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工程師在做網絡規劃的時候都碰到過這樣的問題:
PoE交換機供電的距離只有100米左右,但4樓最遠的無線AP(攝像頭等)離2樓的弱電機房剛好超過了100米,迷之尷尬!
於是,很多人就納悶了:
為什麼PoE交換機供電距離只有100米,就不能再遠一點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編先來普及一下PoE技術!
PoE即Power over Ethernet,指不改變乙太網布線基礎架構的情況下,利用網線傳輸數據信號的同時為終端設備提供直流供電,簡稱乙太網供電。現階段,通過乙太網供電的技術標準主要有兩種,IEEE802.3af(即PoE)和IEEE802.3at(即PoE+),前者最大輸出功率為15.4W,後者支持最大30W對外輸出。
使用PoE交換機不僅使可以免去電源布線,還具有其他諸多優勢,如組網更加靈活、節省人工施工成本、管理便捷簡單等。然而現實應用中,不管是支持802.3af標準還是802.3at標準的PoE交換機,供電距離通常都只有100米左右,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單純的電力在電路正常的狀態下是支持長距離傳輸的,但是利用乙太網進行PoE供電的同時還要傳輸數據信號,而數據信號在物理介質(如雙絞線)上傳輸必然有衰減和畸變,當信衰減或者畸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影響到信號的有效、穩定傳輸。
也就是說,PoE供電距離是由數據信號的傳輸距離決定的。而PoE交換機供電距離100米即是根據傳輸速率100Mbps時,為保證一個最小幀發送完畢之前數據信號所能傳輸的最遠距離得出來的。
不過,隨著供電技術的發展,市場上也有一些廠商宣稱有超過200米遠距離供電的交換機,那麼PoE交換機的供電距離到底能不能突破100米的限制,達到200米的距離呢?
要想了解這個超遠距離供電,不得不提POE供電的一個標準協議:802.3bt,這是一個二次增強型乙太網供電標準,也即是人們所說的PoE++,我們先看看他的供電標準:
802.3bt標準採用4對線來傳輸功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支持8芯供電),線對(1、2)和(3、6)對外提供30W/45W功率,線對(4、5)和(7、8)也提供30W/45W功率,總共提供60W/90W的功率輸出,因此POE++相對POE/POE+的功率輸出區別就很明顯了。
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理解這個大功率供電功能了,但是對網線傳輸數據超過200米又有很大疑問了,平常網線超過100米就可能會出現數據延遲、丟包等網絡現象。那麼,超200米遠距離傳輸的奧秘核心究竟在哪呢?
實際上,PoE++通過技術手段將網絡速率從1000M/100M降頻到10M,再將PoE交換機的網線RJ45口電壓振幅從0.98V升高至2.2V,以此可驅動數據信號傳輸至最遠超200米!基於這種實現原理,我們很容易明白超遠距離傳輸其實是將乙太網網口降低至更低帶寬(降低至10M帶寬)作為代價換來的。
也就是說,這種超遠距離PoE供電在低速率應用場景中才有用武之地。典型的如普通視頻監控場景,其監控攝像頭的碼流一般在2M/4M/6M/8M。而快速乙太網中,PoE供電的距離仍然擺脫不了100米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