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全國多地進入「凍哭模式」聽專家解讀今冬還會有多冷

2021-01-10 中原網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6日北京等全國多地氣溫驟降,寒風呼嘯。18時31分,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跌至零下17.1攝氏度,為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值。而北京只是遭遇寒潮襲擊的中國多個地區的縮影。

北京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預警和低溫黃色預警,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專家6日表示,目前北京地區仍未達到寒潮級別。不過,夜間零下17攝氏度已接近冰箱零下18攝氏度的速凍模式。

目前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與北京一樣在北風呼嘯中瑟瑟發抖。中央氣象臺6日18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受寒潮影響,預計1月6日20時至1月8日20時,東北地區東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漢、江淮、江南、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大部、臺灣島等地將先後降溫6-8攝氏度,其中,山東南部、江蘇大部、上海、浙江大部、江西東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攝氏度。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攝氏度線將南壓至江南南部到華南北部,零下10攝氏度線將南壓至秦嶺到江淮東部一線。

按照氣象部門的數據,哈爾濱、瀋陽、長春、呼和浩特等北方城市6日的最低溫度都在零下二十多攝氏度。其中哈爾濱7日的溫度將降至零下30攝氏度。

除了北方城市,上海等沿海城市也感受到了此輪嚴寒的強大威力。據報導,6日上半夜起,上海氣溫將明顯下降;7日白天最高氣溫零下2攝氏度左右,上海市民將再次體驗全天都在冰點以下的寒冷。

中央氣象臺預計,這次寒潮影響將在9日結束,但同時,北方會有新的冷空氣滲透下來。而目前,北極的極渦一直盤旋在東西伯利亞一帶,不斷誘導冷空氣南下來到中國,導致最近的氣溫基本上沒有回溫餘地,很多地方是持續的寒冷狀態。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6日表示,本輪寒潮中,北方地區,包括東北南部、華北、黃淮以及江淮東部很多氣溫監測站點將創下今冬以來的最低溫度,北方部分地區可能會接近達到或者突破20年來的最低值,其中包括北京、瀋陽、濟南、鄭州甚至上海等大城市。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高級工程師孫冷解釋說,為了準確表述寒冷程度,氣象部門制定了「寒冷程度等級表」,形容天氣至冷的一級就是「極寒」——溫度低至零下40攝氏度以下。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和吉林是極寒天氣經常光顧的典型地區;此外,遼寧、山西、青海、西藏等地偶有極寒天氣打擾。

專家解讀今冬還會有多冷

1月6日,中國天氣網推出2021年全國預警地圖,1月6日至7日,是此次寒潮過程最冷時段,全國各地寒冷升級,10省區需小心凍傷。

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平均溫度排名「還沒進前5名」

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受寒潮影響,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的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其中瀋陽、北京、濟南、上海等地氣溫有可能創下或接近20年來的新低。

冷,似乎成為今年入冬以來大家的共同感受,還有人說已經好多年沒有經歷這麼冷的冬天了。

宋連春介紹,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我國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與常年同期相比接近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區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偏低2℃以上。

總體上看,入冬以來,全國平均氣溫-4.4℃,較常年同期偏低0.6℃,為自2000年以來的第6冷,2013年以來第2冷。

很多人對前不久的「歲末寒潮」印象深刻。

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我國發生一次全國型寒潮過程,降溫幅度超過8℃的面積有321萬平方公裡,超過12℃的面積有122.7萬平方公裡,超過14℃的面積有40.7萬平方公裡。

宋連春表示,這次「歲末寒潮」影響範圍廣、強度強、部分地區風寒效應明顯,但從排名看,這次寒潮也僅僅排在近10年來的第6位。

一年裡最冷的時間來了

眼下是隆冬時節,尤其1月中下旬全國氣溫處於全年最低的階段。可以說,我們現在經歷的,正是這個冬天最冷的一段時間。

從未來預測看,後期還會有冷空氣活動,強度達不到過去這兩次全國型寒潮的程度,但部分地區的氣溫還有可能會持續偏低一段時間。

宋連春表示,1月中旬後期開始,部分地區的氣溫會逐漸回暖到接近常年同期,2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較大。

