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什麼是「白洞」?

2020-12-06 老賀故事匯

作者:賀俊傑

「黑洞」大家都知道。是指時空曲率大到連光都無法從其範圍視界逃脫的天體,所謂的「視界」是指黑洞周圍的一個界面,一旦進入這個界面,那麼就連光也無法逃脫。

黑洞的神秘之處在於它的無形,科學家們無法探知和觀察黑洞內部,通俗的講,我們看不到黑洞的存在,只能通過觀測星系在它周圍形成的旋轉體來確定黑洞的存在。

黑洞有著巨大的引力,黑洞,是太空中最為奇妙的天體之一,它的強大、神秘莫測讓人著迷。

現在,我們只能通過各種精密的望遠鏡遠遠窺探它的周邊物質形態。最近,我國的天文科學家成功的觀測到兩個黑洞的存在,並精確的拍照了黑洞周圍旋轉的天體。目前我們無法確切知道黑洞內部到底是什麼樣的,了解這個神秘的天體,只能通過我們的想像力。

可是,它越是神秘,我們就越想一探究竟。

雖然人類給這個迷人的天體取名為黑洞,但它並不真的是一個空空的洞,相反,黑洞的密度極其巨大,能把10倍於太陽質量的恆星壓縮成直徑為五十公裡大小的一個小球體。

黑洞這個名稱是1967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提出來的。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當一個大質量恆星死去時,它就會留下一個非常小的、緻密的殘核,如果這個殘核的質量大於3倍的太陽質量(一個太陽質量是1.9891*1030千克),由它產生的強大的引力則會吞噬其他一切力量,最終形成黑洞。

那麼什麼又是「白洞」呢?

這是一個新名稱,顧名思義就是和黑洞相反的一種天體。

這個「白洞」也是和黑洞一樣比較神秘的存在,「白洞」到底是否真實存在於宇宙中,到目前為止還只是一個理論名詞,科學家並沒有真實的發現它的蹤跡。不過科學家推測也許「白洞」跟黑洞是相輔相成的,有一個黑洞的存在就會有一個「白洞」的存在,不過這些現在都只是理論上的猜測。

也有科學家認為「白洞」可能並不存在的,因為現在宇宙中所存在的黑洞其實要複雜很多,這些黑洞並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有可能某個恆星坍塌之後才形成的,這樣說來就破壞了時間上的「白洞」反推演性。

黑洞吞噬大量物質,在黑洞中被旋轉揉搓擠壓沉降,變成非常非常緻密的小小球形體。在此過程中黑洞就會向太空中噴發出大量x射線和伽馬射線。

被揉搓擠壓的物質小球,經黑洞旋轉到宇宙的某個地方拋了出來,這個地方就叫「白洞」。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就是這樣不斷衍生。

有點像我們在波濤洶湧的大江大河上看到的漩渦,它會把漂流到自己跟前的任何物體吸收進去,旋轉到河底,在很遠的地方噴了出來。

也有人說,黑洞吞噬的任何物質,是不會被拋出的。物質將被擠壓變成一個元點,為下次的宇宙大爆炸積蓄能量。這種說法沒有得到任何科學家們的贊同。

儘管黑洞的基本形成過程已經搞清楚了,但黑洞學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一個謎團,黑洞擁有超強的吸引力,能夠將周圍的一切天體物質都吸入內部,而且只往裡吸入,不往外出的類型,就像是一個單項進入口,那麼相對來說就需要存在一個只出不進的出口,這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白洞」,雖然現在對於「白洞」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能夠證明,不過相信隨著科學家的不斷探索,最終或許真的在未來某一天證明了「白洞」的存在。

