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某一天,人工智慧有沒有可能擊敗人類,成為地球上的主宰呢?
2016年穀歌宣布其旗下人工智慧產品阿法狗以4:1的分數擊敗了圍棋世界冠軍(之一)李·塞多爾,這代表著人工智慧領域跨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其實計算機和人類競賽在棋類比賽中並不罕見,在三子棋、跳棋和西洋棋等象棋類上,計算機都先後完成了對人類的挑戰,但對於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圍棋而言,計算機卻在此之前從未戰勝過人類。原因很簡單,圍棋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深度和微妙之處,傳統的人工智慧是將所有可能的走法構建成一顆搜索樹。但這種方法對圍棋並不適用,這也是為什麼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研發者們始終希望在此取得突破的原因,隨後基於阿法狗平臺,谷歌開發出了更強的版本,阿法狗(ZERO)plus,它將高級搜索樹與深度神經網絡結合在一起,這些神經網絡通過12個處理層傳遞對棋盤的描述,而處理層則包含了數百萬個類似於神經的連接點,僅僅開發了40天它就學會了人類2500年間所有的戰略和知識。
目前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圍棋選手,不過阿法狗其實仍算一種弱人工智慧,它只能單純地去處理象棋類問題,目前看來人類創造的所有AI都還處於弱人工智慧階段,想要進行人工智慧升級,除了優化各種算法以外還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而物聯網技術則是獲取數據的重要途徑,物聯網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的信息承載體,它讓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流對象形成互聯互通的網絡。
1995年比爾蓋茨率先提出此概念,經過25年的發展,物聯網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比如高速通行ETC、共享單車、智能家居等等。目前絕大部分物聯網產品還停留在收集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的階段。
但物聯網有一項核心指標至關重要,那就是施效信息功能,既通過分析數據進行對產品狀態、形態的調節,雖說這聽起來如同科幻一般。但如今已經有類似產品出現在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2017年物聯網暨智能家居全球高峰論壇提出了AIOT的概念,既融合AI技術和IOT技術,通過物聯網產品收集海量的數據,再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慧,實現萬物數據化、萬物智聯化,打造出全新的智能化生態體系。
其實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物聯網都繞不開一個核心,那就是數據,而AI的技術讓IOT有了連接的大腦,這兩項技術剛好相輔相成,當有了足夠龐大的數據支撐與運算次數後,超級人工智慧可能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刻誕生,那時的它們不知是否會演化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呢。
那時的地球不知是否還由人類掌控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