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籤約儀式舉行

2020-11-29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8月26日下午,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籤約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林山青,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工作小組成員、原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長曲探宙,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張全,閔行區區委書記朱芝松,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總督學平輝;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家彪,副所長鄭玉龍、黃大吉,紀委書記王小波,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總工黎明碧;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原黨委書記馬德秀,副校長黃震,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黨委副書記顧鋒,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以及上海市科委研發基地建設與管理處、閔行區科委、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相關職能處室、上海交大相關部處和院系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王偉明主持。

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密切溝通、友好協商,在自然資源部、教育部等上級單位的指導下,針對雙方各自優勢,以「共建共享、實質合作、強化特色、融合發展」的原則,探索出了一套新的合作體制機制。

林忠欽代表雙方介紹合作情況。林忠欽表示,二十一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建設海洋強國吹響了號角。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此次籤約共建,得到了自然資源部與教育部的高度重視,雙方懷抱海洋強國的理想,在長期的合作基礎上,多次互訪,以積極的態度和務實的作風相向而行,快速達成了共識。未來,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將共建海洋學院、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積極探索科學與技術融合發展新機制,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學科,成為引領世界海洋科技前沿的風向標,並探索高水平大學與高水平研究院所的合作共建新機制,努力形成科教改革的可複製模式,成為我國科教融合發展的新典範,同時探索跨行政區域合作新機制,努力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新亮點。

姜斯憲在致辭中表示,在上海交大悠久的辦學歷史中,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一直都是學校的優勢學科,在學校綜合實力、人才集聚、學科交叉等優勢支撐下,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在國土安全、海洋開發與利用、深海探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上海交大五年前建立了海洋科學學科,有了很好的進展;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作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領軍者、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排頭兵,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與上海交大有著共同的使命與目標,相互之間的合作淵源已久。本次合作共建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加快海洋強國建設」重大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的交叉融合」要求的實踐探索,建設目標明確、雙方優勢互補、工作機制紮實,上海交大將緊密對接海洋強國戰略、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融入長三角,並充分發揮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共同指導支持與關心的優勢、充分發揮上海市的地域優勢,實現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新的提升和發展。

李家彪在致辭中表示,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與上海交大的合作共建,順應了當前正在展開的新一輪科教合作的大勢,體現了科教資源的深部融合,從而實現更新層次、更高質量的創新和引領。雙方即將籤署的相關協議,標誌著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合作共建之路正式開啟。相信今後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交大和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這兩家具有海洋情懷又各具優勢的合作共建共同體,將積極探索新型的科教融合發展之路,建成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海洋科學學科體系和極地深海科創平臺,為「共同建設長三角海洋研究中心,成為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創新基地、領軍人才集聚高地、一流人才培養平臺、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支撐海洋強國建設」的長遠目標做出貢獻,為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科技保障。

在各位領導嘉賓的見證下,林忠欽、李家彪代表雙方籤署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協議書;黃震、黃大吉代表雙方籤署海洋學院共建協議書和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共建協議書。

林山青在講話中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這是黨中央對我國海洋事業建設發展的新要求,充分體現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賦予海洋事業的新目標、新任務,飽含著黨和人民對海洋事業的殷切期望。一流的海洋事業離不開一流的海洋人才隊伍和一流的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上海交大和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於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實施提供科教支撐的設想,通過合作共建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教融合發展之路,致力於引領世界海洋科學與技術發展,支撐海洋強國建設。期盼雙方圍繞「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創新科教融合體制機制,充分發揮雙方在海洋領域學科和科研上的資源和體制互補優勢,以國家任務促進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以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支撐海洋治理能力現代化,快速建成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學學科和全球領先的極地深海科技創新平臺。

孫堯在講話中指出,上海交大是一所國內頂尖、國際知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具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優勢,船舶與海洋工程更是躋身世界一流前列的優勢學科;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是國內頂尖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之一,近年來在深遠海和極地調查、南北極科考、中國大洋調查任務等多項國家任務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次合作共建可謂「強強聯手」。孫堯希望雙方合作能夠堅持國家戰略並關注全球,為中國乃至全球海洋資源保護與利用提供解決方案;走軍民融合之路,積極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前沿研究,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他表示,教育部將與自然資源部積極配合,對雙方的合作共建給予實質性支持保障,並希望兩部委能夠發揮各自優勢,支持校所雙方通過合作承擔更大的使命、做出更大的貢獻。

