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化妝品中的常用成分已被列為「黑名單」

2020-12-06 菩蓮花開

你知道嗎?護膚品比起好不好用,有沒有效果,更重要的是安不安全!

  有沒有發現,基本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些關於化妝品成分的安全問題會被爆出來,你可能還會在自己平時喜愛的產品中發現這些成分!其實,很多化妝品原料可能本身有毒性,但化妝品配方師把控分量以及偏好其易用性,加上如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等機構並沒有嚴格禁止而仍被大量使用中。有些原料仍得到皮膚科的認同,但有些已被普遍抵制。

  是否所有「有毒物質」都要嚴格抵制?

  拿早前被炒的沸沸揚揚的「鉛」來舉例!歷史上,「鉛粉」因為顯色性好、附著力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相當優質的粉底。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鉛的危害,從而開始嚴重控其用量。因此,現代化妝品一般禁用鉛,但事實上,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是無法完全的避免雜質的問題,所以根本無法徹底排除「鉛」的存在!口紅中還是會含有微量的鉛,但它們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所以,很多所謂的「有害物質」最重要的在其用量。

  所謂的「禁用化妝品名單」真的靠譜嗎?

 《國家質量監督總局最新禁用化妝品名單》這類流傳於網絡、朋友圈、的「報告」,相信大家都該看到過吧?裡面會列出很多所謂的「有害產品」,並標註道「含激素、鉛汞含量超標、致癌」等字樣,使得帖子被迅速大量的轉發。網友看過後基本都是如驚弓之鳥,諸如「看來以後化妝品都不敢用了」,「感覺臉已經中毒」等言論不絕於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實際上,早在5、6年前,這類名單就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傳播,並分別被冠以2012年、2013年等年份字樣。但質檢部門表示:未公布過此名單。所以,我們要提醒的是,化妝品的成分安全問題經常會被爆出,但是不要隨意的相信一些不明來源的謠言,真正被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化妝品均已被銷毀或退貨,並沒有流入市場。

  而這次我們要告訴你的並不是哪一款產品不合格,而是有哪些化妝品中的常用成分已被列為「黑名單」?這些成分可能經常出現在你的化妝中,但是最近卻被曝出其危害。而這些需要我們引起重視的成分有哪些呢?

一、微型柔珠

  前陣子,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發布的一篇論文中探討了使用含有「微型柔珠」(microbeads)的化妝品和護理品後帶來的危害。ACS的研究人員證實了含有「微型柔珠」的產品會給環境帶來危害並且建議立即禁止使用這類產品。

  1、微型柔珠是什麼?

  「微型柔珠」是一種合成的塑料珠,用於如洗面、磨砂用品和牙膏等化妝品和個人護理品,用以去除角質。

  2、微型柔珠有什麼危害?

  直徑小於3毫米的微型柔珠,在人們使用化妝品和護理品後,被排入汙水系統,而汙水處理廠的處理設施很難過濾這種細小的塑料顆粒,隨後這些汙水被排放到河、湖、海洋。儘管微型柔珠本身是無毒的,但進入水循環系統後,會大量吸收海洋內的有毒汙染物,包括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和多氯聯二苯。這兩種物質都是不易降解的有毒物質,容易通過食物鏈或其他途徑進入人和動物體內,沉積中毒。

  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員用電子顯微鏡得出,每150ml化妝品中含有的微顆粒數量有13.7萬顆到280萬顆,一支洗面奶所含的微珠超過300,000顆。而微型柔珠大小與浮遊生物接近,容易成為魚類、貝類和蝦蟹的食物,並在它們體內積聚。吸入有毒微型柔珠的魚類被其他魚類或人類吃掉後,微型柔珠內的毒素便會進入食物鏈。美國化學學會研究人員認為「微型柔珠」進入人類體內後會引發「細胞壞死,炎症和組織裂傷」等症狀。

  3、哪些產品可能含有微型柔珠?

  潔面乳、磨砂用品、洗手液、香皂、牙膏、防曬霜、洗髮水等。

  怎麼辦?選擇用植物的種子或者堅果等天然去角質原料來代替那些含有塑料微珠的產品。

 二、硫酸酯/硫酸鹽

  去年,無矽油洗護髮產品以黑馬之姿殺入中國洗護市場,「無矽油」的概念也逐漸成為消費者選購洗髮產品的重要考量。繼「無矽油」風之後,最近又出現了一個不受待見的洗髮產品成分——「硫酸脂」。

  1、硫酸酯是什麼?

