效應(iEIE)和動力學反同位素效應(iKIE)。產生反同位素效應的主要原因是由於H2異裂的始態零點能主要貢獻為H-H振動,過渡態/終態涉及的Ru-H和O-H振動則波數相對較小,H/D取代零點能差較低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圖7. 同位素效應示意圖

要點4:鹼金屬離子促進催化加氫

上述結果中,由於Ru(Na)和Ru(H)催化丙酮加氫反應決速步均為H2解離,且二者決速步能壘相當,因而Ru(Na)和Ru(H)表現出相當的初始催化活性,這點可以從圖1a催化實驗結果得到證實,也就是說Na+離子的存在並沒有影響催化加氫的活性,只是通過影響活性物種的穩定性間接影響表觀催化活性。但是由圖6b可以發現,丙酮加氫兩步氫物種轉移的能壘相對大小卻與Na+的存在與否密切相關。在Ru(Na)表面第一步Hδ-的轉移能壘更低,Hδ+的轉移相對困難(0.36 eV vs 0.70 eV);而Ru(H)表面第一步相對較難,第二步相對容易(0.54 eV vs 0.28 eV)。這一結果說明Na+與表面加氫反應物種同樣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從而影響了反應勢能。

如圖8所示,Na+可以與Hδ-轉移後形成的負電中間體產生靜電相互作用,那麼對於一些較難發生加氫過程的底物分子,鹼金屬離子與加氫反應中間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則可能直接促進催化加氫活性。確實,對於草酸二甲酯(DMO)加氫反應,計算表明Ru(Na)表面反應有效能壘比Ru(H)表面催化過程降低了0.1 eV(1.00 eV vs 1.10 eV),實驗上同樣也發現Ru(Na)催化劑的初始活性高於Ru(H)的初始催化活性。此外,Ru(Na)在該反應中仍然具有較高的催化穩定性,而Ru(H)則在反應過程中則快速失活。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圖8. 催化加氫過程中底物表面Na+和O的相互作用原理圖

要點5:催化加氫拓展應用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作者進一步將鹼金屬離子促進的單原子Ru催化劑應用於其他複雜、具有工業應用價值的底物分子加氫過程。如附圖所示,Na+穩定的單原子Ru催化劑在苯酚、愈創木酚、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4,4'-methylenedianiline(MDA)甚至雜環分子吡啶加氫反應中都表現出優越的催化性能。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小結

以上研究結果表明鹼金屬陽離子可以通過靜電相互作用穩定金屬位點上解離生成的Hδ-物種,有效抑制單原子高分散的Ru(III)的還原團聚。需要指出的是,在複雜體系中,鹼金屬對催化活性的促進作用有可能是結構效應(如還原團聚)的衍生結果,不能簡單地採用電子效應來解釋催化性能

原文連結:

Ruixuan Qin, Lingyun Zhou, Pengxin Liu,Yue Gong, Kunlong Liu, Chaofa Xu,Yun Zhao, Lin Gu, Gang Fu*, Nanfeng Zheng*. AlkaliIons Secure Hydrides for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Nature Catalysis DOI: 10.1038/s41929-020-0481-6


