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協二屆五次會議於1月11日上午隆重開幕,經過三天半的緊密會程,於1月14日上午勝利閉幕。
「過五關」審查才能被立案的提案
伴隨著全會開幕,第一批65件提案正等待著會議提案組的初審。提案審查是委員提出的真知灼見,轉化為推動承辦部門工作實效的第一步,每一份提案在會議期間都要經過至少5次審查才能確定是否立案,這是2020年區政協修訂《提案工作條例》和《提案審查工作實施細則》後的首次審查工作。
提案初審階段,需要經過提案工作人員、區委區府督查工作人員、12個大口部門的一一審查,確定提案的基本方向,給出是否立案的初步意見。
提案委員會的委員在每天會議間隙,對每一件初審提案進行覆核,有爭議的提案提交副主任們再次審議。在提案委全體會議上,對擬不立案的提案再次審慎地決定。在審查中,有的提案經過反覆討論,詢問了市區兩級部門才能確定是否立案;有的提案經過審查後退回委員,經過修改再次立案;有的擬不立案提案經全體會議反覆討論,予以立案。
提案委在嚴格立案的同時,認真對待提案者的每一件提案。截止1月13日上午10時,提案委共收到155件提案,立案136件。
會議室的話筒很「搶手」
全會三天半,安排了半天專題會議和三次分組討論,委員們發言踴躍,頻頻上演「會場交鋒」。有時,上一位委員的發言還沒結束,就有委員「預約」下一個發言;有時,一位委員的精彩發言,會引發多位委員「申請」增加發言;有時,委員在討論中有新啟發,發言後不久主動提出「再講一講」。會場的共鳴聲此起彼伏,委員們問題談得深刻,建議提得中肯,出現了7位委員就同一話題展開交鋒的「激烈」場面。
隔空手勢「確認眼神」的選舉團隊
全會選舉組逐項研究選舉細節,做實做細各個環節。提前1個月,就從委員入場、座位順序、清點人數、分發選票、投票計票等全流程反覆推演;2次邀請總監票人、監票人,到白玉蘭劇場實地彩排合練,不僅對自己的任務流程瞭然於心,對其他崗位工作也能熟悉了解,做到默契配合,互相補臺。
引導委員入座環節,內場同志和引座同志共同配合,引導委員有序就座,並為腿腳不便的委員就近安排入座,為快速、準確清點人數和選票打下基礎;分發選票環節,每一排最後一名委員領到選票後,都會向對側的工作人員打出手勢,「確認眼神」,確保所有委員及時拿到選票;投票環節,事先與坐在排頭的委員說明投票順序和行走路線,有序進行投票……選舉組的這些「幕後戲」,委員們pick到了嗎?
克服困難也要「全勤」的委員們
會前,周偉明、馮希蒙、吳劍秋三位委員因為工作原因分別出差銀川、杭州、蘇州,為了配合防疫要求,他們克服種種困難,提前預約核酸檢測,並紛紛提早趕回上海,於10號前自行完成核酸檢測並拿到報告,確保11號上午準時參加全會開幕式。
顧兵委員1月9日因胸悶住院檢查,會前,他擔心不能參加政協全會,經濟委勸他安心檢查身體,健康為重,但他仍心系政協全會。11日上午開幕式、12日上午分組會議,都從醫院「偷溜」出來,參加政協活動,積極履職,建言獻策。分組討論時,偶然被鄰座的委員發現他手上綁著的醫院吊牌,大家才知道他還在住院。瞬間,大家被他的履職熱情深深感染了。
依依不捨「離別意」
履職盡責熱情高
全會期間,除了參政議政,會場裡瀰漫著依依不捨的氛圍。委員們都說,也許這是最後一次聚在一起開全會了,紛紛合影,倍感珍惜,既珍惜政協委員的榮譽,更珍惜履職盡職的責任。
委員們發言更積極,思考更深入,提案質量明顯提高,討論中引發的社情民意竟然也被快速採用了。12日分組討論結束後,烏明欣委員馬上撰寫了《關於今年春節期間外來人口「就地過年」的情況和建議》,13日中午修改報送,被市政協綜合採用,當天晚上就報送了全國政協。
會場門口的委員「油畫展」
全會主會場——白玉蘭劇場門口的咖啡館裡,陳列著近50幅油畫作品,這可不是畫家的畫展,而是區政協委員自己的畫作。
去年9月開始,區政協共組織了6期委員油畫沙龍,近60名委員報名參加,在區政協委員、著名畫家趙春的指導下,委員們完成了紅色油畫作品47幅。
新年伊始,區政協將繼續組織油畫沙龍活動,計劃完成委員油畫作品71件,舉辦「紅色足跡,揚帆啟航」——政協委員紅色油畫和攝影作品展,向百年建黨獻禮。
星光不負趕路人
辛苦付出的,還有默默無聞的工作人員。緊密的會程、反覆溝通協調的細節、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種種突發狀況……為了確保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能儘可能滿分,迎著早起晨光而來、踏著夜半星光而歸的工作人員像極了「星光趕路人」,食堂吃飯時的關心、晚上加班時的問候,大家互相加油打氣,一起並肩作戰,奮力書寫全會的高質量答卷。
隨著閉幕會議的完美落幕,每一個日夜都寫滿努力的二屆五次全會結束了,鼓足幹勁奮鬥新徵程,讓我們相約來年!
許雲海委員
《菩薩蠻》
庚子歲寒半載冬,紫棉灰麻上下同。
切諫多民艱,策成少愁添。
細末皆庶情,箴議越穹頂。
千秋疏表音,澤世燦星辰。
編輯丨王佳俊
原標題:《側記|星光不負趕路人 ——寫在二屆五次全會閉幕時》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