籤約儀式前,各位領導嘉賓共同參觀考察了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26日晚,林忠欽、李家彪等出席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管委會會議,對下階段重要工作進行了詳細研討和部署,為雙方合作共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視頻報導:http://v.sjtu.edu.cn/reports/report2-1321.html)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戰略合作—新聞—科學網
  •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攜手煙臺開展戰略合作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與煙臺籤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膠東在線4月11日訊(記者 孫宗順 通訊員王宏亮)11日上午,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暨科企對接會在東方海天酒店舉行,未來五年內,雙方將在科研合作攻關、科技推廣應用、人才引進和培訓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 上海交大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共建中子科學...
    2019年4月23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中子科學聯合實驗室共建協議籤約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研究生院、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人力資源處、學生處等部處,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等學院有關領導及代表出席籤約儀式。
  • 南通市與海洋所籤約共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通)
    1月11日,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共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通)籤約儀式在青島舉行。南通市副市長徐輝和中科院海洋所所長孫松在協議書上簽字,海洋所黨委書記王啟堯主持會議。孫松首先全面介紹了研究所學科布局、重大科研成果、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國際合作、院地合作與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情況,詳細介紹了海洋所在江蘇沿海地區相關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和進展。
  • 農學院與山東省農科院舉行專業共建籤約儀式
    農學院與山東省農科院舉行專業共建籤約儀式 5月11日,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與山東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中心在生物樓會議室舉行學科共建籤約儀式。
  • 海洋日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與山東海洋局籤署框架合作協議
    國內時事1.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與山東海洋局籤署框架合作協議10月24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在濟南市籤定框架協議,就共同推進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核算體系建設進行合作。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何廣順主任、山東省海洋局宋繼寶局長見證籤約,崔曉健副主任、付日新副局長籤定協議。
  • 上海交通大學籤約商湯科技共建清源研究院
    1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與商湯科技共建清源研究院的籤約儀式在商湯科技大廈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副校長毛軍發,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徐立,聯合創始人、研究院院長王曉剛,雙方有關科研人員參加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蘇躍增主持。
  • 蘇州醫工所鄭州分支機構共建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蘇州醫工所鄭州分支機構共建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2019-10-29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小】 語音播報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與鄭州市
  • 2018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實驗室標準物質中心...
    2018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實驗室標準物質中心招聘1名公告 2018-04-21 09:22:50|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四、 應聘條件:1、 碩士及以上學歷;2、 海洋化學、分析化學、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海洋相關專業優先);3、 身心健康,具有較強團隊合作意識,可以勝任重複性工作,耐心細緻,動手能力強;4、 具有較強的責任心,有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5、 能夠服從工作地點在杭州市內調動(杭州市區及海洋二所臨安基地);五、
  • 海洋工程研究院與浙江海測科技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10月12日,海洋工程研究院與浙江海測科技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浙江測繪局原副局長馬建平、浙江省河海測繪院原院長胡建炯、浙江海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鋒濤應邀出席籤約儀式。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長盧秀山主持會議,海洋工程研究院、測繪學院相關科研人員參加活動。盧秀山介紹了海洋工程研究院的發展近況以及學科建設情況。
  • 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創新產業園共建籤約儀式在津舉行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推動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引導區縣在與中科院系統院所對接中主動作為,近日,天津市科委與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東麗分園聯合在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創新產業園。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博士羅孝文到測地所交流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博士羅孝文到測地所交流 2015-12-10 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博士羅孝文訪問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上海交大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籤署第二期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5月8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第二期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人力資源處、學指委、研究生院等部處以及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有關領導一同出席籤約儀式。
  • 國家青藏高原數據中心青海分中心在北京籤約共建
    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青海分中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現場。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青海分中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為服務青藏高原科學研究和青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青海師範大學
  • 全國首個國家級新型光電材料技術創新中心舉行共建籤約儀式
    全國首個國家級新型光電材料技術創新中心舉行共建籤約儀式 2020-09-22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海洋局與廣東省政府籤署合作框架協議胡春華出席 朱小丹 王宏...
    中國海洋報訊 (記者趙建東)11月24日下午,國家海洋局、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廣州籤署《關於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廣東海洋強省建設的框架協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出席籤約儀式,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在籤約儀式上致辭,廣東省副省長鄧海光、國家海洋局副局長房建孟分別代表廣東省政府、國家海洋局籤約,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鄒銘,副省長藍佛安等參加籤約儀式,廣東省政府秘書長李鋒主持籤約儀式。
  •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宏網山東8月6日電 2020年8月4日,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在青島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出席籤約儀式。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在海洋立體觀測網建設、海洋生態預警和災害防控、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海洋新興產業培育、海洋國際交流與合作、海洋智庫建設等方面
  • 18.陶春輝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
    陶春輝,男,1968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員,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  陶春輝同志從事洋中脊海底熱液活動及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的調查與研究。在世界三大洋洋中脊發現了19處熱液區,實現了「零」的突破,創造了3個「世界第一」。研發了國內首套「多頻海底聲學原位測試系統」,建立了多參數正反演模型,解決了底質聲學的技術瓶頸。
  • 光明科學城戰略合作暨重大科技項目籤約儀式舉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
    11月12日,光明科學城戰略合作暨重大科技項目籤約儀式在五洲賓館深圳廳舉行。光明區人民政府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合作匯聚力量、共贏共享,推動光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貢獻力量。
  • 共青團雲南省委與祥鵬航空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共青團雲南省委與祥鵬航空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供圖)共青團雲南省委與祥鵬航空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供圖)共青團雲南省委與祥鵬航空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供圖)10月28日,共青團雲南省委與祥鵬航空共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舉行「新青年新主播×祥鵬三姐妹」項目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