相關焦點

  • 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火爆一族
    本展項通過圖文板和實物相結合,以鋰元素,鈣元素為例,介紹鹼金屬和鹼土金屬元素的特性。①什麼是鹼金屬?鹼金屬元素,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除氫(H)外的六個金屬元素,包括鋰(Li)、鈉(Na)、鉀(K)、銣(Rb)、銫(Cs)、鍅(Fr),位於元素周期表的最左邊。鹼金屬最外層電子數均為1。
  • 江西金屬製品除油劑_鉑朗助劑科技
    江西金屬製品除油劑,鉑朗助劑科技,作為中國表面工程學會理事單位,公司注重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商業化轉化,目前已創建一個優秀的專業研發團隊,配套有一批行業內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並同北京有色金屬院和華南師範大學等多家科學研究院所開展深入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 研究獲得新型鹼金屬滷素硼酸鹽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硼氧框架中引入鹼金屬陽離子和滷素離子以提高其性能的設計思想指導下,獲得一種新型的鹼金屬滷素硼酸鹽(K3B6O10Cl)。陰離子以硼氧功能基元為基礎,其帶隙較大,雙光子吸收概率小;雷射損傷閾值較高;利於獲得較強的非線性光學效應;B-O鍵利於寬波段光透過。
  • 針織物染整前處理常見質量問題與助劑選用
    染整質量與坯布有關,與設備情況及操作有關,與工藝技術及執行有關,與染料有關,與助劑也有關,這裡我們重點討論助劑的影響。   ,吸附和絡合水中的Fe3+等金屬離子,防止金屬離子催化對H202產生快速無效的分解,如果H202快速無效分解,其白度、毛效就達不到要求,同時會造成織物脆損甚至破洞,故要達到白度和毛效,氧漂穩定劑要選擇優秀的品種,在選擇中要重點考慮H202的分解率。
  • 鹼金屬+水,反應酷炫吧?有人偏要設計一款不「爆炸」的!
    鹼金屬與水的反應,估計可能全世界的化學愛好者們都喜歡,這反應通常很劇烈,而且經常會出現類似爆炸的現象,還會點燃反應生成的氫氣,肥腸熱鬧,肥腸好看。
  • 鹼金屬元素結構與性質
    鹼金屬的化學性質遞變探究(1)鹼金屬與O2反應①已知1.4 g鋰在空氣中加熱充分反應,可生成3.0 g
  • 影響染色一次性成功率及瑕疵與助劑選用關係
    氧漂穩定劑及螯合分散劑 這二種助劑主要是為改善水質,吸附和絡合水中的Fe3+等金屬離子,防止金屬離子催化對H202產生快速無效的分解,如果H202快速無效分解,其白度、毛效就達不到要求,同時會造成織物脆損甚至破洞,故要達到白度和毛效,氧漂穩定劑要選擇優秀的品種,在選擇中要重點考慮H202的分解率。
  • 難題突現:單鹼基基因編輯技術存在RNA突變效應
    近期發表在 Nature 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顯示,單鹼基基因編輯存在脫靶效應,會導致 RNA 突變。這顛覆了科學界原來的認識,即單鹼基基因編輯的編輯效果更為精準,在應用過程中也更為安全。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發現 CRISPR-Cas9 存在脫靶風險,即在導入 CRISPR-Cas9 後會導致非目標區基因的改變,由於這一技術是直接修改生物基因組,因此其具有難以消除的遺傳效應,脫靶效應存在潛在的巨大害處。圖丨CRISPR-Cas9 基因編輯系統(來源:bing)2016 年,來自哈佛大學 Broad 研究所的劉如謙(David R.
  • 【化學常識】什麼叫鹼金屬
    鹼金屬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除氫(H)外的六個金屬元素,即鋰(Li)、鈉(Na)、鉀(K)、銣(Rb)、銫(Cs)、鍅(Fr)。
  • 侯德榜與「侯氏制鹼法」
    侯德榜就任總工程師後,全身心地投入到制鹼工藝和設備的改進上,終於摸索出了索爾維法的各項生產技術。1924年8月,塘沽鹼廠正式投產。1926年,中國生產的「紅三角」牌純鹼在美國費城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產品不但暢銷國內,而且遠銷日本和東南亞。
  • 高中化學鹼金屬知識點規律大全
    1.鹼金屬元素  鹼金屬包含鋰(Li)、鈉(Na)、鉀(K)、銣(Rb)、銫(Cs)、鍅(Fr)六種元素.由於鍅是人工放射性元素,中學化學不作介紹.  2.鹼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  相似性:鹼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都只有1個電子,次外層為8個電子(其中Li原子次外層只有2個電子).所以在化學反應中,鹼金屬元素的原子總是失去最外層的1個電子而顯+1價.
