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請勿肆意抄襲、轉載、搬運
中國在5G網絡上已經取得巨大的進展,在運營商的建設下,國內的5G建設處在世界領先水平。比如電信和聯通的攜手,開通了34萬個5G基站。但是5G並不是終點,我國對6G的探索已經開始了。
11月6日,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這顆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的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這次的發射意義重大,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我國在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又更近了一步。
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也和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美國具有較強實力的通信企業是高通,然而在5G專利技術上,遠不如華為。在5G網絡時代下,中國領先的不止一步,如今更是向6G發起徵程。
美國自己的5G還沒有搞明白,現又被拉開距離。在5G網絡還沒有全面普及的情況下,就發起6G的研究,有這個必要嗎?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
答案是有,前幾個網絡時代一直被美國主導著,在網際網路時代,各大上層應用體系都是基於對方的基礎網絡建設。所以一個網絡時代不只是提高網速,有更好的上網體驗那麼簡單,更是其背後的核心意義。
首先要明白6G的概念,6G就是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它的傳輸能力可以達到5G的100倍,網絡延遲從毫秒降低到微秒。用5G下載一個幾G的文件,過程中還能看見快速推進的進度條,但是到了6G,連進度條都沒有,當你點擊下載的那一刻,可能就已經完成。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6G試驗衛星發射是具有重大核心意義的。
第一:6G技術的布局研究。6G將採用太赫茲頻段,其帶來的傳輸效率和空間復用技術能力,都遠遠超乎5G帶來的應用體現。
從2019年以來,國內的中興通訊,清華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就根據6G技術的布局,展開太赫茲通信,6G信道仿真,軌道角等量的技術進行研究。
現在再看6G試驗衛星發射,進一步擴大對6G技術領域的探索,隨著探索的深入,也能驗證種種技術的可能性,可行性。
第二:未來網絡時代的先手優勢。每一個網絡時代的更迭,都會經過技術的研究,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應用,才能推出更新一代的技術。所以在未來6G網絡時代沒有全面到來之前,掌握先手優勢,可以更好的把控主動權。
在2G到4G時代,歐美國家研究了很多通訊專利技術,比如高通公司在2G、3G、4G、5G都有相應的專利技術。
靠這些專利,高通可以向世界上任何一個手機廠商收取專利費。最近高通才剛剛收到華為支付的120億人民幣的專利和解費用。
如果未來還是由對方掌握主導權,掌握先手優勢,還要任由對方收取專利費用嗎?自然是需要用自主技術,頂替對方的技術。此次發射的衛星不僅是在航空航天領域做出試驗,也是對我國6G技術發展的一項開拓。
在未來網絡時代的變局下,只有把握住每一次機會,才不會像前幾個網絡時代一樣,過度依賴對方的技術。
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探索越來越深入了,不僅有「電子科技大學號」向太空發起探索,還有「奮鬥者號」向萬米以下的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進行深潛。這些人類史上從未做到的事情,中國都做到了。
中國的科技實力,科技進步,在過去十年裡,都是有目共睹的。過去十年在進步,未來十年的探索,相信到最後,所有先進的科技技術都能取得突破。加油,中國!
對6G試驗衛星發射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創造世界,帶你領略科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