他說,目前冬季還未過半,還不能說今年冬季是近年來最冷的冬季。

從過去幾十年全國冬季平均氣溫來看,整體呈增暖的趨勢,並且20世紀80年代以來多數冬季氣溫都較常年同期偏高。但這兩年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氣溫都出現了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的現象。

」一南一北」兩因素導致氣溫偏低

氣候受多重因素影響。宋連春表示,今年冬天比較冷的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兩大因素導致的。

第一就是北極海冰。

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他說,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

從監測情況看,這個冬天北極的極渦比較弱,非常有利於冷空氣從高空一路南下入侵。

極地冷空氣南下會有兩個走向——歐亞或北美洲。目前來看,今冬北美洲氣溫並不低,冷空氣偏向歐亞地區,包括我國在內的歐亞地區降溫幅度很大。

第二個原因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對我國冬季氣候有明顯影響。

宋連春說,一般而言,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暖冬概率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響,冬季全球溫度偏低的概率較大。

拉尼娜事件會有利於冷空氣從高緯度地區南下,同時,影響我國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也會發生變化,難以阻擋冷空氣南下。

氣候變暖≠冬天不冷

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寒潮還這麼兇猛?

宋連春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

實際上,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其中,寒潮也是一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因此,冬季平均溫度比常年偏高,極端的寒潮天氣過程,兩者同時存在正是氣候變化典型的響應。

「我們要高度重視氣候變暖帶來的氣候風險。」宋連春說,比如強寒潮會影響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應該做好足夠的應對措施。