  • 鹼金屬在水中爆炸的機理的新解釋
    化學課本通常會告訴我們:鈉、鉀等鹼金屬能夠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極易燃的氫氣,因而引發爆炸。然而最近發表在《自然•化學》上的研究表明,對於這個經典的化學演示實驗,我們之前的解釋可能並不準確。  此前關於鹼金屬在水中發生爆炸的解釋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存在一個漏洞:某個化學反應要想劇烈地進行,反應物必須充分混合,然而當固態的金屬鈉或者鉀投入水中後,金屬表面釋放出的氫氣以及由於反應放熱而產生的水蒸氣會阻止水與金屬進一步接觸,因此反應應該很快停止才對。  為了尋找更合理的解釋,來自捷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將鈉-鉀合金的液滴投入水中,並利用高速攝像機觀察反應過程。
  • 隱藏在鹼金屬和水之間的柔情
    你還天真地認為鹼金屬遇到水會爆炸嗎
  • 研究揭示鹼土金屬元素多樣性質
    該發現表明鹼土金屬元素或具有與一般認知相比更為豐富的化學性質,而主族元素與過渡金屬元素之間的界限亦較元素周期表的簡晰劃分更為模糊。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科學》。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按照其價軌道的不同分為主族元素s和p區,過渡金屬d區以及鑭系和錒系金屬f區。
  • 鹼金屬集合-元素周期表的特殊成員
    鹼金屬指的是元素周期表ⅠA族元素中所有的金屬元素,目前共計鋰、鈉、鉀、銣、銫、鍅6種,前5種存在於自然界,鍅只能由核反應產生,自然界不存在。鹼金屬是金屬性極強的元素,其單質也是典型的金屬,表現出極強的導電、導熱性,鉀鈉合金用作核反應堆的導熱劑,鹼金屬的單質因為反應活性過高,無法在自然狀態下保存,自然界存在的是鹼金屬的鹽類,鉀、鈉是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在生物體中也有重要作用;其餘的則屬於輕稀有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十分稀少。
  • 國內外環保型助劑掠影
    用環保助劑服務於清潔生產,即選用低汙染助劑替代高汙染助劑,無毒助劑替代有毒助劑,易處理助劑代替難處理助劑。環保型印染助劑已經是近年來國內外廠商競相開發的主攻方向。    前處理劑      *精練劑    精練劑大都是非離子及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當前的趨勢是開發使用新型的環保表面活性劑。
  • 鹼金屬:鋰、鉀、鈉、銣、銫、鍅各有什麼作用?
    下表為鹼金屬元素在地殼中(不含海洋、大氣)的質量克拉克值,取自《無機化學(第五版)》元素鋰鈉鉀銣銫w(%)0.006%2.64%2.60%0.03%0.0006%由表可見,鹼金屬中,鉀、鈉的豐度較大,為常量元素
  • 針織物染整染色常見質量問題與助劑選用
    染色工藝制訂時,必須根據染料、纖維及客戶指標合理確定,使染料在助劑幫助下,在一定條件下儘可能堅牢地上染纖維,使其充分固著,對於助劑來說,一是選用好的勻染劑和促染劑,使染料緩慢、均勻、充分上染纖維;二是加螯合劑,克服染料與水中金屬離子絡合而成浮色,並減少活性等染料在水中的水解;三是選擇優秀的皂洗劑,去淨浮色,並防浮色重新沾汙織物;四是選擇適當的固色劑,目前對升華牢度,日曬牢度等尚無理想的固色劑
  • 造紙助劑的種類 幹法造紙化學助劑
    變性澱粉等 (3)溼增強劑——三聚氰胺甲醛樹脂(MF)、脲醛樹脂(UF)、聚醯胺環氧氯丙烷樹脂(PPE)等 (4)表面施膠劑—聚乙烯醇、氧化澱粉、高留著陽離子澱粉、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丙烯酸—苯乙烯共 聚物、CMC等 (5)增白劑—VBL、APB-L、APC (6)柔軟劑——咪唑啉類、甜菜鹼等
  • 中國塑料助劑業的現狀與發展
    將滌綸廢絲進行鹼催化劑醇解或稀土複合催化劑醇解、蒸餾、酯化或酯交換即製得 DOTP 。利用植物油基生產高效、無毒、可生物降解型增塑劑,例如天然多元醇類增塑劑、環氧化油脂類等。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新新塑料助劑科研有限公司和杭州三葉化工有限公司開發的高效液體鈣鋅複合穩定劑,經電纜行業應用和權威檢測部門的測試證明,符合 RoHS 和 WEEE 指令,而且其體積電阻率較高,解決了長期困擾電纜行業的難題。美國雅寶化工有限公司已經申請成為該產品的國外獨家代理商。巢湖香楓塑料助劑有限公司、江西宏遠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都已有 0.5 萬噸 / 年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