還有待於我們的天文學家們做進一步的觀測和研究。

相關焦點

  • 科普:黑洞,白洞
    並給它取了個同黑洞相反的名字,叫「白洞」。      科學家們猜想:白洞也有一個與黑洞類似的封閉的邊界,但與黑洞不同的是,白洞內部的物質和各種輻射只能經邊界向邊界外部運動,而白洞外部的物質和輻射卻不能進入其內部。形象地說,白洞好像一個不斷向外噴射物質和能量的源泉,它向外界提供物質和能量,卻不吸收外部的物質和能量。
  • 白洞?蟲洞?灰洞?這到底都是什麼東西!
    黑洞不過,吃瓜群眾雖多,大家真的都知道什麼是黑洞嗎?如果我接著說白洞、蟲洞和奇點呢?是不是有點傻傻分不清楚!下面我就簡單地科普一下關於黑洞、白洞、蟲洞和灰洞。黑洞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由於內部引力太大,逃逸速度大於光速,在其周圍會產生一個奇異的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連光也無法逃脫。故而叫做黑洞。
  • 白洞和黑洞有什麼聯繫?為什麼白洞比黑洞還要恐怖?
    宇宙中不僅存在黑洞,還有白洞,對於黑洞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或聽說一些,但是你知道白洞是什麼嗎?它與黑洞有何不同?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這兩個「洞」的含義。什麼是黑洞黑洞的形成需要有一個質量非常大的星體,在這個星體的內核耗盡時,這個星體的重力就會瞬間崩塌,而這個星體的核心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瞬間收縮,使星體被壓縮得很緊,同時星體內的空間也在壓縮,最終在瞬間膨脹,產生強烈的爆炸,形成黑洞。
  • 黑洞、蟲洞、白洞,三個宇宙中神秘的存在,但最奇怪的是白洞
    「黑洞」、「白洞」、「蟲洞」,無論我們在看科幻題材電影或小說,還是科普類雜誌上,總會提到這樣的字眼,雖然在字面上這幾個詞很相近,但是在物理特性上則完全不同。蟲洞不像黑洞那樣具有著強大的引力源,撕碎一切,蟲洞沒有視界,所以只要進入其中的物體不會出現什麼狀況,霍金認為蟲洞是時空產生的裂隙,在每個角落都存在,即使是我們的周圍,但由於太過細小,肉眼根本看不見。
  • 黑洞,白洞,蟲洞的理解?
    什麼是黑洞?「黑洞」是一種天體:它的引力場強大得就連光也不能逃脫出來。引力場將使時空彎曲。
  • 白洞和,黑洞,有什麼關係?
    文/阿魚【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白洞到底是什麼呢,跟黑洞不一樣,至今為止人類對白洞的觀察仍然一無所獲。有的科學家認為它與黑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白洞之所以被命名是因為根據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它的性質與黑洞是相對的。
  • 宇宙中有黑洞,理論預測也應存在白洞,什麼是白洞呢?
    然而,"黑洞"遠非最奇怪的:這種區別可能屬於"黑洞"理論雙胞胎——白洞。不過為了更好地理解什麼是白洞,先來認識什麼是黑洞。什麼是黑洞?在我們開始闡述白洞這個極為奇怪的概念之前,我們應該建立對黑洞的更好地理解。黑洞就是一個引力怪獸,像宇宙的吸塵器一樣,會無情地吸取一切觸手可及的東西。
  • 宇宙中有黑洞和白洞,白洞是什麼呢?工作原理又是什麼呢?
    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白洞提供了愛因斯坦的部分答案,道路、橋梁或蟲洞如果存在的話,就像他們自己的白洞一樣。蟲洞在數學上也有意義,但我們還沒有證明或觀察它們。問題是蟲洞和白洞都有可能很短的壽命,尤其是當很多人相信一旦這個物體消失後,白洞就會消失,所有的質量都集中在他們的核心。
  • 黑洞與白洞連在一起可以穿越時空?白洞是個怎樣的存在?
    宇宙(部分)說起黑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即使不知道其相關的天文知識,看過了那麼多宇宙系列的電影但本次文章的「主人公」並不是黑洞,而是有著與它相反名字的「白洞」。科學家提出白洞的這樣理論,主要是為了解釋一些高能天體現象。作為一種特殊天體,白洞的外部引力性質均與黑洞相同,它(白洞)可以把周圍的物質吸積到邊界上形成物質層(也就是說雖然是引力也很大的一個天體,白洞是把東西往外吸,黑洞是把東西往裡吸),與黑洞吸收吞噬的特點相反,白洞更像是宇宙中的噴射源,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與能量,不會把這些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包括輻射)吸入到自身這個「洞」裡。
  • 與黑洞相對的白洞到底是否存在著?
    然而同時還有一個理論中的天體它還遲遲沒有出現,它就是白洞,目前的科學認識還沒有給白洞一個明確的定論。從上世紀60年代空間探測技術在天文中獲得了廣泛應用後,也在宇宙中觀測到了很多高能天體物理現象。以類星體為例,類星體比星系小很多,但是釋放的能量卻是星系的千倍以上,類星體的超常亮度使其光能在100億光年以外的距離處被觀測到。
