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平水釣1~2目,是野釣中比較常見的調釣方思路,不僅僅是因為這種調釣思路簡單,更主要的原因,則在於這種調釣,非常利於抓口;
因為釣目不高,稍有動作,就會黑漂,對視力不太好的釣友,也算是非常友好的體驗了,所以經常有釣友臨到釣點,調釣之後,不是黑漂不提竿,就抓死口漂訊;
但是,同樣,也是因為釣目比較低,如果有風浪、走水,亦或者進窩魚密度比較大,小魚鬧窩,等多種原因,都會導致黑漂頻出,這個時候,只要不是長時間的黑漂,貿然提竿,貿然提竿,空竿率還是比較高的;
這種情況,對老鳥來說,自然是有自己的辦法,但是對新手來說,就會有點不知所措,到底哪種漂訊,才是真實的給口漂訊呢?
調平水調釣,常用的調釣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半水調釣,帶餌半水,先調平水,然後做釣目1~2,這樣必然是下鉤觸底;
第二種,重鉛到底,修剪鉛皮之後,做平水調目,然後上推浮漂做釣目,1~2目,這樣子線是彎曲的,屬於比較鈍的調釣;
我們要分析給口漂訊,首要一個前提,就是明確自己調平水釣1~2目,到底是哪一種調釣方法,只有確定這一點,關於魚口的分析,才能算是合理的;
半水調漂調平水的給口漂相
半水調釣,因為子線是相對緊繃的,所以進窩魚的動作,很容易讓釣餌發生動作,但多是細、雜、碎的漂相;
在這種調釣的前提,只有兩種漂訊可以百分百確定給口漂訊,當然,並不是說只有這兩種漂訊才是中鉤漂訊,而是只有這兩種,提竿中魚的機率最大;
第一種:頂漂頓口,進窩魚蹭線、撞漂、撞餌,都會讓緊繃的子線、線組,產生彎曲,然後順勢上頂;
餌料脫鉤,同樣會導致浮漂上頂,只有鉤餌被進窩魚吞進魚唇,才會出現頂漂、頓口的漂訊,而此時提竿,中鉤的機率非常大;白條、鯽魚給口中鉤,多見這種票訊;
第二種:先頓、後沉的黑漂,這種漂訊,多因為鉤餌被吞咽,然後中鉤魚因為被刺唇,因應激反應而逃竄;
所以會出現一個頓口,然後馬上下沉黑漂,這種中鉤給口漂訊,往往是鯽魚、鯉魚、草魚出現的比較多,而且頓口、下沉的幅度越大、節奏越慢,中鉤魚體型越大;
重鉛找底調平水的給口漂相
這種調釣方式,雙鉤是躺底的,浮漂有動作,必須要鉤餌被魚吞進魚唇,然後拉緊子線之後,才會帶動鉛墜、漂座,然後才會有漂訊;
所以,這種調釣,產生的任何雜、碎、小的漂訊,全是假口;因為子線彎曲異常,更不需要考慮餌料脫鉤,導致浮漂上浮;
這種調釣,大概率中鉤的漂訊,也有兩種,同理,也不是說只有這兩種漂訊才能中鉤,而是只有這兩種漂訊,中鉤概率最大;
第一種:黑漂,這是因為鉤餌被吞咽,而且已經刺中魚唇,中鉤魚因為應激反應拖著魚鉤逃竄,拉拽著浮漂下沉;
第二種:移漂,這是大體型中鉤魚在中鉤之後,緩慢轉挪身軀,然後反向遊曳,這種漂訊,草魚、鯉魚中鉤後比較常見;
總結:
對新手來說,以上這兩種調釣,以及每種調釣思路,比較常見的兩種給口漂相,算是比較基礎,也最容易上手的;
只要以這幾種中鉤漂訊為主,就會發現,調平水這種調釣思路,對新手來說,確實是野釣最適合新手的調漂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