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PoE供電技術在近年來被普遍應用在各種安防工程甚至家庭項目,但其作為一種新型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仍然存在著許多疑問。
如有關於PoE的供電距離,雖然眾所周知,乙太網標準規定傳輸距離最遠為100m,但為何市面上總是可以見到號稱可以傳輸150m甚至250m距離的PoE交換機呢?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為什麼會規定距離限制?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乙太網標準規定的這個100m,是怎麼來的。
網絡的傳輸,其實就是網絡信號在雙絞線上的傳輸,作為一種電子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勢必會受到電阻和電容的影響,導致網絡信號的衰變。
而當信號衰減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影響到數據的有效、穩定傳輸,所以,雙絞線才有了傳輸距離限制。
網線對供電的影響
PoE的供電距離,與網線是息息相關的,網線的阻抗越低,傳輸距離也就越遠。所以說,一切不以網線質量為前提談論PoE供電距離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IEEE802.3af和IEEE802.3at標準中對Cat5e網線的要求:
一般100米cat5e網線的等效阻抗IEEE802.3at須小於12.5歐姆,而IEEE802.3af則需小於20歐姆。
IEEE802.3af/at標準對PoE供電要求
PoE輸出電壓範圍44-57V,PD受電電壓範圍36-57V,802.3af/at標準;
可以看出,PoE供電距離要求越遠,輸出的電壓就必須要越高。
所以在實際應用當中,普通的PoE交換機想要達到150m的傳輸距離,對網線質量有嚴格的要求,必須使用超5類以上線。
同時,PoE交換機本身性能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PoE交換機內部電路採用極普通的網絡交換晶片及PoE供電管理晶片,想要達到150m的傳輸距離,即便是使用優質網線,也是不可能的,勉強使用,會導致功耗增加,超過PoE供電功耗,很不穩定,掉包嚴重,傳輸帶寬和信號嚴重衰減,信號不穩定,PoE交換機設備老化,後期維護困難等問題。
150m的距離通過網線、PoE設備等硬體質量的提升,是可以做到的,那麼250m呢?
辦法是有的,如果將速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比如10M,即傳輸帶寬10M,傳輸距離就可以達到250m。
但是很多廠商在宣傳其產品支持250m傳輸時,對於其帶寬的下降隻字不提。因為這種辦法非常不利於監控圖像的高清流暢傳輸。
另外,並不是所有POE交換機只要降低到10M帶寬就能輕鬆地傳輸250米,這還得取決於交換機的品質,如果交換機內部交換晶片自適應能力太差、電源晶片管理能力不強,即便強制10M傳輸,也不能保證250米穩定傳輸,甚至連150米也達不到。
所以,超過100m傳輸距離的PoE交換機是存在的,不過對於交換機本身的性能還有網線的要求,都非常之高,另外,也需要分清是否用「降低」速率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傳輸距離。(我們在此所舉的所有例子,都是以100M的速率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