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戰略合作 |
將共建海洋學院、極地深海研究院 |
8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海洋局海洋第二所籤訂共建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海洋人才梯隊建設、學科發展、科技研發和行業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海洋學院、極地深海研究院,攜手培養海洋科技人才,加速海洋科技創新,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雙方本著「實質合作、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建海洋學院和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建成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學學科和全球領先的極地深海科技創新平臺,形成海洋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的創新群體,大幅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海洋學院具有本科、碩士、博士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合作雙方共同投入人才隊伍、科技資源,共同推進海洋科學學科建設;極地深海研究院具有開展極地與深海資源環境前沿科技問題的探索、探測技術和裝備研發體系,合作雙方將共同投入人才隊伍、科技資源,開展極地深海技術裝備研發、試驗和應用。
上海交大與海洋二所將充分利用各自綜合學科優勢、海洋科學研究的領先水平以及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的業務能力,著力打破體制機制障礙,致力於共同打造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創新基地、領軍人才集聚高地、一流人才培養平臺和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共同為服務海洋強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上海交大與海洋二所的研究合作一直在開展。2013年開始,雙方合作開展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 計劃)『南海陸坡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項目,通過調查研究南海陸坡和相鄰深海的中尺度(101-102公裡)過程對陸坡生態系統時空變化的調控,以及陸坡生態系統生物能量轉換與漁業資源潛力,為科學探索海洋、提高對包括海洋生物資源在內的海洋資源的認知能力,也為發展海洋經濟、維護海洋權益和建設海洋強國提供科學技術支撐。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院長周朦表示,目前該項目已開展了三個航次的調查任務,進一步加深了對南海北部陸坡生態系統的中層生物圈驅動過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