他提醒,全社會一定要樹立氣候風險意識,要提早防範、提早應對氣候災害帶來的風險,減少損失。

(原題為《今冬還會有多冷?——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相關焦點

  • 今冬還會有多冷?全國凍哭預警地圖送給你
    今冬還會有多冷? 凍哭了!從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淡定表示,目前冬季還未過半,還不能說今年冬季是近年來最冷的冬季。就說這次「歲末寒潮」吧,從排名看,也僅僅排在近10年來的第6位。今冬還會有多冷?
  • 今年的冬天有多冷?全國多地刷新歷史最低溫,這兩天你冷哭了嗎?
    今年的冬天:大雪紛飛、大雪紛飛~這兩天這股寒流一下來,感覺全國各地能凍的東西都凍上了。水龍頭;衣服;化妝品;車窗被濺,一秒成冰;公雞的雞冠都能被凍住~真·日常「破冰行動」模式……連日來,多地刷新近年來最低氣溫。
  • 全國多地花式秀「冷」,都說全球變暖,為啥今年這麼冷?
    北京「潑水成冰」北京到底有多冷?往常只能在漠河進行的「潑水成冰」這兩天北京的小夥伴們表示:「安排上了!」↓↓↓加上特效更神奇了!↓↓↓安徽出現「冰瀑布」受寒潮冷空氣影響,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鶴城鄉五股尖瀑布被凍成「冰瀑」景觀。
  • 2021首個全國凍哭預警地圖出爐!今冬為啥這麼冷?
    這幾天冷空氣持續「發威」,多地網友深感「快凍裂」!1月5日早晨,中央氣象臺發布了2021年首個寒潮藍色預警。1月6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今明兩天(1月6日-7日),寒潮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局地降溫幅度超10℃,多地或將刷新今冬以來氣溫新低。今冬為啥這麼冷?這般天氣下,如何做好防禦?
  • 關注|2021首個全國凍哭預警地圖出爐!今冬為啥這麼冷?
    1月6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今明兩天(1月6日-7日),寒潮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局地降溫幅度超10℃,多地或將刷新今冬以來氣溫新低。 今冬為啥這麼冷?這般天氣下,如何做好防禦?
  • 全國凍哭預警地圖出爐,再看看北京有多冷
    小寒小寒凍成一團,沒有最冷只有更冷。中國天氣網推出2021年首個全國凍哭預警地圖,提醒小夥伴們今明(1月6日至7日)天,是此次寒潮過程最冷時段,全國各地寒冷升級,10省區需小心凍傷。1月6日,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天寒地凍,最低體感溫度可達-25℃以下,分分鐘潑水成冰,皮膚裸露在外有凍裂、凍傷的風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陝西以及甘肅、青海等地的小夥伴將會感受到從肉體到靈魂凍到麻木的感覺,加上風寒效應,實際體感溫度低於-15℃,寒冷程度在1月份實屬少見,出門不「捂裝」,當心被凍僵;江蘇、浙江、上海、安徽、貴州、湖南、湖北等多地最高溫僅有個位數,沒有暖氣加持
  • 首個全國凍哭預警地圖出爐!今冬為啥這麼冷?
    1月6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今明兩天(1月6日-7日),寒潮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局地降溫幅度超10℃,多地或將刷新今冬以來氣溫新低。 今冬為啥這麼冷?這般天氣下,如何做好防禦?
  • 今冬還會有多冷?——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解析極寒天氣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題:今冬還會有多冷?——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新華社記者高敬冷透了!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
  • 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權威解析來了
    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 今冬還會有多冷?——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題:今冬還會有多冷?——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新華社記者高敬  冷透了!  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
  • 60年一遇的極寒冬天,到底有多冷?專家揭秘
    樊甲山攝 千龍網發北京冷到「潑水成冰」 迎近54年來最冷早晨1月6日,我國進入此次寒潮過程中的核心降溫時段,一場全國氣溫探底大賽已拉開帷幕。多地網友感覺「快凍裂」,為什麼會這樣?《科技日報》引述專家解釋稱,這主要拜大風所賜,這種因風所引起使體感溫度較實際氣溫低的現象,被稱作「風寒效應」,風寒效應讓人感覺更「凍人」。
  • 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權威解析來了_新聞...
    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  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 今冬還會有多冷?——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 凍到開裂!今=͟͟͞͞冬=͟͟͞͞為=͟͟...
    1月6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今明兩天(1月6日-7日),寒潮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局地降溫幅度超10℃,多地或將刷新今冬以來氣溫新低。今冬為啥這麼冷?這般天氣下,如何做好防禦?
  • 多地氣溫將創今冬新低 氣象專家解讀近期冷空氣影響及成因
    一降再降——多地最低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  入冬以來,冷空氣頻頻南下進入我國,中央氣象臺此前已分別在2020年12日12日至14日、2020年12日27日至31日發過兩輪寒潮預警。  根據預報,此次冷空氣過程將於1月5日夜間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
  • 全國多地最低氣溫將再創新低,為何今冬冷空氣不斷侵擾?
    儘管此次降溫幅度比2020年12月27日至31日的「跨年寒潮」稍小,但多地經過前一輪降溫的「碾壓」,本身「基礎溫度」較低,預計此輪降溫後我國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創下今冬以來新低。其中,北京、大連、濟南等地最低氣溫將低於-15℃,瀋陽最低氣溫將跌破-25℃。
  • 凍到開裂!全國凍哭預警地圖出爐 10省區需防凍傷
    中國天氣網推出2021年首個全國凍哭預警地圖,提醒小夥伴們今明(1月6日至7日)天,是此次寒潮過程最冷時段,全國各地寒冷升級,10省區需小心凍傷。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此次寒潮過程降溫後,華北、黃淮等地的低溫程度具有一定的極端性,多地氣溫之低或為歷史同期少見。對於北方來說,氣溫低谷大多在6日至7日,南方則大多是在7日至8日氣溫觸底。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家釋疑
    今天出門你凍哭了嗎?-24℃!「王炸寒潮」真到了!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專訪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為您詳解——平均溫度排名「還沒進前5名」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受寒潮影響,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的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其中瀋陽、北京、濟南、上海等地氣溫有可能創下或接近20年來的新低。
  • 聯播pro:-12℃至-11℃ 鄭州迎20年最低氣溫,今冬還會有多冷
    根據中央氣象臺分析,儘管此次降溫幅度相較2020年12月27日至31日的「跨年寒潮」較小,但我國多地經過上一輪降溫後,本身基礎溫度就比較低,此輪降溫後我國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創下入冬以來的最低值。17歲少女隆胸後感染:胸變得大小不一,胸部有硬塊
  • 凍=到=開=裂!全國凍哭預警地圖出爐,貴州竟然是……
    受凝凍天氣影響,全省發生多起交通事故。預計本月全省平均氣溫仍以略低為主,公眾出行仍應注意交通安全以及防寒保暖,重點關注和注意防範低溫天氣,減輕災害性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凍到開裂!全國凍哭預警地圖出爐小寒小寒凍成一團,沒有最冷只有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