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嫦娥五號背後功臣,被美國列為制裁「黑名單」

2020-12-22 升學霸

12月19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了對月球樣本的交接儀式。至此,嫦娥五號完成了偉人「上九天攬月」的偉大構想,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計劃也一一實現。

我國嫦娥五號的成功,探月工程的功成名就,離不開我國各大高校、科研機構的齊心協力、團結奮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是其中之一。

南航團隊,我國探月的幕後功臣

寧獻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航)1995級飛行器環境控制與安全救生專業校友,擔任嫦娥五號熱控分系統主任設計師,為嫦娥五號在往返地月的隔熱和散熱提供技術支持。

大家在觀看新聞的時候,肯定注意到嫦娥五號返回艙落地後,表面已經被燒得烏黑一片,但裡面的月壤卻安然無恙,這就是南航寧獻文熱控團隊的功勞。他們在不斷的調研和實踐下,研製出了一套一體化高效熱管理系統,填補了國際小型再入返回類太空飛行器熱控設計領域的空白,創造了世界第一。

除了嫦娥五號外,南航在我國整個探月工程中都擔任重要角色。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擔任嫦娥系列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並擔任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師;1988級校友孫澤洲擔任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同時還有一大批南航校友分布在我國航空航天各大領域,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南航,作為航空航天特色的理工類高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研究應用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創造了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高原無人駕駛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等多項國內第一,參與了我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號的預研、技術攻關、試驗研究,是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幕後大功臣。

如今,卻遭到了美國的無端制裁!

就在我國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完成月壤交接的同時,美國突然宣布把我國5所高校列入制裁「黑名單」,南航赫然在列。

被美國列為制裁「黑名單」,就意味著南航無法再使用包含美國技術的軟硬體。不可否認,因為我國科研大部分的尖端設備來自於美國或包含美國技術,從短期來看,對南航在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方面,的確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這給我國在相關軟硬體國產化提供了契機,有利於我國科研教學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除了南航外,本次一同被列入「黑名單」的還有: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4所高校,加上早在前幾年已被列入「黑名單」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同濟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昌大學,我國一共有18所高校被列入美國「黑名單」。

偉大領袖曾說過「被敵人反對是好事不是壞事,那就證明我們的工作是很有成績的」。

美國把18所高校列為「黑名單」,恰恰證明了這18所高校對我國國防事業、航天事業的重要性,這不是一份簡單的「黑名單」,而是我國高校的「光榮榜」!

關注霸姐,為您解讀教育政策、分享學習方法,更有免費福利放送!