  • 白洞是什麼?白洞能讓時間倒流嗎?不可能中的可能是否存在?
    白洞和黑洞正好是相反的兩個天體,黑洞是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天體,他的中心是個密度無限大的奇點,能吞噬自己身邊所有的物體,包括光和一些看不見的物質。而白洞,存在於奇點的另一頭, 會源源不斷地向外噴射物質和能量,所有物質和光都無法進入白洞之中,黑洞吞噬的所有物質都被他吐了出來。
  • 破解白洞形成原理!白洞確實是由黑洞轉化而成,及白洞稀少的原因
    我推算出了白洞的形成原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白洞都是由小型和微型黑洞轉化而成的,很少會有中大型黑洞轉化為白洞,而巨型和超巨型黑洞則基本上不會轉化成白洞,這是我推算得出的正確結果,如果有不信的可以去查資料。
  • 破解白洞形成原理!白洞確實是由黑洞轉化而成,及白洞稀少的原因
    我推算出了白洞的形成原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白洞都是由小型和微型黑洞轉化而成的,很少會有中大型黑洞轉化為白洞,而巨型和超巨型黑洞則基本上不會轉化成白洞,這是我推算得出的正確結果,如果有不信的可以去查資料。
  • 黑洞已被發現,人類什麼時候才能發現白洞?
    ,如果光從這點來看白洞是不是有一點像太陽呢。白洞和恆星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在理論中的白洞是一個具有強烈引力場的星體,它可以把周邊的輻射,塵埃吸收過來,然後通過作用力再把它們高速噴射出去,這種過程就產生了巨大的能量輻射源,雖然我們還沒有發現過白洞存在的證據,但是研究人員一直認為白洞就是宇宙射線的來源。
  • 黑洞不是洞,也不與白洞相連,更不會發生時空穿越
    這跟這些小編們的知識水平層次有著相當大的關係(當然,我水平也很有限),那些更新頻率特別頻繁的自媒體,很大一部分都是偽原創創作,為的是平臺給的那一點打賞費。好了不抨擊這些偽科普作者了,切入正題。黑洞的樣子?(其實就是個球)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什麼是白洞呢?聽名字就知道,白洞是與黑洞相對的存在,所以要弄懂什麼是白洞,就先要對黑洞有個深入的了解。恆星級黑洞是由大質量恆星坍縮而來的,由於質量巨大,在核聚變結束之後,輻射壓消失,星體在自身巨大的引力下向內坍縮。巨大的引力使得構成物質的分子、原子結構全部被壓碎,物質回歸到基本粒子的形態,於是黑洞誕生了。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現在黑洞的存在已經得到了確實的證明,而廣義相對論不僅預言了黑洞的存在,還預言了另外一種天體,白洞。什麼是白洞呢?聽名字就知道,白洞是與黑洞相對的存在,所以要弄懂什麼是白洞,就先要對黑洞有個深入的了解。由於引力巨大,沒有什麼能夠阻止物質不斷坍縮,於是黑洞就成為了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奇點,在這個奇點的引力範圍之內,逃逸速度超越了光速,沒有任何物質可以逃逸而出。「只吞不吐」是對黑洞最簡潔的形容。既然白洞是與黑洞相對的,那麼白洞自然就是「只吐不吞」了。
  • 黑洞會變成白洞嗎?圈量子引力理論表示會!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體物理學類「黑洞會變成白洞嗎?」圈量子引力理論:「會的。」通過天文觀測,我們看見物質落入黑洞,卻全然不知這些物質到達黑洞中心時會發生什麼。這種收縮持續進行,直到視界達到普朗克大小(量子引力的特徵尺度),或者在早些時候,在黑洞視界發生量子隧穿,把黑洞的視界變成白洞的視界。由於相對論幾何特殊的扭曲效果,從中心誕生的白洞內部與白洞的視界結合,形成完整的白洞。
  • 白洞真實存在嗎?為什麼至今未被發現?
    我的問題是:白洞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又是什麼?答: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請你去看下凱特.貝克爾(Kate Becker's discussion) 對於為何宇宙的膨脹很難讓人理解的討論,確切的論證同樣適用於此。白洞不是我們光用物理直覺就可以去理解的東西。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中出現了白洞,其也解釋了宇宙的擴張,整個理論在物理角度上並不容易理解。
  • 你在哪裡,白洞?
    不管知不知道黑洞到底是什麼東西,總之先發一張朋友圈是沒有錯的。那麼到底什麼是黑洞呢?百度百科上說「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那麼什麼是現代廣義論呢?抱歉,小編是個傻白甜,懂不起!問度娘了也沒有用。以前大家根據想像製作了黑洞的照片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