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轎車行駛1000公裡的「碳足跡」是225公斤;使用1箱複印紙的「碳足跡」是35公斤;使用1000度電的「碳足跡」是960公斤……在北京近年來舉行的大型環保展中,總少不了這種紙質碳足跡羅盤的身影。然而,這種在白領圈裡頗有人緣的碳足跡計算羅盤自打2010年申請專利以來,在市場中不斷遭到其他企業的仿製侵權。
「我們官司打贏了,維權戰首戰告捷。」握著法院判決書,碳足跡計算羅盤設計者姬宏旺昨日興奮地說,在這場碳足跡羅盤仿冒第一案中,法院日前判決天津的一家仿製企業侵權,應立刻停止生產銷售相關碳足跡產品,並賠償原告北京凱來美氣候技術諮詢有限公司經濟損失1萬元。
轉動羅盤能算個人碳排放量
碳足跡羅盤專利持有人姬宏旺現任凱來美公司副總經理,據他介紹,「碳足跡」是指一個組織或一個人因其生產經營活動或生活活動而產生的「碳耗用量」或「碳排放量」。碳足跡計算羅盤,是利用羅盤的旋轉功能顯示各類日常行為在不同計量單位上的碳足跡數量及不同數量的樹木固碳的能力。
羅盤分為上下兩層,底盤上的數字是碳足跡活動類別與不同計量單位的矩陣列表,通過旋轉錶盤,使某個活動項如「用電」在1度、2度、5度、10度……100度甚至10000度等計量水平上的碳排放數量,不同的活動項在不同計量水平上的碳排放值求和可知總的碳排放數量,即這位計算者的碳足跡。
碳足跡羅盤「擁躉」之一孫強舉例說,他在過去一年「購買衣服5件,用電約1100度」,如何計算自己的碳足跡?先要旋轉錶盤使「購買衣服」項與底盤外圈的5對齊,「購買衣服」項扇面中的孔隙透出的數字32公斤、就是5件衣服的碳足跡;隨後,旋轉錶盤使「用電」項與底盤外圈的1000和100分別對齊,「用電」項扇面中的孔隙透出的數字960和96相加為1056公斤、即1100度電的碳足跡;加總兩次查得的數字為1088公斤,即得孫強一年的碳足跡。最後,他還可以旋轉錶盤使得碳匯扇面的孔隙中的數字732+366=1098(公斤)接近上述計算的碳足跡合計值,即對應的2+1=3(棵),即消除他這一年的碳足跡需要植樹3棵。
智慧財產權日起訴仿造羅盤企業
「版權所有,仿冒必究」,碳足跡羅盤背面一直印著這句警示語,在羅盤問世之初,凱來美公司便為其申請了相關專利。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上也查到了「碳計算器羅盤」的專利記錄:專利號「201020107774.1」,專利類型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日期是2010年2月4日,公開(公告)日是2010年12月29日,現專利權人為「北京凱來美氣候技術諮詢有限公司」。
即便如此,各種變形版的仿製碳足跡羅盤還是紛紛露頭。有的把羅盤底色由原來的藍色改為綠色,有的把名稱改為「碳足跡明白羅盤」,而羅盤上的測試項目、數據卻是紋絲不動,讓姬宏旺和他的同事們看了就氣不打一處來。
今年4月26日,凱來美公司終於向法院起訴了天津一家涉嫌仿冒羅盤的企業。在起訴書中,凱來美公司表示,去年年末,公司人員在參加一次環保公益活動時,看到了被告未經許可即盜版生產的碳足跡計算羅盤,只是把名稱改成了「低碳明白羅盤」。後經凱來美公司調查發現,被告在去年年初便已開始生產、銷售這款產品。所以,凱來美公司的主要請求之一,便是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停止生產銷售低碳羅盤。
「選擇在這一天起訴,主要因為4月26日是世界智慧財產權保護日,我們起訴一家公然製造銷售仿冒羅盤的企業,也是想給市場上的其他仿冒企業提個醒兒。」姬宏旺解釋說。
專家說法
公益性產品也不能隨意仿造
在凱來美公司提供的民事判決書複印件中,記者看到,法院認為,涉案的侵權產品標明了被告主體信息,被告即便在宣傳公益的同時,也對自身的企業進行了宣傳,因此,被告的製造和銷售行為客觀上使其自身獲得了利益,也使真正的專利權人即本案原告受到了損害。
最終,法院日前判定這家仿製企業侵權,應立刻停止生產銷售相關碳足跡產品,並賠償原告凱來美公司經濟損失1萬元。姬宏旺透露,公司目前已經收到了侵權公司依據法院判決賠償的1萬元,後者並沒有提出上訴。「除了研發時投入的大量心血,後期的專利維護也需要成本,我們已經挑選了一部分涉嫌仿冒產品的機構,為自己維權。」他說。
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資深律師劉納表示,我國專利法保護的對象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本案中的碳足跡羅盤就屬於第二類。本案對社會各界的借鑑意義在於,即便是一款面向公眾宣傳環保的公益性產品,其他企業或個人在使用前都應該具備智慧財產權意識,而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公益的就是可以隨便抄襲、仿造的」,從而侵害了產品智慧財產權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記者 劉宇鑫