  硫酸脂是一種石油提煉的合成表面活性劑,是一種價格低廉的清潔劑,在很多洗潔精、洗髮水、卸妝油裡面都含有這種成分。頭髮長期頻繁和硫酸酯接觸會摧毀頭發生長必要的油脂、蛋白質,並抑制頭髮健康生長。日積月累之後,可能導致頭皮瘙癢、過敏、頭油和頭屑等問題。

  2、硫酸酯有什麼危害?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大部分洗髮水都是含有硫酸脂成分的,然而,有研究人員指出,洗髮水刺激眼睛,理髮店洗頭工的手因為長期接觸洗髮水而導致手部粗糙、蛻皮等問題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硫酸脂」所致。此外,一些人的掉發、脫髮問題,都有可能是洗髮水中的硫酸鹽造成。

三、螢光劑

  前陣子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組「螢光臉」的圖片給刷屏?標題更驚悚:《26歲姑娘變「螢光臉」,夜裡嚇的自己以為鬼上身!》,其實這組截圖是網絡脫口秀節目《暴走大事件》的截圖。《暴走大事件》會用各種誇張搞笑的手法來惡搞時事新聞,所以這組截圖中敷了面膜變綠燈俠完全是誇張惡搞,就算是真敷了螢光劑面膜也不可能在黑暗中散發綠光。

  1、螢光劑是什麼?

  螢光增白劑是一種螢光染料,它的特性是能激發入射光線產生螢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熒石的閃閃發光的效應,使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的效果。在面膜中加入適量的螢光劑,消費者在揭下面膜的一瞬間,由於螢光劑的「螢光」原理,會讓人的臉看上去變白變亮,同時還會弱化面部各種瑕疵,如痘印、痘痘、斑、皺紋等造成的影響,造成「一用即白」的錯覺。

  2、紫外線驗鈔機、驗鈔筆檢驗螢光劑靠譜嗎?

  不靠譜!螢光反應和「螢光劑」並非一類物質,螢光反應並不等於添加了螢光劑。具有「螢光反應」的並非都是毒物,像是蛋白質、維生素B2、B12、維生素a、維生素E、水楊酸、都可能會發生螢光反應。當護膚品添加了這些成分後,再以驗鈔燈檢驗時,一併被判為含「螢光劑」的產品是很無辜地的。因此用紫外線燈照射並不能出面膜中是否真的有螢光劑,檢測螢光劑需要專業的設備檢測分析。

  3、螢光劑有什麼危害?

  國內對化妝品中的螢光增白劑的使用,沒有禁用添加,也沒有限制添加。目前沒有醫學證明螢光增白劑會導致癌症或皮膚病等問題,螢光劑對人體的毒性與危害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仍舊沒有明確的定論。而規範上,將螢光劑分為「可遷移性」和「不可遷移性」2種,前者添加在制品中,會經由皮膚滲透吸收入體內,而後者這是添加在塑料類製品,因正常使用並不會溶解出來,所以對健康無慮。可遷移性螢光劑則存在潛在毒性,一般面膜中即使添加了這類螢光劑也不會達到特別大的量,但是如果過多使用螢光增白劑,或經皮膚深入體內,並且可能在體內發生降解和代謝,生成的小分子會產生有害物質,對人體產生危害,而體現出來的最直接的傷害就是可能會引起過敏。

  洗滌劑中對螢光劑已經有了添加上限,而護膚品還沒有相關的要求。雖然螢光劑的危害沒有那麼嚴重,但畢竟螢光劑沒有護膚功能,不是必須添加的成分,在進入皮膚後很難被代謝掉,所以,選擇沒有螢光劑的產品會更為放心。重點是,一定要選擇正規商家,值得信賴的品牌,而對那些宣稱可以「一用就白」的速效化妝品說不。