相關焦點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為嫦娥五號做出突出貢獻的高校被國人讚譽有加。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常年對中國不開放太空研究數據的美國航天局NASA卻說,希望中國共享樣本數據。
  • 「汽車人」嫦娥五號升空與美國制裁89家中企
    文/《汽車人》張恆在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舉國歡慶的同時,美國擬將89家中國的航空航天企業拉入黑名單,視為「威脅國家安全」。11月23日晚,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動機加注推進燃料,24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月球取土,背後有位清華的「大國工匠」
    網友之所以能夠如此輕鬆的調侃嫦娥五號,來源於對國家航空航天、探月工程的能力的信任因為網友發現嫦娥五號背後的功臣們,有的來自西工大,有的來自哈工大,有的來自北航,但就是沒有一個來自清華大學,我國排名第一,實力第一的高校。
  • 嫦五剛發射,美國宣布受到威脅,卻反手制裁了俄航天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航天技術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目前,我國正在同時進行火星探測計劃和月球探測計劃,近日,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至太空。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剛發射不久後,美國方面卻說出了一番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論。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美媒讚嘆:中國航天目標堅定,比美國強!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對此,西方媒體對於我國取得航天成就也作出了可觀的報導。美國華盛頓一位行星研究協會負責人布倫丹·庫裡則表示,中方並沒有表示希望取代美國成為太空領域的領先者,但他們肯定想成為太空中的一名主要國家。而中方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樣本,已經引起美國科學家的興趣。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多國航天人士發來祝賀,只有美國「陰陽怪氣」
    【南方+11月24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式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紛紛在官方推特帳號上對中國航天取得的新突破進行了一番點評。
  • 嫦娥五號回來了!盤點那些為「嫦五」升天出力的高校
    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飛行力學專業。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嫦五」助力、護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擔任嫦娥系列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並是
  • 中國航天在美國制裁中變強
    中國航天的發展始於1956年,並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是繼蘇聯、美國與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航天是在美國等國家制裁中起步的,也是在美國的制裁中不斷發展的。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背後,有2名南寧妹助力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嫦娥五號」任務發射的捷報背後,有兩名廣西籍技術人員的助力。
  • 快手直播「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打造周期化航空航天品牌
    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一直是我國科學家不懈追求並為之持續奮鬥的夢想。11月23日晚,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將實施第三步——「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當晚發射升空,並執行月面取樣返回任務。
  • 到月宮上挖土-嫦娥五號背後的航天系統工程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圓滿完成了採集月球樣本並返回地球的任務,這標誌著中國月球探測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全面實現。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截至2020年12月中國航天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的背後,長徵五號才是中國航天真正的野望
    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此次探月任務已經成功完成了一半,而如果後半程返回任務也能成功完成,那中國就將成為全世界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月球採樣技術的國家,那無疑將標誌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穩穩排在了世界最先進行列。
  • 從嫦娥五號回顧:蘇聯航空是如何震撼美國的?
    從嫦娥五號回顧:蘇聯航空是如何震撼美國的?我們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嫦娥五號,已經在2020年11月24日發射成功,並且在昨天2020年12月2日,完成了月面自動採樣封裝。嫦娥五號是我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將帶回「無價之寶」,美航天局:希望中方與全世界分享
    近期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激發了中國人民的熱情,一時間嫦娥五號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當中刷屏。人們感嘆於中國航天水平發展的迅猛,為中國航天人的付出點讚。嫦娥五號的任務嫦娥五號是我國獨立自主設計研發的首個實施月面無人取樣返回的航天探測器,這代表在美國和前蘇聯之後,中國成為了世界當中第三個實現這一技術的國家。此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將會從月球表面帶回約為兩公斤的月球土壤已經巖石,這對於我國的航天事業將會有著極大的幫助。
  • 美國航空發射飛彈失敗,中國公布一個好消息:年底將發射嫦娥五號
    美國航空飛彈發射失敗,科技強國折戟?‍‍放眼全世界,說到科技強國,不少人心中第一個浮現的國家就是美國,不得不說,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水平還是相當之高的,與很多國家拉開了難以追平的差距,這也讓美國收穫了大量聲望和財富。然而,近日美國這樣一個科技強國卻在航空領域出現了不小的失誤。
  • 快手將直播「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 打造周期化航空航天品牌
    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一直是我國科學家不懈追求並為之持續奮鬥的夢想。11月23日晚,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將實施第三步——「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當晚發射升空,並執行月面取樣返回任務。 為讓更多人了解中國航天進程,本次「嫦娥五號」發射,快手官方帳號「快手航空航天」將首次以現場直播+解說的形式參與此次探測器發射活動。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多國航天人士發來祝賀,美國政府卻開始酸了
    【撰文丨夢想/編輯丨小懶】近日,據報導,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並且在發射成功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訂軌道,準備在地外天體開始採取樣品的工作,這是中國的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多國航天人士都發來了祝賀,但是對於美國政府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 嫦娥五號「啟程回家」,專家解讀為何選擇在內蒙古草原降落
    12 月 7 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相關專家。自此,嫦娥五號正式踏上回家之旅。嫦娥五號到底什麼時候回來呢?許多人都非常關心。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網此前消息,此次嫦娥五號任務總共歷時 23 天,將採集約 2 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從 11 月 24 日凌晨發射到今天,已經過去 13 天,時間已經過半。" 目前,嫦娥五號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繞、落、回」背後的江蘇力量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的背後,凝聚著江蘇的科技和智慧力量,特別是在嫦娥五號飛行器能源管理系統和指揮系統中,江蘇的企業和科研人員「功不可沒」,他們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探月工程作出重大貢獻。奔月「挖土」指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這其中凝聚著江蘇高校的智慧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