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三章 建築分類與耐火等級
1. 下列倉庫中,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一級的是( )。
A.建築高度為27m的地上5層潤滑油倉庫
B.貨架高度大於7m且採用機械化操作或自動化控制的單層圖書倉庫
C.佔地面積為150㎡的單層硝化纖維膠片倉庫
D.佔地面積為600㎡的單層液化石油氣倉庫
參考答案:C解析: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2014(2018年版)3.2.7,高架倉庫、高層倉庫、甲類倉庫、多層乙類倉庫和儲存可燃液體的多層丙類倉庫,其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A、B、D選項錯誤;根據表3.3.2,甲類第3項和甲類第4項倉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一級,其餘甲類倉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甲類第3項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特徵為常溫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氣中氧化能導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質,如硝化棉、硝化纖維膠片、噴溱棉等;甲類第4項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特徵為常溫下受到水或空氣中水蒸氣作用能產生可燃氣體並引起燃燒或爆炸的物質,如金屬鉀、鈉、鋰、鈣等。
2. 下列關於建築分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某商店建築,建築高度為36m,其24m以上樓層的建築面積均大於1000㎡,該建築應劃分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築
B.某旅館建築,建築高度為48m,每層建築面積均為1600㎡,該建築應劃分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築
C.某地上8層建築,首層設有商場,二層及以上樓層為住宅,總建築高度為28m,該建築應劃分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築
D.某住院樓,地上16層,每層建築面積為1000㎡,該建築應劃分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築
參考答案:B解析: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20M(2018年版)5.1.1,建築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樓層建築面積大於1000㎡的商店、展覽、電信、郵政、財貿金融建築和其他多種功能組合的建築應劃分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築,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C選項為公共建築,其建築高度大於24m但不大於50m,應劃分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築;D選項為高層醫療建築,應劃分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築,D選項正確。
《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
第二篇|第二章 總平面布局與平面布置檢查
1. 某高層寫字樓建築高度 33m,每層建築面積 4000㎡,按照要求設置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相關消防設施,某消防檢測單位對其消防電梯進行檢查時,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A.該建築共設置兩部電梯,將其中一部符合各項技術要求的電梯作為消防電梯使用
B.該消防電梯載重量 850Kg,從首層到頂層運行速度為 50 秒
C.該消防電梯排水井為 2m3,排水泵的排水量為 12L/s
D.消防電梯井與相鄰電梯井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 2.00h 的防火隔牆隔開
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消防電梯的設置要求。該高層建築最大防火分區面積應不大於 3000 平方米,故每層應設置兩個防火分區,按照規定要求,每個防火分區應不少於 1 臺消防電梯。
2. 以下對倉庫平面布置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某漆布倉庫,為了管理方便,貼臨倉庫建造一辦公室,採用 3 小時防爆牆與其分隔並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
B.某潤滑油倉庫,為了調度方便,在內部設置一辦公室,採用 2.5h 的防火隔牆和 1.00h 小時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並設置了獨立的安全出口
C.某水泥刨花板倉庫內設置一臨時休息室,採用 2.5h 的防火隔牆和 1.00h 小時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並設置了獨立的安全出口
D.某鋁材倉庫內採用鋁合金與玻璃作為分隔措施,設置了一間辦公室
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倉庫的平面布置。員工宿舍嚴禁設置在倉庫內。辦公室、休息室等嚴禁設置在甲、乙類倉庫內,也不應貼鄰。辦公室、休息室設置在丙、丁類倉庫內時,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 2.50h 的防火隔牆和 1.00h 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並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隔牆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採用乙級防火門。
案例分析
第一篇 建築防火案例分析
某服裝廠,共2層,建築高度為8m,二級耐火等級,佔地面積為5000平方米。該廠房北面為耐火等級為二級的汽車輪轂拋光車間,建築層數為4層,建築高度24.5m,防火間距為20m;南面為耐火等級為二級的玻璃製品倉庫,建築層數為5層,建築高度26m,防火間距為15m,東面為水泥刨花板加工廠,耐火等級為二級,建築層數為3層,建築高度12m,防火間距15m,西面為一棟辦公樓,建築層數5層,耐火等級為三級,建築高度23m,防火間距10m。
該廠房首層東側設有建築面積500平方米的獨立辦公、休息區,設有1個獨立的安全出口,採用防火牆,耐火極限為1.00h的不燃燒體樓板和乙級防火門與車間分隔,形成500平方米辦公區及4500平方米廠房兩個防火分區;首層西南側設有建築面積50平方米的中間倉庫,採用耐火極限為2.00h防火隔牆和1.00h的不燃燒樓板,乙級防火門和車間進行分隔,儲存主要布料及半成品;該廠房為人員密集型廠房,一層容納人數為800人,二層容納人數為1000人;二層劃分為兩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面積均為2500平方米,每個防火分區設備2部靠外牆且疏散樓梯淨寬度均為1.20m的封閉樓梯間。二層設有四個車間,車間之間通過淨寬度均為2.0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兩側的隔牆均採用耐火極限0.50h的不燃燒體隔牆,疏散通道上設置常開的甲級防火門。火災時可自行關閉;首層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4個,外門淨寬度均為1.20m,各個安全出口均能保證廠房內任一點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均不大於65m。改廠房按有關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配置了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防排煙系統等消防設施和器材。
【問題】
1、該廠房內防火分區劃分是否符合要求?請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該廠房內首層防火分區劃分不符合要求。理由:根據規範規定三級多層丙類廠房防火分區為2000平方米,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可增加1倍,為4000平方米,一層防火分區面積為4500平方米超過規範要求。
2、該廠房內布置辦公室、休息室是否符合要求,為什麼?
參考答案:廠房內設置辦公室、休息室符合要求。理由:設置在服裝廠(丙類廠房)內的辦公室、休息室時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5h防火隔牆和1.0h不然體樓板分隔,並至少設置1個獨立的安全出口。如隔牆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採用乙級防火門。
3、該廠房與周邊建築的防火間距是否足夠,若不夠應採取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該廠房與北面、南面、東面建築的防火間距符合規範要求;與西面辦公樓防火間距應為12m,實際為10m,所以不滿足規範要求,可以採取一下措施: (1)降低該廠房的火車的火災危險性,由丙類降低至戊類,防火間距可以減少為7m。 (2)對已建的辦公室進行改造,使其耐火等級不低於二級,防火間距減少為10m。 (3)提高辦公樓的耐火等級,使其耐火等級不低於二級,相鄰廠房一面外牆為無門窗洞口的防火牆時,防火間距可不限; (4)拆除兩座建築之間的陳舊建築或者設置獨立的室外防火牆。
4、中間倉庫與該廠房採取的分隔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為什麼?
參考答案:中間倉庫與該廠房採取分隔措施不符合要求。理由:該廠房內設置的中間倉庫(儲存主要布料及半成品)屬於丙類中間倉庫,應採用防火牆和耐火極限不低於1.50h的不燃性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在防火牆上開門應採用甲級防火門。
5、該廠房安全疏散設施是否符合要求,為什麼?
參考答案:安全疏散設施存在問題:(1)首層疏散外門淨寬度不符合要求。理由:首層疏散外門應根據樓上人數最多一層計算;1000*0.6/100=6m,每個疏散外門淨寬度不應小於1.5m;(2)二層疏散樓梯間淨寬度不符合要求。 理由:地上建築疏散樓梯淨寬度應根據本層及以上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即1000*0.6/100=6m,共計4部樓梯,每部樓梯淨寬度不應小於1.5m;(3)疏散距離不符合要求理由:二級耐火等級多層丙類廠房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於60m,設置自動滅火系統也不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