相關焦點

  • 化妝品的化學成分都有哪些?
    化妝品是在基質中添加各種成分精製而成的日用化學產品。常添加有香料、防腐劑、色素、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表面活性劑、保溼劑、化妝品用藥物、金屬離子黏合劑等輔助成分和特殊成分。(一)基質原料基質是組成化妝品的基本原料。基質主要由溶劑和油脂組成。
  • 歐盟新規:化妝品中的二氧化鈦成分會致癌?
    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便已宣布將二氧化鈦列為2B類致癌物。如今,歐盟這項新規無疑是再次重申其可能存在的危害,並對其進一步嚴格管理。 二氧化鈦在化妝品中的價值 鈦白粉跟化妝品有啥關係
  • 化妝品十種成分很危險
    不要以為化妝品「有毒」只和愛美的姑娘們有關,要知道,在人們每天常用的洗髮水、沐浴露中也可能藏著這些隱形的「殺手」。人們都知道,不要吃有毒的化學物質,那麼同理,也不要抹在臉上身上。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塗在上面的各種化妝品成分會自然進入血液。
  • 矽碳鼠日化圈:沙棘活性成分在化妝品中的應用
    一、關於沙棘野生植物沙棘作為藏藥早有記載,近半個世紀以來沙棘包括根、莖、葉、果已被發現並鑑定的生物活性物質就有百種之多。由於這些活性物質中包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和珍貴的天然藥用成分,因而,沙棘已被大量地加工成保健食品、飲料和醫藥品等。
  • 教你一眼識別化妝品中的祛斑美白有效成分
    近年來,祛斑美白類化妝品的開發引起了國內外眾多化妝品公司的高度重視,祛斑美白成分不斷地推陳出新。 在化妝品中祛斑美白成分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促進表皮脫落,加快黑色素的排出,從而達到祛斑美白的效果。
  • 化妝品對銀屑病患者的危害有哪些?
    由於銀屑病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皮膚疾病,治療起來周期相對較長,所以有很多的愛美的患者朋友為了遮住自己的症狀,自信的出門,會往發病的部位塗抹很多化妝品。 雖然表面上是遮蓋住了,但是這些化妝品對皮膚的刺激性作用是很大的,容易加重銀屑病症狀。化妝品對銀屑病患者的危害有哪些?
  • 帶您識別化妝品成分,分辨真假化妝品!
    如果你曾經買到過假的化妝品,小編恭喜你,上當了!買假貨並不怕,可怕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買到假貨,MM們有沒有遇到?其實假貨不可憎,可憎的是那些制假售假的人,下面知識將帶您識別化妝品成分,分辨真假化妝品!很多人特別是敏感性肌膚看到護膚品成分表中帶有「乙醇」(即酒精)二字就會從心裡牴觸。但其實,酒精是一種常用的溶劑,一些不溶於水的成分必須藉助酒精才能充分溶解,只要濃度適中,酒精並不會對肌膚造成刺激,還可以收斂炎症,提升保養品的滲透效果。
  • 化妝品現違禁成分「EGF」問題產品已全部下架
    化妝品現違禁成分「EGF」問題產品已全部下架   近日,荔枝新聞報導了某化妝品品牌違規以「藥妝」、「輕藥妝」概念進行營銷,甚至有產品裡添加了化妝品違禁成分「EGF」。
  • 廣州卓妍抗氧化劑:化妝品中抗氧化劑對肌膚有哪些好處?
    化妝品中的抗氧化劑,我們看到廠家在產品包裝上宣傳。我們知道它對我們的皮膚有好處,但我們並不知道有哪些好處?那麼,這些在護膚品配方中如此的受歡迎又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它們對我們的皮膚有益?什麼是抗氧化劑?是阻止氧氣不良影響的物質。
  • 化妝品美白內料成分選擇,你知道哪些嗎
    今天來聊下化妝品常用的美白成分,平時選擇化妝品內料選擇也是很重要的哦,快來看看,檢查一下您平時購買的護膚品中,是否包含這些美白成分呢?1、α-熊果苷——以α-熊果苷更為有效和穩定,限量添加在7%以下,一般在3%左右,它可以抑制黑色素細胞活動而減少黑色素產生。作用較為溫和,刺激性較低,但也偶有不良反應。
  • 化妝品中起保溼作用的物質有哪些?
    問:化妝品中起保溼作用的物質有哪些?答:在保溼化妝品中,發揮保溼作用的保溼劑主要有以下幾類物質。1.油脂類成分這類保溼劑不被皮膚吸收,可在皮膚表面形成油脂膜,防止角質層水分蒸發,起到封閉保溼的作用。代表性原料是凡士林,但其油膩性較強,所以化妝品企業多選用其他油脂類原料,如橄欖油、杏仁油等。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嫦娥五號背後功臣,被美國列為制裁「黑名單」
