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戰略合作—新聞—科學網

2020-11-29 科學網
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戰略合作
將共建海洋學院、極地深海研究院

 

 

 

 

8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海洋局海洋第二所籤訂共建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海洋人才梯隊建設、學科發展、科技研發和行業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海洋學院、極地深海研究院,攜手培養海洋科技人才,加速海洋科技創新,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雙方本著「實質合作、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建海洋學院和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建成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學學科和全球領先的極地深海科技創新平臺,形成海洋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的創新群體,大幅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海洋學院具有本科、碩士、博士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合作雙方共同投入人才隊伍、科技資源,共同推進海洋科學學科建設;極地深海研究院具有開展極地與深海資源環境前沿科技問題的探索、探測技術和裝備研發體系,合作雙方將共同投入人才隊伍、科技資源,開展極地深海技術裝備研發、試驗和應用。

 

上海交大與海洋二所將充分利用各自綜合學科優勢、海洋科學研究的領先水平以及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的業務能力,著力打破體制機制障礙,致力於共同打造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創新基地、領軍人才集聚高地、一流人才培養平臺和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共同為服務海洋強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上海交大與海洋二所的研究合作一直在開展。2013年開始,雙方合作開展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 計劃)『南海陸坡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項目,通過調查研究南海陸坡和相鄰深海的中尺度(101-102公裡)過程對陸坡生態系統時空變化的調控,以及陸坡生態系統生物能量轉換與漁業資源潛力,為科學探索海洋、提高對包括海洋生物資源在內的海洋資源的認知能力,也為發展海洋經濟、維護海洋權益和建設海洋強國提供科學技術支撐。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院長周朦表示,目前該項目已開展了三個航次的調查任務,進一步加深了對南海北部陸坡生態系統的中層生物圈驅動過程的認識。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籤約儀式舉行
    8月26日下午,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籤約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海洋開發與利用、深海探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上海交大五年前建立了海洋科學學科,有了很好的進展;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作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領軍者、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排頭兵,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與上海交大有著共同的使命與目標,相互之間的合作淵源已久。
  •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攜手煙臺開展戰略合作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與煙臺籤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膠東在線4月11日訊(記者 孫宗順 通訊員王宏亮)11日上午,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暨科企對接會在東方海天酒店舉行,未來五年內,雙方將在科研合作攻關、科技推廣應用、人才引進和培訓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 2018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實驗室標準物質中心...
    2018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實驗室標準物質中心招聘1名公告 2018-04-21 09:22:50|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四、 應聘條件:1、 碩士及以上學歷;2、 海洋化學、分析化學、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海洋相關專業優先);3、 身心健康,具有較強團隊合作意識,可以勝任重複性工作,耐心細緻,動手能力強;4、 具有較強的責任心,有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5、 能夠服從工作地點在杭州市內調動(杭州市區及海洋二所臨安基地);五、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博士羅孝文到測地所交流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博士羅孝文到測地所交流 2015-12-10 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博士羅孝文訪問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18.陶春輝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
    陶春輝,男,1968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員,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  陶春輝同志從事洋中脊海底熱液活動及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的調查與研究。在世界三大洋洋中脊發現了19處熱液區,實現了「零」的突破,創造了3個「世界第一」。研發了國內首套「多頻海底聲學原位測試系統」,建立了多參數正反演模型,解決了底質聲學的技術瓶頸。
  • 海洋日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與山東海洋局籤署框架合作協議
    國內時事1.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與山東海洋局籤署框架合作協議10月24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在濟南市籤定框架協議,就共同推進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核算體系建設進行合作。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何廣順主任、山東省海洋局宋繼寶局長見證籤約,崔曉健副主任、付日新副局長籤定協議。
  •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宏網山東8月6日電 2020年8月4日,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在青島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出席籤約儀式。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在海洋立體觀測網建設、海洋生態預警和災害防控、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海洋新興產業培育、海洋國際交流與合作、海洋智庫建設等方面
  • 2018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調查中心招聘2人公告
    2018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調查中心招聘2人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8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調查中心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   主要參考書目:現大學通用教材均可作為各專業考試科目的參考書。
  • 《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率先推出海洋光學專輯—新聞—科學網
    海洋光學是研究海洋的光學性質、光在海洋中的傳播規律和運用光學技術探測海洋的科學。
  • 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與國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籤署合作協議:聯合開展...
    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與國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籤署合作協議聯合開展海洋領域標準物質研發工作本報訊 (陳杭杭)近日,設立在中國計量研究院的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標物中心)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二所)在京籤署合作協議
  • 上海交大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籤署第二期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5月8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第二期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人力資源處、學指委、研究生院等部處以及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有關領導一同出席籤約儀式。
  • 中新道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達成合作,共同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山科大與海洋一所合作 聯合培養學生—新聞—科學網
    日前,山東科技大學與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籤署聯合人才培養合作協議。
  •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在海洋一所調研時強調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在海洋一所調研時強調發揮優勢 保持健康持續發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21 15:56 來源: 海洋局網站11月20日,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連增一行到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進行工作調研,調研考察了該所位於鰲山衛藍色矽谷核心區的新所區工程進展情況。
  • 國家海洋局:海洋合作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領域
    新華網廈門11月6日電(記者付敏、楊維漢)6日,2015廈門國際海洋論壇暨第五屆發展中國家海洋可持續發展部長級論壇在廈門開幕。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海洋合作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合作領域。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李培英研究員應邀來校作報告
    10月10日,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李培英研究員應邀來校為涉海本科專業師生作了題為《我國海島保護利用管理現狀及有關思考》的學術報告。會議由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長盧秀山教授主持,相關涉海學院部分教師和本科生、研究生共3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 獻給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新聞—科學網
    不久遷往湛江市建所,廣州部分改為工作站。全所職工曾達527人,後經多次精簡,原接收的汕頭科技學校也於1962年停辦,全所職工僅餘125人。1962年中科院決定將南海海洋所改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青島)南海分所。1963年所部遷回廣州新港路原址。1966年2月7日,中科院批准南海分所恢復獨立建制,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69年中南分院撤銷後,研究所一度下放廣東省,改名為廣東海洋研究所。
  • 慶祝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成立50周年之四:在三大洋上揚帆遠航
    1983年,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派出科學家搭乘「向陽紅16」號遠洋調查船,在太平洋西海域開展我國首次大洋科考。
  • 國家海洋局一所落戶藍色矽谷 已是第二次搬家
    昨天上午,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即墨市鰲山衛街道辦事處盤龍莊奠基,新的研究所竣工後,將主要用於研發實驗及應用,而現在位於嶗山區的第一海洋研究所則作為基礎研究使用。    「一所」兩遷落戶矽谷    昨天上午,隨著奠基儀式的啟動,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有了「新家」,記者了解到,「一所」最早位於市南區的紅島路上,後搬至嶗山區仙霞嶺路,此次在即墨市鰲山衛街道辦事處「落戶」,已是第二次「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