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過國或去過香港的小夥伴們都會知道,他們的插座和我們的並不一樣,如果沒有提前注意到這個問題,過去之後,手機充電將會是一個麻煩。因為必須要有一個轉換器,我們的充電器才能用。
如果你沒有提前準備,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當地的轉換器貴的嚇人。如果你是去參加展會,還會有人惡意哄抬轉換器的價格,那就更慘了。出去旅遊或參加展會,本來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最後也難免為這些小事影響了心情。為什麼每個國家或地區要使用不同的插座呢?
世界上有9種不同的插座標準,所以你去不同的國家,都需要考慮到插座問題。不過由於現在國際交往頻繁,許多地方商家都會提前考慮到這些因素。很多旅遊地酒店都為客戶提前準備了轉換器。
但是在100多年前剛剛使用電力時,卻考慮不了這麼多。那時候電力主要用於照明,直接把兩根電線接起來就行,還用不上插座。後面各種電力設備的產生,才衍生了對插座的需求。而且剛開始插頭與插座是相分開的,需要買一個插頭和插座回去安裝。
90前的人應該對這還有印象,插頭、電線、插排都可以選擇,如果有一個部分壞了,還可以單獨買回來重新組裝。每家每戶似乎都有一些小工具,偶爾就要做一些電工的工作。不過這些工作也比較繁瑣,一些人也並不會操作,而且不怎麼安全。現在市面上主要都是成套的插排了。
當時全球化也沒有那麼明顯,各國的聯繫沒有現在這麼緊密,不同國家開始生產自己的插排,也沒有考慮到國際影響。而且當時的插排主要用於電力設備,一般人也不會隨身攜帶電力設備出國。所以就算插排不同,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影響。
但現在,手機充電器的數量比世界的總人口還要多,插排的標準不同,給更多人帶來了麻煩。特別是手機功能越來越多,除了打電話,還可以支付、訂餐、購物。如果手機沒電,對我們幾個生活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插座的不同,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大的影響。
由於全球化發展,各國也意識到插座標準化的重要性,主要考慮到貿易往來。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這些討論也就停止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各國不同標準的插座,也是因為國際合作缺乏的原因。
事實上,不同的國家不僅插座規格不一樣,電壓和電流頻率也不同。中國電壓是220V,頻率為 50Hz,歐洲為 230 V 50 Hz,美國為120 V 60 Hz。如果把美國的電子設備直接插在歐洲和中國在電源上,由於電流過高,電子設備很可能被燒掉。把中國和歐洲的電子設備插在美國的電源上,電子設備也可能不能正常使用。
所以如果統一插座,還要考慮到電壓等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插座不同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如果完全是相同的,你在其他國家,直接將手機或電腦充電器插在插排上,很可能導致電子設備的損壞。
這也是USB接口和電源適配器分開的其中一個原因,有了USB接口,就不用擔心各國的電源適配器和插排不同的影響了。
當然,隨著國際化的進一步加強,和科技的發展。許多工業技術在將來都會發生改變,說不定有一天國際的電流、電壓,還有插座都會標準化,這樣我們的旅遊和貿易也會更加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