    除了嫦娥五號外,南航在我國整個探月工程中都擔任重要角色。被美國列為制裁「黑名單」,就意味著南航無法再使用包含美國技術的軟硬體。不可否認,因為我國科研大部分的尖端設備來自於美國或包含美國技術,從短期來看,對南航在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方面,的確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這給我國在相關軟硬體國產化提供了契機,有利於我國科研教學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 被列為可疑致癌物,明星成分二氧化鈦前路坎坷?
    2月18日,經過將近十年的討論,歐盟委員會最終通過決議將二氧化鈦列為二類可疑致癌物。2010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報告,認為二氧化鈦對動物可能有潛在致癌性,當時讓很多國家的食品管理機構感到困惑和緊張。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於2017年宣布,建議將二氧化鈦列入懷疑通過吸入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質類別(II類),但是一度遭到多個國家的機構和組織的反對。
  • 「常識篇」了解化妝品中的功效原料,便於更好的選擇
    化妝品中的功效原料你知道麼?想要祛斑,想要抗皺,想要美白…都應該選擇含有哪些成分的化妝品呢?了解了化妝品中的功效原料,不僅能夠防止受騙,而且可以幫助大家在購買化妝品時進行選擇。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化妝品中都有哪些功效成分。
  • 化妝品中激素類成分的檢測方法
    化妝品中激素類成分的檢測方法Determination of Hormone Components in Cosmetics1 範圍本方法規定了採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測定化妝品中的激素類成分,包括定性與定量。本方法適用於膏霜乳液類、液態水基類、液態油基類、凝膠類、面膜類等化妝品中激素類成分的定性與定量。
  • 化妝品成分中的植物油vs礦物油,該怎麼選?
    原標題:化妝品成分中的植物油vs礦物油,該怎麼選?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一個概念性的問題:護膚品成分中,到底是植物油好呢,還是礦物油好呢?有很多大牌化妝品中都含有礦物油,sisley的膠原蛋白面霜,kenabo的纖細面霜,最著名的當屬lamer海藍之迷面霜了,他們無一例外都有著相當不錯的保溼效果,對了,名聲在外的sisley全能乳液裡面也含礦物油哦。很多品牌嬰兒油的主要成份,也含有礦物油!而且我國目前也沒有禁止在嬰兒用品中添加此類成份。
  • 被誤解的5種化妝品成分,礦物油防腐劑上榜,酒精香精也有份
    小仙女對於護膚品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視的,不管是什麼產品,總會有小仙女留言說「這些護膚品裡含有酒精嗎?含有酒精的我不敢用!」一提到酒精,很多人都覺得用多了會爛臉,但有時候我們真的被誤導了,一看到成分中有酒精、防腐劑就認定不好,甚至看到香精、皂基、礦物油都會拒絕使用,這些添加劑早已被列入部分小仙女的黑名單。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水楊酸、聚乙二醇…… 化妝品成分標識讓人犯暈
    按照有關規定,今年6月17日以後生產的化妝品都應該標明全部成分,今後這些專業術語將頻繁出現在化妝品標籤上。  不少化妝品已標全成分    按照有關規定,今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並銷售或進口報檢銷售的化妝品,均需在產品包裝上真實地標註配方中全部成分名稱。
  • 廣東十大化妝品代工廠都有哪些
    廣州化妝品貼牌化妝品代加工多少錢,廣州化妝品代加工,美容院化妝品代加工價格=內料+包材(內包材+外包材)+人工費用+起訂量內料:內料是指裝在化妝品瓶子裡面的料體,就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實質成分,它可以根據要求定做出來,也可以用客戶提供的配方,或者工廠現成配方做好產品選用
  • 吃了容易中毒,已被多個國家拉入黑名單
    對減肥藥的樣品檢測,記者發現,有2款保健品含禁用藥物成分,雖然有一定的抑食減肥功效,但吃了容易中毒。一般來說西布曲明限定劑量在每次5-15mg,每天1次,具體還需要根據患者的血壓、心率情況調整劑量,然而通過對上述兩個保健品檢測結果來看,每粒內含10mg的西布曲明,這意味口服多餘1粒時就已超出限定劑量範圍,且現無藥物過量的特效解毒藥,因此食用風險巨大。從2010年開始,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家已相繼將西布曲明列入黑名單,並嚴令禁止在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中添加西布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